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異地造物系統》第四十七章 棄內赴外皆為趣
  喬治如願意嘗地登上開往奧爾特雲的飛船,而這種飛船與開往內太空的飛船很不同。內太空飛船屬碟形,而外太空飛船則是球形。這主要是外太空與內太空的環境不同造成,也就是因人而同,因地而異。

  只因星系間的殼膜並不是人類想象的那種硬軟殼。星系殼膜,其實是因星系的核心引力相對弱的情況下,殼膜處的物質受核心引力小,也就憑各自的作用互想吸附與斥離的作用下拉開一定距離維持著的一層極寬的空間。這個空間從地球上觀測,也是透明的。

  在行前,他通過內太空探險局再次與托馬斯取得聯系,對自己以後的同伴表達了早日一起工作的願望。因托馬斯從內太空中心返回柯伊伯帶需要一定時間,他們還不能立即一起去外太空探險組的基地。

  托馬斯將從自己從事數千年的內太空探險的,明亮的大尺度空間走向陰冷的小尺度空間。心裡甚至有點後悔。

  現在他所駕駛的飛船,是不用照明的高速碟形飛船。而以後用的飛船,則是低速需要照明的球形飛船。

  這兩種飛船,是因人而同,是因為其裡邊的設施相差不多。因地而異,是因為內太空裡的天體,都存在引力,而柯伊伯人屬於失重環境中生活的太空人,進.入重力環境進需要通過快速旋轉的碟形飛船來保障其失重環境不變。

  而外太空探險的環境,則是布滿無數個大大小小的髒雪球,碎石塊的天體懸浮著的空間。這個空間也是一個各天體間間距巨.大的空間,不過,這種間距因這些大大小小的天體的密度不同而空間也不同。

  這種情況下,進.入高密度區域,必然導致飛船可能與很多碎石或髒雪球相碰撞,因而飛船必需做成球形。這就是因地而異的含義。

  “你好,托馬斯,”喬治戴著通迅專用眼鏡式屏幕,向正在小行星帶外側遙測過往小行星的含金量的托馬斯打招呼。

  “我現在正忙著呢。這也許是我在內太空的最後一班工作了,從此我將離開自己工作三千多年的內太空,走向遙遠的外太空。”托馬斯噙著淚水,傷感地說。

  “老兄,你何必這樣呢。你將成為在內外太空都乾過的探險者,能有這種殊榮的人有多少呢?反正我沒聽說過,你可能是第一人。”

  “說實在的,我現在有點後悔了,我實在舍不得我這工作了數千年的崗位。

  但現在已晚了,我得服從上級的分配,站好這最後一道崗後,我將離開這明亮而熾.熱的地界,走向遙遠而陰冷的天界。”終於,他忍不住感情的衝動,淚流滿面。

  “老兄,我理解你此刻的心情,”喬治受到托馬斯的依依不舍的感情的觸動,也略帶傷感地說:“我也很留戀我的安寧而舒服的柯伊伯家園哪。

  不久,我將走進充滿未知數,充滿風險的太陽系屏蔽帶,為我們柯伊伯人最終衝出太陽系而貢獻自己的全部智慧與力量。”

  “好了,老弟,我正在等路易斯船長的大型飛船來我這兒哪,我現在正讓我的船員把這顆小行星拖離小行星帶,然後由路易斯船長的大型飛船冷熔並儲存。

  完了,我們就回柯伊伯帶。內太空探險分局準備為約克老船長與我開歡送會,會後我即啟程去你那兒。”

  “好,老哥,我等著你。”

  “謝謝!”

  與托馬斯交流完後,喬治即動身前往外太空探險基地,從這裡他將乘球形“渡船”前往太陽系殼膜層內的作業場地。

  一般來說,探險基地相當於渡口,接送往返的探險隊員的飛船相當於渡船。

  不過,隨著另一個科技探索領域---快子信號傳遞技術的重大突破,近期在外太空探險基地裡也安裝了快子物質通訊站。

  這樣,想去作業點的探險員,可用快子信號轉換的方式,瞬間從基地內的快子轉換室達到工地上安裝的快子轉換室。

  因太陽系殼膜層的屏蔽作用對快子無任何影響,快子轉換能無障礙通過屏蔽層,所以喬治也就很輕松地從基地達到了作業區。

  到了作業區後,區內的負責任開了一場簡短的歡迎儀式,然後讓他休息一段時間,然後再坐飛船到新的作業點。

  柯伊伯人為打通太陽系殼膜層而竟用了數億件,還是未能打通。何因?原因是他們用球型飛船緩慢開道,每進一步都得建立象隧道一樣的通道,否則很快被移動的浮星擋住而又成無法通過的地方。

