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諸天一道》第二十章 北上草原,身陷敵陣
傅采林已經會過百歲,自知時日無多。

 所以,他一直在盼望著中土大亂,只有中土處於分裂狀態,中土王朝的君王才能無力去征討高麗。

 他今日前來終南山,一是為了探一探葉千秋的虛實。

 二便是想從葉千秋的口中得知葉千秋關於中原大勢的見解。

 從傅君婥口中,他得知了葉千秋的確有測算天機之能。

 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傅采林便來到了中土。

 如今,隋朝勢微,楊廣窩在揚州已經大半年,追隨楊廣入揚州的那十五萬精兵,不知有多少人思鄉情切,想要回京師。

 但是,楊廣顯然並不想著回京師,即便是已經有普通士兵在嘩變,楊廣也不想北歸。

 因為,這大半年來,天下的亂局已經是不可收拾。

 各路反王如同雨後春筍一般的冒了出來。

 傅采林的這個問題一問出來。

 葉千秋立馬便明白了傅采林打的是什麽主意。

 葉千秋看著傅采林,微微一笑,道:“傅大師的這個問題,請恕貧道不能回答。”

 傅采林道:“為何?”

 葉千秋道:“貧道乃是中土漢人,如何能將天機泄露給高麗人呢?”

 傅采林聞言,身形一頓,頓時長歎一聲。

 他朝著葉千秋道:“傅某人本以為道長是方外之人……對普天下的生靈都是一視同仁。”

 “如今看來,是傅某人想錯了。”

 葉千秋聞言,微微一笑,道:“方外之人,亦有根源出身。”

 “就像傅大師一般,一樣不是為了高麗在奔走嗎?”

 傅采林微微一歎,道:“中土雖然亂象已顯,但他日若有明主定鼎山河,定然會再侵高麗。”

 “我壽元已過百歲,自知時日無多,大限即至。”

 “如今,高麗最有野心,最有能力的當是蓋蘇文,我若去,將沒有人能遏止蓋蘇文的野心,高麗如今新羅、百濟、高麗三足鼎立的局面也會立即冰消瓦解,戰火會蔓延至半島大陸每一寸的土地,這是我不想見到的局面。”

 “不過,我可以看得出來這是無可改變的大勢,大亂之後始有統一,可是這情況須在沒有外族的乾預下才能出現。”

 “高麗和中土其實本可以和平相處。”

 “若是道長能在大隋滅亡之後,扶植一個向往和平的君王,當是中土和高麗兩國之幸事。”

 葉千秋聞言,呵呵一笑,道:“傅大師和貧道說這些話,好像沒什麽用處。”

 “貧道志不在天下,更何況中土的事,也輪不到高麗來操心。”

 傅采林聽了,能感覺到葉千秋話中有話。

 他已經明白,對方並不喜歡和自己討論中土之事。

 想到這裡,傅采林朝著葉千秋道:“是啊,中土的事,還輪不到我一個高麗人來操心。”

 “今日和道長一戰,著實令傅某人大開眼界。”

 “既然諸事已畢,那傅某人就先行一步了。”

 葉千秋聽了,淡淡說道:“傅大師,今日你我只是以修行者的身份比武切磋,來日再見,你我的身份便不再相同,貧道可不會手下留情。”

 “所以,貧道還得請傅大師小心行事,莫要把手伸的太長。”

 葉千秋的話中帶著濃濃的警告意味。

 這讓傅采林眼中閃過一抹莫名之色。

 這世上還從來沒有人敢威脅他。

 不過,天機子的確有這個實力。

 傅采林知道,今天恐怕從天機子這裡可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了。

 他朝著葉千秋微微拱手,再朝著一旁的寧道奇打了個招呼,然後便帶著傅君婥下了終南山。

 傅采林來的快,去的也快。

 傅君婥緊緊跟在傅采林的身後。

 這一趟青華峰之行,對他們師徒二人來說,注定不是一次圓滿之旅。

 ……

 就在傅采林離開青華峰的第二天。

 李淳風火急火燎的來找葉千秋,和葉千秋說道:“師父,師妃暄又下山了。”

 “這一次,好像是來真的。”

 “連梵清惠也跟著一起下山去了。”

 “和氏璧要出世的傳聞,已經是鬧的天下皆知了。”

 葉千秋聞言,點了點頭,道:“既然如此,那我們也該下山了。”

 李淳風一臉興奮的說道:“師父,咱去哪兒?”

