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宋南》番外篇,關於本書用的1些經濟學理論
  <宏觀經濟學>學習後,用於實踐分析中國經濟.

  本文引用理論與模型

  蒙代爾-弗萊明模型

  IS-LM模型

  索洛模型

  內生增長理論

  產品的供給與生產函數

  產品的需求與消費函數

  GDP

  匯率

  淨出口

  通脹

  利率

  貨幣

  生產要素和生產函數

  制度

  這裡面會有些偏離本書的內容.

  盡管我提及模型,但由於對數學函數和模型並不熟練,所以我隻用文字和邏輯描述.

  數據和圖形

  來自統計局、央行、choice軟件

  1978年是我們列為改革開放的元年,實際上是不是這樣?並非如此。

  1978年開始是農村土地改革的開始,整個城鎮工業仍舊保持計劃經濟模式,糧票等配給製要過了七十年代末,才逐漸放開,此時中國是一個封閉式的經濟體,外來資本在八十年代出現,鄉鎮企業開始出現,價格雙軌制導致腐敗橫行。

  從價格指數可以看出在七十年代末出現通脹,這是陳雲按照計劃經濟模式投入基建,外匯不夠用的情況下,自行印刷貨幣,導致通脹出現,自行終止。其中一個意外是日本企業倒閉不少,當時很多日本企業受政府指派過來投資。

  八十年代同樣出現因基礎投資和價格雙軌制引發的通脹,與幾次政治動蕩的時間節點同步。

  當時實行的是固定匯率、固定工資、高利率,結果當時惡性通脹表明實際利率為負,實際匯率貶值,因此大走私,價格雙軌制產生套利。固定的名義匯率使得權力階層套匯後購買海外產品,在內地以黑市價賣出,當年主要是電器和香煙等走私,後來才蔓延到汽車。

  80年代的經濟和社會動蕩,是一個固定匯率、利率、內部封閉的經濟體,鄉鎮企業開始產生供給,長期供給短缺向供給的自由市場逐漸開放的過程,勞動力從農村解放出來,向鄉鎮企業轉化,外來資本少量的進入,此時是典型的供給生產函數,勞動效率低下,資本缺乏,但因為需求與供給的不平衡,供給在滿足基本需求的過程中,產生了高利潤。

  而固定匯率和固定利率主導下,央行通過向財政部購買債券投放基礎貨幣,幾次基建投資是主要的政府購買,此時國有企業佔主導,按照計劃經濟模式生產,所以無法用古典市場模型考量,但貨幣的釋放,政府購帶來的擴張不是建立在大規模儲蓄增長之上的,所以引發了多次惡性通脹。

  全民國有安排就業,又使得工資收入強行固定,名義就業導致了勞動力平均效率低下,同時在放開價格雙軌制的過程中,上述的實際匯率和實際利率變化,產生了腐敗套利,而民眾生活質量下滑,引發政治事件,並帶來風險成本上揚,國際借貸成本上揚。

  九十年代

  鄧引導繼續改革,引入兩岸三地華人資本,從外來投資的圖形變化上可以看得出。同時提高國企員工工資三倍,同時地方政府作基建投資,央行仍舊通過購買財政部債券投放。這引發了惡性通脹和海南上海的房產泡沫,朱被迫宏觀頭調控,分稅制改革,中國人民銀行法改革,貶值人民幣,國企下崗,國有四大行撇帳---當時的四大銀行從技術上來說已經破產。

  但從外來投資(取代本地儲蓄)、勞動力進入製造業,

滿足了索洛模型的生產要素。  另一方面,中國政府引入私人資本作道路橋梁投資並收費,同時投資電力等基礎建設,成為索洛模型內生增長的另一個要素,可以視作是技術變量。

  匯率的一次性貶值後,帶來外貿出口增長,也就是儲蓄的增長。

  中國此時並非是蒙代爾弗萊明所背書的小型開放經濟體,而是一個大型的半封閉式經濟體,從蒙代爾不可能三角來說,中國將匯率一次性貶值後掛鉤美元,喪失了獨立的貨幣主導,資本不能自由流動,強製換匯來增加外匯儲備。

  這樣的模式,結合大規模基礎建設,並在加入wto後,獲得了歐美日開放的市場,使得出口貿易猛烈增長。

  初期十年在國民收入的消費、投資、政府購買、淨出口上,消費讓位於後三者,後面10在房地產業增長,算作另一種消費增長,並在最近的十年消費代表的第三產業服務業開始增長。

