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證道小說世界》第5章 年祭與入籍
  十二月三十,接近中午時分。

  王氏宗廟位於王家所有建築群的最中央,南北長約七百米,東西寬四百多米,內外三重圍牆,由前後二殿及最後的輔殿構成三層封閉式庭院。

  前殿是宗廟大殿,聳立於整個宗廟建築群的中心,重簷廡殿頂,三重白玉須彌台基,四周圍石護欄。

  大殿大廳中央是初祖及二祖雕像,下有小祭台以及祭祀用的樂器,其他房間則陳列王家先輩及外姓有功之人的雕像或畫像,並備注其生平事跡。

  大殿台階下方是主祭台,主祭台上置有一座巨大的鼎,再下則是寬闊的廣場。

  廣場佔整個宗廟建築面積的五分之一,可以輕松容納數萬人,廣場兩邊各有配殿十余間,右配殿供奉對王家有功的王姓族人牌位,左配殿則是供奉外姓有功之人牌位。

  配殿兩側肅穆的立柱,上刻有各種草木紋、海獸紋,前方則有祭台、燎爐,各種布置皆是既莊嚴又不失精致。

  此時的廣場上,大片的人群已經基本集結完畢,一眼望去,密密麻麻,不下萬人,這些都是既有先祖享宗廟供奉,自身又屬當前王家勢力核心的人。

  人們逐漸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按地位及輩分,以每戶為單位,有序站位。

  人群第一排共有6人,正中間是一慈祥老者,在前來宗廟的途中,王大路已經知道了他的身份,王氏族老,前任家主,自己的九世祖,先天實丹強者,王天正。

  王天正右側是王大路的爺爺,現任家主王東來和王大路的奶奶襲月;王天正左側則是“襲將軍”及一銀發老嫗,應該是襲將軍的夫人;再左也是一老者,王大路也是認得,正是自己覺醒記憶那天與爺爺及襲將軍一起來看自己的人。

  人群第二排大約有近百人,基本都是老者,隻有中間幾人是中年模樣,並且這些人隻有少數幾人攜帶女眷。

  第三排的正中間,王鷹抱著王大路筆直站好,身邊則是王大路的母親薑寧。最初王大路還時不時左看右看,觀察四方,驚奇的發現整個廣場,六歲以下的孩童似乎隻有自己。

  隨著人們各自站好,廣場上逐漸安靜下來,一股莊嚴的氣氛油然而生,王大路也停止了動作,凝神注視前方。

  隨著主祭台旁的禮官宣布祭典開始,宗廟前殿大門緩緩打開,王家初祖和二祖雕像出現在眾人眼中。

  王天正自人群中走出,從祭台右側的石梯拾級而上,行及祭台旁,早有人端著銅盆和毛巾在等候,王天正先在把手伸進銅盆洗了一下手,然後用旁邊的毛巾擦乾,並把毛巾疊好置於銅盆邊緣。

  王天正洗完手,立刻有人遞上三根高香,王天正持著三根高香,朗聲道:“焚香!”

  立刻又有人拿著蠟燭過來,點燃了三根高香。

  王天正持著高香走上祭台,身後則是三名壯漢,分別端著煮熟的羊頭、豬頭、牛頭緊隨其後,再後則有數人端著盛酒小鼎、數種靈花以及玉帛。

  王天正肅穆地把香插進巨鼎裡,而後面的人也把祭品放在了巨鼎前方。

  “奏樂!”王天正轉身面相人群。

  樂起,旁邊有人送上祭文,王天正雙手接過。

  “跪!”王天正朗聲道。

  頓時廣場上所有人轟然跪倒在地,王大路也被王鷹放下,跪在地上,但王鷹仍伸出右手扶著王大路,王大路明顯感覺自己的重量全都到了父親手臂上,挨著地面的膝蓋則是隻有一點點受力。

  王天正這個時候,也正對祭台跪下,打開祭文,朗聲道:“王氏第一百四十九代子孫天正,敢昭告於歷代先人:九州廣闊,東海浩渺,物華天寶,豪傑輩出........”

