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四月,是踏青的好時節。
山中草長鶯飛,桃紅柳綠美不勝收。
幾條拓寬的官道直通太白路軍小學,沿途叢山起伏,有村落處,桃花紅李花白。
滿山綻放著各種顏色的杜鵑花,最多最燦爛的是猩紅的太白杜鵑花也叫映山紅。
田野裡,麥苗返青,一望無邊,仿佛綠色的波浪.那金黃色的油菜花,在綠波中閃光。
清明時節的春雨期已過,即將進入時雨時晴的難測的五月天。
這幾天豔陽高照,道路不再泥濘,太陽暖洋洋令人神清氣爽,穿夾衣也感到渾身舒暢。
山裡的人們,也必須穿單衣了。
午後第一節勞動課,陳遠宏正帶著師生們在學校裡的三十畝麥田裡忙活著。
這也是他力排眾議搞出來的,學校裡還有菜地和養殖場,每天有半個時辰的勞動課。
這樣既鍛煉了師生的勞動技能,不至於讓他們十指不沾陽春水,最後學習畢業了,連麥稻都不分。
最後讀成一個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廢物,嚴重與現實脫節。
太白陸軍小學逐漸走上了正軌,陳遠宏非常滿意,他決定,以後所有的學校都照太白陸軍小學為母本開辦。
雖然天氣逐漸炎熱起來,大家乾得很輕松,陳遠宏帶著大家用鐮刀割野草,雖然輕松,但額上依然見汗。
這時王盼走到他身邊,低聲說道:“公子,您名單上的大部分人物全部到了。”
陳遠宏直起腰,把鐮刀遞給了他,接過毛巾擦了擦汗。
“哦,太好了,我馬上回去,你們繼續。”
看著花廳裡,一百多揣測不安的人,陳遠宏不由得樂開了花。
這些人都是大寶貝呀!其中一個叫趙元奇的瘦弱年輕人,是趙士禎的兒子,屬於陳遠宏名單上前三名人物。
趙士禎可以說是陳遠宏最敬佩的明朝科學家中的幾個人之一。
他生於1554年,大約在1611逝世,中國明代火器專家;字常吉,號後湖,浙江樂清人。
他發明的火箭溜、製電銃、鷹揚炮等,在當時抗倭戰鬥中發揮了強大的作用,他著的《神器譜》、《備邊屯田車銃儀》等書,受到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高度評價。
在明代火器發展史上,湧現過一大批對火器生產、製造作出傑出貢獻的人物,他們對火器的發展和進步的影響不可低估。
明神宗萬歷年間的趙士禎,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位。
他曾對多種火器加以改造,經他改造過的火器更加實用,殺傷力更強。
趙士楨研究火器的范圍很廣,包括槍、炮、火箭、炮車等等。
他的研究工作,不但得之秘傳、參之載籍,正之素經戰陣之人,並且窮搜冥思,苦堅生慧,巧熟兩湊。
因而在總結和接受前人經驗的基礎上,有新的創造,並對自己的研究成果不斷改進和提高。
例如,他研製出掣電銃後,發現因相接處稍有噴泄之患,就加以改進,結果聊變其製,克服了這個缺陷,便能免致薰灼兩旁士卒。
又如萬歷二十六年進呈的迅雷銃,可以連發五彈;至萬歷三十年,就發展成為戰酣連發,可以一氣發射18彈。
趙士楨還非常注意國外火器技術的發展,並加以攝取和創造性的運用。
所以他的發明往往能夠較舊器則數倍其利,較倭銃則便利倍之。
如當他得悉日本人使用一種新式火器大鳥銃,
威力大,命中率高,十分厲害。 他就旦精竭慮,取其長處,結合其他火器的優點,發明了鷹揚炮,足以壓倒日本的大鳥銃。
難能可貴的是,趙士楨的整個研製工作是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進行的。
他得不到經濟的支持,就自掏私囊,散金結客,捐資鳩工,苦心經營起來。
到了晚年,健康狀況惡化,仍然勉力堅持,不稍怠懈。