  下面我要引用一些前面所寫的文字,會有些重複和雜亂,但節約時間。

  索洛模型是產品的供給決定於,生產函數內的兩個內生變量定義為資本和人口。技術增長作為外生變量。

  內涵是產出決定於資本存量和勞動力。

  而產品的需求決定於消費函數裡的消費和投資。

  而投資決定於儲蓄。

  折舊決定了資本存量的邊際效應遞減和黃金率的分布,黃金率的意思是資本產出達到穩定態。

  我們撇開這些理論化的詞匯不談,實際上就是中國在80年代真正的經濟改革開始後,人口紅利從農民工轉移到製造業開始啟動,儲蓄不夠的情況下,依靠外來投資。

  實際上我們可是回溯到六十多年前,前蘇聯的資本輸入,因意識形態分歧終止後,作為一個極其封閉的經濟體,依靠計劃經濟和配給製,其產出和需求沒有匹配,資本沒有積累,勞動力沒有得到合理薪酬,到七十年代中後期,陳雲主導的投資,在引發巨大赤字和外匯匱乏後夭折。其中還引發了日本企業的破產,因為當時中日關系正常化,日本給了大量廉價資本和投資,仍未能抵消中國當時的嚴重財政赤字。

  從宏觀經濟學解釋財政赤字對投資的爭奪和利率的抬升上,可以看出當時的封閉經濟體很快就會陷入惡性通貨膨脹和經濟危機。

  所以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不得不立即作經濟改革,主要是引進外來投資和解放農村勞動力。

  八十年代末之後,因政治事件導致的歐美經濟製裁和資本投資終止,中國繼續撿起赤字投資,並引來兩岸三地的華人資本進來投資。92年之後,工資數倍增長,引發通脹。同時各地大規模作基建投資。

  這裡面我們可以看到宏觀經濟學對此的解釋,淨出口帶來外貿盈余,並帶來資本流出。儲蓄減去投資就是淨出口。這裡的觀點非常繞。

  實際上,這裡面非常複雜的狀況,並非只是經濟實驗室的模型。

  核心要點:

  華人資本進入中國內地,帶來資本存量和直接投資,並培訓勞工,主要經營出口。出口帶來貿易盈余和儲蓄,儲蓄帶來投資。而中國此時開始一次性貶值人民幣到8.3,盯住美元,從而帶來出口增長,又再次增加貿易盈余,而在1995年之後修改人民銀行法,貨幣發行的方式不再是通過購買財政票據釋放,采取了盯住美元的方式,當貿易盈余增加,也就是淨出口增加的時候,就增加了美國和其他進口國的儲蓄。這部分儲蓄中,中國通過購買美債的方式留下。而中國也進口了大量的商品和服務,從而帶給世界貿易收入。

  中國人的儲蓄習慣,帶來了資本存量的增長,從而使得利率下行,投資增長。

  在二十世紀末,中國開始啟動房地產改革,商品房入進入市場,同時96年分稅制導致的地方政府收入減少,開始在房地產業啟動上得到解決;同一時期,中國的出口繼續猛增。人民幣匯率繼續升值。

  在經濟學的函數裡,我們知道實際匯率等於名義匯率乘以兩國價格之比率。由於人民幣開始是逆向的盯住美元,固定不變,平價購買力比如漢堡指數表明人民幣被低估了,所以人民幣逐漸開始升值。

  至此我們總結一下,中國央行控制貨幣量的方式,是2013年附近之前,一直是通過存準金、存貸比、利息的調節來控制貨幣量。而通貨活期存款比表明,中國的貨幣乘數大致在4附近,而利息的降低於匯率的升值同步存在,導致外來資本湧入。由於儲蓄本身的利率較低,從而使得資本湧向資產,也就是房地產和其它投資。

  資產的價格於是猛漲,在宏觀經濟學的模型裡,名義利率減去通脹等於實際利率。由於名義利率持續下跌,通脹維持在三到四附近的高位,且超過美國通脹。於是帶來的後果是實際利率為負,這就意味著投資增長,資產價格持續上揚。

  如果我早年間學習宏觀經濟學,就會持續購買房屋,實際上我是在2008年因為流動性泛濫建議大家抄底買房,固然讓我名聲大振,但真正的邏輯到今天才異常無比的清晰。

  實際上是中國的經濟呈現了一個魔幻狀態,並非不能以學術經濟學來解釋。

  從一開始的華人資本注入,這是除了印度資本對於印度來說之外的對於中國最大的優勢,中國有了天量的投資邁過了經濟騰飛前最大的一關:資本存量缺乏。

  同時,中國政府采取了修路修橋收費融資的模式,讓資本進入基建投資,從而帶來了投資增長。

  對外來資本減稅,帶來企業投資增長。

  給國企員工惡加工資,帶來通貨膨脹,通脹在演變成惡性通脹前,有利於經濟增長。

  地方政府投資,也就是政府購買,提供了經濟增長的乘數效應。

  貶值人民幣,帶來外貿盈余。

  資本本身的淨輸入(順差)、外貿盈余帶來的儲蓄增長,從而帶動投資,並培養了熟練工人,提高了生產效率。包括基建、物流、產業鏈的形成---也屬於技術增長,帶來的全要素成本降低,生產效率上揚,使得索洛模型足以解釋中國此時的經濟增長。

  淨出口帶來的投資增長,資本存量增長,土地財政,政府投資,財政收入增長帶來的實質性加稅對衝,普通人的收入增長,消費增長,並集中在房地產,由於實際利率為負,匯率升值帶來的利差,集中在資產價格增長上,體現匯率和利率的扭曲。

