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小學教師在大明》第181章 重陽放榜
大明萬歷十年,九月初九,重陽之日。

 自唐定下重陽節以來,九月初九這天,離人遊子思鄉吟詠,文人墨客悲秋頌菊。往年的濟南府也是如此,人們或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或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習俗即是如此。

 不過今年與往日不同,濟南城中登高踏秋的少了,人們都奔向了城中大明湖畔的貢院處。

 九月初九良辰吉日,今日鄉試發榜!

 這天一大早,張籍在天還沒亮時就醒了過來,此刻窗外還是一片漆黑,但他的心中卻一點睡意也無。

 張籍起身披上衣服,點上蠟燭,轉頭看向同屋的三名同窗,發現方清之竟然也睜著眼睛沒睡,此時他做起身子,正向著張籍看來。張籍將手指放在嘴邊做了一個噓的噤聲手勢,各自回身穿上了衣服,隨後兩人輕手輕腳的出了房門。

 “方兄也睡不著啊?”客棧二層的走廊中,張籍出聲問道。

 “唉,今日鄉試發榜,不知我能否中舉……”不曾想平時頗為樂觀的陽光青年方清之也有如此抑鬱悶悶不樂的時刻。只聽他又道:“我外出讀書已經五年了,五年來除卻歲末回老家,其余時間全在書院中,為的就是能有鄉試中舉的一天,若能如此……哎……”

 說了一半,方清之又止住了,似是有心事。

 “若能中舉又如何?”張籍好奇的問道。

 “若能如此,我當可實現夙願……”許是平時沒有和人說過,憋悶得久了,今時有感而發不禁想找個人傾訴,方清之將他自己的事情緩緩道出。

 原來方清之在老家曾救過一落水的女孩兒,女孩兒是當地有名的鄉紳舉人老爺家的小姐,因落水相救少男少女互生情愫,方家不過是一鄉下小農,勉強算得上中農之家,雖有幾畝自留地,但是身份地位如何能舉人老爺相比呢。

 方清之纏著母親去提親,門不當戶不對,結果可想而知,那舉人鄉紳拒絕了,好在是詩書傳家的門第,並未向方清之母親惡語相向,在得知方清之在社學讀書且功課優異後,禁不住女兒的懇求,向方母定了五年之期。

 若是方清之能一路高中舉人,則允諾兩人婚事。方清之聞聽此事後,更加發奮努力,不僅考入了清淵書院,還科場連捷縣府院三試順利通過,成為縣學廩生。如今更是前來參加鄉試,這最後一道關卡若是過了,他就能抱得美人歸。

 五年之期,方清之從當時的十九歲少年,成長為二十四歲的青年;他當時就救下的少女也從十四等到了十九歲。如今已是最後之期,鄉試放榜就在今日,前路未知,他的心中豈能不彷徨、豈能不焦躁。

 這是一個老套的情節、是一個老套的故事,但是當它放到你朋友或家人身上時,這就不在是故事,而是真人真事,這讓人聽後,心中自有那麽一分讓人動容的悸動。

 對方清之所說的事情,張籍自然是無能為力,只能拍拍自己這位朋友的肩膀以示安慰鼓勵,剩下能做的就是安安靜靜的做一個合格的傾聽者。

 就在兩人說話的同時,天色也漸漸的亮了起來,客棧中人們漸漸醒來,走動聲,說話聲也多了。這時,王講郎組織起想去看榜的同窗們一起前去貢院。

 或許是有的同窗考得不好,或許是心中忐忑不敢面對現實,或許是憂懼大悲大喜怕心臟受不了,有人不想去看榜,若是中了自有報錄人前來報喜,若是沒中也不必在眾人面前失態,王講郎是過來人,對此表示理解,也沒有勉強,到最後共有七人沒有前去。

 收拾齊備,王講郎和十三名書院士子,一同出了客棧,向濟南貢院走去。

 這才清早,街道上就有了不少行人,和張籍一行一樣,他們也多是向著貢院方向前行。

 不多時,眾人便來到了貢院前,遠遠的就能看見貢院放榜的照壁處擠滿了這一次赴鄉試的生員和他們的家人。士子們有的雙手負後,翹首以盼,有的故作雲淡風輕,有的則是抓緊一點,趁著這還沒放榜前的時光,和幾個朋友閑聊,能開心多久是多久。

 王講郎來過許多次濟南,就近找了個茶鋪讓眾人坐下,四五人一壺清茶,分三桌就做,這也是來的早些,還有就是大多數外地士子不知道有這麽個等候的去處,要不然這茶鋪肯定一個凳子也不剩了。

 就這樣清淵眾人,一邊談天說地一邊等待著貢院大門開啟。

 時間慢慢推移,茶鋪裡等候的士子也越來越多,茶鋪老板笑得合不攏嘴。

 眼看天近午時,茶鋪裡的張籍並未起身,招手喚來夥計,想要讓他續水。這會兒他可不敢輕易離開座位,如今茶鋪內外擠人員眾多,搶座位是家常便飯,稍有空余就會被人惦記。

 被招呼的手忙腳亂的夥計,剛掂著大茶壺走過來,就聽到茶棚外有士子喊道:“出來了!出來了!貢院裡彩亭出來了!”

 頓時整個茶鋪裡就像火山爆發了,聲浪一下子幾乎要掀翻房頂,然後人潮洶湧,爭先恐後的衝出茶鋪。

 消息已經傳開。街頭儼然是人山人海,走也走不動,獅子橋上也滿是人,士子們隻好站在道旁,對著貢院方向翹首以待。王講郎三次帶隊前來鄉試,見慣了這般場景,當下安撫清淵眾人不要去擠,等到茶棚裡人不多時,他才讓眾人站起身來湊到一扇窗前——人們都只顧往外跑往前擠了,不曾想在這扇窗前也能看到貢院照壁前的情形。

 按照以往的規矩,鄉試上榜名錄要先填好後要放入彩亭,然後再抬到照壁上張貼。

 不多時,眾人果然遠遠地望見貢院內至公堂方向出來幾十名兵丁,他們簇擁著一頂彩亭,身後有樂師嗩呐鑼鼓,吹吹打打,就這樣穿過三大牌坊,好不喜慶。

 彩亭身後便是鄉試總裁官沈鯉,夏副主考,六位同考官,提調官、監試官、監臨官、山東布政使等一行朝廷大員,他們在一眾官兵的護衛之下,從另一旁登上了貢院旁的唱經樓。

 這時,彩亭也已經到了照壁處。

 諸事齊備,鄉試發榜就在此刻!...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