  沒有喇叭、話筒一類的物品,王天正的聲音平穩,沒有任何嘶吼之感,但還是很清晰地傳到了每個人的耳邊,這也是先天強者對真元的一種運用。

  祭文很長,主要內容則是三個部分,第一段大概是歌頌禹皇。主要是說他開道家之道路,煉九鼎鎮壓天地,至於統一九州則是一句帶過,第一段末尾還略微提了一下秦嶺天帝、李太白、洪天等九州頂級人物的事跡。

  第二段是祭文的主體,主要是歌頌王家歷代先輩及有功勞的外姓之人。大概就是說在他們的治理下,黃石島海域天災減少,武道昌盛,人民富足,東海人民都向往黃石島,然後列舉一些典型的人物和事跡。

  第三段則是闡述當下,大概就是說大家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王家勢力現在依然興盛,沒有丟了先人們的臉。然後再說雖然大家到目前為止做得很好,但是這個世界盈虛無常,強者太多了,一不下心王家就會和很多勢力一樣,消散在歷史長河中,所以大家要繼續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不能有絲毫松懈,要讓王家勢力一直興盛下去。

  聽王天正念著祭文,王大路也發現了和書中騰家莊不同,王家的年祭昭告對象並不是禹皇,而是“歷代先人”。不過這也很容易理解,因為有禹皇門的存在,相信諸如贏氏家族、摩尼寺、洪天城一類的勢力,都是不可能昭告禹皇的。

  王大路惡意地想到,如果禹皇門不存在了,以禹的功績和所為,倒是真的可以徹底神化,成為類似地球黃帝般的存在。

  足足差不多一刻鍾,王天正才念完了祭文,歇了口氣後,帶領大家三拜後起身,然後宣布禮成。

  祭典完成後,廣場上的大部分人開始有序退出,宗廟門口,早已等候多時的仆人,各自接應自己負責的人去參加宴會。

  廣場上剩余的人,則是或獨自、或攜帶小孩按順序排好,準備挨個進入大殿。

  大殿大廳的二祖塑像左側,一張小台上,擺著幾本厚厚的、用不知名動物皮裝訂的《王氏族裔名冊》。

  小台旁邊及後方,放滿了小牌子,有木牌,有銀牌,也有玉牌,所有小牌下方都可有一個精致的圖案,看上去依稀形似一個“王”字。

  不多時,一個灰衣老者到小台後就坐,身後一個侍從則手持一冊子,在老者側後方站好,老者一示意,侍從高聲唱名道:“王其昌。”

  立刻,門外一老者領著2名小孩進來,先向在座老者躬身一禮,然後從袖中拿出一個小冊子,雙手遞上。

  灰衣老者接過冊子後,王其昌剛要開口匯報,灰衣老者卻一擺手,然後打開一本《王氏族裔名冊》,然後一邊翻冊子一邊拿起筆在《名冊》上書寫。不一會兒,停筆,一指名冊。問:“可有遺漏?”

  王其昌身體微微往前探,仔細看了一遍,答道:“族老,並無遺漏。”

  族老“嗯”了一聲,然後一揮手,兩個玉牌落入手中,他拿出一把刻刀,一筆一劃地在玉牌刻著,正面刻上所屬支脈及姓名,背面刻上相關信息及自己獨有印記。

  刻好後把牌子遞給面前老者,老者接過牌子後,牽過兩個孩子的手,在他們指尖一抹,一個小小的傷口出現,老者又從傷口中各自擠出一滴鮮血滴在玉牌上,血滴在玉牌上並不滑落,而是很快滲入牌中,然後消失不見。

  族老又隨手操起一把銀牌和木牌,只見刻刀飛快,“唰唰”幾下,一個個名字便出現在牌子上,不過十數個呼吸時間,幾十個名牌便已刻好。

  這些名牌卻是除了名字外並無其他,王氏支脈數十萬人口,每年滿六歲需要入宗籍的都有數千,這裡面當然也是有一定區別的。

  當王其昌拿著自己支脈的名牌出去後,族老身後的侍從又唱名道:“王榷。”

  又一個中年男子走進大殿,此人卻並未攜帶小孩.....

  王鷹帶著王大路在廣場上看了一會兒,略微感歎了幾句,哪個支脈又興起了,哪個支脈又衰落了,然後就帶著王大路往後殿走去。

  穿過兩道圍牆,王鷹來到了後殿門口,只見門口兩名武者,披甲帶刀,肅然而立,目視前方,頗有氣勢,這還是王大路首次看到在宗廟裡攜帶武器的。

  王鷹一拱手,道:“王氏主脈,王鷹,攜長子王大路前來入籍,煩請通稟。”

  “請稍等。”大門左側的男子拱手還禮後,便入內通報去了。

  王氏支脈之人,要到六歲才能到宗廟入宗籍,這是因為東海生存條件惡劣,對普通家庭而言,小孩六歲前夭折幾率不小,六歲後這個情況則會好很多,而且大家普遍認可六歲之後就不算早夭。這個世界向來有“早夭不詳”的說法,所以很多家族都是不給在早夭兒入譜的。

  不過對於王氏主脈來說,並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海龍城環境並不同於東海其他地方,加上王氏主脈成員體質普遍強於普通人,基本沒多少早夭的。所以主脈成員都是出生即在籍的,然後在第一個年祭再走個形式,領取名牌。

  不一會,剛離去的男子便已返回,再對王鷹拱手一禮道:“請跟我來。”

