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小學教師在大明》第179章 3000人中誰為首
時值九月初八,各房閱卷工作告一段落,閱卷官,房官們都長出一口氣,在夏副主考的招呼下,前往鄉試總裁官沈鯉處報到聽命。人去房空之下,隻留貢院書辦打掃房間。

 鄉試考生有九天六夜之不易,閱卷官們也有數日閱卷之苦。有詩雲:“撤堂之後正開顏,落卷偏來亂似山。點句匆忙難擱筆,批詞痛癢不相關。先防熟友逢人罵,尤慮通儒被我刪。拚卻出場稀見客,一年半載再回還。”正是道盡閱卷官的苦惱。

 待夏副主考再回到主考官房間時,房內滿滿當當,原本顯得空曠的大堂內全是人,帶來的這一百名考生第二、三場的卷子,分別發還至各房,等待主考官沈鯉的查看。

 “把這個春秋房戊辰號考生的第二三場卷子拿來。”戊辰即是張籍朱卷的編號。沈鯉當先出言要查看的即是張籍的二三場試卷,他對能第一場能做出如此佳作考生的第三場策論尤為感興趣。

 春秋房房官聽得命令,立刻找出張籍的試卷遞上。

 沈鯉先看的是第三場五篇策論,眾生皆以經義為重,沈鯉作為帝師表面不顯,實際上心下是不以為然的,經義做得好,或許是窮酸腐儒;但這策論若做得妙,那定然是治國安邦之才。

 策論文不禁需要有文采還需要肚裡有貨。

 一連五篇文章,分別論述倭寇、漕運、上通下達、河工,休養生息之法,每每多精彩之語,精妙之句。沈鯉表面不顯,內心已是波瀾起伏——這究竟是何方士子,竟有如此豐富的閱歷,五論盡皆言之有物。朝堂上諸公爭論不休的問題,似是能從文中找到切實可行的答案!

 沈鯉放下這一張卷子再看第二場,卷子上有五經題一道,詔、判、表、誥各一道。五經題做的文采飛揚,和第一場的文風相同,頗合自己胃口。

 剩下這幾篇應用文體細細看來,沈鯉心中又是一讚。

 本來像這種官場應用文,不需要文采只要文體格式對了即可,讓沈鯉驚異讚歎的是這名考生寫的不僅格式正確,而且對偶、韻腳、駢句運用的自然無比,這乾巴巴的官場套路文被寫成了花。這個戊辰號考生到底是何人,當真了得!當真了得!

 看罷張籍的三場試卷,沈鯉取出毛筆畫了一個圈,表示取中了,便著人傳閱下去。至此張籍的試卷就算是被取中了,至於名次,還要再等一等。

 閱卷現場又恢復了最後的忙碌,閱卷,薦卷,批卷,各位考官都有序的各司其職。

 閱卷官大多是五十多歲的老舉人,老進士,上了年紀,眼神不好使,讀卷頗有不易,故而有閱卷官自嘲曰“眼鏡不離眉與目,手巾頻拭汗兼汙”,“苦事撤堂連下夜,燈光朱字兩模糊。”等類似之語。

 一兩個時辰後,黃昏已至,天色偏暗,大堂中燃起了蠟燭。中式八十張朱卷已定,一並呈放在書案上,下面就是先定出五經魁,再排定座次了,以及填寫中式者榜文了。

 排名次的權力在主副考官和六名同考官手中,主考官有一票否決權,其余七人按少數服從多數建議,當然一般情況下,若是沒有本質上的衝突,都是主考官定什麽就是什麽,官場上的尊卑觀念還是深入人心的。

 定名次和普通閱卷官們無關,他們都在一旁閑聊,說著改卷中遇到的逸事,若是張籍在場,一定會驚訝,這科舉考試的閱卷官和後世的閱卷老師一樣,都喜歡念叨談論改卷中遇到的奇葩例子。

 剛才沈鯉對卷子做終審的時候,他們都又看過了一遍,心中有數,自然議定的很快。

 不多時,五份卷子被放到了沈鯉面前。

 沈鯉查看之後,詩經房、尚書房、禮記房、易經房的首卷自己都看過,確是名至實歸可做首卷,只是春秋房的首卷卻不是剛才他看的戊辰號,而是甲申卷,這是何故?

 疑惑之下,他看向夏副主考不禁出言問道:“這春秋房的首卷可確定了?”

 “這個,回大人,綜綸三場,我與六名同考官,認為春秋房戊辰號和甲申號兩篇卷子各有所長,難分伯仲,爭執不下,便按例以人數多寡論定,戊辰號隻得兩人……”夏副主考話沒說完,但是眾人都知道是怎麽回事了,選甲申號卷子的人多。

 剛才夏副主考和沈鯉論述戊辰號卷子時,屋內只有他們兩人,那六名同考官並不知道沈鯉的意見。看來只有夏副主考和春秋房的房官推薦的戊辰號。

 時人受張江陵之影響何其甚耶!

 沈鯉頓時明白了,張江陵余威尚在,張派人物還都身居要職,眾人不辨皇帝心意,所以盡管戊辰號卷子文采策論皆是上上之選,多數人還是不敢推選,害怕惹禍上身。

 沈鯉喟然起身長歎道:“鄉試之家,吾曾有言,士子握槧懷鉛,三年大比,一經屈抑,又須三年考試,諸公若於試卷漠不關情又或因偏見而廢,皆是寒窗苦讀,設身處地,爾等於心何忍……”

 這一席話聽得幾名同考官面紅耳赤,他們能考中進士,這基本的欣賞水平還是有的,當然知道戊辰卷為最優。

 “……如此,春秋房首卷發回再議。”沈鯉話音一落,閱卷官們都明白了他的意思。

 發回重選再無爭執,結果毫無疑問首卷是戊辰號。

 至此五房首卷確定,張籍已經在前五之列,最少也是個經魁。

 當然閱卷還未結束, 接下來的就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刻——確定解元。

 解元是中國古代對鄉試第一名的稱謂,中國唐代,科舉中舉進士者皆由地方解送入試,故相沿稱鄉試第一名為:解元。

 從五經魁中挑選解元,自然要綜合起來看,不能只看第一場的卷子,故而副主考官和六名同考官,又翻看起五人第二三場的答卷。

 燭光搖曳,炭火溫暖。監臨、學政、提調、監試和其他不參與評選的閱卷官這會兒都不在說話,都豎起了耳朵,睜大了眼睛看向堂前幾人。

 三千人中誰為第一?

 解元花落誰家?...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