  房地產的循環產生了上述循環,以及銀行製造通貨。這是宏觀經濟學沒有提到的。銀行製造了通貨,導致流動性泛濫,房產價格上揚,從而帶來了稅收增長、土地財政增長,進而政府購買投入繼續增長,帶來產出增長。

  匯率的持續上漲,未能打破淨出口增長的趨勢,也就是美國人認為的人民幣升值沒有到位。

  這繼續帶來儲蓄和投資。

  但資本存量的邊際效應遞減,以及大規模投資終於帶來儲蓄進入臨界點,這是未來中國的問題。

  按照蒙代爾弗萊明對小型開放經濟體的定義,自由浮動的匯率(包括與世界一致的利率)、資本自由進出、獨立的貨幣政策。這是一個完全自由的市場,也就是說匯率的變化,與貿易淨出口的余額,利率差的變化,資本流入流出,最終取得平衡。央行通過調節準備金率和購買國債注入通貨,加息來抑製通脹,降息刺激經濟,可以取得平衡。

  這個我們可以參考一下現在的俄羅斯,俄羅斯當時是資本可以自由流出,匯率自由浮動,央行利用盯住通脹的方式來加息,最終使得經濟平衡。

  與之不同的是固定匯率的小型開放經濟體,比如當年的墨西哥,固定匯率導致投機性資本供給其固定匯率機制,而墨西哥缺乏足夠的外匯儲備去捍衛固定匯率,導致匯率崩潰,資本大規模外流,利率飆升,同時信用崩潰,風險成本上揚,形成惡性循環,金融和經濟崩潰,依賴美聯儲注資穩定了信用和匯率,此時喪失了貨幣自主權。

  同樣的,泰國、香港、馬來西亞、印尼當時都采取固定匯率,引發了索羅斯等人的投機資本攻擊固定匯率,除了香港依賴中央政府輸血慘勝成功後,其余國家都經歷了放棄固定匯率,資本大規模流出,從而再次平衡的過程,喪失了大量資本。

  中國采取的方式是固定匯率,並經過央行管控的人民幣升值,同時資本管制到半管制,強製換匯放棄,但沒有貨幣自主權,一直頂住美元,到現在的頂住一攬子貨幣,開始向匯率自由浮動過渡。

  由於中國是一個大型經濟體,蒙代爾弗萊明模型的背景是小型經濟體,而中國又是半封閉的經濟體,所以要結合蒙代爾弗萊明模型和IS-LM模型來作分析。

  中國的活期利率曲線從九十年代開始,除了1994-95年的高通脹帶來的宏觀調控,急速上揚,利率是長期下行。

  所以,在中國央行放棄了貨幣自主權,以固定匯率模式下,利率長期下行,但仍舊與美國等保持利差,同時貶值匯率,帶來外貿淨出口增加,外貿盈余帶來儲蓄增長。

  同時政府購買,也就是大規模的基建投資和政府自身規模增長,包括換屆之前的各種腐敗性消費,都帶來投資擴張,同時帶來總收入增長。

  資本不能自由流出,以及後來人民幣的穩定升值,以及利率下行,政府購買的擴張,淨出口的持續增長,財政收入增長也就是稅收的增長,都帶來投資增長。為了維持貨幣數量符合經濟增長的規模,中國央行不斷地以計劃M2增長的方式,諸如通貨。同時房地產的量價猛增,也帶來貨幣乘數加快和通貨增長。人口的增長和勞動效率的增強,基礎建設的成長,以及技術也就是互聯網技術的成熟,高鐵、智能手機、人工智能、大數據的增長,包括中國在高校擴張上的投入,都符合蒙代爾弗萊明模型與IS-LM模型結合、索洛模型和內生增長模型的邏輯。

  其中教科書裡少量提及的是社會制度和基礎建設等等。

  私權保護以合約固定下來,包括後來的70年房屋產權等等,激發了資本投資和勞工的積極性,穩定了中國的信用。

  人口在2013年的有效勞動力達到頂峰,私人儲蓄開始下降,同時資本流出和淨出口的下滑,導致儲蓄下滑,連續的財政赤字和財政擴張擠出實體投資。房地產在居民加杠杆後,是減少了儲蓄的原因。而企業和私人換取美元後輸出海外,也是減少貨幣乘數的效應,記得我們曾經學過的函數裡,居民持有通貨與活期存款比是貨幣乘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加上2成的存準金,貨幣乘數下滑;私人儲蓄流失海外,也導致儲蓄下滑。

  所以,未來在成長模型裡,我們的儲蓄減少、人口下滑、人口結構老化,技術增長是否能夠提高有效勞工效率?這是回到技術和內生增長模型的邏輯。

  人口紅利消失,以及老齡化,當然從個人平均收入來說,極其短暫的時間避免了大規模人口增長帶來的稀釋,勞動力效率下降,然而長期則會進入財政失衡,赤字增加,利率劇增,貨幣貶值,收入下降的趨勢。

