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亂唐》第347章:天子終無力
魚朝恩放棄了渡過渭水清剿逃民殘兵,當然不會是出自於禮讓人情,真正的目的正在於此。

 今日入宮面聖,他所言字字句句,無一字虛言,就算天子派人去查,他也完全不怕。而且,就算天子對他有所不滿和懷疑,但終究只能認下這個結果,而且還會在天子的心裡多種下一顆種子,一顆心疑於神武軍和馮翊郡太守秦晉的種子。

 眾所周知,天子正是因為對神武軍有所忌憚,才在無法剪除秦晉羽翼的情況下,將他們一並趕出了長安。之所以將神武軍放在馮翊郡,恐怕還有就近監視的考慮,一旦秦晉有所異動,可以在第一時間予以壯士斷腕。

 其實,天子還有更為厲害的殺手鐧,神武軍七成以上都出自居住在長安的世家大族子弟,試問有如此把柄人質在手,誰還敢不管不顧的跟著秦晉造反呢?

 在魚朝恩的意識中,已經直接將秦晉歸到反心已現的一堆人裡,此人早晚要反,區別只在遲早。

 現在將所有的責任都退給秦晉,再趁機推他一把,想必一定會把天子氣的咬牙切齒吧。

 魚朝恩撅著屁股趴在地上,裝模作樣的哭了好半晌,都不見天子有反應,便忍不住抬起頭偷瞄了一眼。不想,這一瞄視線正和李隆基冰冷的目光撞到一起,一瞬之間,魚朝恩隻覺得自己被剝得赤條條的,竟沒來由一陣慌亂,立時又低下頭去,暗罵自己愚蠢沉不住氣之外,再也不敢輕舉妄動。

 禦榻之上,李隆基蒼老的臉上顯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魚朝恩的舉動一點不落的落在眼中,讓他覺得主動權又重新回到手中。

 “此番平叛,當機立斷,不留後患,做得好,朕會從重封賞。”

 說完這句話,他疲憊的揮了揮手,示意魚朝恩退下。

 僅僅眨眼的功夫,魚朝恩已經被冷汗浸濕了內外衣裳袍服,見天子讓他退下,頓時如蒙大赦,像狗一樣夾著尾巴退了出去。

 直至魚朝恩的腳步聲徹底消失,李隆基再也不掩飾心頭的怒意,一把將禦案上堆疊的公文全數掃了出去,各式立即飛了出去,亂紛紛的散落了一地。

 殿內侍奉的宦官見狀謹小慎微的上前俯身撿拾,李隆基並沒有阻止,他隻覺得殿內氣悶無比,正打算出殿透氣,卻聽一陣蒼老的聲音顫巍巍的響起。

 “聖人要保證龍體啊,切不可因為那些沒良心的氣壞了身子,否則,否則大唐的天就塌了啊……”

 是高力士,自從他病重以後,李隆基就將其留在了興慶宮內養病。李隆基甚至還在宮內專門辟出了一處幽靜的院落,供其使用。

 高力士的聲音果然使李隆基怒火平息了不少,但仍舊沒好氣的數道:“魚朝恩心有不軌,朕明知不妥,卻只能聽之任之。”

 一聲歎息在空蕩蕩的便殿內反覆回響。

 高力士的眼眶裡湧出了渾濁的老淚,天子已經是古稀老人,卻被氣的如此雷霆大發,怎能不叫人心酸?

 只是,高力士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麽能安慰這位老邁的天子,其實他根本就知道,說任何話都不會有半點作用。

 天下的局面一日爛於一日,除非能有人站出來力挽狂瀾,一舉蕩平海內外的混亂。

 可是,這種情況幾近於奢望,根本不可能出現。理智告訴高力士,局面非但不會就此好轉,如果繼續放任朝堂爭鬥下去……

 良久,高力士才想到了一句不痛不癢的話,來打破這便殿上尷尬的安靜。

 “魚朝恩再混蛋,也混不過秦晉那豎子,他們也許純粹是為了爭功。”

 李隆基隨之點頭。

 “朕之敕命,自此以後,再無威嚴!”

 魚朝恩此番陽奉陰違之後,只要在外的主將性格強硬,完全就可以有樣學樣,不把他的敕命放在眼裡。而這對於一個天子而言,是最難以接受的,尤其李隆基還是個禦極天下四十余載的天子,威福一生,又豈能忍得了被一乾閹宦奸臣宵小的輕視?

