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梧桐樹下雨蒙蒙》第57回 毛頭出李家楚良說分明 劉偉祭姑父昭福出主意
  今年的春天似乎來得早一些,年都沒過呢,這天就不那麽冷了。劉偉回來的那天最冷,他一回來,天氣就開始暖和,一天比一天暖和。雪早就化了,化到草裡面去了。按照以往的經驗應該還會有一場雪下,可這麽暖和的天,看不出真會變天。

  “文娟說劉偉昨天回來了,沒見上來。要是他今天上來呢,那不得怠慢了嘛!”李昭福想著這個問題,從夢境中慢慢醒來。“其實也沒什麽,以前不都是這樣,有一次他還是翻牆進院子的呢。哦,不行,少了一隻手,翻不過來了。”

  李昭福起床的時候,已經不是很早了,遠處傳來了鞭炮聲和殺豬的聲音。要是紅生在,李昭福是早應該起來了的。紅生回東鄉一個多月了,李昭福漸漸習慣了沒有紅生在身邊的日子。紅生是上次隨陳勁、劉偉回東鄉去的,陳勁說縣委大院有了幼兒園,小孩子都送幼兒園,比在這裡好玩。當時李昭福還說:“也好,遙遙也就有伴了。”陳勁告訴他遙遙發蒙讀書了。

  城裡也不一定比這裡好,這裡能聽到殺年豬的聲音,城裡聽不到。李昭福回想了一下,想不起今天輪到誰家殺年豬吃刨湯,是魏家還是王家。

  李昭福走出中堂,發現今天的天特別亮,蒼白蒼白的有些耀眼。田毛頭和禹成的房間裡還沒有動靜。這冬天最難的事情莫過於起床,讓他們多睡一會吧,反正沒有事。他慢慢地走到大廳後走廊打開門進了大廳,走到前邊推開大廳的正門。今天的霧很大,連庭院前邊的照壁都看不太清楚。他把正門的門扉掛好,然後回到屋裡把煤爐子拿到廳前平台,拿來柴火燒爐子。趁柴火燒燃煤炭的工夫,李昭福回到廚房熱了一些飯吃了。

  爐子燒燃了,他的飯也吃好了。他把爐子提進大廳,坐在太師椅上等待著什麽。今年木炭不好買,去年剩下的不多了,只有在最要緊的時候才可以燒火盆。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是最要緊的時候:三十,初一?李昭福猜不出來。

  昨天文娟是為什麽事上來的?李昭福想了想抽開了身邊茶幾的抽屜,看見一張表格,是《戶籍登記表》。哦!她是送這張表上來的。這胡亮使喚不了別人,就使喚上她了。

  李昭福把表格拿在手上,看了看裡面的內容。好填、不難,等禹成起床,拿來鋼筆李昭福自己填也好,李禹成填也行,很快就能填好。

  戶籍登記就是一家一戶。中國人最離不開這個,就像這過年。哪一件事不是在家的名義下進行的。所有與過年有關的東西,都離不了“家”。

  李昭福家今年過年沒有去年熱鬧只有田毛頭、翠娥、李禹成和他自己四個人在金家台過年。

  離得最近的要算是於蕾和紅生,可她說了,陳勁接紅生走的時候過的話,她今年過年不回金家台。她會回浙江過年嗎?沒說。去那裡也好,帶著紅生去,讓外婆、外公看看,多好。

  李舜成也是不會回來的。五月份的時候,於蕾去過一趟龍潭,拿著材料同那裡的人把自己和李舜成的婚姻關系說清楚了。同時讓李舜成把親子關系用過繼的方式歸到了他二叔李昭祿的名下。這樣,從戶籍上說,李舜成不再是李昭福家的人了。為了安排好這一切,去龍潭之前,於蕾專門來金家台和李昭福商量過,她要李昭福去廣橋找兩位叔爹爹,看能不能把一些田產歸到他們的名下。八月十五的時候,李昭福還真去了廣橋,兩位叔叔同意了,說抽空回一趟金家台。前幾天李玲來過,

她說她爹爹和她叔爹爹都在廣橋入了城鎮戶口,屬於城鎮小商戶,不能再在農村佔田地了。  是呀!各人有各人的事,都不靠這幾畝薄田過日子了。如此,這個家還歸得攏來嗎?李昭福再一次深深地感受到家與田有關,沒有田就沒有家。難怪張豐凱那麽想要吳家田,就是因為這個呀!難怪。

