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移民全球》第615章:大國崛起(15)
需要注意的,尼羅河上遊-印度洋一線,以埃塞俄比亞高原為核心的“非洲之角”(東非地區)。

在人種上,屬於高加索人種與尼格羅人種的混血類型,族系上被單獨稱之為“庫希特人”。

由於這一混血特性,有的研究者甚至會將之剝離出“H人”的范疇,歸類入阿拉伯人、柏柏爾人的閃含民族。

當然,更多的時候,在種族特征上,更趨向於尼格羅人種的庫希特人,是被標注為“庫希特尼格羅人”的。

除了上述兩種典型H人,和一種非典型H人以外,非洲還存在一些其它的族系。

其中數量最多的,是分布於非洲西南角的“桑人”(科伊桑人)。

隨著非洲殖民歷史的推進,這些族系的前世今生,也會一一呈現在我們面前。

這階段引出非洲種族劃分的一些概念來,是因為大家在閱讀我給你們的相關資料時,會看到這片土地上的土著,經常被稱之為“蘇丹人”。

並還能看到“東蘇丹”、“中蘇丹”、“西蘇丹”的稱謂。

“蘇丹”一詞源自於阿拉伯語,意為“H人的土地”。

基於地理位置關系,直接與撒哈拉沙漠對接的黑非洲地區,也因此被泛稱為“蘇丹”。

所謂“蘇丹尼格羅人”的分布、遷徙區域,也正是指向於此。

只是由於現在“蘇丹”一詞,已經為尼羅河中上遊的兩個國家所壟斷(北蘇丹、南蘇丹)。

這些標簽的存在,無疑會造成認知上的困惑。

後世搶奪到“蘇丹”這個標簽的區域,就是廣義蘇丹中的“東蘇丹”。

我正在解讀的西非地區是“西蘇丹”。

至於中蘇丹,則是東、西蘇丹之間,以乍得湖為中心的中非地區了。

它的地理地緣結構,我後面會有所解讀。

在歷史上,現在的“馬裡共和國”,也曾經被稱之為“法屬蘇丹”。

當然,剛才已經說了,東蘇丹在Z治上已經注冊了這個標簽。

不過“法屬蘇丹”,選擇了更有地緣政治價值的“馬裡”。

而不是帶有地域色彩的“蘇丹”,倒是更有意義,畢竟前者本身帶有一段輝煌的歷史。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與習慣熱帶沙漠氣候的閃含人不同的是,蘇丹尼格羅人的原生區域,屬於“熱帶草原氣候區”。

相信通過我前面的介紹,大家對非洲熱帶草原有了一個大概的認識。

非洲熱帶草原是一片一望無際,間雜著稀疏喬木與灌木的綠色之地。

熱帶草原為“稀樹草原”屬性。

數以十萬計的角馬、斑馬等食草動物,在草原上隨季遷移。

而身處食物鏈頂端的獅子、獵豹等食肉動物,則在它們身邊徘徊、潛伏。

是的,與溫帶四季分明的氣候不同,熱帶草原氣候分為二季:雨季和旱季。

這片土地並不缺水,但降水時間極其失衡。

一年700-1000毫米的降水集中在雨季,另外,將近半年時間,則是幾乎沒有任何降水的旱季。

剛才那些生機盎然的描述,只是出現在降水充足的月分。

等到旱季降臨,這片土地所呈現的,就是一片絕望的景象了。

溫帶典型草原地帶(乾草原)的年降水量,通常只有250-400毫米之間。

年平均降水超過650毫米,就可以滋養出邊片的森林了。

純粹從這個數據比較,非洲熱帶地區的降水,應該更有利於樹木生長的。

不過考慮到一年當中,有近半的時間沒有補水,森林被耐旱的草本植物所淘汰,也就很好理解了。

當然,雨季充沛的降水,以及更高的溫度,使得熱帶草原的質量,要遠好於乾草原。

以至於不僅能讓捕食者們躲在草叢中,更能哺育出種類豐富,且種群數量龐大的植食動物。

一如歐亞乾草原、荒漠草原地帶滋養出了以羊、駱駝為代表的遊牧經濟一樣。

非洲的熱帶草原地帶,也同樣讓一些土著部族,從原始的漁獵經濟,轉向了遊牧經濟。

對水資源要求更高的“牛”,具體為“長角水牛”,是非洲熱帶草原牧業的主要品種。

基於這一特點,這些阿拉伯人/柏柏爾人眼中的“蘇丹人”。

對半乾旱的薩赫勒地帶的滲透力並不強,尤其是在降水更為稀少的薩赫勒北部。

圖阿雷格人的到來,徹底改變了薩赫勒地帶的人口結構。

這些北方人帶來的駱駝、綿羊/山羊,要更為適應薩赫勒地帶的氣候。

由此也帶來了兩個直接影響:一是薩赫勒地帶的原生平衡, 被大量引入的外來物種所打破,出現了草場退化等現象。

二是定居化的圖阿雷格人,不可避免的與熱帶草原地帶的“蘇丹尼格羅人”,發生了地緣聯系。

至於二者之間會發生什麽樣的事情,相信看慣了幾千年來,無數中原王朝與遊牧民族恩怨史的你們,應該會很能理解這一點的。

順便說一下,純粹從種族的角度來看,在薩赫勒地帶,已經生活了上千年的圖阿雷格人,事實上,已經變成了,一個類似東非“庫希特尼人”那樣的混血民族了。

不過與混合時間更長,多被歸類於尼格羅人種的後者不同的是,圖阿雷格人地緣屬性,還是能夠支撐他們,與北非的親戚們劃為一類的。

加入跨撒哈拉貿易,或者直接以劫掠的方式從中分一杯羹,是圖阿雷格人在遊牧經濟以外,常見的補給方式。

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

在世人眼中,圖阿雷格人的強盜標簽,給人的印象要深刻的多。

不過不要以為,圖阿雷格人就沒有“生態”觀念了。

通常情況下,他們並不會竭澤而漁,而是會給被劫者留下足夠利潤,或者直接按比例收保護費。

也就是說,圖阿雷格人的存在,並不會像奧斯曼帝國那樣,嚴重影響貿易通道的通暢。

雖然遊牧讓人自由,“山賊”這份職業看起來也很有前途,但卻不代表圖阿雷格人,就沒有更高追求了。

以中原王朝博弈北方遊牧勢力的經驗來看,一方的混亂往往是另一方的機會所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