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永世帝唐》第407章:鶼鰈情深
丹書鐵券自南北朝開始,就已經從表彰功勳,演變出免死的功能。但這種免死的次數,在唐朝之前隻免兩個人:被賞賜者和一個後代。

  長孫氏說的“非謀逆不得問罪”,已經超出了丹書鐵券目前的功能。

  再聯系下一句:“哪怕你和你的後人把皇子、皇女和宗室的親王、郡王之外的人殺了,也不會問罪的。”,這裡面的學問可就更太大了。

  長孫氏還在驚訝什麽歸隱山林,殷清風又說道:“依照叔叔和嬸嬸的心意,侄兒把這東宮燒了也不會被問責,是嗎?侄兒闖進某座公主府,強行請這位公主到侄兒家做客也不會被問責,是嗎?侄兒殺了某位郡王、親王的世子也不會被問責,是嗎?侄兒看上了某位國公的奇珍,直接去搶回來也不會被問責,是嗎?

  如果真是這樣,叔叔敢賜予,侄兒也不敢接受。”

  鐵券鐫刻的內容一般包括四個方面:一、賜券的日期,賜予對象的姓名、官爵、邑地二、記載被賜者對朝廷的功勳業績三、皇帝給被賜者的特權,如免死等四、皇帝的誓言。按朝延的有關法律,持有鐵券的功臣、重臣及其後代,可以享受皇帝賜予的種種特權。

  以錢鏐鐵券為例:乾寧四年,唐昭宗賜予身兼多職的錢鏐丹書鐵券,封彭城郡王,食邑五千戶。然後是表揚錢鏐討平董昌叛亂,匡扶社稷。皇帝特許“卿恕九死,子孫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責”。

  最後是唐昭宗的承諾承我信誓,往惟欽哉!宜付史館,頒示天下。

  但這玩兒意只是統治者拉攏功勳的一種手段,最終解釋權在皇帝手裡。歷史上被賜予丹書鐵劵又被弄死的人,絕不在少數。如果殷殷清風真信了,那才弱智呢。

  而且他都能想到:哪怕他沒死在李世民的手裡,最終壽終正寢了,但等他死後,他的後人必然被滿朝的文武算計死,而且還是那種不死不罷休的算計。

  這玩兒意權限太大了:除了少數的皇室成員外,所有百姓,包括那些官員,都隨時有可能被他的後人燒殺擄掠。誰還有安全感?誰不想弄死他的後人?

  長孫氏汗都快出來了。

  她深知殷清風對二郎有多大助力,才千方百計的要保住殷清風的性命。想來想去,她覺得賜給殷清風一枚鐵劵最保險。而這句話也是她為殷清風極力爭取到的。

  可殷清風接連的反問,讓她意識到她好心沒辦好事。若殷清風真持有這樣的鐵劵,必然要成為所有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當聽到最後一句時,她總算是放心了。

  長孫氏壓著胸口,像是劫後余生一般的說道:“還好清風清醒叔叔和嬸嬸的疏忽,險些害了清風。”

  殷清風知道這不是耙耳朵的陰謀詭計,耙耳朵真想殺他,沒必要這麽大費周章,他不是那樣性格的人。

  而且以他的感受,和李晉安的通報,長孫氏對他還是不錯的。也不可能設計這麽一個局來陷害他。

  他恭敬的說道:“侄兒知道這是叔叔和嬸嬸對侄兒的一片拳拳愛護之心,侄兒感激莫名。

  說到丹書鐵劵,侄兒不求免死,倒想為後人求一枚“犯常刑減半”的鐵劵。”

  “什麽“犯常刑減半”的鐵劵?我錯過了什麽?”

  李世民的聲音突然出現在宮殿裡。

  長孫氏仿佛是找到了主心骨一般,伸手扶住桌子,支撐著有些發軟的身體。

  殷清風轉身行禮,“拜見叔叔。”

  李世民見長孫氏的臉色有些不好看,他快步越過殷清風,竄到長孫氏的身邊,焦急的問道:“觀音婢,可是哪裡不舒服?還是這小子氣著你了?”

  長孫氏無力的搖搖頭,“請二郎扶妾身去安歇。”

  “好好好。”李世民忙不迭的答應著,小心翼翼的將長孫氏扶到床榻上躺下,“我這就傳禦醫來,觀音婢先且莫急。”

  長孫氏拉住要走的李世民,“妾身只是略感心悸,躺一會兒就好了,二郎莫慌張,也不用傳禦醫來。”

  “心悸?”李世民有些手足無措,“這豈是躺一會兒就能好的?不行,我這就把禦醫叫來!”