正如他自己所說的:以薄柳孱弱之軀,備極勞苦,孳孳吃吃,恆窮年而罔恤,且以一生辛勤耕筆之余,千金坐散而不顧。
他在這樣困難的條件下作出如此重大的成績,是令人敬佩的。
因為將官和士兵輕視火器的作用,針對這種情況,趙士楨采用上奏折、著書立說等方式。
他製造輿論,廣引古今中外戰例,極陳火器之利,駁斥種種陳腐落後的觀念,慷慨陳詞,大聲疾呼,以期引起朝野的重視。
他還針對當時一般武人“器不知製,製未必精,藝不肯習,習未必攻”。
以及“知之者既深藏固秘,不知者又加詆毀”等情況,著意進行火器知識的普及教育。
他編寫的《或問》《雜說》等材料,都盡量做到深入淺出、圖文並茂、通俗易懂。
便於廣大士兵閱讀,表現了一個愛國科學家的熱誠心腸和豁達態度。
趙士楨還親自進行火器使用的教習,他對其家人的訓練,堅持了一年以上。
銃手的缺乏也是當時一種嚴重的情況,後來甚至要到國外去招募。
此外,他對火器的管理制度也十分注意,大力宣傳外國的管理辦法,這些做法都是很有見地的。
他發明的火箭溜,是中國火箭發展史上的一座裡程碑。
趙士禎世途坎坷,終生潦倒。
同鄉詩人何白有散盡乾金空四壁,秋風蕭瑟臥文園之歎,但他在火器研製方面的輝煌建樹,他的《神器譜》、《備邊屯田車銃議》等著作,卻功在國家,彪炳千秋。
王重民教授將他與李時珍、邢雲璐、宋應星、徐光啟、李之藻、王征等並列,認為是對中國傳統的科學做了總結工作的科學家。
英國學者李約瑟的論著《中國科學技術史》,也高度評價了趙士禎《神器譜》一書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上的地位。
陳宏與大家親切的交談起來,他特別問了趙元奇關於火器方面的知識。
這小子跟他父親一樣,可以說是一個火器方面的狂熱分子,而且青出於藍勝於藍。
兩人一聊就聊到了火器上面,他父親的代表作,魯密銃是一個無法回避的話題。
魯密銃代表了這個時代火器發展的巔峰成就。
魯密銃在明朝與清朝(後金)為數不多的幾次勝利戰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天啟六年,努爾哈赤率領十萬鐵騎攻打寧遠,袁崇煥率八千人用紅衣大炮和他的車營戰術,把努爾哈赤打得落花流水。
而車營就是手推車加木板加手持魯密銃的槍手組成,類似於現在的裝甲車。
按明朝的武備志記載,魯密銃采用當時明朝最先進的火藥技術,射程可以達到600米,這樣逆天的性能導致後世很多人對這個記載表示懷疑。
直到有現代的軍事專家通過仿製魯密銃對它的性能做了一番科學測試,才揭開謎底。
他們發現魯密銃長度接近兩米,槍管接近1.6米,實際測試其射程可以超過550米。
而同時代的日本鳥銃射程才430米,整整差了100多米,而且魯密銃精度比日本鳥銃還高。
既然魯密銃這麽厲害,為什麽最後明朝還被清朝打敗並且取代了呢?
因為魯密銃生產不容易,它槍管由精鐵所製,十斤生鐵反覆鍛打才能生產出一斤能夠生產槍管的精鐵。
只有用這樣的精鐵製成的銃管,才能堅固耐用,射擊時不會炸裂。
製作時通常先用精鐵卷成一大一小的兩根鐵管,以大包小,使兩者緊密貼實,然後用鋼鑽鑽成內壁光滑平直的銃管。
鑽銃工藝很精密,每人每天只能鑽進1寸左右,大致一個月才能鑽成一支。
銃管鑽成之後再於前端裝準心,後端裝照門。
銃管尾部內壁刻有陰螺紋,以螺釘旋入旋出,旋入時起閉氣作用,旋出後便於清刷銃內壁。
管口外呈正8邊形,後部有藥室,開有火門,並裝火門蓋,這樣才算製造好一根銃管,費時費力成本太高。
尤其到了這一時期,士兵還不如叫花子,貪官汙吏橫行。
加上天災頻繁,國力衰弱,朝廷直接停止了生產魯密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