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全球正文卷第六百六十六章:大國崛起雖然訂立一個Z治統一的終極目標,更多是一個掛在天際的理想,但並不妨礙各方以務實的心態,去推進經濟方面的合作。
畢竟,不管是從改變上層建築,還是提振眼下經濟的角度,打破地區經濟壁壘都是必須的。
純粹從種族、語言、地理結構等基本地緣要素來看,東非國家的這一預期,倒也算得上是有基礎的。
不過,無論是Z治還是經濟上的連通,都必須先做到交通的連通,而路網建設,卻又是最難最費時日的。
東非共同體正式成立之前,成員國就試圖從英、比、美等西方國家,尋求經濟上的幫助,來完善各國的基礎建設。
只是,從最終的情況來看,正在打通“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並且一直秉持著“要想富,先修路”戰略的天朝,應該是最有可能幫助東非諸國,實現夢想的國家。
東非共同體互聯互通的基礎,是由蒙巴薩港起向東非腹地延伸,經肯尼亞首都內羅畢,
連接烏乾達、盧旺達、布隆迪、坦桑尼亞、南蘇丹,甚至剛果東部的“東非鐵路網”計劃。整個計劃預計2030年建成。
2015年,整個計劃的第一段“蒙內鐵路”,蒙巴薩至內羅畢已經由天朝企業承建開工了。
顯而易見的是,這一計劃如能成功實施,將極大提升肯尼亞在東非國家,乃至整個非洲的話語權。
因此,盡管在建設中,不出意料的又遇到的人權、環保方向的阻力,但還是很有希望成為,複製“亞吉鐵路”的又一個成功標準。
事實上,最早提出“東非聯邦”設想的,是該地區的前宗主國英國。
上世紀50年代,在非洲獨立浪潮已不可逆轉之時,英國曾經希望將治下的“英屬東非”,包括:
桑給巴爾、烏乾達、肯尼亞,以及從德國人那裡,接收來的坦噶尼喀組合成“東非聯邦”。
無奈當時急於D立的原住民們,並不支持這個宏大的計劃,而是各自謀求D立了。
至於最早進入斯瓦希裡地區葡萄牙人,卻從來沒有關心過東非的Z治形態。
對於他們來說,這只是塊通過印度的跳板罷了。
雖然同屬斯瓦希裡城邦體系,但蒙巴薩和馬林迪兩城,對於葡萄牙人的態度卻大相徑庭。
前者因認定,這個後來者,一定會對自己的貿易得益構成威脅,而非常的冷淡。
後者則相信,葡萄牙人可以幫助自己,在與蒙巴薩等城邦的競爭中,獲得額外的的優勢。
在任何一個不管緊密還是松散的集團中,這兩種態度的存在,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一些看似整體實力有限的族群/Z治體,能夠做到“蛇吞象”,正是看到並利用了,對手內部的縫隙。
而所謂Z治家、外交家的生存空間,也正在於此。
葡萄牙人在馬林迪不僅得到的補給,還得到了接下去航行的方向。
一位叫作伊本.馬吉德的阿拉伯航海家,成為了葡萄牙艦隊的領航員。
按照傳統的沿海岸航行法,達伽馬需要繼續沿非洲海岸線北上,經索馬裡進入阿拉伯半島的阿曼沿海,然後再由沿伊朗高原邊緣,進入印度河下遊地區。
奧斯曼帝國到並不會,成為達伽馬前行道路上的障礙,因為這個突厥帝國,此時的直接統治區,還在安納托利亞高原及巴爾乾半島。
埃及、敘利亞,以及漢志地區,則處在馬穆魯克王朝的控制之下。
不過,葡萄牙人開拓印度洋航路後不久,奧斯曼帝國便完成了,對上述地區的征服。
將控制線,延伸至波斯灣北部及亞丁灣奧斯曼,隨即開始直接染指印度洋貿易。
需要說明的是,由於奧斯曼帝國是在1517年,吞並了馬穆魯克王朝的。
因此,將伊比利亞雙雄,開辟新航路的直接原因,僅僅“歸功”於土耳其人,似乎有失公允。
事實上,奧斯曼帝國阻斷商路一說,更多的體現在,攻克了君士坦丁堡之後的土耳其人,開始佔據了東地中海的海上優勢。
雖然,這並不意味著歐洲人,再也無法獲得來自東方的商品。
但海洋控制力的削弱,無疑極大影響了,威尼斯等海上共和國議價能力,並拉高了這些商品,在歐洲的物價。
以最負盛名的胡椒為例,15世紀末,歐洲人從威尼斯人手中購買100磅的話,需要花費80個金幣。
而在印度,達伽馬僅僅花費3個金幣,就可以買到。
這其中,能夠為葡萄牙人,帶來的利潤有多麽的豐厚,就可想而知了。
客觀的說,奧斯曼帝國的敵對態度,固然是威尼斯商人,走向末落的重要原因。
但真正將他們擠出地緣Z治舞台的,還是新航路的開通。
這就好像,大車店的馬車再貴,只要能夠通過,限制執照而獲得壟斷地位的話,都會有顧客不得不為之買單。
只有在政府允許私人馬車野蠻成長的時候,大車店行業才會真正感覺有窮途末路之感。
讓葡萄牙人值得慶幸的是,唯一有可能,對其進行某種程度“管制”的羅馬J廷,
並不會為了保護,威尼斯這類地中海掮客的得益,對他們的擴張行為進行限制。
離開了馬林迪的達伽馬船隊,並沒有繼續沿海岸線北上,而是在阿拉伯領航員和風的幫助下,開始了橫穿印度洋,直奔印度南部的旅程。
幾年前,哥倫布的跨大西洋之旅,也是在風的幫助下做到的。
比起無知無畏的哥倫布來說,有阿拉伯人幫助的達伽馬,所冒的風險倒是要小的多。
與在大西洋上幫助哥倫布的西風、信風不一樣的是,北印度洋地區盛行的風是“季風”。
所謂季風,顧名思義就是在固定季節吹來的風。
幫助達伽馬駛往印度的季風,是每年5-6月,開始盛行於北印度洋,即赤道以北的“西南季風”。
所謂“西南季風”的來源,其實也是“信風”。
每年,北半球夏季之時,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帶北移,在越過赤道後受地轉偏向力影響,
向東北方向發生偏移,並在北印度洋及其周邊地區,夏季佔優的“西南季風”,
由於海域狹窄,本該盛行於,北印度洋地區的“東北信風”並不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