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王朝的名稱,源自於它的都城“勝利城”( Vijayanagar)。
後世它的名字叫“亨比”(Hampi),南距卡納塔克邦S都B加羅爾約350公裡。
有“印度矽谷”之稱的B加羅爾,則是在17世紀末才興起的。
毗奢耶那伽羅王朝(公元1336-1565年),不僅提升了卡納塔克邦,
和卡納達人(印地語)的地緣Z治地位,也事實上成為了印度歷史上,最後一個印度J大國。
毗奢耶那伽羅王朝與巴赫曼尼王國,由此也在德乾半島,形成了長期拉鋸的局面。
雙方的Z治分割線,大體穩定在西起果阿邦,東至M加拉灣的克裡希納河一線。
這其中,巴赫曼尼蘇丹國所控制的德乾高原部分,包括有後世的:馬哈拉施特拉邦、卡納塔克邦/安得拉邦北部地區。
為了與同樣屬性的德裡蘇丹國相區別,王國的建立者聲稱,自己的祖先和權力來自於波斯王室,
一位叫巴赫曼的波斯王,並且側重於波斯、阿拉伯地區引入人才。
不過,真正的統治階層,還是那些源自,中亞/A富汗地區的突厥、普什圖家族。
在地緣結構複雜的印度,很少有一個帝國或者王國,能夠達到中央集權式的穩定。
尤其分封各地的綠教長官,本質都是有強大部族背景的軍事貴族。
公元15世紀-16世紀初,巴赫曼尼蘇丹國,在經歷一拔窮兵黷武式的擴張後,
做大的軍事貴族們謀求割據D立,並形成了五個新的蘇丹國,即:比達爾、比賈布爾、艾哈邁德納格爾、比拉爾、果爾貢德。
為了爭奪巴赫曼尼蘇丹國的遺產,五個身處“後巴赫曼尼時期”的新蘇丹國,內部互有爭鬥。
從地緣Z治角度看,這無疑為南方的印度J政權擴張,提供更大的縱橫空間。
迎來了自己的,黃金時期的毗奢耶那伽羅王朝,開始從軍事和外交兩方面著手,深入分裂的德乾高原北部。
正當四分五裂的南亞次大陸,看似又迎來了,新一輪的地緣Z治重組時,
兩股來自印度之外的新勢力,卻開始從海陸兩個方向迫近印度。
在傳統的西北方向,自稱這繼承了察合台汗國,和帖木兒血統的“巴布爾”,在與中亞草原而來的,
源自金帳汗國的勢力——烏茲別克人,爭奪河中失敗後,開始翻越興都庫什山脈,
進入了印度河上遊(喀布爾河)、開伯爾山口之西的喀布爾(公元1504年),
跟他的祖先一樣,站在了通過印度的大門口。
這個“突厥化M古人”,或者說試圖繼承,蒙古帝國遺產的“突厥人”,此舉的主要目的,並不在印度,
而是為了積蓄力量,從同樣屬性的烏茲別克人手中,奪回更應由自己,享有“法定繼承權”的河中之地。
但在接下來的反攻河中行動中,巴布爾很快再次敗於烏茲別克人之手。
後者對河中地區的主導權,則一直延續至後世。
當重回中亞的希望破滅後,巴布爾和他的支持者們,終於現實的把目光,投向了開伯爾山口的另一端,
並很快在風雨飄搖的德裡蘇丹國身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們於公元1524年進軍旁遮普,1526年拿下德裡,在印度北部正式建立“莫臥兒王朝”。
16世紀初的這場,從中亞傳導至印度的地緣Z治連鎖反應,並非第一次發生,甚至可以說是常態。
最著名的一次是400多年前,居於河西走廊大月氏人,
被蒙古人擊敗後,遷入了以伊犁河谷為核心的中亞草原。原居於此的白種遊牧民族塞人,被迫南遷至河中地區。
在大月氏人被匈奴人支持的烏孫人所逐,再次南下河中後,塞人又翻越興都庫什山脈,進入印度河流域建國。
就從中亞方向,入侵印度的勢力來說,曾經出現過,兩次屬性上的大變化。
一次是自地緣公元6世紀,突厥帝國的勢力擴張到河中之後,整個中亞開始突厥化。
諸白種遊牧M族,包括雅利安人、塞人等後裔的生存空間,逐漸被擠壓縮至了,伊朗高原-興都庫什山脈一線。
從語言角度劃分,前者屬於“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後者則屬於“印歐語系-伊朗語族”。
第二次大變化,就是阿拉伯帝國擴張,在中亞所觸發的*化浪潮了。
M族突厥化,宗J綠化,加上人種上混血化(黃白),成為了中亞M族的三大顯性標簽。
也直接導致入侵印度的西北通道,被打上了“突厥-綠教通道”的標簽。
即使強大的M古人進入,也沒有能夠改變這個趨勢,最終被融合。
如果歷史,再沿著這個軌跡延續的話,莫臥兒王朝即使完成了印度的統一,
也應該會在幾個世紀後,被來自中亞的新突厥政權所征服。
然而,在歐亞大陸的另一端,改變世界的殖民帝國擴張事件,已經打開。
當巴布爾與烏茲別克人,第一次爭奪河中的控制權時,達伽馬的船隊已經繞過了好望角,正向著印度發起最後的衝刺。
葡萄牙人的到來,改變了印度的命運。
經過這一天對印度地緣結構的解讀,達伽馬和他的船隊,終於又可以向印度出發了。
與印度當地政權達成貿易協議,是葡萄牙人此次遠航,甚至說整個海外探險行為的終極目標。
由於尋找到了阿拉伯向導,達伽馬已經對當下,印度的地緣Z治格局有所了解了。
基於印度西海岸呈現出的綠教、印度J政權南北分治的局面,葡萄牙人此行,似乎只要順著季風抵達,
“維賈亞納加爾王國”控制馬拉巴海岸,也就是後世的喀拉拉邦一帶,就能夠達成貿易協定。
公元1498年5月20日,從馬林迪出發的達伽馬船隊,在西南季風的幫助下,
僅僅花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將近2300海裡的航程,
抵達了馬拉巴海岸最重要的貿易城邦——卡利卡特,後世的喀拉拉邦科澤科德。
在天朝的記載中,卡利卡特還有一個知名度更高的標簽:古裡國(古裡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