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永世帝唐》第378章:驚現殺器
殷清風的藏書房,每個架子都是帶有推拉門的書櫃。並且,每扇門上的一角,都貼著大寫的英文字母。

 李世民有些發懵,怎麽和想象中的不一樣?

 他的書房,就是一排排書架子。書架上再堆放些竹簡書軸字畫什麽的。就是修文館裡也是如此啊,怎麽這裡這麽怪異?

 更驚訝的是,書架使用的木材竟然是黑紅色的不說,紋理細膩得讓人產生一種玉質的感覺。難道這小子竟然奢侈的使用玉石來做書架?

 他禁不住彎腰靠近書架,伸手來回觸摸著。

 “這是木材還是玉石?”他又蜷起食指敲了敲,“聽聲音,可不像是木質的。”

 站直後,李世民又自言自語的說道:“也不可能是玉石玉石沒有這樣的紋理,而且,用玉石做書架,是不是太脆了?”

 他回身用目光向殷清風詢問。

 殷清風拉開一扇門,“無論是書卷還是畫軸,存放久了,竹簡、木材、絲帛還有顏色都會被蠹蟲啃噬。

 其實,侵蝕它們的不止有蠹蟲,還有風和光。在書架上安裝這些小門,能盡量減少風和光對書卷的侵蝕。”

 和古人解釋什麽是氧化反應真的很難。

 李世民似懂非懂。

 殷清風指著木架說道:“這種木材叫做烏木,是應國公贈與侄兒的。應國公說這烏木永不褪色、不腐朽、不生蟲。所以侄兒就用來建藏書房了。”

 “應國公?”李世民似乎想了一下才想起是誰。

 隨即,他又伸手去撫摸。“還有這麽神奇的木材?”

 關於烏木或陰沉木的運用,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之前,或許偶然有人使用,只有三星堆文化的古人們大量的使用過。

 但三星堆文化並沒有與同期的或後期的其他文化有過交流和融合,所以,對烏木的運用並沒有擴散出去。作為唐朝人的李世民自然是不知道烏木的存在了。

 所以,這個古人雲:“家有烏木半方,勝過財寶一箱。”的古人,最早也就是明清兩代的古人,不能再久遠了。

 但殷清風的猜想是,朱元璋因為自己是和尚出身得了天下,明朝是禁佛的。所以,烏木得到世人的認可,應該是佛教和喇嘛教興盛的滿清時期。

 當初,他和武士彠關系良好時,就要武士彠利用手裡的渠道,到三星堆附近的古河床去挖掘烏木。

 那裡的烏木雖然不是年代最久遠的,但確是最集中的一個區域,挖掘起來數量很可觀。

 可惜,他和武士彠的蜜月期太短,得到的烏木的數量也不多。關系鬧掰了之後,雖然又給他運了一些來,但他估計,這些數量還不足三星堆附近古河床裡的一半。

 剩下的那些,也不知道武士彠是沒挖掘到,還是自己留下了。

 殷清風也不想在李世民面前提到武士彠,生怕李世民又把武士彠叫回來做官。

 他對武士彠倒談不上什麽怕字,只是不想武靜淑武妹妹再受武士彠和楊牡丹的影響。

 武妹妹若是就此不再出現在中國的史書上,於國於民絕對是件好事。

 不是說武妹妹才能不足,而是她生錯了女兒身。若是武妹妹身為男兒,古代十大賢相中必定要有她的位置。

 但他不說武士彠又不行。

 無論李世民在歷史上留下多麽好的名聲,他終究是帝王心態。

 身為帝王,會在潛意識裡認為,這天下所有美好的都是他的。

 他們要獨佔一切,然後把看不上眼兒的再賞賜下去。

 烏木的永不褪色、不腐朽、不生蟲優點雖然短期難以體現,但經他這麽一解說,李世民會不會認為他沒有獻上去是一種罪過?