  然後帶領王鷹二人進門後便右轉向一偏殿走去,王大路有暇余光向左瞥了一眼,卻見又是一個大殿。

  就這一眼,王大路卻感覺眼前一黑,然後感到濃鬱的天地靈力在裡面聚集,然後向四周蔓延,自己竟然有種暖暖的感覺,但正待要細細感受,那種感覺已經消失無蹤,王大路再也感受不到任何天地靈力。

  雖然隻是一瞬間,但王大路很確定自己的感覺,大概也知道自己能感覺到天地靈力,是因為自己“神”強大,加上突然到了天地靈力極高的地方,有了一刹那的觸動。

  要知道天地靈力無形無色,普通人雖然也能吸收,但就算先天強者也不能清晰感受得到,隻有極少數金丹強者能夠清晰的感覺得到,那都是“觸摸到道”的存在,大多數時候足以名列天榜五,甚至前三。

  不多時,王大路一行人便來到了偏殿門口,王鷹略一思索,把王大路放了下來,牽著他的手慢慢走了進去。

  只見殿內一個蒲團上,一個金衣男子,看上去還是年約30的年青模樣,但那雙眼卻是深沉,略顯滄桑。

  男子見得王大路不是很穩地走進來,略帶驚訝的“咦”了一聲。

  王鷹見得殿內之人是金衣男子時,也是面色驚訝,不過很快收斂。待王鷹帶著王大路走到男子身前,王鷹很是恭敬地行禮道:“見過護陵人。”

  護陵人應了聲,遞給王鷹一本族譜,這族譜看上去是某種妖獸皮裝訂而成,雖然被裝訂成冊這麽多年,竟然仍有淡淡威壓散發,可見這妖獸生前必定很是強大。

  王鷹翻著族譜,護陵人則把目光轉向王大路,打量了一陣,卻是道:“不錯,不錯,不錯。”連說了三個不錯。

  然後護陵人拿出一個玉牌,上面早已刻好了王大路的名字和相關信息,又向前一揮手,只見一滴鮮血自王大路食指指尖飛出,飛向玉牌,並很快滲入後消失不見。

  王大路隻感覺指尖一麻,一滴鮮血飛出,抬起手觀察,卻是只見一個約兩毫米長的白痕,再待細看,卻見那白痕轉眼亦是消失不見。

  護陵人把名牌掛在王大路脖子上,名牌一貼在王大路胸口,王大路便感覺一陣暖意傳遍全身,然後似乎呼吸都順暢了不少,可見這名牌不是凡品。

  此時王鷹也確認了族譜上王大路的信息無誤,便向護陵人告辭,剛走了兩步,身後傳來護陵人的聲音:“等一下。”

  王大路一轉身,就看到護陵人向自己看來,一抬頭,突然感覺護陵人眼中似有兩道神光射入自己雙眼,然後便仿佛看到了一片模糊的空間,自己似乎在不斷拔高,視野也越來越大,直到某一刻,自己仍在拔高,但是自己的視野並未再變大,然後眼前一暗,從奇特的狀態中退了出來。

  王大路再看眼前的護陵人, 此時仿佛經歷了一場大戰,整個人都顯得萎靡,雙眼也變得暗淡下來。護陵人盤膝調整了一會,整個人精神似乎有所恢復,然後才說道:“退下吧。”

  語氣中盡顯疲憊。

  王鷹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一臉茫然,甚至面帶憂色,但還是一手操起王大路退了出去。

  王大路自己倒是有所猜測,這大概是一種測試,關於“神”的測試,就是不知道結果如何,不過王大路自忖結果應該不錯才對。

  待得殿裡的人都離開後,盤膝的護陵人卻是猛地身體前傾,單手撐地,整個人顯得更加萎靡,臉上盡是苦笑。

  “這算什麽?人的“神”向來強就是強,弱就是弱,怎麽還有好似強大卻又如同紙糊的這種情況,紙老虎說的就是這種?不過這麽‘強大’的神,將來突破先天甚至金丹應該很有可能,而且可以確定不是摩尼寺的虛境轉世。虛境僧人轉世,神該是十分精純的,絕不會這麽‘虛’。”

  王大路父子倆離開後徑直前往宴會,宴上精致美味的食物自是不必多表,反正王大路是看著自己的特製漿糊,恨不能立刻長大十歲。

  飯後,薑寧便帶王大路返回承正院,王鷹則是留下繼續參加下午的慶典活動。

  路上薑寧問著王大路入籍場景,聽著王大路說到護陵人時,也很驚訝,然後顯得非常高興,又興致很高地勉勵了王大路幾句。

  回到承正院,薑寧陪了王大路一會兒,便去那忙自己的事了。王大路無事可做,便又在梅香的陪同下練習走路。

  時間悄然流逝。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