  長孫氏勉強笑道:“二郎一進門不是要問什麽是“犯常刑減半”的鐵劵嗎,這和妾身的心悸也有關,二郎去問過清風,就不擔心妾身了。”

  李世民扭頭看了一眼淡若無事的殷清風,“真的?”

  長孫氏收回手臂,“去吧。”

  “哦”

  李世民猶不放心的一步三回頭的走向殷清風。

  其實殷清風挺羨慕眼前這對兒無意中撒狗糧的夫妻。

  歷史上除了一生隻娶一個老婆的明孝宗朱祐樘外,就連明太祖朱元璋和馬皇后之間的夫妻情誼也不見得比得過這一對兒。

  朱元璋和朱祐樘與妻子恩愛,是因為他們貧賤夫妻,共患難夫妻。而耙耳朵和長孫氏之間,除了共患難外,耙耳朵是深愛長孫氏而“怕老婆”。

  “你剛才和你嬸嬸說什麽了!你嬸嬸怎麽會心悸呢!”

  李世民咬牙瞪眼的樣子,就差把殷清風拽過來狠狠的咬上一口了。

  殷清風想送李世民一個白眼兒。

  他還沒感慨完耙耳朵和長孫氏的鶼鰈情深,耙耳朵就直接來問罪。看耙耳朵這樣子,若是他回答的令耙耳朵不滿意,少不得要在愛人面前表現一番了。

  他把經過說了一遍。

  “咦你小子這是什麽心思?”

  李世民指著殷清風,“你小子心裡怎麽這麽多的歪心思?還燒東宮、女乾n公主、殺世子、搶奇珍,你還想做什麽?”

  對於李世民的倒打一耙,殷清風也不惱,他兩手一攤,“是叔叔許諾了非謀逆不得問罪呀。侄兒剛才說那些,都不算是謀逆吧。”

  “你!”李世民反倒有些羞惱,“那你也不能胡來啊”

  “所以侄兒才想著從叔叔手裡為後人討要一枚“犯常刑減半”的鐵劵,而不要那個“不問責”的。”

  李世民這才明白“犯常刑減半”的由來。

  他仔細一想,這個法子還真不錯。

  大唐立國後,阿耶就大封功臣,當時一共有十七人成為“太原元謀功臣”。

  這些功臣大體上分了兩個等級,其中他、裴寂和劉文靜獲得恕二死的特權其余十四人獲得恕一死的特權。

  但劉文靜還是死了,他想救也救不下來。

  可見這丹書鐵劵也不能真的能免死。

  以後把那些鐵劵換成“犯常刑減半”倒也不錯。

  “那你也不能氣你嬸嬸啊”李世民有些色厲內荏的說道。

  反正他是不會承認冤枉了殷清風的。

  沒等殷清風解釋,就聽那邊長孫氏說道:“二郎,好好說話,不要嚇到清風。”

  李世民走到長孫氏床前,送上大大的笑臉,“觀音婢請安心休息,我這就帶著他去書房,不會吵著你了。”

  “去吧,有話好好說。”長孫氏猶不放心的叮囑著。

  到了書房,李世民才說道:“我本想著,等我登基了再賞賜這些年跟隨我的那些文武。是你嬸嬸擔心你出外遊學時,有人對你的家人不利,才央求著我在元日時賜給你阿耶和你一枚鐵劵的。

  既然你認為非謀逆不得問罪不妥當,也就依你。”

  殷清風嘻嘻一笑,“平心而論,侄兒倒巴不得能有這樣一枚鐵劵護身。可侄兒怕其他文武嫉妒侄兒,等侄兒死後反倒為後人招致災禍。”

  見殷清風給他一個台階,李世民語氣有些緩和,“就知道你有歪心思。”

  他話鋒一轉,露出莫名的笑容,“聽說有人向你自薦枕席了?怎麽樣,心裡美得很吧,也消受得很吧。”

  臥了個槽,李晉安不靠譜啊

  殷清風訕訕的說道:“也就那麽回事兒吧。”

  李世民懶散的將自己丟在椅子裡,“你晉安叔叔是擔心你。昨日你走得急,他沒來得及叮嚀你。他的意思,一是讓我不要責怪你,二也是怕你中了他人的全套,更是擔心你的身體。

  以前我在晉陽的時候,沒少有人這樣獻上自己妻女的,有很多次,我和你晉安叔叔還一起呢。

  可惜啊他竟然甘願去勢而守著我”

  他眼睛一瞪,“以你現在的權勢,這樣的事情以後是少不了的。你玩歸玩,可不要讓那些女娘有了身孕。他們就巴不得你能讓他們的妻女懷有身孕呢。到那時,就有的你亂的了。”

  殷清風有些吃驚的看著李世民:這也行?小爺又土包子了?還玩兒兩人夾擊的遊戲?城會玩兒!不對,是古會玩兒!