  翠娥起床了,過來問吃了沒有,李昭福回應了她,問田毛頭為什麽沒有起床,翠娥告訴他天不亮就出去了,說是運公糧,區書記安排的。李昭福說道:“不會沒帶車鈴吧,這麽大的霧。”“帶了,”翠娥回答道:“我聽見了。”“這都過年了運什麽公糧。”李昭福念叨著,想起交公糧的事情來。

  今年的公糧交得多,交得快。金家台各家都一樣,把自己吃的留下,就全交出去了。前幾天,區楚良說要是還能交一些糧食就更好了。聽了這話,劉金殷喊來人商議。他說,這都是為了支持打仗,劉偉跟他說過志願軍戰士在朝鮮很艱苦,劉偉在朝鮮就餓過肚子。聽劉金殷這麽一說,大家一致同意把備荒糧都交出去了。

  還不只是捐糧食。為了支援打仗,好多人都捐東西了,有的把準備結婚用的聘禮都捐了,上灣伍家,好不容易賺夠了聘禮,正準備結婚,聽說前方缺子彈,就把聘禮給捐了。女方一看,也不這樣黃了婚事,就主動把女兒送到了伍家,連酒席都沒辦,放了幾掛鞭炮就算辦喜事了。也不知道,能不能算數,就像胡亮和文娟。哦!她們倆扯結婚證了,他們都說扯了結婚證就能算數,區楚良也這麽說。

  郭家也是這樣,郭玉明給郭寶麟結婚準備了一筆錢,讓他買一輛自行車,買一台縫紉機。郭寶麟把錢直接扔進了捐款箱,說是要買一架飛機支援志願軍,聽說這事的郭玉明氣得直跺腳。郭寶麟聽說後,說道:“是他自己要給錢的。別人在流血,給點錢又怎麽啦!”說了這話的郭寶麟沒有回家來過年。知道這事的人都說郭寶麟做得對,都說郭玉明不明事理。

  霧散了,李禹成穿好衣服走了出來,李昭福說道:“吃了飯去杜李找區叔叔要一張這樣的表格。”李昭福把《戶籍登記表》拿給李禹成,李禹成昨天看到過這張表,沒接,應承了父親的話,打著哈欠往回走。李昭福大聲說道:“問區叔叔過不過來吃刨湯。”正要跨出後門的李禹成轉過身來問道:“今天誰家?”“我也不記得了,不是魏家就是王家。”“這誰不知道!”李禹成嘟囔著出了大廳。

  城鎮的戶籍清查完了,開始了農村戶籍的清查。農村的戶口沒有像城裡那樣發《戶口簿》,只在村裡填個《戶籍登記表》,村裡面核實了就算數。鄉政府也沒有戶籍檔案,發了一張統計表下去,村裡填好蓋了印交上來,鄉裡留存統計表,並製作一張匯總表了事。

  按照於蕾的安排,田毛頭另外立了戶,應該另外填一張《登記表》,昨天文娟說沒打田毛頭一家的算盤,村裡沒表了,只有去找區楚良。所以李昭福要李禹成去找區楚良。

  想到自家的表上只會有自己和小兒子兩個人的名字時,李昭福又把表拿了出來,看了看“家長”和“家庭成員”的項目,數了數家庭成員有幾個空列。有六列,最左邊還有一列小字,說不夠還可以加。李昭福用不著加,他僅僅比只有家長,沒有家庭成員的人家強一點。

  那天,區楚良來聽話匣子。當時我國還沒有出兵朝鮮,劉偉也還在家,沒有應征入伍。那時候,話匣子裡傳來的都是好消息,劉偉還說,要是中國參戰,他也想去。區楚良很讚賞,李昭福卻不讚同,他不喜歡打仗。他認為:打仗就要死人,好端端的讓別人去死,總不是一件好事。別看在外面只是一個人,可返回到家裡卻是一家人。中國人是這樣,外國人也應該是這樣。他不明白明明可以通過打商量解決的事,為什麽要用武力來解決。區楚良還笑話李昭福心底善良,是菩薩心腸。當時,劉偉還沒有經歷戰火,和區楚良的想法一樣,只是,礙於面子沒有當著李昭福的面表示對區楚良的讚成。

  區楚良聽說田毛頭要和李昭福分開,還說要搬出去住,說道:“這麽大的院子,隻住你父子兩人,那不太浪費了。怎麽想的,他。”

  回想到這,偏院傳出來開門的聲音和狗叫聲,是李禹成出去了,他一定還帶著大黃狗。李昭福把《登記表》放回抽屜,又把煤爐子的門調小點。然後,雙手插進袖籠,深深地靠在太師椅裡,閉著眼繼續回想那天的事情。

