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明之熊孩子正德》六十三再次招工的火熱場面
  回宮的馬車上張永十分不解的問道:“太子殿下,臣有一事不明還請太子殿下賜教。”

  朱厚照看向張永道:“有何事但說無妨。”

  張永便將心中疑慮說出來道:“討要工匠何須太子親自前來徐尚書府上,只需向陛下討要一文聖旨即可,何須如此麻煩。”

  朱厚照看向張永點到即止地道:“白尚書已經向父皇提交了致仕的折子,徐尚書乃白尚書至交好友,今日我已誠待之,徐尚書必以誠待我。張永可知本宮之意。”

  張永此時已經了然,點了點頭表示自己明白便不再多言。

  朱厚照也不在言語,靠在馬車的靠椅之上,閉上雙眼,腦海中不斷翻過最近的每一件事情。

  今日前來徐府送兒童椅當然不是表面那樣簡單的事情。送椅子不過是一個由頭罷了,然明為以送椅子為名前來討要工匠,實為一種對徐貫態度的試探也不為過也。

  曾經一直以為只要得到清流詞臣的認可,就等得到文官的支持,就能輕松的度過自己太子時期。為此朱厚照想出各種辦法來彌補因為禦前對奏而惡化的關系。

  然經過此次大朝爭讓朱厚照真正明白了,自己低估了清流詞臣對控制太子的執著與決心。更不與一向被這些清流詞臣稱頌的父皇直接交鋒於朝堂,做出此等行不副言之舉。哪還有君臣相得益彰的情景。

  個性崇尚自由的朱厚照,怎願坐以待斃,甘做文臣的籠中之鳥。經過幾日的苦思讓其明白只有朝堂上擁有真正的支持者才能不受這些清流詞臣控制。

  然自己朝堂最大支持者白昂過不了時日即將致仕,自己失去最大的臂助。也因為此次大朝爭讓朱厚照同時看清了每一個官員的態度。此次朝爭唯有刑部、工部甚少參與,刑部不言自明。而工部不支持,本來以為乃是自己與工部尚書徐貫有求書之誼和白昂至交好友之因。

  今日便以討要工匠為名,來試探一下徐貫對自己的態度,看看是否能成為自己在朝堂的支持者。然今日之試探即讓自己驚喜有讓自己失望。驚喜是徐貫這樣灑脫的真性情是自己所喜之人,遺憾的是這樣的人不屑於參與朝堂之上的齷齪。這也很好理解徐貫如此於國有功之人,為何一直屈居六部末席的工部尚書之位。

  當聽見趕車太監傳來慈慶宮到了的提示,朱厚照緩緩睜開眼睛,心中已經思忖明白,既然自己對朝堂局勢知之甚少,老師致仕後是應該好好與老師深談一次了,看看是否布置後手,畢竟老師這樣宦海沉浮多年的能臣,不可能不為自己的學生鋪好道路,便脫身離去之理。。

  既然已經有所計較,心中之事便放下來。將所有的精力全部投入到做好永平府招工一事。既然今日兩千五百名熟練匠人已經到手,就該著手招工之事。

  朱厚照相信只要在這二千五百命工匠幫帶下,自己很快就會有上萬名成熟的工匠,如此永平府皇莊才算真正的邁出第一步。

  剛剛到達慈慶宮,朱厚照就帶著張永走進寢宮,安排具體招工的相關事宜。也因有了上次盤山招工的前例可尋,此時招工進行的是井井有條且十分迅速。

  ……

  ……

  五更未至,天色還處黎明前的夜色之中,京師九門已經全部排滿長長的隊伍。自從聽聞太子殿下打算為新皇莊再次招工,京城周邊所有的貧苦百姓早已是翹首以盼,等待著這份福運降落在自己頭上。