  目前中國央行正在學習美聯儲,以購買國債、MLF、SLO、逆回購等等來主導貨幣發行,放棄了釘住美元的方式,盯住一攬子貨幣,從而獲得部分的貨幣自主權;同時匯率開始在一定波幅內波動,這是部分的自由浮動;但放棄了資本自由流動,重新回到有管制的流出,算是部分的自由流出。

  似乎做到了蒙代爾弗萊明不可能三角。

  其實是中國利用龐大的外匯儲備和資本封閉,對做空的投機資金發動了攻擊和焦土策略,帶來的代價是外來資本不再投資,這一點中國政府試圖通過債券的利差吸引資本進入,那麽加息是主要步驟,會增加儲蓄損害投資,資產價格下滑。

  名義匯率與兩地購買力的比價乘積,是實際匯率,對照中國最大的錨,作為房地產來說,已經近似美國土地價值的一倍半到兩倍,意思是人民幣的實際匯率應該是近似於對應目前的價格至少是12附近。

  名義匯率不動,則利率需要大幅度上揚,則通脹下行,經濟出現緊縮。

  就技術而言,中國也和美國在爭奪全要素成本,也就是稅收、人工智能、能源、土地價格、勞工效率等方面的競爭。美國的技術增長、稅收低於中國、人工智能技術高於中國、能源成本低於中國、土地成本低於中國、勞工效率高於中國--但名義工資高,已經體現在價格上。

  中國需要技術升級換代和自動化克服人口老化和工資增長,同時要在稅收、土地成本、能源成本上擊敗美國,很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只有貨幣貶值,增加競爭力,帶來淨出口增長,增加儲蓄。

  這一點就是說明了,人民幣匯率和利率為何必須下滑的道理。但是囚徒困境,迫使人民幣加息以吸引資本進入,抵消外貿淨出口減少。但由於人民幣並非自由浮動,外來資本對人民幣貶值預期的防范和資本不能自由流動,抵消了資本進入利差市場的努力。這點參考小型開發經濟下的蒙代爾弗萊明模型。

  人民幣要消除信用上的損耗,必須要在企業稅收、土地承包、能源、技術等全要素成本上有競爭力,從而帶來淨出口盈余,也就是儲蓄增加,投資增加,勞動力效率增加。

  這樣才能維持匯率,從而帶動資本進入,利率下行的良性循環。

  目前沒有看到。或許中國可以從消費端來增加消費,抵消政府購買、投資和淨出口的下滑,那麽增加供給,也就是所謂新供給主義,擴大消費的理論能否實現?比如電子消費、教育、醫療、新技術等等,但這個需要個人減稅和工資增長來提供支撐,從上面看到的工資總收入下滑,實際上抵消了這個可能性。

  政治上的動蕩和債務增長,帶來了信用損害和風險成本上揚。

  這是目前的邏輯。

  唯一能夠支撐的是,許多外部經濟體未能有好的社會制度,工會和勞工法在許多地方製造了風險成本,資本不肯進入,基礎建設較差,從而與中國無法競爭。美國人工智能的發展,仍不能替代紡織業、玩具、家具等輕工產品的外包,所以中國製造業仍有競爭力,可以維持淨出口,從而穩定儲蓄和匯率、投資,帶來經濟增長,穩定短期的匯率。

  輸出的重工產品需求消失後,要看技術成長帶來的勞動效率能否提供內生增長。

  書裡一些理論解釋了如果*經濟學裡減稅和基建投資方案如果能夠成功,就會帶來來美元升值,利率上揚,再結合美聯儲加息和縮表周期,資本會加速流入,獲得利差,也就增加儲蓄,減少投資。資本價格會下降,而海外的美元緊縮,資本流出,將被迫跟隨加息,以留住資本,維持匯率。帶來的後果是出口縮減,淨出口減少,貿易盈余下降,資產價格上揚。中國已經持續三年有赤字,也意味著擠出效應,帶來搶奪儲蓄,減少實體投資的效應,同時利率的預期上揚,也將預期打擊資產價格。

  只不過,*經濟學目前暫時被證偽,基建和減稅都沒有眉目,美聯儲加息預期仍舊是確定的,但開始偏軟,縮表偏硬。

  所以給了中國和其他經濟體喘息的機會。

  未來歐洲、日本、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俄羅斯、墨西哥、印度等等都會跟進美聯儲的緊縮,以維持國際間利差均衡。

  像中日歐的資產負債表比美聯儲還大,一旦開始緊縮,全球資產會全部崩掉。

  這是我們一生中可能前所未有的金融崩潰。

  讀完宏觀經濟學的學院派理論之後,不難清晰的看到這個趨勢。

  2016年的這個年底,我偶爾抽時間寫幾篇政論文章,因為太平洋那邊的美國,選出了新的總統*。2015年到2016年,我目睹了*政治家族的崛起,並在世界的嘲笑中,提前預知了這個人有可能成為美國總統,也提前預知了*總統會對中國大打出手,展開貿易戰和新冷戰。