  李昭福問區楚良:“為什麽一定要分家呢?一大家子人在一起不更好嗎?”“我也說不太清楚,上面這樣要求的,結了婚的,就應該從家裡分出去,另外立一個戶。”“那劉偉的奶奶一個人一個戶?”“孤老可以和其中一個兒子在一起。也就是,將來禹成結婚了,不用分出去。”“這樣做也有一個好處,正如解放後用陽歷,現在是一九五零年一樣,數字大。這樣我們這個國家,不但年頭多,家庭戶數也多了。”“你就會亂聯想,用陽歷是世界上多數國家都用它。一個外國人問你,你是哪年出生的,你說我是光緒多少年多少年的,他能搞得懂嗎?別說外國人,好多中國人都算不來。欸!你是光緒幾年的?”“二十八年。”“那應該是……我算算……算不來了!你說你屬什麽吧。”“屬虎。”“那就應該是一九零二年。”“這怎麽算?”“這還不容易,今年也是虎年,加十二是一九六二,再減去六十,一九零二。”“還真是,沒這麽算過。”“我跟著王隊長他們在下灣搞了好些天的戶口清查,知道了這個算法,你沒搞戶口清查,當然不知道這些。其實也不用這麽算,張順生畫了一個表格,在上面一查就清楚了。”

  李昭福笑著問道:“你們幫人家分家,一般一個大家能分出幾個小家來?”區楚良說道:“多數是兩三家,多的也有上十家的。上灣伍家,祖上是員外,前朝出了秀才,民國時又有人在軍隊供職。好大的一家子四世同堂,以前每餐都要在比你家前面的大廳還要大的房間裡擺三桌飯,還有好些人上不了桌。請的丫鬟、長工不算,我們按照政策的規定一劃,給他家劃出了十三個小家來。”“劃出來了?”“劃出來了呀!這有什麽值得懷疑的,政策擺在那裡,又不是我們要劃的,是政策要劃的。”“我是說,他們都分成十三個家住了,各進各的門。”“是不是各進各的門不要緊,那只是形式。”“錢呢?田土呢?對了,灶!他們不會各開各的火了吧?也沒有這麽多的廚房,這麽多的中堂,這麽多的桌子呀!”區楚良笑了,說道:“你不是也要讓田毛頭出去嘛!說這些。我們也不主張分灶吃飯,廢柴。我們國家現在的主要任務是國家建設,這個時候,節約是不能少的。”

  區楚良問道:“你見過最大的家庭有多大?”李昭福說道:“你剛才說的這樣的大家庭,我沒見到過。我以前的那個地方窮,田土少,沒有幾個大戶人家。我原來住的那個院子,是一個前朝官宦人家的,大門上面有四個伸出去的木頭。他們說那種木頭的多少標志著官位的大少。那院子裡的中堂很大,房間卻不大。聽你剛才一說我明白了,那麽大的中堂原來是用來吃飯的,中間放一個大桌子,兩邊可以放四個小桌子。這麽一說,他家的人一定不少。”“你數數有多少房子不就清楚了嗎?”“哪裡。院子起過火,後面的牆是後來修的。他們說後面還有三進院落,改成一條路和水田了。你呢?”“什麽?”“見到過的大戶人家。”“我們那裡的大戶人家可了不得。我學廚藝的時候,跟著師父去過一個人家,那人家平日只是聽說,沒有進去過。那次進去了,連我師父都只是幫手,隻切菜,我們一直待在他家的廚房沒敢出去。那廚房好大,有專門用來蒸的灶台,兩口大鍋,專門燉煮的也一樣;炒的有四口鍋,可供四位夥夫同時炒菜。你說他家有多少人?”李昭福搖了搖頭,他根本不知道北方人的飲食習慣,怎麽猜。區楚良笑了笑,說道:“我也不知道。”