 葉千秋說道:“為師北上,你去洛陽。”

 李淳風聞言,指著自己道:“我一個人去?”

 “我一個人去做什麽?”

 葉千秋道:“自然是拿和氏璧,這一趟,為師給你的任務,就是將和氏璧拿到手。”

 李淳風聽了,微微頷首,覺得這是一個和師妃暄交手的好機會。

 這時,葉千秋又看向在一旁院子裡澆花的寧道奇,道:“老寧,這一趟洛陽之行,你和淳風一起去。”

 “和氏璧在什麽地方,你是清楚的。”

 “想要拿到和氏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過,這是他的任務,你只需要保證他性命無虞就可以了。”

 寧道奇聞言,微微一笑,道:“這到不是什麽難事,”

 寧道奇在天機閣已經呆了將近一年時間。

 從葉千秋身上學到的東西,讓寧道奇受益匪淺。

 寧道奇一直想加入天機閣,但葉千秋沒答應。

 這一次,洛陽之行,葉千秋主動派任務給寧道奇。

 這讓寧道奇很是高興,如果這件事辦的好,他或許就可以加入天機閣。

 他可是從李淳風的口中得知,天機閣已經創立了千年之久。

 天機閣的底蘊絕非是常人能夠想象的。

 寧道奇猜測,真正的天機閣根本不在這青華峰。

 真正的天機閣一定隱藏在不為人知的地方。

 如果,他能加入天機閣,往後不但能從天機子這裡印證一些東西,說不定還能進入真正的天機閣中。

 有著千年底蘊的天機閣,一定有著比《慈航劍典》還要高明的武學寶典。

 不然,天機子如何能修煉到今時今日的境界。

 翌日一早,李淳風和寧道奇下山,直奔洛陽。

 而葉千秋則是和石之軒、石青璿一起結伴,北上突厥。

 葉千秋這一次北上突厥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將突厥之神武尊畢玄給乾掉。

 中原大亂將起,突厥對於中原的威脅要遠遠大於高麗對於中原的威脅。

 他可以暫時放走傅采林師徒,那是因為他需要用傅采林師徒做餌。

 但是,攪亂突厥,乾掉武尊畢玄,卻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至於,為什麽要帶石之軒一起北上突厥。