 殷清風不敢打這個賭。

 身為穿越者,就要有穿越者的覺悟。

 面對說一不二生殺予奪的皇帝,必須不能忤逆其心意。

 沒有時時刻刻的求生覺悟,還是不要在古代混了。容易掉腦袋。

 李世民似乎盡興了,他指著英文字母問道:“那這些又是”

 “這是侄兒為了檢索方便,應用的一個小手段。”

 殷清風說道:“三國時期李登編著的聲類和晉代呂靜編著的韻集,以及前代陸法言編撰的切韻,都是把漢字按照字音分韻,讓不同地域的人們能夠相互交談。

 但侄兒閱讀了這些古書後,感覺使用起來很繁瑣。為此,經過多日思索後,找到了另一種方式來代替先前標注音韻的方式。”

 按照字音分韻,就是給漢字加注音標。

 “你是說”李世民很震驚,“你找到了代替音韻的新方式?”

 剛才殷清風說是自己思考得來的,而不是仙人傳授的,這才是他震驚的原因。

 他知道,當初陸法言為了編撰出一部能代替前人的韻書,可是與劉臻、蕭該、顏之推、盧思道、李若、辛德源、薛道衡等人一同商討多日,才有了切韻的完成。

 而這小子竟然是自行思索得來的,這就了不得了!

 要知道,參與切韻的那些人,不但個個都是當時的名士不說,更是來自天下各方。

 劉臻,沛國相縣人、蕭該,江左南蘭陵人、顏之推,生於江陵、盧思道,河北范陽人、李若,河南頓丘人、辛德源,隴西狄道人、薛道衡,河東汾陰人。

 他們當初受邀參加河北臨漳人陸法言的家宴,因各自帶有家鄉口音而起了口角爭執。在陸法言的勸說下,切韻問世了。

 “你你,可成書了?”李世民太激動的。

 彰顯和評定一個帝王的成就,無非是文成武就四個字。

 “文成”是指天下治理的如何,“武就”是指與外族間武力的強弱對比。

 “武就”方面,他認為已經做到了極致。

 有培養新式武將的皇家軍事學院,有難以攻破的堅城,有新式冶煉的鋼鐵鑄造的,防禦性能極好的鎧甲和鋒利無比的新式武器。

 等以後這些都運用到行伍裡,只有大唐軍隊攻擊別人,而不會再像以前那樣被動防禦了。

 “文成”,有增加產量的新式農耕,有收盡天下鰥寡孤獨的皇澤院,有暢通南北的水泥路與橋梁現在又有了文道昌興的新式韻書

 天下大治啊

 李世民越想越激動,“你快說說!”

 面對拚音字母這個大殺器,李世民不激動才是不可思議呢。殷清風說道:“請叔叔移步侄兒的書房。”