  你看,這是一個普通中國人的年度,我們正如大多數上海中產的父母,擔心子女的教育、擔憂空氣汙染。許多與我不同的人,還擔心房子和鄙視鏈。也正如這些父母,有些選擇了傳統教育,到處尋找名校,或選擇另外一條道路,去國際學校或離開。

  人們或許心中壓抑,各種憤怒,也並沒有多少人如他們歡呼的那樣關心*,在一場秀裡,釋放了自己心中的情緒,仿佛自己也參與了美國的選舉,之後就置之度外了。

  而像我這種想多了的政論作者,認為我們正陷入世界的第三次危機,在人們的嘲笑聲中,默默地離開中國,來到東南亞的一個島上,在山谷中開始安靜的生活。

  關於人類的第三次危機,也更多的關於21世紀人類的命運。當人們能夠在600毫米的一個晶圓上安置數百億個晶體管時,沒有人想到全球化會瓦解,世界進入民粹和孤立主義,冷戰和熱戰的陰影在天空徘徊,和平發展的年代結束了!

  二十一世紀之世界的失控

  上一次失控是二次世界級別的大戰,一戰和二戰,帶來不僅僅是上億人口的損減,還有世界經濟板塊之間的數量級轉移.在二戰後,中國和印度的GDP總量減少了9%,而美國增加了9%,日本則保持了一戰和二戰後佔到3%的比例.這裡指的是佔據世界GDP總量的比例.

  因此我們可以明白,一戰和二戰是以美國和日本的勝利結果告終.德國沒有輸掉什麽,也沒有增加什麽.或者說他們失去了戰爭中得到的技術,被美國和蘇聯搶走.

  這兩場戰爭的輸家就是中國和印度.

  文明的差異在於核心是基礎科學和科技應用,然而系統卻是非常複雜的價值觀、法律、規則、馴化的民眾組合而成。

  英美歐洲大陸的文明體系包含著一神教的信仰、人文主義和自由的價值。無論是基督教信仰還是人文主義,圍繞著個人的自由和權力的製衡。自由的內涵是雙重意義,內在的自由驅動和被動的自由驅動。基督教信仰和人文主義都在強化雙重意義的自由,同時又強化精神的奴役。被動的自由,指外在強加的認知,錯以為這是自由,實質上是一種奴役。

  英美法系應用的法律體系強化個人權力的保護,包括個人的產權和自由。這個自由指不能妨礙他人,無論何種權力不能侵犯他人的私權和自由。當然包含不能以個人信仰的名義,阻礙他人的信仰。

  從法律到社會規則都遵循自由的原則,制定了契約。

  這種體系下,使得個人的創造力得到發展和保護,從而使得科技樹層層迭代發展。因此,我並不能同意奧地利學派對知識產權的認知,認為專利應該放開。所有人的發明創造都在前人的基礎上,這是沒錯的,但每一次突破都是一個新的科學技術,有其成本和投入。宇宙本身在那裡,你發現了宇宙本身的東西,其內在的驅動力是利益。孔夫子曾批評自己的學生子貢,因為他拒絕了做好事的報酬,提高了道德的標準,會導致將來沒有人做好事。當然這件事情引發了現代爭議,很多經濟學的研究者認為孔子強行乾預市場行為,是不是會導致有人故意做壞事後假裝救人獲取財富呢?這個說法明顯是搞混了邏輯,做壞事必然有法律去懲治,而非獎勵,如果一個社會這種辨別力沒有的話,就該淪陷了。另一種說法是行善是本心,可以本著求財富去,可以本著良心去。但是孔子和子貢是名人,有著示范效應。當人們下一次遇到事情時,就會有概率想,我作這個事情沒好處啊,就可能不做了。所以孔子並沒有錯誤。

  知識產權這件事也是這樣。有很多奧地利學派的信仰者寫了文章,說我不需要這個知識產權,你隨便抄,這對人類發明有好處。高風亮節,非常好。問題是很多作者依賴寫作為生,形成大家免費抄襲的習慣,就沒有人願意去寫作了。奧地利學派的反駁是,你可以依靠寫作出名後,從其它方面獲取收益,比如去演講。所以,奧地利學派的經濟學者搞混了一件事,不是所有的作者都有機會去演講獲得收入。就像唱歌的人成千上萬,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歌星。當每一個人在成功的寫出一個作品時,抄襲就壓製了他們的生存能力,那他們就無法成長。

  所以,我們看到中國的高科技產業不斷的抄襲打擊創新的小公司後,創新就慢慢窒息了。

  這上述兩點就回到文明的博弈。

  歸根結底,英美社會的體系是保護創造力的一個體系。所謂自由、平權-其實是權力製衡、對部分人暴政的約束,也就是法律體系、個人權力製衡體系的發展。

  然而英美體系也在走向一個自己原本體系的反動。基督教原教旨主義走向干涉他人的權力,比如LBGT、墮胎,就類似於*教義最大的問題,對個人的控制。人文主義也在走向個人自由的反動,比如環保主義、鄰避主義、教育平權等等的干涉,實際上走向對個人自由權力的干涉。

