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給河流基本為季節性河流,一直到尼日爾-貝寧-尼日利亞相接處一帶,才開始進入降水充足的熱帶草原氣候區。
這片熱帶草原氣候區的邊緣,也是桑海人最初的生存之地
正常情況下,桑海人應該沿著尼日爾河向南擴張,遷徙到資源更為豐富的地區才是。
然而跨撒哈拉貿易所帶來的紅利,卻驅使著桑海人沿河北上,以從跨撒哈拉貿易中分一杯羹。
11世紀時,桑海王國的政治中心,被確定在了廷巴克圖東部約400公裡處的“加奧”。
一個簡單的定位方法,是在地圖上找出0度經線。
這條穿越英國格木威治天文台的“本初子午線”,向南延伸到尼日爾河並與之交叉的點,就是加奧的位置所在了。
加奧的位置,對於控制尼日爾河下遊的貿易非常有利。
這也使得它後來與廷巴克圖、傑內兩城,共同組成了尼日爾灣的貿易三角中心地帶。
桑海人的貿易紅利,很大程度與本土中間集團的形成、壯大有關。
與那些從沙漠北方而來的阿拉伯/柏柏爾商人相比,出身土著黑人部落的商人,能夠將貿易線拓展到離沙漠更遠的地方,並且更容易發現新的客戶並可供交易的資源。
同時,這些土著商人,也是最先接受綠教的西非人,使之在與北方貿易商進行交易時,可以毫無困難。
由於馬裡帝國的強大,加奧的桑海王國,最初也算是馬裡的屬國。
失去廷巴克圖,是馬裡帝國衰弱的一個重要標志,也打破了馬裡-桑海之間的平衡關系。
不過最先奪取這座貿易、文化中心的並不是桑海人,而是於1433年,它的初建者圖阿雷格人。
然而圖阿雷格人,並沒有像天朝歷史上部分成功者一樣,入主中原建立強大政權。
借勢崛起的,是以加奧為立足點的桑海人。
桑海人在1469年,通過奪取包括廷巴克圖、傑內在內的內尼日爾河三角洲。
桑海王國正式晉級為“桑海帝國”,馬裡像原來的加納那樣,反過來成為後來者屬國。
那些原本臣服於馬裡人的西部部族,也很快成為了桑海帝國的一部分。
桑海帝國的崛起,很大程度源自於相對惡劣的環境,以此由此引發的尚武精神。
在軍事層面,除了學習北方遊牧民族,建立強大的騎兵部隊以外,甚至還建立了水軍,以使之在尼日爾河流域,擁有更強的機動能力。
強大的武力,使得桑海帝國一如周王朝一樣,在領土方面的成就,超出了兩個前輩。
這其中,除了桑海人自己帶入的尼日爾河灣東部領土以外,桑海帝國最大的收獲,就是向撒哈拉沙漠擴張成功。
後世在非洲的板塊劃分中,我們會看到,馬裡共和國是西非諸國中,領土向北延伸最多的國家。
這片撒哈拉之地,就是桑海帝國的地緣Z治遺產。
也可以說,馬裡共和國與其說是繼承了當年馬裡帝國的遺產,倒不如說是桑海帝國的翻版更為準確。
後世的馬裡,選擇了“馬裡”,而不是更為強大的“桑海”作為繼承對象,與其D立之後,與塞內加爾的一段蜜月期有關。
在擺脫法國殖民統治的過程中,原為法國控制下的“法屬蘇丹”(後世的馬裡)。
於20世紀50年代,與塞內加爾共同組建了聯邦性質的“馬裡聯邦”。
基於馬裡帝國的統治中心,更靠近兩個聯邦主體的中心位置,選擇“馬裡”這個標簽,會比桑海更有利於形成共同的國家、民族意識。
不過這個脆弱的聯邦僅僅運行了一年多時間就宣告解體了。
解體的直接原因,是法國人在後殖民時代和英國一樣,建立了一個類似“英聯邦”的政治體——法蘭西共同體,以延續自己在殖民時代的影響力。
基於這種不影響D立地位的政經聯盟,對原殖民地國家的發展也有益處,大多數原殖民地國家,都選擇了加入。
就塞內加爾和“法屬蘇丹”的情況來說,擁有海岸線的塞內加爾,認為自己更有機會,從“法蘭西共同體”中獲益。
身處內陸的“法屬蘇丹”則由於擔心,會因此削弱自己在聯邦中的地位,而持反對意見。
在塞內加爾退出聯邦,獨立加入法蘭西共同體後,原來的法屬蘇丹部分,就變成了後世的“馬裡共和國”。
當時還有貝寧等5個原法屬國家一並退出,馬裡後來又選擇了加入。
順便說下,後世的“法蘭西共同體”,雖然表面還存在,但卻在影響力上遠不如“英聯邦”。
追根溯源的話,與英國人更為濃厚的重商主義思維,以及有個能夠充當黏合劑的“王室”不無關聯。
現在距離英、法在海外競爭的時代還有100多年年時間,我們還是把視線,拉回到桑海帝國崛起的時段來。
從地緣屬性上來說,西非土著政權從熱帶草原地帶,將控制力延伸到薩赫勒地帶,是很好理解的。
一方面,薩赫勒地帶的南部,可以種植耐旱的作物高粱,並由此而建立定居點。
另一方面,這條中間地帶不僅是貿易中轉區,生存其間的遊牧民族,還會給尼日爾河的“黃金帝國”帶來壓力。
要知道,西非三大帝國崛起的一個很重要標志,就是能夠壓製住北方遊牧的圖阿雷格人。
然而將控制區延伸到撒哈拉沙漠腹地,就不是很好理解了。
即使是出於控制商道的目的,在沙漠中心多的那麽一兩個有水井的補給點,看起來意義也實在不大。
除非這片沙漠中,有桑海帝國所垂涎的資源。
答案的確如此,能夠讓桑海人,冒險將控制力伸入沙漠腹地的,是堪比黃金的另一項資源——鹽。
雖說製鹽業的產生,並不是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
人類可以像動物一樣,通過食物,特別是肉類,及舔食含鹽土壤、岩石,來獲取身體所需的鹽分。
但當人類通過農作等方式,擴張自己的食譜後,身體對於鹽分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大。
同時,鹽還可以幫助人類,將食物儲存起來,以使減少季節周期,對種群人口的致命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