  “看什麽看?大驚小怪的。”

  李世民心中有些得意,能讓殷清風吃癟可是很難得的。

  好懷念那段日子啊現在就是想,也得偷偷摸摸的不能露出半點信息出去的。

  “行了,沒什麽事兒你就回去吧,我爭取在上元節前去山莊。”

  殷清風也想早點兒走,但他想了想,還是說道:“經嬸嬸說起鐵劵的事,侄兒有個小小的諫議。”

  李世民眼睛一亮,“你說。”

  漸近登基,他就越重視殷清風的諫言。每當回想那些諫言,他都有一種茅塞頓開的領悟,都有一種慶幸萬分的感受。

  相比其他文武的諫言,殷清風的話才是真正的治國方略。

  殷清風說道:“高祖劉邦設立丹書鐵券和後來出現的“上柱國”勳位一樣,都是對功勳之臣的一種表彰。

  北魏孝文帝將鐵券演變成免死牌,恐怕是有些亂用先賢典籍了。

  我們都知道,孝文帝為了能徹底成為中原之主,實行了一系列的革新。如:規定以漢服代替鮮卑服,以漢語代替鮮卑語,遷洛鮮卑人以洛陽為籍貫,改鮮卑姓為漢姓,自己也改姓“元”,並鼓勵鮮卑貴族與漢人士族聯姻等等。

  至於這免死的鐵券,侄兒以為他是錯誤的解讀了“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這句話。

  這句話出自春秋時期成書的禮記。

  自秦漢以來,世人對這句話的解釋都是“庶人沒有資格受禮遇,大夫擁有特權不受刑”,把“下”作“下到”,“上”作“上到”解。

  這種解釋,與原話的本來意義是違背的。

  首先,從先秦人的字句上看,“上”“下”二字,意作鄙視、重視。如“以高下下,以男下女。”。其高下之間的“下”與男女之間的“下”,均為卑賤意。

  論語的“惟上智下愚不移”,其“上”與“下”也作重輕意解。

  禮記的“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其“上”“下”二字取義,與上列句式相同,意為尊卑之意。

  其次,從血緣宗親社會的刑禮觀上看,遠古時代,國家的所有成員,為了本血緣宗親的興旺發達,子孫繁衍,都要嚴守人所共循的禮製刑法,誰也不能特殊。

  堯舜時,舜讓鯀治理水患,鯀沒有治好,鯀就受到了死刑處分。舜讓位於禹後,禹對於執法刑父的皋陶不但重用,而且友情勝舊。

  當時的刑禮保持公正與威嚴,即便是首領也不例外。

  所以這句話,應為“禮不卑庶人,刑不尊大夫”。

  這句話到了後來就變成了因人論罪,禮成了尊上卑下、刑變為宥貴殘貧的特權階層的私器。

  侄兒讀到此句,認為還可以有另一種解釋。

  “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的“上”可以解讀為“優待”,“下”可以解讀為“排斥”。整句話意思是:士大夫也不會量刑上受到優待, 老百姓不被排斥在禮儀之外。

  秦孝公與衛鞅應對後,以衛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

  史記商君列傳中是這樣記載的:“令行於民朞年,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數。於是太子犯法。衛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將法太子。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明日,秦人皆趨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說,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

  侄兒以為,叔叔欲大治天下,想要做到像秦孝公和衛鞅治理下的秦國:“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是不是考慮去除掉丹書鐵券上免死的內容?

  叔叔要削弱世家,也只有世家的後人才會成為禍害一方的紈袴膏粱。

  若是對他們免死,就是踐踏皇室的尊嚴,就是踐踏大唐律法若是對他們免死,既違背了叔叔大治天下的願望,又不利叔叔想要削弱世家的目的。”

  李世民思考了半天,“那你還要不要“犯常刑減半”的鐵劵了?”

  “呃”

  要還是不要呢?

  殷清風感覺又跳進自己挖的坑裡了。

  2016址:超十萬完本書籍站,手機可直接下載17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