 是因為葉千秋要石之軒去對付魔帥趙德言。

 魔門的事情,自然交給魔門的人去辦。

 而且,他也想看看這大半年來,石之軒在青華峰隱居的結果。

 石之軒的成長性很高。

 趙德言就是石之軒的磨刀石。

 而葉千秋之所以想讓石之軒發育起來,是想著將魔門的勢力收到天機閣的麾下。

 這是一件比較有難度的事情。

 石之軒不是屈居人下的主兒,想要他服氣,自然得全方位的壓製他。

 魔門兩派六道,可謂是魚龍混雜,三教九流充斥其中。

 葉千秋打算重新整合魔門,驅除害群之馬,收攏可用之人,擴大天機閣的勢力。

 為往後尋找戰神殿,做進一步的準備。

 就在葉千秋帶著石之軒、石青璿北上突厥之時。

 遠在揚州的雙龍卻是準備在揚州做一件大事。

 ……

 揚州城。

 自楊廣登基後,便下旨修築他曾任總管的揚州城,改官名為江都。

 不但擴城廓,廣興宮殿,修植園林,又在城北依山傍水處,建有歸雁、回流、松林等“蜀岡十宮“。

 不過,最宏偉的是另行在長江岸邊建設的臨江宮,只要楊廣心血來潮,不管早晚,都會到那裡觀賞長江的美景。

 楊廣到了江都已經快一年,他現在正偕同寵愛的妃子蕭玉和朱貴兒在可俯覽長江的殿台處飲酒作樂,渾然忘了現在外邊還是兵連禍結,天下處處都鬧得的風風雨雨。

 長江水流澎湃的聲音,隱隱夾著樂曲悠揚之聲從宮闕連綿處傳來。

 寇仲和徐子陵在禁衛統領獨孤盛的帶領下,正朝著望江台行去。

 寇徐二人回到揚州之後的這大半年來,在石龍的配合之下,已經盡數掌握了揚州大大小小的地下勢力,寇仲如今已經是坐穩了竹花幫幫主之位。

 暗中又與巨鯤幫、巴陵幫、海沙幫有了牽連。

 這一次,他們二人到這宮中來,卻是受了楊廣的召見。

 楊廣不知從何處知曉他們二人曾經和葉千秋走的很近,所以,特意召他二人來覲見。

 不知道想要幹什麽。

 寇徐二人倒是不怕楊廣是想殺他們。

 他們暗中自有消息渠道,楊廣如果想殺他們,直接派兵圍剿竹花幫就可以了,沒必要將他們二人傳入宮中。

 更何況,二人如今已經非是吳下阿蒙,功力較之於大半年前,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

 從吸了宇文無敵的內力開始,他們的內氣便是一直在增長。

 洛陽回江都的路上,他們又遇到了強敵袖裡乾坤杜伏威,初遇杜伏威,二人並不是杜伏威的對手。

 只能借著踏天九步,一路逃亡,且戰且退。

 杜伏威縱橫江湖數十載,卻是被寇仲和徐子陵這兩個不入流的小子給戲耍了個夠。

 最後,杜伏威中了寇仲和徐子陵的圈套,直接被二人吸成了人乾。

 一代黑道梟雄淪為了沒有內力的廢人,直接葬身在了大江之中。

 吸了杜伏威的功力之力,二人的功力又是突飛猛進。

 後來,又遇敵手,二人已然不懼,聯手克敵,內力又是大增。

 如今,便是獨孤盛這獨孤家的高手,也不敢對二人甩臉子。

 獨孤盛一方面是忌憚二人的實力,一方面是懼怕這二人身後站著的天機子。

 洛陽天津橋一戰,給獨孤盛留下了畢生難忘的印象。

 時至今日,獨孤閥的第一高手尤楚紅的傷勢還沒有好利索。

 宮內守衛處處,哨樓均有人站崗,若非有獨孤盛帶路,確是寸步難行。

 望江台在望時,前面迎來一名官員,截著他們。

 此人長得斯文俊秀,年在三十五、六間,經獨孤盛介紹,原來是如今最得楊廣寵信的內侍郎虞世基。

 寇仲和徐子陵見他腳步虛浮,便知道他不但不懂武功,還因酒色掏空了身子,一副弱不禁風的模樣。

 寇仲對著徐子陵傳音入密,道:“這內侍郎該是太監頭子,但這人的外貌卻沒有真正太監的陰陽怪氣,倒是怪事。”

 徐子陵亦是朝著寇仲傳音入密,道:“閑話休提,別忘了咱們今天是來做什麽了。”

 寇仲臉上泛起笑意,道:“我懂,我懂。”

 他二人今日雖然是奉詔命前來,但是也是來探查這宮中地形的。

 如今江都處處人心浮動,他們打算替天行道,刺殺楊廣,取楊廣性命。

 此時,只見那虞世基打量了兩人後,笑道:“聽聞兩位少俠和天機子關系不淺。“

 “這一遭,陛下傳二位少俠進宮來,亦是有事想要向二位少俠詢問。”

 “二位少俠,一會兒到了禦前面聖,可千萬要管住自己的嘴巴,別亂說話。”

 寇仲和徐子陵聞言,臉上泛起笑意,點頭道:“虞侍郎請放心。”

 這時,寇仲和徐子陵已經走到了望江台的台階,看到了望江台上的楊廣。

 “小民寇仲、徐子陵帶到!“

 只聽得門官唱喏聲中,兩人跟虞世基來到楊廣龍座所在的石階下,三跪九叩,禮畢時,門官又唱一聲:“平身!“

 兩人隨虞世基站起來,定神一看,都有些愣住了。

 只見龍台上,楊廣左右坐著兩個極美的女子。

 這兩個女子便是楊廣如今最寵愛的兩個妃子蕭玉和朱貴兒。

 此時,只見獨狐盛昂然立在台階下,接著就是團團圍守高台的禁衛軍,把楊廣與寇仲、徐子陵分隔開來。

 這是防止寇仲和徐子陵行刺。

 寇仲和徐子陵看到這樣的情況,便知道今日事不可為。

 楊廣到了江都之後,對自己的安全防范可是加強了不止一星半點,生怕有此刻混進宮來,結果了他的小命。

 此時,楊廣往階下瞧來,看了寇仲和徐子陵一眼,然後朝著虞世基說道:“虞愛卿,朕頭痛的厲害,今天的丹藥呢?”

