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之熊孩子正德》六十四2個熊孩子的初見面(上)
  朔望大朝爭已經過去一月有余,但其對朝堂上的影響遠沒有就此結束。弘治皇帝在對禮部做了肢解後,對劉健進行冷處理的同時多次召見李東陽,這也是李東陽自弘治八年入內閣以來被弘治皇帝召見最頻繁一段時間。又通過傳奉官將一些官員外放或發配南京來鞏固自己勝利的成果,一時間皇權隱隱有些壓過文官集團的架勢。

  最直接的體現就是皇莊改治試點和清核皇莊的事宜在朝堂沒有一點阻力,張彩、司禮監太監蕭敬及大理寺卿吳道宏已趕赴京畿地區主持清核皇莊一事。

  朱厚照在這一個多月也多次大張旗鼓出宮遊玩以試文官底線,如事以往六科給事中彈劾在折子早已經飛滿弘治皇帝龍案之上,而如今卻如同沒有此等事情一樣。

  也因為這一個月沒有清流詞臣的嚴盯死守,讓朱厚照難得的過上了一陣舒心愜意的生活。唯一稍微破壞朱厚照好心情的就是今日劉瑾越發的有些恃寵而驕了。也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發現劉瑾就是一個畏威而不懷德之人,這更加堅定朱厚照要好好調教劉瑾的決心,這種人只要調教好了那就是最為忠心的狗。

  但這一切今日都被朱厚照拋至於腦後,因為今日要去見一位一直想見卻未曾有時間想見的人。見一位與自己極為相似之人,一樣從小聰慧,玩世不恭之人;一樣好武喜兵,憂心國家安危;一樣不喜世俗,努力掙扎桎梏。只不過同樣的性格相似的志向,一位成功,名揚海內,成為一代聖人;一位失敗,備受抹黑,成為一世昏君。

  寢宮內,朱厚照平複一下心情對劉瑾問道:“劉瑾,本宮讓你準備好的東西可曾備好?”

  劉瑾十分恭敬地道:“回太子殿下的話,已經都準備好。”

  同時又諂媚地道:“太子殿下您的身份何等貴胄,如何屈尊去拜訪一個屢次未第的舉人。”

  朱厚照冷眼看向劉瑾心中卻想:這劉瑾是越發放肆了。

  說話的語氣也變得森冷起來地道:“本宮做什麽事情還用不到你教,做好你的本分就行了。況且劉玄德尚且能三顧草廬於諸葛,王伯安少年成名,學識淵博心有韜略。本宮為何不能前往,你難道認為本宮還不如一個織席販履之徒。”

  朱厚照雖年只有八歲,但這大半年的通過不斷鬥爭培養出來的氣勢怎是劉瑾所能抵擋的,冷眼掃過劉瑾已經是顫巍巍跪倒在地連連磕頭道:“臣一時孟浪,請殿下恕罪!”

  朱厚照語氣卻不曾緩和地道:“起來吧,那好東西和本宮去一趟王府,記住守好自己本分,不要以為仗著本宮的寵幸就可以肆意妄為。”

  這一番話在劉瑾心中如同一記重錘,讓自己幡然醒悟,一邊應是一邊反省自己近日所作所為。看來今日太子殿下的話不是無的放矢,估計近日自己的所作所為早已經盡收太子殿下眼底。

  京城,王府。

  朱厚照撩起窗簾打量著這座府邸前門,應該與張彩府上相差無幾,簡約而精致。再看上前叫門的劉瑾,經過剛剛宮中的一番調教,驕狂的做派已經收斂不少。看見自己的成果還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不多時,王華帶著一個二十多歲青年男子向馬車走來,朱厚照則在趕車太監的攙扶下走下馬車。

  王華帶著青年男子上前就要行禮,被朱厚照擺手製止道:“王講官和王公子此非宮中無需多禮,本宮可是赴年前乾清宮之約而來的。”

  王華雖然知道殿下已經知道自己的兒子,

但出於禮節還是介紹道:“殿下真乃守諾之人,這是下官犬子王守仁,守仁還不見過太子殿下。”  王守仁上前鞠躬一禮道:“小民王守仁見過太子殿下。”

  朱厚照雖然是與王華說話,眼睛卻從來沒有離開過王守仁,果然是盛名之下無虛士,見到自己仍然保持這種淡然,足可見其心性。

  心中卻在思忖:這就是那位十三歲單騎試馬居庸關,大戰韃靼膽略勇氣過人的王守仁,與自己是何曾相似,從不忘北邊之患土木之恥。

  在朱厚照打量王守仁的同時,王守仁同樣打量著朱厚照。

  王守仁也在思忖:這就近半年廣為流傳的太子殿下,果然名不虛傳。雖為皇子卻待人寬厚,不虧是蒙童之年救流民萬余,造福一地。自己也多次去過盤山鎮,沒有想到小小的盤山鎮卻在悄悄踐行孟子仁政之說。自己早想目睹太子真容,今日終於得償所願。

  一旁的王華看著相互打量的二人,輕輕咳嗽一聲以示提醒二人道:“太子殿下,外面人多眼雜,還請殿下移步寒舍進屋一敘。”

  聞言二人才收回相互打量的視線,朱厚照在王華的引領下步入王府,果如自己猜測一下,這是一個已梅竹為主,每寸土地都透出文人氣息,十分精致的兩進院子。王家雖然是書香世家卻非大富之家,在京城官宦之家已經算是清貧了。

  朱厚照環顧四周打量著正院,同時心中亦是好奇:王華這個辛醜科的狀元,標準的翰林詞臣怎麽會培養出如此一個允文允武,升廟堂可拜相,入江湖可安民的明代第一能人。

  思緒轉瞬之間,一行人已經步入正堂,廳中陳列簡約不失雅致,盡顯書卷之氣。正堂正中間乃是一副竹畫,正院廳堂皆有竹,可見王華對竹子的喜愛。常言以物喻人,這竹子與王華的性格倒也貼切,皆是如此正直。

  王華抬手指向上首左側位置,自己則陪同坐與上首右側地道:“太子請上座。”

  隨即又轉頭吩咐一旁侍奉的下人吩咐道:“王安,看茶。”

  不多時下人端上三杯茶水,王華舉起茶碗道:“天子殿下請,寒舍粗茶還望殿下無怪。”

  朱厚照同樣舉起茶碗道:“王講官過謙了,本宮早聞講官長子王伯安學識淵博,年幼便出登第恐未為第一等事,或讀書學聖賢耳此等豪言壯語,本宮甚為欣賞,今日突然到訪也有結識請教學問之意。”

  王華躬身一禮客氣道:“太子殿下過譽了,犬子能入殿下法眼,此乃犬子之造化。”

  王華既然已經知道太子殿下來意,相陪一盞茶的時間,便起身告辭,屋內正廳只剩下朱厚照、王守仁、劉瑾三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