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齊霸春秋》第一百四十八章以煤代薪
  幾個野人在小白的指揮下,將炭窯中的那層煤炭挖穿之後,小白不顧崩塌的風險,親自下到煤井中察看。小白提心吊膽的進入煤井中,略有些傾斜的煤層清晰可辨,雖然略顯潮濕,但滲水的情況並不明顯。

  小白知道煤炭也和岩石一樣呈層狀分布,只要沒有大的地質變動這個煤層的面積不會太小。在小白確定這是一層很厚的煤炭之後,便命人尋找和此處相似的地層再多開幾個洞口。果然,在這山上開了幾個洞口,都能在黏土層下面發現煤,小白終於放下心來,看來自己的想法沒錯,這的確是個淺層煤礦,值得投入力氣開發。

  礦山的開采從來不是個容易事,在後世裡雖有機械相助,也沒有多少人願意在礦上工作。在古代的礦山條件更加惡劣,礦難和糟糕的生產生活條件使一般人對礦山的感觀極差。

  由於早期的礦工都是由奴隸和刑徒充當的,他們的死活不是官府和礦主所關心的,能夠在他們死之前產出多少礦產才是值得他們關心的事。在這種“黑心”礦場裡勞動的礦工在高強度的勞動和惡劣的生活條件下一般活不了幾年。

  春秋之時的礦山便是由官府組織奴隸負責開采的,在齊都臨淄西方的金嶺鎮一帶便是齊國銅鐵礦的主要產地,有三千多名奴隸在鐵山上開采礦石。鐵山上的銅鐵礦是個露天礦,礦藏的質量也比較好,開采起來比較容易,開礦奴隸們的生命還是有點保障的。

  其實此時已開采的礦藏大都是露天礦,一來發現比較容易,發現之後也易於開采;二來此前人們生產的金屬總量不多,對礦藏的開發力度還很小,所以此時的露天礦藏還有不少可開發的地方。

  如果礦山開采了幾百年後,即使開采的力度再低,能用此時的生產技術開采的礦石也有限了。即使還能有產出,也要打根深的礦洞,那成本就高了去了。像原始的紐可門蒸汽機為什麽被製造出來,還不是為了排地下礦井裡的水。

  所以小白看著這幾個已經出了煤的洞口,一邊安排人用木材對洞口進行加固,一邊命人返回臨淄,抽調有礦山工作經驗的奴隸來這裡挖礦。人也不用太多,百十人便夠用了,畢竟這層煤炭的開采十分方便,百十人挖出的煤估計就趕得上千人伐木燒炭了。

  不過伐木燒炭的勞役也不能停下來,畢竟此時取暖還是用的火盆,燒煤的煙很大,國人們未必願意用。而小白也不敢立即用煤來煉鐵,煤的雜質含量很高,如硫等雜質會降低鐵的質量。

  中國古代用煤來煉鐵也是因產鐵之地柴薪砍伐殆盡,被迫用煤來煉鐵。在這之後又用上了焦炭,但在生產高質量鋼鐵時人們還是更願意用竹木之炭。而就此時而言,煉鐵業才剛剛發展,生鐵的質量本就不高,小白也不敢立刻用煤代替木炭。盡管木炭所能達到的熔點是要比煤低一點,但畢竟技術已經比較成熟,風險更小一些。

  但這也不意味著煤炭現在沒有用處,熱值高且易儲運的煤塊很適合用在陶瓷和磚瓦生產上。其實原山所在的博山地區就是後世裡的重要陶瓷產地,更在後世以燒製琉璃聞名。

  但此時齊國製陶業的中心在臨淄和徐關附近的昌國一帶,也就是後世的淄川一帶。原山附近人口較少,雖然原材料豐富,但此時的製陶業都集中於城邑之內,由陶正負責管理。

  齊國生產的陶器自古聞名,甚至遠銷至魯國,本國的用量也很大,在鐵鍋沒有普及之前,陶釜便是平民們的曰常炊具。陶器的應用范圍在此時十分廣泛,大的甕用來儲存糧食和水,小的罐用以存放食物和湯羹,陶器幾乎被應用於生活中的各個方面。

  而除了用煤燒製這些生活器皿,磚瓦和陶管也是一個重要的應用方向。此時土木結構、板瓦壓草房頂的建築,對風雨的抵抗能力很差,還更易起火,而磚瓦房雖耗費較大,卻是未來房屋的方向。

  不要說用煤來燒製陶瓦和磚塊了,只要將彩陶的燒製工藝改進一下,說不定便能燒製出瓷器來。畢竟原始瓷器相較於陶器來說只是粘土裡添了點高嶺土和石英,再有比較高的溫度便能燒成。

  可如果現在拿出一個後世常見的瓷碗來,只怕周王、諸侯或者貴族們說不定都把它當成稀世珍寶。就像是著名的隋侯珠,它被人像個珍寶一樣陪葬於地下,為後世人們所稱道。可真被人們挖出來,卻發現其實就是個黑乎乎的玻璃球,只是當時的玻璃很少見,所以被人當成了寶。

  只要現在小白燒出瓷器來,再控制好瓷器的產量和質量,絕對能將它吹成奢侈品,而且是貴族們的專利。就如同造出瓷器之前的歐洲貴族,將中國產的瓷器當成寶貝,擁有瓷器是有錢人的象征。而一旦他們自己能夠生產之後,瓷器就不再是奢侈品了,可見什麽東西都是物以稀為貴, 奢侈品就更是如此。

  而小白在以前玩陶塑的時候就接觸過陶瓷的製造,雖然條件不一樣但基本的過程可以靠試驗。小白打算在陶瓷製造上好好爬一下科技術,說不定將來單靠陶瓷的收益便能頂得上齊國鹽業的收入。

  小白看著眼前這座蘊藏著無數煤炭的山,盯著自己眼前挖出的煤炭,就像在看一堆黑色的金子。在命令虞人派專人負責看管這些礦洞之後,小白便命人帶上這些挖出的煤返回營地。對這幾個撞了大運挖出煤的幾個野人進行了封賞,除了每人都賞賜錢帛之外,還賜予了他們國人的身份,允許他們居住到城邑之中。

  這幾個野人因發現礦產而得受賞賜的事情一經傳出,齊國上下掀起了一股探礦找礦的熱潮。在齊國的“官山海”政策實施之後,官府明文規定一旦發現礦苗,此地便歸於國家所有。

  而對於發現了礦苗並主動向官府報告的人,一律賞賜錢帛和爵位。而對發現礦苗之後選擇隱匿,或是在私下裡開采者,更是嚴懲不殆,決不姑息。即便如此,找礦也是個改變命運的好機會,在近乎全民普查的情況下,一批淺層礦山被找了出來,極大豐富了齊國人對礦產產地的認識,為後人積攢了寶貴經驗,小白此舉也算功莫大焉。

  https://

  天才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