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移民全球》第759章:神賜之地(32)
在地球上,熱帶地區是雷電爆發頻率最高的地區,佔比超過70%。

這當中發生頻率最高的,是全球兩大雨林之一的“剛果雨林”,面積僅次於亞馬遜雨林。

不過全年無旱的高降水,使得熱帶雨林地區的雷電,並不會頻繁的轉換為火災。

在熱帶地區以外地區,雷電災害最為密集的就是潘帕斯草原,其密集程度甚至超過了,熱帶屬性的的亞馬遜雨林。

如果說,熱帶雨林氣候區,多到要溢出來的降水,能夠有效阻止雷電變化為火災的話,那麽降水沒那麽多的潘帕斯,就沒那麽幸運了。

一如人類的大規模砍伐,會讓需要較長生長期的森林退化一樣,過於頻繁的森林大火,同樣能夠破壞喬木們,繁育後代的努力。

相比之下,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生命力就要頑強的多了。

白居易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很好的幫助我們認識到了這一點。

既然潘帕斯草原在降水問題上,要比之“典型草原”要優越的多,那麽它在感官上,與國人通常從蒙古高原,

得來的草原形象,會不會有什麽不同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高”。

很顯然,更多的降水能夠促進草的生長,適配出更為優質的牧草品種。

生態學中,一般把1米以上的草稱之為高草。

30厘米以下的稱之為矮草,由於降水量少,以這個標準來看,蒙古高原的大部分草場,都只能被歸類為“矮草草原”。

每一個遊牧者,都希望自己的牛羊,能吃到最肥美的牧草,長久以來,“風吹草低現牛羊”是北亞遊牧M族,所最為憧憬的草原場景。

然而,即使在水資源最為豐富的“呼倫貝爾草原”,她因為在大興安嶺山麓,最高的牧草也不過1米多。

反觀,整體溫潤的潘帕斯草原,牧草的高度七八尺則是非常平常的事情。

比如被潘帕斯草原原產的典型草種,被國人稱之為“蒲葦”的“潘帕斯草”,植株高度就能夠達到驚人的一丈。

這使得潘帕斯草原在類型上,被認定為是典型的“高草草原”。

實際上,潘帕斯草原並不是地球上,唯一的“高草草原”,在北美也有一片“高草草原”。

關於這片草原的觀察成果,可以為潘帕斯草原前世及未來走向提供參考。

在“雨影效應”的作用下,從落基山脈到阿巴拉契亞山脈的米國腹地,的降水呈現出“西低東高”的走勢。

這片腹地的西半部,就是之前已經解讀過的“米國大平原”。

只是,要再次強調的是,所謂“大平原”,只是當年為了開發西部,所做的有意誤導,這片平原最準確的命名,應該是“米國大草原”。

“米國大草原”的西部邊界是明確的,那就是落基山脈東麓;至於東部邊界則相對模糊,一般被認定在西經97度一帶。

其實地勢可以幫助大家找到明顯的邊界,簡單點說,當我們在地形圖上,找到500米的等高線,就等於找到了,米國大草原的東部邊界。

如果,只是想在直觀的感受下“米國大草原”的范圍,則可以在米國行政圖上,試著找一下,

靠近加拿大的“北達科他州”東界,並將其向南拉出一條縱線,一路延伸至墨西哥灣。

按此方法在地圖上,拉出的這條縱線,大致也是米國本土的地理中線。

在地理中線以西的“美國大平原”上,草原的原始形態,還可以再細分為丙種類型。

一種西部,呈現出和北亞半乾旱草原類似狀態的“矮草草原”。

另一種是在“矮草草原”與“高草草原”之間,充當過渡帶的“混合草原”。

沒有被納入“米國大平原”范圍的“北美高草草原”,則成長於這條地理中線以東,

至密西西比河上遊之間,密蘇裡州及其以北地區,海拔在200-500米區間的土地上。

600-1000毫米的降水,保證了高草生長所需要的水資源。

然而,這畢竟是喬木生長的優勢區,與“潘帕斯草原”一樣,“北美高草草原”同樣需要一個外來乾預者,幫助他們戰勝森林。

助力北美高草獲勝的推手,仍然是頻繁發生的野火。

在19世紀,由於米國西進運動的開發,他們只能在堪薩斯州、密蘇裡州等地的一些小型保護區內,一睹北美高草草原的原始風貌了。

一個必須正視的客觀情況是, 由於周邊環境發生了極大變化,這些米國“高草草原”保護區中的野火頻率,已經被大大降低。

以至於,為了維持其原始生態,保護者們甚至會定期在草原上放火,以抑製樹苗的生長。

不過,這些圈養狀態下的高草草原,卻能夠為我們探知,潘帕斯草原的形成原因,提供有利的證據。

21世紀,對水資源要求更高的“牛”,是潘帕斯草原上最為優勢的物種,其數量,甚至比草原上的人口還要多。

如果說,類似呼倫貝爾草原的亞洲草原,能夠呈現出的是“風吹草低現牛羊”的景象,

那麽在降水條件更好的美洲高草草原,很可能風吹過去,你也是看不見牛羊的。

不過,在西班牙人抵達潘帕斯之時,這種景象他們是看不到的。

因為不要說是牛羊,甚至安第斯山脈所出產的羊駝,都沒有在此大規模生存的跡象。

在沒有畜牧經濟的情況下,想在草原上討生活,最原始的方式就是漁獵。

問題是,漁獵生活所能夠蓄養的人口,以及財富是微不微不足道的。

至於在中安第斯地區,借助梯田壯大的印加帝國,有沒有機會向這片溫帶草原,播灑農業經濟的種子呢?

純粹就地理范圍來說,印加帝國其實已經,觸及到了潘帕斯草原的邊緣。

換句話說,如果有足夠的動力,印加帝國是可以擴張過去的。

然而,兩個原因,決定了印加帝國會放棄這一想法。

首先,是與絕大多數征服者一樣,印加的統治者同樣將目標,鎖定在對人的征服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