 虞世基聞言,急忙從袖中掏出一個玉盒,朝著上首行去,放在了楊廣的禦桌前。

 楊廣將那玉盒給打開,裡面放置著一顆黑漆漆,圓潤無比的丹丸。

 楊廣一手將那丹丸給捏了起來,放在鼻尖聞了聞,然後方才放入嘴中,嚼了起來。

 在宮燈照耀下,楊廣的臉色蒼白無比,眼中充滿了血絲,整個人都散發著一種行將就木的氣息。

 比起年前來,楊廣現在的狀態顯然更加不好。

 他這近一年來,幾乎每天都會做噩夢。

 為了能睡好覺,他天天聲色犬馬,酒色穿腸,而且還服用著這安神丸。

 任誰都可看出他氣數已盡,時日無多。

 楊廣吞服了丹藥,臉上的白似乎緩和了一些,只聽得他歎息道:“朕真不明白,江都有什麽不好?”

 “南臨大江,崗巒起伏,風光怡人,自古便是江淮第一勝地。”

 “但偏偏偏軍士逃者日益增多,連竇賢都私自逃了,虞卿家,你評評這是何道理?”

 楊廣這話,虞世基不敢回答,簡直是無言以對。

 殿中其它人更是噤若寒蟬,怕招來橫禍。

 近半年來,楊廣是愈發的暴戾,動輒就殺人,有人說處子之血能延年益壽。

 他便讓人殺了一百個處子,取了血來,煉成了血藥丹丸,連服了一百天。

 宮中的宮女,內侍這半年來,被從噩夢之中驚醒的楊廣給誤殺了不知多少。

 久而久之,楊廣入寢之時,所有的內侍和宮女幾乎都是不敢靠的太近。

 此時,只聽得虞世基乾咳一聲道:“陛下,此事必是有人散播謠言,煽動軍心,微臣定會查個一清二楚,報與陛下。“

 楊廣冷笑道:“誰能煽動朕的軍隊,想朕南征北討,平定天下,三次出征高麗,軍功蓋世,將士無不敬服,朕才不信他們會聽信閑言,快給朕徹查此事。“

 虞世基聽了急忙應承著。

 這時,寇仲忍不住用肘輕撞了徐子陵一下,臉上露出古怪的表情。

 楊廣那一雙好似沒有焦點的眼睛竟然看到了,朝著寇仲怒喝道:“那小兒為何表情古怪,竟對朕侮慢不敬。“

 楊廣這一出聲,把虞世基給嚇的夠嗆,當即朝著二人使眼色,讓二人跪下。

 寇仲和徐子陵哪裡能懂虞世基的意思,即便是懂了也裝作不懂。

 寇仲笑眯眯的朝著楊廣說道:“可能是陛下本身太高深了,所以凡事只會往深處想。”

 “像我們這些簡單的草民,想的事自然簡單得多。”

 “剛剛小民就是想不透聖上高深莫測之處,所以才會皺起自己的小臉兒。”

 楊廣蹙眉道:“你是寇仲還是徐子陵?”

 寇仲當即躬身道:“草民寇仲。”

 徐子陵在旁,也躬身道:“草民徐子陵。”

 楊廣聞言,微微頷首,道:“你們兩個膽子不小,居然真的敢進宮來。”

 “難道不怕朕將你們的頭砍了嗎?”

 寇仲裝作一臉迷茫的說道:“草民自問沒犯什麽罪過,陛下乃是聖明之君,如何會無緣無故砍了草民的頭?”

 楊廣冷哼一聲,道:“你二人與天機子勾結,犯下了大逆不道之罪。”

 “你說朕該不該治你二人的罪!”

 寇仲道:“陛下明鑒,草民二人與天機子不過萍水相逢。”

 楊廣冷眼相看,朝著寇仲說道:“行了,別裝模作樣了。”

 “朕既然將你們二人叫進宮來,自然是清楚了你們的底細。”

 “你們二人一年前還只不過是揚州城的小混混。”

 “如今,你們二人卻已經是揚州地面上最大的黑幫勢力竹花幫的幫主。”

 “你二人的武功詭異莫測,可吸人功力,宇文閥的宇文無敵便是被你們二人吸去了苦修二十多年的真氣內力。”

 “除了宇文無敵,還有袖裡乾坤杜伏威也是死在你們二人的手下。”

 “若非是天機子傳授你們二人神功,你們二人如何能在短短一年光景,便從不入流的小混混,成為這江湖上的頂尖高手?”