 “走走走。”李世民拉著殷清風往外走。

 書房裡,殷清風將一本薄薄的小冊子遞給李世民。

 李世民翻了兩頁。

 看不懂。

 殷清風於是開始解釋什麽是聲母,什麽是韻母等等內容。

 成書於宋朝的廣韻有兩百零六個韻部,但唐朝人發音,與宋朝話一樣,與現代漢語發音有很大的不同。

 重唇音有b、p、b、。

 b、p、讀音同漢語拚音,b為b的濁輔音。

 濁輔音是不送氣的,就像今天的英語一樣,所以b讀為英語b的b,讀為鼻冠音b,

 但這種發音並非正統音。

 當唐音傳到東倭後,“萬歲”就變成了“板載”。

 舌音分舌頭音和舌上音:端知、透徹、定澄、泥娘n。

 “端透定泥”叫做舌頭音,“知徹澄娘”叫做舌上音。

 齒頭音有精、清、從“、心s、邪s“。

 “讀為的濁輔音,就是英語brs的s。

 s“讀為s的濁輔音,就是英語的。

 另外,唐朝的某些南方方言中,“和s“都讀為“。

 正齒音有:莊、初、崇“、生s、俟s“。

 “讀為的濁輔音,就是英語的。

 s“讀為s的濁輔音,就是英語psr的s。

 正齒音b有:章、昌、常、書、船。

 是的濁輔音,是的濁輔音。聽起來有點像,但沒有那麽清脆。

 在唐朝的很多方言中,和都讀為。

 牙音有:見、溪、群、疑n。

 是的濁輔音。n發音同粵語“我”的聲母,很多漢語方言都有這個聲母。

 喉音有:影零聲母、曉、匣“、喻。

 “是的濁輔音。

 半舌音:來。的發音同漢語拚音。

 半齒音有:日n。

 n發音類似n,但發音部位與漢語拚音相同。

 除了聲韻不同,聲調也不同。

 現代普通話有五個聲調: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和輕聲,與唐朝的聲調:平聲、上聲、去聲和入聲,在字面上看起來區別不大。但真正發音之後,區別就明顯了。

 平聲的標準是“哀而安”:大約是一種長的中平或低平調。

 上聲的標準是“厲而舉”:大約是一種短的升調,用力比較強。

 去聲標準是“清而遠”:大約是一種長的高降調,“遠”是拖音、拉長音的意思。

 入聲標準是“直而促”:入聲以p、、收尾,發音短促。

 在現代,除了個別地方的方言和方言中的個別詞匯,大多數以上的漢族人口早已不再使用這四種的發音方式了。

 正因為發音的方式改變,詞在宋朝時興起,到了明清時期,再難出現唐宋時的詩與詞的大家了現代人更是很難再根據律詩的要求和詞牌的平仄規定,寫出古韻十足的古體詩和詞了。

 為了能與唐朝人發音方式相符合,殷清風整理出的帶音標注解的課本,可是費了極大精力。

 同樣,給李世民解釋的時候,也是很費口舌的。

 “侄兒以外邦人的字母為漢字注音,不但因為以往的韻書學習起來很繁瑣,而且若是這個拚音可行的話,不但大唐四方的百姓可以用同一種口音交談,萬世之後,人們使用的語言仍然是現今叔叔與侄兒交談的口音。”

 不管是李登的聲類、呂靜的韻集、陸法言的切韻還是在切韻的基礎上修改演變的唐韻或廣韻,使用起來,在現代人看來都是非常繁瑣的。

 現代的漢語字典,雖然有偏旁部首檢索和首字母檢等,但絕大部分人的檢索習慣就是首字母檢索的。

 可古人是用一個漢字來代表一個聲母的。

 可這個作為字母的漢字又怎麽發音呢?

 於是,再去檢索。

 如此下來,不繁瑣才出鬼了呢。

 如果只是繁瑣也就罷了,隨著時代的變遷,宋人不知nrn如何發音,明人不知宋人是如何說話的。

 但有了以字母代替漢字來注音就不同了。

 只要一部字典出現後,即使再過上一兩千年,後人的發音不會變化太多,也仍然可以根據這部字典發出一兩千年前古人的發音的。

 “什麽!”李世民有些不敢相信,“萬世之後”

 他有些哆嗦了,“就這個就可以做到?”

 李世民像捧著絕世寶貝一樣,捧著手裡那薄薄的小冊子,眼睛放著嚇人的光亮。

 “叔叔讀過的說文解字,是以部首編排的字典。若是在說文的基礎上,叔叔召集天下大學問者, 以部首和這拚音相結合,再編撰一部新的說文會如何呢?”

 李世民不停的眨巴眼,想象著殷清風話裡的含義。

 殷清風繼續扔n,“說文解字原文是以小篆書寫的,逐字解釋字體來源。

 其全書共分五百四十個部首收字九千三百五十三個另有“重文”,也就是即異體字一千一百六十三個總計共一萬零五百一十六個字。”

 李世民繼續眨眼,這些他都知道。

 “現今距離說文成書,已經過去五百余年了。這五百余年裡,不但某些漢字的字義發生了改變或者是有了新的解釋,可能還有新的字被使用了。

 現今的大唐,已經初步具備了國祚長存的底蘊。但侄兒還是認為,某些家族對皇室的威嚴還不是很敬畏的。

 若是有一部能完全取代說文的典籍,在叔叔在位期間問世了,那些世家會不會低頭?等承乾阿弟繼承叔叔時,會不會更順利的治理江山天下?”11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