  自由的雙重性,也就是主動地自由和被動的自由,或者說是積極的自由和被動的自由。被動的自由容易讓人們自以為是一種自由,通過洗腦和灌輸,使得人們以為自己獲得了自由,這是一種奴役。

  所以,當英美歐洲大陸體系的價值觀影響了全球,實際上現代傳輸的很多自由民主觀念,是一種奴役和部分人的暴政。比如工會對企業的干涉,環保主義者對他人的干涉,民主選舉中大量使用族群撕裂的策略,來製造族群對立。

  中國更是一種家長式的無孔不入的控制。通過攝像頭、IP地址、金稅工程、銀行大數據控制等等。這一點和誰學的呢?美國。美國盡管有所謂隱私的保護,但大型的互聯網巨頭實際上掌握了所有人的信息。美國的司法自組織系統目前開始啟動隱私保護,驅逐facebook和twitter等對個人信息的窺探,但實際上斯諾登公布的信息,表明美國政府監控每一個美國人和海外進入美國的人,也在監控海外大量人群。同時,美國是對整個國民經濟信息了解最徹底的國家。當每一個稅務居民的資料都被美國控制後,美國的稅務體系就監控了所有的人群。

  回到文明的組成,盡管英美體系發展了現代社會體系,基於現代自由的理念。但實際上,包含英美體系在內的人類所有體系,都在走向金字塔社會叢林趨勢。其內部生物鏈上的強者,控制著整個社會體系向一個輸血通道發展。稅務系統對全體國民的掌握,各種利益集團形成的權力爭奪和博弈,使得國家政策導向一個奴役社會。這個奴役社會產生了犧牲品。

  全球化資本為了規避內部權力組成對自己競爭力的製約,布局了全球資本,從而實現了資本套利。比如過去的三十年,投資在中國。中國成為一個全球加工車間。而在文明的競爭中,大多數文明連成為一個加工車間也是沒資格的,因為他們被西方文明輸出的民主體系搞壞了,成為了原材料供應基地。全球資本為了規避工會的壓榨,走向了中國。實際上,英美歐澳新日等國還趁機輸出了垃圾和汙染。

  這帶來了犧牲者,那就是西方世界的勞工、中產和中國的環境。

  西方的勞工不能自由遷徙。

  國家的體系不像二三百年前的世界那樣允許全世界的人們自由遷徙,到二戰時,猶太人為了活命需要一張簽證才能逃亡,全世界其實就走向了管制社會。

  全球化的布局有利於人類作為一個共同體的發展,這一點中國的領導人並沒有講錯。然而人類終究是自私的,這是一點;另一點是人類文明的博弈,是一直存在的。每個文明都希望自己的族群能夠存續下去。

  在各個文明的內部,專製、管制都已經以不同的形態導向奴役社會,而美國這種仍擁有選舉和權力博弈體系的文明,會產生多數人暴政,為了避免內部的撕裂,就把摧毀導向海外。

  公交車效應表明在美國的華人站在這個文明這一側,希望摧毀中國。

  三體文明效應顯示了對中國社會體系不滿的中國人也希望美國來摧毀中國。

  這樣,我們終於回到另一個主題:個人的命運。

  你王叔相信很多人誤讀了,實際上,我認為所有的人都誤讀了。

  我是一個自由主義者。也就是說,我是一個堅持主動自由的人。我堅信我的世界觀和認知體系,我堅信人、組織和國家,乃至整個人類社會,不可以以一種信仰和利益,去幹涉我的自由和我的利益。

  我堅信,我交納稅收給一個國家,是一種契約,這不是單方面的約定。不是一個國家隨意的指定一個稅務稅額,我就必須遵守。如果我認為一個稅務體系收取的過多,而財政支出沒有惠及我個人、家族和整個國民的利益,我會反抗,會離開。

  我也堅信創造力有利於整個文明的發展,而宇宙本身在那裡,我們人類的終極目標是證道宇宙。如果確實是存在一個造物主,最終人類的命運是“我知道了”。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現今,我們無法達到證道的終局,但我們每一個人竭盡自己所能支撐的文明體系,是要走向這個終局。而我也相信,族群的博弈是因為最優選擇。然而我也相信,文明的博弈如果是基於奴役社會的體系,我終將反對。習慣於奴役的人,不會走向創造。

  如果走向專製的時候,這是我反對的;然而當*的美國開始針對中國文明的摧毀性博弈時,實際上是基於其內部奴役體系的矛盾去轉嫁給中國,從而阻擋中國的科技前行。這是我不能接受的。

  我堅信自由的價值,我相信和接受社會是分層的,我接受稅務體系和財政支出對經濟體系的基礎塑造,而我堅持個人自治、自由市場、權力製衡體系、小政府。小政府的意思並不是不提供基礎建設、安全、司法,而是不能對市場肆意干涉,而是應該製衡寡頭壟斷,提供公共基礎建設、內外安全保障和公平司法。而大政府會導向干涉、寡頭壟斷、門閥和權貴體系。