 “你們二人莫不是以為朕是瞎子?朕是聾子?”

 “你們難道以為朕真的是什麽都不知道嗎?”

 “天機子到底和你們二人是什麽關系!”

 “你們修煉的到底是不是《長生訣》!”

 楊廣此刻終於問出了他最想問的話。

 他這一趟將寇仲和徐子陵招入宮中,其實就是想知道,寇徐二人修煉的功法到底是什麽功法。

 這二人短短一年時間,便從不入流的小混混一躍成為江湖的頂尖高手。

 是不是因為他們參透了《長生訣》之秘!

 畢竟,《長生訣》當初是被天機子帶走了。

 這二人又跟過天機子一段時間。

 一定是天機子傳授了他們無上神功,才讓他們在短短一年時間內,功力大進。

 至於為什麽楊廣猜測寇徐二人練的是《長生訣》,因為楊廣也知道《長生訣》是道家的無上寶典。

 出現何種神奇跡象,都是可以理解的。

 他一直對《長生訣》念念不忘,雖然無法從天機子手中取到《長生訣》,但是他可以另想辦法。

 於是,當寇徐二人出現在揚州地面時,楊廣便盯上了他們二人。

 關於《長生訣》的信息,江湖上流傳的並不多,只有傳言說,修煉《長生訣》會讓人走火入魔。

 但從來沒有人知道修煉成《長生訣》之後,會有怎樣的效果和威力。

 寇徐二人所展露出來的神奇功力,讓楊廣不得不相信,二人修煉的就是道家無上武學寶典《長生訣》。

 寇仲和徐子陵聽到楊廣這麽一問。

 頓時便明白了楊廣的心思。

 楊廣居然是衝著《長生訣》來的。

 果然是賊心不死。

 從閣主手中得不到《長生訣》,就把主意打到我們兩個身上來了。

 寇仲和徐子陵對視一眼。

 他們早有準備。

 寇仲最擅長的就是睜著眼說瞎話。

 他當即朝著楊廣回道:“陛下,草民二人雖然是出身草莽,但也知道陛下天威。”

 “草民二人不敢欺瞞陛下。”

 “草民二人的確是授天機子傳授了一門神功,不過,這門神功卻並非是《長生訣》。”

 “實不相瞞,我們二人和這天機子並無多少瓜葛,這天機子當日將我們二人從揚州城擄走,讓我們二人做他的座下童子。”

 “我們二人不願,他本來要打殺了我們兩個,但是後來,他又不知道怎麽想的,居然傳授了我們二人武功。”

 “還放了我們回到揚州來。”

 楊廣一聽,當即眯起了眼睛,道:“你覺得朕會相信你的鬼話嗎?”

 “天機子讓你們回揚州,到底有什麽目的,朕不想知道。”

 “不過你最好如實說來,你們二人到底是不是修煉的《長生訣》,如果是的話,你們將《長生訣》交出來。”

 “朕不但可以免了你們和天機子勾結的罪過。”

 “還會加封你們二人做揚州總管府的統領。”

 “往後,只要你們跟著朕,朕自然不會虧待了你們二人。”

 “但是,如果你們二人想要負隅頑抗,想要糊弄朕。”

 “那就別怪朕不客氣了。”

 “這裡是朕的行宮,只要朕一聲令下,你們二人就得人頭落地!”

