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修仙從鑽木取火開始》三百六十五、【油煎大頭魚】
便如掀起此次大劫的妖怪們,他們也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

 只不過,此次劫數,天下局勢已經演變過半,目前看來,敵人的贏面已經不大了。

 根據目前收集到的線索,敵人的陰謀應當是通過攪亂天下,讓人類自己內部互相攻伐,損耗人族氣運,並借以行此消彼長之事,妄圖篡奪人族天地間的主角地位。

 如今義軍勢頭已成,人族已經立足於難敗之地。

 而且敵人由於一些失誤,未能拉攏到足夠朋友,人手不足的致命弱點已經凸顯,並為許多人所知。

 這是他們的敗亡之機。

 或者說,敵人用盡全力掀起了大劫,但是他們的勢頭已經難以為繼。

 劫數的結果已經稍稍明朗,然而其中的過程,依然要所有參與者奮力前行,尋找盡快解決這次變故,讓天下恢復太平的方法。畢竟事在人為,天下間也沒有什麽事情是絕對固定的,依然不能放松警惕。

 話說回來,方長雖然入劫很深,而且在敵人走向頹勢的過程中,起了十分關鍵的作用,但由於他行蹤飄忽不定,且行事凌厲未留活口,故而與這次大劫中的各方牽涉都不深,更沒有留下多少因果。

 而且,即使他留下的些許因果,也從來都沒有虧欠別人的。

 乃是因為方長在當年和桑子平初見那次,於離別論道時候,得到的贈言‘寧可天下人負我,不教我負一人’,讓方長深以為然。而且此法不難,又很契合他所修持的自然之道,所以他時刻不忘踐行這種消減因果的無上妙法。

 至於方長的修為,日夜增深之下,已經頗有所成。

 甚至在這幾年裡,方長還向天地回饋了大量靈氣與靈機。

 由於修行境界難以準確描述,在他自己想來,如今也已經坐到了“跳出人間之外,不入五行之中”。

 另外,他的陽壽不像梁主簿那樣,被城隍錄冊,蓋因修行人自從入了修行之後,便已經不再屬於神祇的所轄范圍。隨修為日深,陽壽也在不斷變化,雖然依舊有盡時,但此事最終僅由天地自然而定。

 ………………

 “店家,這裡有甚麽吃的?”

 方長走進路邊一家小飯館,問道。

 他從厲城隍所在的那個集市離開後,又乘船順著水路往南走。離開水網密集區之後,又上了一條官道,行不多遠,就到了這裡。

 正是豔陽高照的中午時分,方長看了看四周,

 這裡土地由於含鐵量高,都已經變成了紅色,行人車輛走過碾過後,揚起的土末兒被風一吹,正是“紅塵滾滾”的景象。不過這種土質,很適合茶樹生長,這邊許多山坡被開成了片片茶園。

 唯一的問題是,這裡下雨的時候,雷擊事件比江南中原等地多許多。

 聽到方長的問話,正在裡面忙碌的店主,立刻意識到又有客人上門,於是他在圍裙上擦了擦手,迅速迎過來招呼道:

 “客官裡面請!小店這裡有新殺得羊肉,上好臘肉臘腸,還有幾尾鮮魚,各色應季菜蔬,芋頭、冬筍、山藥、木耳、蓮藕、蒜苗,還有從北方運來的大蘿卜,以及自家做的實惠醃菜。要炒菜燉菜的話,米飯隨便吃,要醃菜下飯的話,米飯三文錢隨便吃。”

 方長點點頭,找了張桌子坐下,說道:

 “烹一尾魚,用擅長的法子做就好,臘肉臘腸也蒸兩盤上來,米飯加上。”

 “那便做個油煎大頭魚如何?這個十分好撈,而且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價格也不貴,店中網兜裡正有兩條二斤多的。再蒸上四兩臘肉臘腸,各一半切做一盤,如何?”

 店主見生意上門,高興地詢問了下,這裡的口音和初入江南的地方又有不同,綿軟減輕卻多顯婉轉。

 方長自然是沒有意見,他從來都很隨和。

 “好嘞!”於是店主應聲,而後取過旁邊的濕毛巾,重新擦了手,便開始忙碌,吩咐兒子殺魚洗菜,讓妻子添柴。

 香氣很快從小店裡面飄揚開來。

 店家選了速度比較快的做飯,隻用了半個時辰,就烹好了魚、蒸好了肉。

 這是路邊村店,沒有雇人,店主讓兒子刷洗鍋灶,親自將菜端到方長桌上,又給盛了飯。

 只是這裡的飯碗十分的小,方長估摸著,這飯碗只能裝中原普遍所用飯碗的三分之一,怪不得這裡都是“隨便吃”而不是“按碗賣”。

 方長伸出筷子嘗了嘗,果然魚肉嫩且鮮香,而且很肥美。

 而且,微微焦黃的魚肉上,點綴著些細碎的綠蒜葉,不僅吃起來美味,看起來也很養眼。

 聽見方長的誇讚,正站在一旁擦手的店主,樂呵呵地說道:

 “客人喜歡這道菜就好,這油煎大頭魚,可是我們這裡的一絕,步驟簡單且美味,但是沒有足夠經驗,出鍋後的味道也是一般。”

 “這道菜要用茶油最為正宗,起鍋燒熱少放油,將最新鮮的大頭魚殺弄得乾乾淨淨,塗抹裹上薄芡,放作料煎炸後加溫水微微燜一會兒就能出鍋,裡面要加半寸長的蔥葉,最畫龍點睛的還是出鍋時候灑的碎蒜苗,提味又好看。”

 方長又吃了幾塊臘肉臘腸, 這兩樣的風味,和他在崖上自製和在中原與蜀地吃到的,又有不同,很帶有此地的特色。估計除了手法和製作流程不同之外,還與此地的氣候有關。

 只聽旁邊的店主感歎道:

 “不過話說回來,其實做魚啊,薑才是必不可少的東西。”他講述著自己的經驗,也不知道是否正確:“哪怕沒油、沒鹽,做魚也得有薑。沒有油沒有鹽沒有醬、沒有各種作料,只是好吃不好吃的分別,但有沒有薑,則是做熟後能不能下口的關鍵。”

 旁邊不遠處得桌上,有個本地口音的人忽然笑道:

 “說的不錯,回去我就和我家那婆娘講上一講,說不定他知道了你趙大廚的秘訣,做飯能再好吃些。”

 店主回過頭,很熟稔地說道:

 “這算啥秘訣,只不過是這麽多年的經驗罷了,只要你少做幾次飯,讓你家那口子多練習練習,也沒啥難的,誰讓你總像老鼠見了貓!”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