  他們將趴在整個文明身上吸血,從而導向分肥式的財富轉移分配,而非創造。重稅體系和貨幣主義的潮汐式壓榨,都來自於此。

  而在文明間,同樣是分肥式的財富轉移,貿易保護主義和貨幣主義的潮汐式壓榨,控制大宗商品和科技的價格,從而在文明間進行掠奪。

  我們個人的命運選擇,在於世界觀的認知。我們明白基於真正自由的社會是美好的,但卻是不存在的。那隻存在於天堂。

  然而我們可以把自己當作一個文明,一個完全自由的文明,獨立於奴役體系之外,卻滲透於社會體系之中。

  一個規則社會,哪怕它成為一個叢林和奴役社會,規則中必能找到保護個人的條件。比如公司、信托。我們可以打造自己的公司,把財富儲存於公司體系中,規避壓榨體系的奴役。

  而如果專製社會堵塞了所有的通道,你需要衡量是否公司能否能夠保護你自己。逃稅在大數據監管體系下是無法生存的。你必能找到儲存財富的渠道,比如證券和期貨投資沒有所得稅;小公司因為美國的減稅博弈,提高到了500萬左右的營業額來避免稅負。大型公司能否在海外上市規避權力階層掠奪,能否以品牌授權和技術轉移支付來規避稅負?

  另一方面,從個人的生活來說,醫療、教育、房產、生活環境等等或許使得你的生活質量下降。實際上我認為醫療在中國尚可,性價比與全球相比都算不錯。但教育負擔、房產負擔沉重,當然房產也帶來了紙面財富。

  我支持中國在與美國的貿易戰中,保持強力博弈,去贏得生機和獲得前行的機會,是因為我的家族都在中國,而我也依賴中國的生意生存。這是一種世界觀的認知和自己利益的站隊。中國哪怕最終妥協,繼續融入全球化生存,也要抵抗美國摧毀性的貿易保護主義、科技禁運和石油美元的潮汐式收割。至於,我們每個人的命運,在自己的文明裡,如何博弈是另一個故事。

  基於此,我相信每個讀這篇文章的人都明白我所寫的意義所在。

  文明的差異在於核心是基礎科學和科技應用,然而系統卻是非常複雜的價值觀、法律、規則、馴化的民眾組合而成。

  英美歐洲大陸的文明體系包含著一神教的信仰、人文主義和自由的價值。無論是基督教信仰還是人文主義,圍繞著個人的自由和權力的製衡。自由的內涵是雙重意義,內在的自由驅動和被動的自由驅動。基督教信仰和人文主義都在強化雙重意義的自由,同時又強化精神的奴役。被動的自由,指外在強加的認知,錯以為這是自由,實質上是一種奴役。

  英美法系應用的法律體系強化個人權力的保護,包括個人的產權和自由。這個自由指不能妨礙他人,無論何種權力不能侵犯他人的私權和自由。當然包含不能以個人信仰的名義,阻礙他人的信仰。

  從法律到社會規則都遵循自由的原則,制定了契約。

  這種體系下,使得個人的創造力得到發展和保護,從而使得科技樹層層迭代發展。因此,我並不能同意奧地利學派對知識產權的認知,認為專利應該放開。所有人的發明創造都在前人的基礎上,這是沒錯的,但每一次突破都是一個新的科學技術,有其成本和投入。宇宙本身在那裡,你發現了宇宙本身的東西,其內在的驅動力是利益。孔夫子曾批評自己的學生子貢,因為他拒絕了做好事的報酬,提高了道德的標準,會導致將來沒有人做好事。當然這件事情引發了現代爭議,很多經濟學的研究者認為孔子強行乾預市場行為,是不是會導致有人故意做壞事後假裝救人獲取財富呢?這個說法明顯是搞混了邏輯,做壞事必然有法律去懲治,而非獎勵,如果一個社會這種辨別力沒有的話,就該淪陷了。另一種說法是行善是本心,可以本著求財富去,可以本著良心去。但是孔子和子貢是名人,有著示范效應。當人們下一次遇到事情時,就會有概率想,我作這個事情沒好處啊,就可能不做了。所以孔子並沒有錯誤。

  你我閱讀歷史書,摒棄意識形態的偏頗,從戰爭的興起脈絡和數字間,可以看到日本試圖崛起,並依靠英國扶持,目的是對抗俄羅斯,以掠奪朝鮮、東三省、台灣和中國其他地區礦產為目的,並掠奪東南亞的油氣和橡膠戰略物資。俄羅斯的擴張以掠奪中國土地為主,並在歐洲的戰略對抗中,與英德前後發生戰略競爭。但在一戰之前到一戰終結後,俄羅斯輸掉了地緣戰略。英國、法國贏得了殖民地利益,德國輸掉了。