 楊廣一邊說好處,一邊說壞處。

 目的就是為了讓寇徐二人就范。

 但是,楊廣顯然低估了寇徐二人。

 寇仲急忙呼喊道:“陛下,草民二人真的不是練的《長生訣》啊。”

 “據天機子說,武林之中有四大奇書,一為《戰神圖錄》,二為《慈航劍典》,三為《天魔策》,四為《長生訣》。”

 “而這四大奇書當中,當以《戰勝圖錄》為首。”

 “草民知曉陛下想要延年益壽,長生不死。”

 “陛下與其找《長生訣》,不如差人去尋《戰神圖錄》,再不濟,將《慈航劍典》、《天魔策》給找來,也未必不可能延年益壽。”

 寇仲滿嘴胡扯,想要轉移楊廣的注意力。

 楊廣一聽,微微蹙眉。

 《慈航劍典》、《天魔策》,這兩大奇書,他倒不是第一次聽說,魔門和慈航靜齋的事情,他或多或少知道一些。

 只是不怎麽關注而已。

 作為至高無上的皇帝。

 在他登位的數十年間,他對江湖之中的事情知道的也不算少。

 《慈航劍典》、《天魔策》就算了。

 他著實不感興趣。

 不過《戰神圖錄》,他倒是第一次聽說。

 他朝著寇仲問道:“你給朕說說這《戰神圖錄》是什麽來路?”

 寇仲當即一通瞎扯,把《戰神圖錄》吹成了能讓人長生不死的仙典。

 楊廣聽了,果然心動,當即便讓寇徐二人替他尋找《戰神圖錄》。

 他也沒想真殺了寇仲和徐子陵,因為他還對寇徐二人有所懷疑,覺得二人在糊弄他,他想要從二人身上得到《長生訣》,就得留下二人的小命。

 他一面暗中派人去監視寇仲和徐子陵,一面去派人暗中尋找《戰神圖錄》的下落。

 寇徐二人出了楊廣的行宮,朝著竹花幫中行去。

 二人知曉有人在跟著他們,進了竹花幫後,又換了一身行頭,方才又偷偷潛出竹花幫,來到揚州城外,和石龍接頭。

 揚州城郊,石龍的小院之內。

 寇徐二人和石龍見面,見面之後先對暗號。

 暗號對完,石龍道:“怎麽樣,什麽時候動手?”

 寇仲道:“這一趟入宮,我們已經基本上摸清楚了行宮裡的地形。”

 “隻待楊廣下一次召見我們二人,我們二人便有十足的把握,能將楊廣給誅殺!”

 石龍微微頷首,道:“宇文閥的人最近異動頻頻,據說是在策反江都大營的軍中將領。”

 “楊廣不得人心,如果我們不能搶先動手,恐怕會被旁人捷足先登。”

 “誅殺楊廣,替天行道,應該是我們天機閣的任務,絕對不能讓旁人搶了去。”

 寇仲和徐子陵深以為然的點頭。

 自從回到了揚州城,寇仲便立志要做出一番大事來。

 只為了有一天,能和閣主一樣,走到哪兒,都受人矚目!

 如果,他能殺了楊廣,那他寇仲的大名自然也會傳揚天下。

 如今天下到處都是義軍,楊廣已經是走到了末路之途。

 這天大的功勞就看他能不能把握得住了。

 這一夜,他們在石龍的小院裡呆了許久,和石龍商討著一切準備行刺楊廣的計劃。

 ……

 就在寇徐二人為刺殺楊廣坐著準備的時候。

 葉千秋、石之軒、石青璿一行三人已經到了北地大草原之上。

 此時,三人各自騎著一匹駿馬,朝東北方地平線瞧去,只見那塵土揚天而起,大批騎士正朝他們的方向奔來,不下百人之眾。

 只見那百余騎士全速奔馳著,朝著葉千秋三人這邊奔襲而來。

 所有的騎士均是把頭髮束成一綰,以綠巾扎緊,身穿斜領左衽的武士服,卷袖露臂,腰環甲帶,佩帶刀、劍等物件兒。

 腳上是棗紅鈀獐皮靴,斜插匕首,外披寬袍,控馬疾馳時寬袍就好像是一片雲般朝後飛揚,對比起緊扎腰帶的勁裝,一動一靜,特別顯示出清晰的線條美,精悍瀟灑。

 那帶頭的頭頂銀冠,形似蓮花,不穿寬袍而穿鐵甲片綴製的背心,年紀在三十許間,體型驃悍,雙目神光閃閃,有種不怒而威的氣概。

 這時,只聽得石之軒低聲說道:“是契丹人。”

 石青璿還是第一次來到草原之上,第一次見到草原上大批騎士如同潮水般卷來的驚人威勢。

 葉千秋到不是第一次見到這等精銳騎兵。

 在天龍世界時,他就已經見識過契丹人的精銳騎兵。

 不過,這些契丹騎士可能顯得更加精悍一些。

 石青璿控制著韁繩,朝著那些騎士看去,道:“這些人想要做什麽?”