  回想早已經傳遍京師盤山鎮百姓的生活,

怎能不讓這些人向往。也讓這些貧苦百姓不畏黑夜不畏路途遙遠早早前來排隊,隻為先人一步。很多人都已經知曉昨日第一日已經招道近千人,如今爭前恐後的架勢,哪裡還有半點畏懼皇莊如虎的樣子。  中午剛剛結束課業的朱厚照為了避開妹妹,連慈寧宮都沒有回直接帶著劉瑾坐這馬車出宮。要知道前幾日自己私自帶著小秀榮出宮去徐尚書府,被父皇得知後不僅被好一頓批,還被罰在祖宗畫像前,面壁半日。從此出宮再也不敢帶著小秀榮了。

  馬車剛剛出玄武門,直接沿著阜成門大街,前往張永所在的阜成門招工處。

  忙於招工的張永見太子殿下從馬車下來,將手中的活計交於手下的小太監,上前迎接道:“太子殿下,您怎麽還親自過來,晚上臣直接向您匯報就行了。何況此處人多眼雜萬一……

  ”

  朱厚照擺手阻止張永道:“本宮在宮中煩悶正好出來轉一轉,說一說招工情況如何?”

  張永稟報道:“臣從去年冬日的名冊中招募合格者三千余人,昨日招募盡千人,今日其余三處臣還不知,但今日半日臣此處已經招募二百余合格者。”

  朱厚照十分滿意的點點頭,繼續問道:“盤山鎮將如何安排這些人?”

  張永繼續道:“臣已經將京師這面的消息派人傳遞給何公公,那邊已經將去年臨時住所再次打掃修葺了一番,培訓時日這些招募之人就安置在那裡……”

  聽聞去年的那些臨時住所再一次派上大用處,朱厚照突然想及一些有趣之事,心中卻想:是不是等自己日後登基,將這些臨時住所也修葺一番,擺上一些當時開荒的用過的事物,學習後世一下,弄成一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呀。

  這裡將是記載這大明最偉大皇帝——正德大帝最初奮鬥的歷史,這裡將是每個剛剛入職官員必須來朝聖的地方,這裡將是大明所有書院學子來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必選之地,讓他們時刻銘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道理。

  想及此處朱厚照的臉上不由露出意淫的笑容,在張永多次的招呼下才緩過神來,故作一直在認真聽的樣子道:“本宮聽著呢,張永講的不錯,繼續。”

  張永突然呆立當場,感覺腦瓜頂上有無數隻烏鴉從頭頂飛過,心中去腹誹道:合著自己口若懸河的說了半天,太子殿下一個字沒有聽進去。

  心中還不停地呐喊:為什麽太子殿下一但放松下來就變得如此不著調, 請將那個天資聰慧、英明神武、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的太子殿下還給我。

  然而這一切並沒有任何用,只能將剛剛匯報的事情又重新重複一遍。

  ……

  ……

  不說張永哀怨。就說工部,自從得知徐貫將給太子永平府皇莊撥付二千五百名工匠的消息在工部傳開,尤其是可以直接重新入籍永平府。

  整個京師所有的輪班工匠、住坐工匠全部沸騰起來,誰不想過上盤山鎮那樣的生活,以至於報名之人快要擠破工部的大門。尤其是為獲得一個名額這些工匠是花樣百出。有直接送禮的,有給工部官員修理家具,有個工部官員修葺房屋各種方法不一而足。反正是這次招募結束後,工部所有官員的家從裡到外全部煥然一新。

  徐貫見如此火熱也不是辦法,最後采取技藝比拚淘汰製選出二千五百名工匠。哪知道在京十二萬工部直接管理的工匠全部都報了名,後來還是根據太子殿下所要的匠種,篩選至三萬人,這還是整整比拚了一個多月,也使得這些工匠足足比招募流民的晚到一個月左右。

  朱厚照也以為新奇有趣多次前往觀摩,這也讓其對大明工匠的真實技藝水平有了一個新的認識。為了能夠過上盤山鎮的生活,這些工匠可謂是將壓箱底的絕活全部拿出來了,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些技藝絕對處於現在全世界的領先水平。所差不過是這些技藝沒有用於大規模的工坊式生產,還保留著個人手工業者的特點。也讓朱厚照對永平府皇莊的未來更有信心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