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一貫支持、鼓勵宗教界和學者傳播知識的工作。
這種支持鼓勵對中亞、歐洲、中國、印度等國和地區的各種文化知識潮流的形成,直到了積極的作用。
在此潮流中,人們不但交換有關宗教的看法,而且提高工業、地理、數學、哲學、語言學、天文學等學科知識。
可以說,成吉思汗是交流科學技術知識的創始人。
(十一)最早提出並實踐了“全球化”
蒙古國著名學者什·畢拉教授,經過多年的文獻研究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成吉思汗最早提出了“全球化”概念,並把他當作一種理論指導局勢和行動,貫穿於所有征服活動中。
當時,成吉思汗的騎兵鐵蹄衝出了亞洲踏進了歐洲大地。
半個歐洲歸屬於他的統治之下,以武力將自己的主權范圍、政治制度和主張擴大到全球各地。
他開辟“驛路”,設置“驛騎”,把驛站延伸到西域。
設置了欽察道、波斯道等國際交通網,遙通波斯、敘利亞、俄羅斯和歐洲各國。
設驛站,天塹變通途,連接了世界各地。
蒙古帝國還把達魯花赤派往他們的統治地區,推行黃金家族的一套政治制度,力圖建立蒙古帝國的國際新秩序。
一個時期畏兀兒蒙古文成了世界文字,象今日的英文一樣,通用於被佔領的國家和地區。
成吉思汗既相信武力也積極運用各種外交手段,他倡導各國使節有豁免權,還廢除了用酷刑逼供獲取情報的方法。
1206年蒙古帝國所制定的“忽裡勒台”制度,是當今社會的民主選舉製的原始形態。
當時這一制度迅速傳到了被征服各國,在他們的政治生活中產生過積極影響。
畢拉教授說:“經濟全球化趨勢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鮮明特點。
隨著各國間全方位交往的進一步發展,特別是世界自由貿易的日臻完善。
成吉思汗當年執著實施的“打破此疆彼界”、“和平自由通商”等全球化戰略得到了公認和發展。但是現在的全球化與過去不同。
那時候的全球化是以武力強行推行的,而現今的全球化是以和平的方式,靠思想智慧促進的。
那時候是通過驛站實踐全球化,而現在是靠電子網絡實現全球化的。
我們要加速發展全球化,決不能動用武力,也不能以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和“冷戰”的方法推行全球化。
我們主張以先進的思想文化、科技力量推動全球化,特別要關心不發達國家,幫助弱小民族發展經濟,盡快擺脫貧窮落後。”
韓國著名學者金鍾日說:“大地是人類的家園,我們只有一個家園,這是當今人類‘全球化’的新概念。
然而,‘全球化’起源於成吉思汗的大統一。”
他在最近出版的《千年歷史人物》一書中寫道:成吉思汗的經濟政策,是當今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雛形······
成吉思汗在其統治的廣大地區,無論是政治,還是經濟以及宗教信仰、思想各個方面實施了開放政策。
就眾多宗教和教派而言,在當時的世界各地,只有成吉思汗統治地區才能夠平等、共存。
成吉思汗的開放政策,是當今世界國際關系發展趨勢的的先行。”
(十二)一生留下了最多的“謎”
成吉思汗及其子孫軍事征服活動的成功,給後人留下了許許多多的謎。
為什麽一個喪父的孤兒,終於成了統一蒙古諸部的大汗?
為什麽一個只有十幾萬軍隊的蒙古汗國,居然可以戰勝經濟、文化比較發達,
有幾十萬、幾百萬大軍的大國,進而征服了半個世界,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為什麽經濟文化落後的小國,可以戰勝經濟文化先進的大國?
為什麽剛剛進入奴隸製大門的蒙古帝國,可以戰勝有千年封建制歷史的國家?
成吉思汗為什麽能用很少的兵力戰勝了幾倍、幾十倍於他的兵力,而他總是把握勝利?
他的軍事活動為後人確實留下了很多不解之謎!
成吉思汗所締造的龐大帝國,又為何在數十年之間便分崩離析,不能維持統一之局面?
蒙古帝國的興起與衰落,是一個令人難解的謎!
成吉思汗的出生到成功是一個謎,同樣,他的死也是個謎。
諸將遵照成吉思汗的遺囑,秘不發喪。
葬地是成吉思汗生前選定的,將他的遺體埋葬在水草豐美的薩裡川。
但在薩裡川地區,也早已找不到志吉思汗的陵地了。
據說,成吉思汗被埋葬以後,驅趕萬匹戰馬踐踏。
然後殺死一頭小駱駝放在那裡,派1000名騎兵守護,第二年春草複生,守衛的人移帳遠走。
青草遍野,樹木叢生,誰也不知道成吉思汗埋在哪棵樹下了。
如果要祭祀,則讓小駱駝的媽媽母駱駝作向導,母駝躑躅悲鳴的地方就算是埋葬地點了。
等那隻母駝死後,人們就再也找不到埋葬地了。
成吉思汗陵墓至今是個大謎團,吸引著人們去探究。
橫掃歐亞大陸之後,人們對成吉思汗的評價。
恩格斯:成吉思汗在中世紀踏碎了歐洲人的心靈。
孫中山:縱觀歷史,成吉思汗時期遠比中國最強盛時期更強大。
*:要保存成吉思汗時代的榮耀。
拿破侖:我不如成吉思汗,他的四個虎子都爭著為其效力,我無這種好運
華盛頓:歐洲人稱其為“世界之鞭”他是名副其實的“人類之王”。
世界秩序因他而改變。
人類的世界觀因他而升華。
成吉思汗的成就就是現在企業成功的典范,他把企業追求卓越與員工的忠誠有效地結合起來,因此受到企業家和普通員工的青睞。
哈伯斯:起於災難而終於卓越,除了耶穌,恐怕再難有人與成吉思汗匹敵。
美國周刊:世界影響最大的人物--成吉思汗為千年風雲第一人!
馬克思在談到成吉思汗時曾說:“成吉思汗戎馬倥傯,征戰終生,統一了蒙古, 為中國統一而戰。祖孫三代鏖戰六七十年,其後征服民族多至720部。”
在《馬克思印度史編年稿》一書中,馬克思寫道,成吉思汗在統一蒙古的過程中組建了一支軍隊。他“依靠這支軍隊征服了東蒙與華北,然後征服了阿姆河以北的地方與呼羅珊。
還征服了突厥族地區,即不花剌、花剌子模和波斯,並且還侵入印度。
他的帝國的疆土從裡海一直沿伸到北京,南面伸展到印度洋和喜馬拉雅山西面到阿斯特拉汗和嘉桑。
他卒後這個帝國分為欽察汗國、伊兒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和元朝。
前四部分由汗統治;最後一部為帝國的主要部分由大汗直接統治”。
東方戰神——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統帥成吉思汗及其繼承者。
不僅組建了一支當時天下無敵的強大騎兵,出色地解決了軍隊給養、後勤供應。
還創造性地運用了一系列符合騎兵作戰特點的戰略戰術,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
印度前總理尼赫魯在《怎樣對待世界歷史》一書中說:“蒙古人在戰場上取得如此偉大的勝利。
這並不靠兵馬之眾多,而靠的是嚴謹的紀律、制度和可行的組織。
也可以說,那些輝煌的成就來自於成吉思汗的指揮藝術。”
他非常讚成勒·加特的說法:“蒙古人所進行的征戰,就其規模和藝術、突然性和靈活性、包圍的戰略和戰術而言,是史無前例的。”
成吉思汗即使不是世界上惟一的、最偉大的統帥,無疑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統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