 石之軒曾經化身裴矩,對這些草原上的勢力了解的很清楚。

 只聽得他說道:“看裝束,他們應該是契丹大酋阿保甲最精銳的鷂軍,銀冠代表領隊的是一級鷂將,黃金冠的才是統帥,你們留心看冠將士的問訊手號,他會在箭程外道出來意,必須給他個滿意答覆,否則他們就會衝上來拚個你死我活,沒有轉寰的余地。”

 石之軒的話音剛落,便看到那契丹鷂軍頭領交手胸前。

 石之軒見狀,從旁說道:“這是揖禮,等同於中原的抱拳問好。”

 此時,只聽得那鷂軍忽然同聲呐喊,勒緊馬頭,百多匹戰馬停立嘶叫,聲勢駭人。

 銀寇鷂將的馬兒前足著地,繼續放蹄朝著這邊奔來,其它鷂軍就地結陣,動作迅速好看。

 此時,銀冠鷂將飛馳至三人三十許步外,勒馬停定,戰馬仍在原地踏蹄,襯得馬背上的銀冠將更是殺氣騰騰,威風八面。

 只聽得那契丹人嘰裡咕嚕的說了一大串話出來。

 葉千秋和石青璿是聽不懂的,不過,石之軒卻是能聽懂。

 但石之軒沒有回話,而是看向一旁的葉千秋。

 三人的裝束,一看就是中土漢人。

 那契丹人嘰裡咕嚕的說了一大串,見無人回應,當即大吼一聲,一揮手,那在遠處結陣的鷂軍便迅速揮起長刀,朝著這邊奔馳而來。

 在頃刻之間,便將三人給團團圍住。

 數百契丹騎士將三人圍攏在包圍圈中,齊齊大聲吼著,聲勢驚人。

 此時,只聽得石之軒從旁說道:“要不要我和他們溝通一下,不然,這些人是打算動手的。”

 葉千秋瞥了石之軒一眼,道:“既然到了草原之上,那自然是以實力為尊。”

 “該出手時,當出手。”

 石之軒聞言,當即便明白了葉千秋的意思。

 石之軒本身對於胡漢之分並不算太在意。

 但是,他聽葉千秋這話,自然是明白了葉千秋的意思。

 石之軒朝著葉千秋道:“請閣主護著青璿,我去解決他們。”

 話音落下。

 石之軒身形一閃,人已經從駿馬之上閃身而出。

 儒生打扮的石之軒猶如閑庭散步一般,十指戳出,神態悠閑,動作瀟灑完美,頃刻間,便已經有數十個契丹騎士倒下。

 這時,那些契丹騎士方才反應過來,頓時,有二三十人朝著石之軒圍殺了過去

 石之軒宛若鬼魅般化作一縷輕煙,兔起鶻落的左右閃移。

 雙拳轟出,氣勁無雙。

 那些騎士之中,鮮有能挨著石之軒的衣衫的。

 霎時間,契丹騎士的血已經染紅了大草原。

 而這時,有十來名騎士卻是朝著葉千秋和石青璿殺了過來。

 葉千秋抬手,手中吸附起草原之上的嫩草,柔軟至極的嫩草,美麗如畫,充滿了生命的氣息。

 在此刻,這些嫩草化為了堅韌無比的利刃,沒入了這些契丹騎士的身體當中。

 十來名契丹騎士頓時倒下。

 而此時,石之軒也已經將大部分的契丹騎士給殺了個精光。

 他的臉上還帶著儒雅的笑意,一點都不像是殺人魔王。

 葉千秋看到這一幕,朝著一般的石青璿說道:“你爹心中的破綻已經快要補全了。”

 石青璿聞言,臉上閃過複雜的神色,道:“閣主,你說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葉千秋笑了笑,道:“最起碼對他來說,是件好事。”

 石青璿聞言,微微一歎。

 她心中知道,若非沒有閣主壓製著她爹,現在的石之軒恐怕已經再度回到魔門之中,去繼續他那所謂的大業去了。

 這時,剩余十來個契丹騎士策馬狂奔,朝著四周逃遁而去。

 石之軒身法飄忽之間,比駿馬跑的還要快。

 數十個呼吸之後,這一片草原之上,隻留下了駿馬的嘶鳴,已經再沒有契丹人的呼嚎之聲。

 石之軒騎著一匹馬回來,朝著葉千秋笑道:“閣主,我們的目的地,應該在那個方向。”