 隨著身體的蒼老,李隆基越發感覺力不從心,可偏偏朝廷內外越來越亂,需要他有足夠的精力厘清亂局,清除野心為禍者。

 先有對秦晉的妥協,使之外放馮翊。現在又有魚朝恩突然陽奉陰違,實在讓李隆基丟盡了顏面,四十余年積累的天子威嚴幾乎損失殆盡。

 “吾只怕,魚朝恩野心不止於此,若有朝一日突起發難,吾能否善終都在兩可之間。”

 天子的話嚇壞了高力士,他萬想不到,天子的心思已然如此極端,既然用魚朝恩領兵,卻又懷疑至此。然而,明明心疑至極,又偏偏不能動手處置,深悉李隆基性格的高力士,能夠想象得到,其心中的煎熬應是多麽難耐。

 借著殿內昏暗的燭火,高力士眯縫起一雙老眼,打量了一眼侍奉四十余載的天子,卻見一年前還是黑白參雜的頭髮,至今依然花白一片,接連而至的亂像除了使之心力憔悴以外,還讓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蒼老著。

 這一眼,看的高力士鼻間發酸,都說天子富有天下,享盡人間繁華富貴,可今日卻也受盡了天下人難以體會的折磨。說到底,此刻展現在他眼前的,不過是一個須發皆白的垂垂老翁。

 “走,隨吾到園子裡走走,這殿內憋悶的喘氣都困難。”

 說罷,李隆基搖晃著蒼老的身體,一把拉住了高力士的手臂,便出殿而去。

 ……

 自神武軍征伐歸來,河工營上下就炸開了鍋。

 魚朝恩所統帥的神策軍兩戰斬殺了五萬山東逃民,而河工營就成以上都是山東逃民,時人又以地域分親疏遠近,是以紛紛義憤填膺,兔死狐悲不外如是。

 這些消息都在監管河工營的盧杞掌控之中,他和秦晉商量過,逃民造反的事瞞是瞞不住的,目前河工營有十萬河工,如果讓他們從各種渠道得知了這個消息,反不如由神武軍或是郡守府主動披露,只要合理疏導河工們的情緒,說不定就會將壞事變成好事。

 前後僅僅一日功夫,河工營上下就在郡守府和神武軍有意的引導下,形成了一致的民意,紛紛聲討指責閹宦的陰毒狠辣。

 然而,當盧杞往郡守府匯報河工思想動態之時,秦晉卻屏退了所有人,面色轉而陰沉。

 “說實話吧,逃民叛亂,可有你在推波助瀾?”

 秦晉的問話突如其來,盧杞毫無心理準備,一時間張口結舌。然後,他馬上就意識到,秦晉向來不說沒把握的話,既然今日親自詢問,就一定是有了切實的證據,他不敢也不願再繼續隱瞞,便低著頭直言相告:

 “末將的確曾在暗中使過力,但,但在逃民起兵之後就徹底失去了控制,其內部似乎進行了一次火並和清洗。後來……”

 秦晉冷笑:“後來檄文聲討,進攻長安,都在你掌控之外了吧?”

 “末將慚愧!”

 “一旦招安事成,你在其中的勾當,就必然會東窗事發,問題的嚴重性你難道就沒意識到?”

 盧杞冷汗直流,他一直存在僥幸心理,做事也是出於一時熱血激蕩,而甚少考慮後果。繼而,他忽然張口問道:

 “難道,使君派去叛軍營中的精銳是……?”

 他猛然間明白了,秦晉派人去刺殺叛軍頭目這事本就不合理,想不到竟是要清理後患的。

 而派去的人裡有一名旅率,正是他的親信,並且在此前全權負責了與逃民的策反接觸。當時,盧杞還僥幸的以為,秦晉派那旅率領頭往逃民叛軍營中應是巧合,此刻再回頭,卻是自己的密謀一早就被發現了。

 “使君既然早知道了末將的籌劃,何不出手阻止?”

 秦晉歎了口氣。

 “我得知此事時,已經箭在弦上,那五萬冤魂的帳,自此以後都要算在你我的頭上。”

 五萬人的性命因為各種原因死掉,源頭最終都落在秦晉的身上,他第一次產生了莫名的焦慮,也可以說是麻木。

 也許是見多了死人, 不論是胡人或是漢人,被自己殺死的,被神武軍殺死的,或者那些間接因資金,因神武軍而死的,已經逐漸從有具體輪廓的血肉淪為冰冷麻木的數字。

 亂世已然拉開序幕,所有的亡者都僅僅是數字背後的注腳而已。

 盧杞默然,不知如何回答。他從未想過,或者說不願去想,那五萬人僅僅是因為他的一念之差,就成了一個個冤魂。

 但是,盧杞突然辯解道:“末將的確策反了他們,但卻給他們安排了後路,這些人貪心不足,還想破長安,換天下,便該承受惡果……”

 秦晉又是一聲長籲,並沒有就此而駁斥。

 "我已經再次上書,請天子追究邊令誠劫持逃民致使生亂的罪責,此人再難脫罪,也算不幸中的萬幸,少了一個奸人作亂,總能使變數少幾分。"

 秦晉口中的變數是什麽,盧杞不甚了解,但也知道邊令誠曾經在背後做了無數的壞事,此人受此次叛亂牽連而伏誅絕對大快人心。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