  之後是二戰,在新技術革命、貨幣泛濫、貧富差距擴大、傳統勞工失業的背景下,底層民粹開始崛起,勞工運動興起,殖民地大規模獨立,衝擊了英國主導的世界經濟秩序,德國試圖崛起,美國悄無聲息的累積能量,日本大肆掠奪,蘇聯顛覆了俄羅斯王朝後,建立了新的社會變革,這些能量的波濤洶湧,讓世界失控,最終用一場大戰來解決衝突。

  二戰之後是強行製衡的冷戰時期,東西方一方保持凝固的平衡,一方保持動態平衡。盡管發生了無數大小戰爭,輸出革命等等,動蕩的世界在核戰的陰影下,還是維持了恐怖平衡。直到蘇聯被石油危機和軍備競賽拖垮。

  之後美國的權力達到了頂峰,一極權力社會開始形成。在美國大兵的世界警察形象下,不僅僅世界保持了穩定,民主化進程掀起了第三次浪潮,向包括前蘇東集團所在地和亞非拉蔓延,許多軍政府和獨裁政府的非洲國家、美洲國家都走向民主社會。

  中國也保持改革開放,並迅猛的成為世界經濟第三到第二大經濟體。

  這個長達三十年的時間,伴隨著美國打過的二次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波黑戰爭等等,卻讓整個世界進入了難得的高速發展和動態平衡時期,全球化和平和的時代似乎出現了。

  人們沒有重視*極端教義帶來的衝擊,也沒有注意到美國本土開始出現大規模的中產塌陷和底層貧民基數擴大,歐洲的難民危機在悄然形成。

  世界間的衝突是美元和歐元的競爭,是中國崛起可能挑戰美國的跡象。然而更深層的是貧富差距的擴大,教育和醫療成本高昂帶來的階層鴻溝,國際勞工間的衝突。

  此時沒有人注意到新技術革命帶來的危機。

  危險和機會。

  新技術革命,在計算機商業應用後,互聯網溝通全球,學術交流和網上知識的輕易取得,使得世界間的藩籬開始消失,到自動化在製造業大規模應用,大數據分析開始應用在金融、監控、商業等等,傳統工作崗位消失和政府、商業組織開始對人類社會有了空前的監控追蹤信息分析能力。

  這時由於人類政治制度與新技術革命的匹配失衡開始出現了。

  民主社會裡,失去勞動就業機會和貧富差距擴大下的貧民,仍舊有著選票的巨大能量。在民粹主義的煽動下,他們容易選擇極右或者極左的領導人上台。這也是當年德國選民通過選舉讓和希特勒上台的原因。

  歐洲面臨難民的衝擊,美國表面上面臨非法移民和中國製造業的衝擊,實際上是新技術革命的衝擊。但選票具備的力量會讓選舉政治導向極端。

  高福利社會也會因為納稅人群的減少,享受高福利的底層人群增加,而變得成本高昂,赤字上升,遲早會影響稅務結構的調整。

  中國和其他威權體系,沒有選票的影響,同時一些民主化社會也在重新走向威權,因為看到了中國經濟的榜樣作用,也因為美國對全球影響的削弱。此時就伴隨著世界舊秩序的動蕩,新秩序還沒有產生。

  中國也在拚命想在新技術革命裡贏得勝利,中央政府大張旗鼓地扶持高科技和人工智能產業。但創新來自知識產權保護和私權保護,威權體系下資本不肯投向高風險的原創科技,創業者也忙於抄襲美國的互聯網模板。當資本輕松的在抄襲了google、amazon、facebook等的百度、阿裡巴巴和京東、微薄和微信等平台上獲得了豐厚利益。創業在中國就只能局限在模仿產業。盡管如此,華為、海康威視、大疆無人機等產業還是取得了大量成就。

  高科技帶來的IP信息追蹤、攝像頭遍及大小城市、大數據分析結合了臉部識別和行為識別,正控前的進入MATRIX矩陣模型裡,控制了每一個人。

  高鐵縮短了現實中的溝通距離,大局域網帶來便利。信用社會會輕而易舉的形成,只要所有數據上傳數據庫,形成對資產和個人信用的記錄。治安會得到改善,因為監控如此發達。

  很難說在一個控制與秩序的社會發展模式下,與民主開放式的社會發展,兩者發生的博弈,會以什麽結局告終。民粹主義帶來的權力政客,會帶來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對非法移民的限制,是否會最終懟上新技術革命?還是會給政客帶來戰爭借口,來出清傳統勞工就業的危機呢?

  在新技術革命裡,中國因為缺乏創新本能,模仿和抄襲,與人工智能主要軟硬件都控制在美歐日韓手裡,形成一個產業的上下遊。最終會影響整個中國的經濟結構和消費能力,中底層民眾的收益也會因製造業的升級換代,帶來大規模失業。

  這就是人工與機器之間的成本競爭,最終勞工不得不放棄高工資的要求,與機器德成本做一個比較和博弈。

  這是中國經濟內在面臨的失衡趨勢。

  到這裡,你已經明白整個世界面臨的動蕩失衡,世界間的失控是否會發生,邏輯就在這裡了。

  我們還可以展開更多、更深入,不過今天就到這裡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