 石之軒抬手指向東北方。

 葉千秋微微頷首,三人再度策馬離去。

 他們的目標是突厥人的大帳。

 如今的草原,是突厥人的天下,此行北上大草原,他們得乾掉突厥人中最厲害的人物,才算功德圓滿。

 ……

 夕陽西下之時。

 葉千秋三人行在仿佛沒有盡頭的大草原之中,只見那前方有紅光泛起,好似是有火光衝天。

 三人策馬急奔,在大草原飛馳,片刻後,已經看到了前方的衝天烈焰,大量濃煙翻滾不休地送上高空,遮得那片天空陰沉沉的。

 此時,突然號角聲遍傳大地,蹄聲轟天而起,只見那火光盡頭之處,數千騎兵突然奔襲而來。

 石之軒見狀,面色一變,道:“不好,是突厥的金狼軍。”

 “金狼軍縱橫草原,擄掠草原諸部,惡名遠揚。”

 “若是我們陷入戰陣之中,被這數千騎包圍,未必能討得了好。”

 “前邊有一座望台,我們先撤吧!”

 面對這數千人的突厥騎兵,即便是石之軒,也不敢孤身試之。

 就在石之軒說話的工夫。

 只見那數千騎,都已經是人人彎弓搭箭,蓄勢以待,似乎就要朝著這邊射出箭來。

 石之軒疾呼道:“閣主,此地不宜久留!”

 此時,天已經黑了下來。

 卻見那遠處草原之上,突然到處都是火光照耀,石之軒道:“不好,這突厥人的兵力最起碼在萬人以上!”

 石之軒也是經歷過沙場的人物,隻一眼便看出了這突厥人來勢洶洶。

 石之軒急忙大喝道:“趁敵人合圍前,我們必須趕至赫連堡。“

 “萬人軍陣,已經非是人力可擋!”

 石之軒朝著葉千秋急忙催促著。

 葉千秋聞言,臉上依舊平靜,他拉著韁繩,調轉馬頭,朝著後邊奔去。

 石之軒見葉千秋終於動了,當即松了一口氣,急忙拍了石青璿座下的馬屁股一下。

 朝著身後不遠處的望台急奔而去。

 片刻後,三人站在高高的望台上,居高臨下瞧著數萬突厥人擺開了陣勢,形成了一張天羅地網。

 一襲金狼旗隨著夜風飄揚,殺氣凝重!

 葉千秋看著那一眾突厥大將,朝著一旁的石之軒問道:“這是突厥頡利的金狼軍,那頡利在不在這戰陣之中?”

 石之軒此刻心頭都有些心驚,他還有些摸不太清楚,他們為何會遭到這數萬突厥人的包圍。

 從這望台看去,草原上的突厥人最起碼在三萬以上!

 他們這一路行來,的確是殺了一些突厥人,但好像也還沒殺什麽重要的人物。

 怎麽會突然引得這數萬突厥人的合圍?

 以他們三人的力量想要突破三萬多人的包圍圈,有些不太可能。

 即便天機子是無上大宗師,也無法在如此戰陣之中逃生!

 石之軒聽到葉千秋的話,勉強定了定心神,朝著那突厥人中看去,借著火光,他突然看到了一人。

 “是趙德言!”

 “難怪, 原來他在頡利軍中,定然是他搞的鬼!”

 “閣主,那個身著金袍的禿頂大漢,就是頡利!”

 石之軒突然出聲道。

 這時,葉千秋順著石之軒的目光朝著那突厥人的軍陣之中望去。

 只見軍陣之中的一眾大將之中,的確有一個身披金袍的大漢,那大漢份外惹人注目,不但是因他寬大的骨乾和充滿強悍味道的面容。

 更因他那副好像是與生懼來的氣度與自信,使人感到他是那種雄材大略,為求成功,不擇手段的梟雄式人物。

 這時,只見那金袍大漢策馬而出,抬起手來,他身後的數萬軍士霎時間雅雀無聲。

 那金袍大漢朝著望台上高聲大喝道:“在草原之上,還從來沒有人能在我頡利的眼皮子底下殺了人還全身而退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