  而所開的隧道,因為是懸空而建,常被較大的浮星撞毀。這樣,進度很慢。現在有了快子信號轉換器,他們的作業進度就加快了。

  也就是不再采用老式搭建隧道的方式,而是用飛船深.入太陽系殼膜深處安裝浮式快子信號轉換艙的方式快速作來,加快了作業進度。

  當然,用較慢的球形飛船帶信號艙一步一步地走完數億公裡的太陽系殼膜層也需要很長的時間的。

  為了適應新技術的發展,外太空探險分局也更新了設備,把老式隻配探險人員與器.材的球形飛船改為快子轉換式浮艙。

  將飛船翻新為浮艙。所謂浮艙,也就是由無人控制的飛行器向太陽系殼膜層深處放飛,然後把它成為探險員通過快子轉換到其中,來回輸送。當然,因太陽系殼膜層內部環境惡劣,有些轉換艙也常被移動浮星撞毀。

  不過,為了早一日實現太陽系與比鄰星間的兩層殼膜,外太空探險分局也計劃通過加大快子轉換艙的生產速度。這就需要探險隊員加大對殼膜層內尋找礦石的力度,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生產傳換艙的需要。

  這些消息對歐文老船長來說,是一種渴望,也是一種欣慰。他一生努力穿越太陽系與比鄰星兩道殼膜層,想衝入比鄰星的空間裡,跑到比鄰星的跟前。

  可他直到退休,還是未能見到柯伊伯人穿越太陽系,進.入比鄰星的空間。這也是他內心的一個難忍的痛。現在新技術給他帶來了新的希望,為此他甚不高興呢?

  太陽系的殼膜層對地球人與柯伊伯人來說,是一種無法想象的神秘區域,這裡沒有陽光,也沒有內太空那樣廣闊的空間。

  如身處這一帶,你所看到的只是一片漆黑,連星光都看不見。如用地球人用的手電筒去照射,那麽,你也別以為你自己至少能看到一束光線。因為這個殼膜層內並沒有地球大氣一樣的空氣或浮雲,手電的光也形成不了光束的。

  除非進.入浮星高密度區域,用手電照射時偶兒看見一另一顆浮星。不過,即便你挨近一棵較大的浮星, 也與你在地球表面上一樣,向上打手電筒,你也什麽也看不到。

  當然,偶爾也有可能看到此浮星較近的另一顆浮星,但那一顆浮星看起來也很小,因它離這顆大浮星也有一定的距離,這段距離對一個人而言,也不是地球表面上的兩座樓房那麽近。

  而且它們全是浮在空中的,包括你自己。如遇到一顆巨.大無比的浮星,你飄到其上方與它成直角“立”在其上方,你才略有站在地面上那種感覺。這時你向上張望的話,你的感覺是四周一片漆黑,比伸手不見五指還漆黑。

  這時如你打開手電筒向四周照射的話,你也看不到任何東西,除非很遠的地方偶爾有一顆浮星,在你的眼前隻形成一個小小的亮點,但這與星星不同。比星星暗得多。

  當然,如一顆巨.大的雪團一樣或散沙一樣的浮星因某種原困突然崩解的話,那其周圍將出現大量浮塵,此時如你用手電去照射的話,你也能看到一束光線的。

  太陽系殼膜帶內的浮星,因其疏密程度不同,疏的地方很少見到浮星,密的地方則幾十米到幾公裡也能見到眾多小浮星。因而,在太陽系殼膜層內航行,飛船的速度也只能看浮星密度大小而定。

  因小行星帶與天王星環不同,小行星帶上運動的大都是較大的石塊,間距較大,所以不象行星環那樣無數個小碎片高速旋轉,間距小。

  因而,托馬斯很快地組織船員把這塊小行星推出小行星帶,拖到離小行星帶稍遠的安全地地方,等路易斯船長來冷熔並儲存。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