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珺錦如曄GL_寒正【完結】》第13頁
  拓跋珺耳根略紅,故作淡定道:“別瞎猜,我是覺得那公子在言行間對先生的創作有不少見地,我又是先生的狂迷,不過想與志同道合者一起探討。”

  “是是是。”蘭雅也不再說穿,主子有沒有動心遲早會有分曉。

  作者有話要說:

  拓跋珺十分聰慧,自幼又是在少帝與馮太后的相互影響下,她看似甜美愛笑,燦爛可人,其實是個小腹黑。

  司馬錦乾乾淨淨的像一張紙一樣,能讓她感到舒適,會不自覺放松心境

  第10章 第三次見

  翌日。在約定時間前,拓跋珺提早先到了泰平樓。

  她依然是男子的打扮,比起昨日的隨意,今天格外用心地束了發冠,抹了精油,穿著低調且大方的胡服,靛青的配色映得肌膚白若玉瓷。

  君子如珩、羽衣昱耀,說的就是她這樣。

  蘭雅在酒樓外等著司馬錦出現,未幾,樸實清雅的少年如約而至,對方也是提早趕來。

  司馬錦仍心懷一絲忐忑,不由深一呼吸,調整了心態隨蘭雅進入酒樓。

  雅廂裡,拓跋珺再三整理自己的儀容,此刻她沒有生出其它心思,只因漢人最在乎禮儀外表,她不想失儀。

  忽有輕重不一的兩道腳步聲,她屏息凝神盯著雲母屏風。

  清瘦的影率先透來。

  拓跋珺未覺自己手心攥成了粉拳,用目光勾勒著影子的曲線。

  真瘦。

  漢人書生果然不及草原男兒,皇兄同樣的年紀就身強體健,陽剛威武,可這公子瘦得弱不經風。但恰恰也是這弱不經風,更顯‘他’的別具一格。

  司馬錦繞過雲母屏風,四目當即相對,拓跋珺的目光十分炙熱,令她像觸了火一般連忙垂落目光,抬手一禮:“沒想到兄台來得這麽早。”

  拓跋珺抿唇浮起笑意,將她受了驚的小模樣收藏眼底,起身也用同樣的手勢回禮道:“正好要出來買些東西,就來得早了。”

  說時,她看了蘭雅一眼,蘭雅會意點頭,便去吩咐酒樓的人準備最好的茶水與糕點。

  “公子請坐。”拓跋珺對著空凳請手,規規矩矩的態度顯得格外小心翼翼,怕再有唐突的舉動嚇跑了這個會害羞的白面書生。在她看來司馬錦是謙謙君子,有禮有法,卑以自牧。

  司馬錦抬裙入座,她知道胡人一項率性而為,但眼前的鮮卑少年卻與眾不同,不但識書知禮,漢語還說得極好,令人加深了好感。她雖對胡族一直保有幾分偏見,但國破家亡已成定局,胡漢之間的紛爭血仇誰又說得清對錯。

  “公子如何稱呼?”拓跋珺目光始終不離那柔雅的臉。

  “單字錦,錦繡的錦。”司馬錦便頭都不敢抬,頷首反問:“你呢?”

  “單字珺,珺璟如曄的珺。”

  二人的名字都在彼此的心裡默念了一遍。

  氣氛沉寂了下來,且有些尷尬。

  對司馬錦來說男女有別,拘謹在所難免,然於豪放爽直的遊牧民族而言,是不分男女別途的,所以拓跋珺也不清楚自己哪來的尷尬。

  “不知錦兄最喜歡雯華先生的哪部作品?”她主動找著話題緩解僵局。

  “都還行。”司馬錦語氣篤定,對自己所撰寫的話本頗有信心。

  於是兩人就從書中的細節逐一聊起過往朝代的秘事,說著說著,氣氛開始轉變,微妙且融洽。

  茶水與糕點送來時,蘭雅靜靜地在一旁伺候,觀察二人神態的變化。

  拓跋珺雖有一副率真燦爛的模樣,但她的內在是個城府深思之人,從未對誰真正敞開心扉的暢聊。憑她眉飛神舞的表情可見眼前的漢人書生是個特別,也是至今唯一的例外。

  司馬錦自幼體弱多病,除了悶在屋裡撰搞,從未交過半個知己好友。也許就是這原因,才驅使她今日來赴約,想與人痛快交流,想有人真實用耳朵傾聽她的胸懷見地,而不是在文章裡。

  她們就像冥冥中注定會被彼此所吸引,自然而然地成為那個懸殊的存在,而她們也都沒往其它方面多想,因為當下的心思是純潔的。

  隨之大半時辰過去,二人聊得火熱,茶水一口都沒喝,直至司馬錦喉嚨不適得發出幾聲乾咳。

  “咳,咳咳。”

  蘭雅正要去倒水,拓跋珺已作出行動,體貼地將涼了的茶挪開,一手拿起桌上的空杯,一手拎起邊上溫著的瓷壺,斟到半滿後遞上:“錦兄閎識孤懷,含章未曜,可想過去考身功名施展抱負。”

  司馬錦接過杯子,指尖盡量避免觸碰到對方粉圓的指,淡道:“我志不在朝野。”

  “為何?以仁兄的見地,若從王事必是百姓之福。”

  司馬錦抬袖舉杯,輕聲飲水,感覺喉嚨舒適了,她放下杯子,袖角壓了壓唇,吸走唇角的水漬。緩緩反問:“當年一場國史動蕩,珺兄認為漢人的寒門子弟在北朝能再有出頭之日嗎?”

  壓著寒門的不但有士族高門,還有所有鮮卑的貴族。再者國史之後,北朝的門閥世家都相繼跌落低谷,能受重用的都是馮太后的寵臣,哪還有寒門子弟的機緣。

  拓跋珺知道國史背後牽扯的是漢人士族與鮮卑貴族們的矛盾,所以陛下與太皇太后都在不斷改製來融合兩族,減少動蕩以圖國泰民安、社稷長遠。

  盡管還不夠理想……

  她默了會,凝聲道:“當今賢主才藻富贍,精通儒家經義、史傳百家,可見陛下重視漢學,假以時日漢人士族不論寒門,必會在他治下重振……”

Top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