  李昭福說道:“我們南方這樣的大戶少,主要是我們的田土分散。要是有像你說的那樣的大戶人家,那他家的田土得有好幾個山灣才行,幾個山灣的田土田間管理怎麽辦!可見,我們南方本就應該以小戶人家為主。不管哪個地方,有沒有人,有多少人都是由那裡的田土多少決定的。田土能養活多少人就會有多少人。”“你這話有道理呀,你去過北方嗎?”“沒有。紅生的媽媽跟我講過一些,你也講過呀,我這樣猜的。”“是你說的這個情況。我到這裡之前沒到地方工作過,可我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呀!我老婆孩子現在還是農民呀!你看情況是不是這樣:這些大戶,好多人都圍著這些大戶轉,都聽這些大戶老爺的,都看這些大戶老爺的眼色行事;老爺高興,大家高興;老爺不高興,大家都不高興:這樣一來,還有誰聽村長的,還有誰聽民主政府的號令:就因為這,得把大戶分開了。你不是當過聯保主任呀,你說是不是?”“有道理,我過去那個聯保離鄉公所近,什麽事情都去找鄉長。離鄉公所遠的就不同了,他們都很有號召力,說話有人聽。而這些人往往是他們那裡的首戶,對鄉公所的人傲氣得很呢。”“這不就對了嗎,分戶對民主政府管理有好處呀。解放前的政府不太注意縣以下的管理,實行保甲自治,讓土豪劣紳橫行鄉裡。現在我們注重鄉村管理,那就應該變大戶為小戶呀!”“那照我們剛才說的,田毛頭是不是應該搬出去住?”“那也沒有必要。你和禹成兩個人怎麽煮飯,煮多了怕浪費,煮少了怕吃不飽。這裡沒有我家好,蒸一鍋饃吃幾天。當然,我家也吃不起饃,窩窩頭也是一樣呀。我告訴你,吃玉米好,小孩長得皮實。聽我的,明年多種玉米,我去給你找種子。”“玉米?那兩個字?”“玉,鐲子的那個玉,玉米。”“那應該是好東西。”“這裡也有沒有我們那裡的好。我要家裡從郵電局寄一些種子過來。”“好,好!聽你的。”

  想起種玉米這件事,李昭福籌劃該把哪一塊地騰出來種玉米。正籌劃著,聽見門外有人喊門,這才起身走了出去。

  來人是劉偉,李昭福開門之前就聽出來了。大木門閂,李昭福早就取下來放到一邊了,他取下小門閂打開了門。問道:“郭屠夫來了嗎?”“還沒有,在給郭玉明家殺,他屋裡有兩頭豬。”“我們這,今天是誰家。”“王家。我昨天才回來,都比你清楚些。”“我記著的,忘了。”“今年你家殺了幾頭,”“殺一頭,還殺幾頭?那頭小的不準備殺,留著。”“毛頭堂客什麽時候生毛毛?”“四月份,”

  兩人在大廳坐下。盡管天氣不是特別冷,劉偉還是穿著大衣上來的,進了大廳他脫下大衣放到了椅子上。李昭福知道他的身體還有待恢復,問道:“你除了右手,其他的地方沒傷著吧?”“沒有,一些小傷沒傷到筋骨。”“流了不少血?”“不曉得。在那邊的時候沒血輸,回國了才輸上了血,輸了血很快的就好起來了。那醫療條件很好的,有好多外國進口的好藥。”

  “李爹!”劉偉鄭重其事地說道:“今年過年,我想給我姑父送燈。”“嗯!”李昭福想了想說道,“你不是不關心你姑父的事嗎?”“那是以前。”李昭福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李昭福看出了劉偉的心思:實際上,劉偉是很看重成子那件事的,以前他慪著氣才那樣,現在他覺得他有資格替成子說話了。 這種想法不好,更不能去做,會影響他將來的發展。就算是英雄,也應該收斂一些為好。

  李昭福岔開話題問道:“工作安排了嗎?”“安排了在齒輪廠。”“工廠呀!”李昭福說道,“做事的人因為天天考慮的是如何生存下去,所以沒有那麽多的花花腸子。這些人因為不求誰,靠自己的本事吃飯,所以還有點脾氣。現在說工人階級是領導階級,你也要成為他們中的一員了。好呀!”劉偉說道:“我也不知道做不做得來。”“慢慢來,不急,也不要放棄。你現在這個情況,做體力勞動差點,那就要在用腦上勝過其他人。你能做到的,你去朝鮮不也是第一次嘛,照樣挺過來了,怕什麽!”劉偉聽懂了李昭福的話。

  李昭福說話的興致起來了,也把成子的事情說了。李昭福說道:“你知道每個月初七有人來給你姑父燒香的事嗎?”劉偉點了點頭。李昭福說道:“求神拜佛這事就圖個心裡自在,沒有其他作用。你姑父真有靈魂來保佑別人?哪有!如果有人發現求他不行了,姑父保佑不了他們了,就會怪你姑父,遷怒於你姑父。到時候要是有人把送燈這事反映上去了,你豈不是要受牽連。還是等領導批吧!過段時間,他們應該會同意的。”

  送燈就得起墳山。李昭福為這事問過區楚良,區楚良不反對起墳山,主要看區裡的意見。還說這事是他來之前發生的,最好是唐三賴去跟上邊的人說。

  兩人正說著,翠娥站在照壁旁喊李昭福,像是很著急的樣子,李昭福不得不領著劉偉走到了院門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