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布衣青雲》第60章 從積石軍
  高辰出了李適之府後,在長樂坊中隨便找了一個客棧入住。

  第二日清晨天一亮,高辰邁步踏出長樂坊,欲西出長安,前往隴右道,投靠王忠嗣軍下。

  之所以不去河東、朔方,是因為河東、朔方的局勢相對穩定,去了就算有能力,也沒有機會。

  沒有立功的機會,就不會被王忠嗣發現,何時才能出頭?

  更何況高辰聽說王忠嗣已經前往河西節度使治所,準備對連年寇邊掠奪,擾亂河西、隴右安寧的吐蕃人發動戰爭。

  隴右的綏和守捉、平夷守捉、寧塞軍、白水軍、河源軍、積石軍、漠門軍、大鬥軍、安人軍、威戎軍等臨近吐蕃與大漢邊境的邊防軍,都是高辰從軍的目標。

  天寶年間節度使有非常完備的邊防體制。

  每一個節度使下方都設有十余個軍、守捉。

  軍的最高統帥為軍使,如大鬥軍使,河源軍使等。

  守捉的最高統帥為守捉使,如其綏和守捉使、平夷守捉使。

  軍使、守捉使皆為使職。

  衛戍之地,較大者為軍,較小者為守捉。也有些守捉設的兵馬遠遠多於軍。

  軍和守捉下方建有城,為了守衛邊疆,還會分派士兵建立鎮和戍堡。

  經過一番打聽,高辰將目光放在了積石軍。

  積石軍非常靠近邊疆,有編制七千。

  在隴右節度諸軍之中,也只有鎮西軍、安人軍、臨洮軍比積石軍兵馬多。

  但是鎮西軍在安州,離吐蕃大唐戰火較遠。臨洮軍拱衛隴右節度治所,一般戰鬥輪不到臨洮軍。

  在安人軍和積石軍二選一的情況下,高辰選擇路程相對來說較近的積石軍。

  高辰並沒有好高騖遠的去涼州城中直接投拜在王忠嗣部下。

  他一不出名,二沒有功績,那樣顯得有些狂妄。

  王忠嗣以善於發掘將領著稱,信賞必罰。高辰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得到王忠嗣的賞識。

  繞過皇城,高辰從金光門西出。

  渭水河畔,高辰又回首望了一眼長安城。

  宏偉雄壯,繁花似錦。

  天高雲淡,明媚晴朗。

  鶯飛草長,百花盛開。

  車水馬龍,來去匆匆。

  兩旁道路上,青翠的柳樹隨風飄擺,好似在與高辰揮手告別。

  或許它感覺告別不夠誠意,成千上萬的柳絮在春風之下,脫離種子,飛到天上。

  迷離的柳絮仿佛千千萬萬的白色蝴蝶在長安城上飄舞、飛旋。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柔美清澈的音律響起,這聲音好似是從透明的水上發出的,源遠流長,飄忽不定。

  不知是誰撥動了箜篌,撥動了大詩人王維在幾年前所作的《送元二使安西》。

  這首詩,就如後世的流行歌曲一樣,被精通音律的人編成《渭城曲》。

  但又不同於後世的流行歌曲,《渭城曲》能流行千年,傳唱不斷。

  高辰使勁的搖了搖頭,轉身離去。

  有了明確的目標,高辰不想再觀看長安柳絮飛,不想陶醉於箜篌之中。

  繁華,他還沒有資格去欣賞。

  如果還能回到長安,他願“一日看盡長安花”。

  他的大哥也是前往西北從軍,數年未歸。

  他最終還是踏上了從軍之路。

  和諸多志向遠大的從軍者不同,

無數從軍的健兒是以封候拜將的夢想從軍。  而高辰是以“軍功拜相”的夢想去從軍。

  只有拜相,才有機會主持朝政,開始革除弊政,再現開元。

  只有拜相,才有機會除掉安祿山。

  大侯鄉賑災,高辰固執己見,葬送了從郡縣開始的契機。以為能科舉,誰知最後卻從軍?

  使我宰天下,亦如此也。

  背道而馳,宰天下的願望未變。

  馳騁沙場,開疆擴土,躍馬揚刀,鷹揚國威。

  功成名就,入朝拜相。

  這只是美好的幻想。

  功名,非一蹴而就,而是如履薄冰。

  可能高辰也是一個出京畿,一去不複返的少年!

  ……

  出京畿,到關內道,從岐州,到隴右道。

  高辰挎著劍,背著行囊,一步一步的走向廓州。

  積石軍在哪裡?

  高辰問過絲綢之路上的商人。

  得到的答案是廓州西一百八十裡。

  積石軍直接防禦在吐蕃入大唐的門戶上。

  由於囊中羞澀,高辰在去積石軍的路上更加省吃儉用。

  行途之上,天色若晚。如果沒有投宿的鄉裡,高辰會露宿於野。

  休息的時候,高辰會拿出兵書,仔細攻讀。步入李靖的世界,看李靖如何用兵,觀兵法之玄妙。

  愁悶的時候,高辰會拿出橫笛,聽清脆笛音,以解憂愁。

  越往西,高辰以為越荒涼。但沒有想到看到了桑麻蔽野的場景。

  絲綢之路上,胡商、漢商雲集。

  駱駝、牛馬,以及各種牲畜隨處可見。

  西域人、粟特人、大食人、波斯人、石國人、突厥人, 有金發碧眼,有粗糙瘦弱,也有漆黑如炭。

  絲綢之路上的熙熙攘攘、利來利往,彰顯天朝上國對當今世界的影響。

  四月中旬,高辰到達廓州(青海貴德)。

  兩日之後,高辰跨過荒無人煙的丘陵,來到積石軍大營不遠處。

  此時的高辰頗為狼狽,頭髮凌亂。

  一路上幾乎都是風餐露宿,使他臉色疲憊,長袍之上,風塵仆仆。

  唯有他手中的劍和行囊中的書籍和之前無兩樣。

  轉眼間,高辰來到大唐已經一年半了。

  此時的他身高五尺九寸,相當於後世一米八。

  只是高辰與離開大侯鄉時相比,明顯瘦了一圈。

  但這並不妨礙高辰的力氣,由於成長的關系,他感覺自己的力氣更勝從前。

  “汝是何人?敢來重地?”

  還沒有靠近積石軍大營一裡,高辰便被巡邏的積石軍士兵發現。

  兩名身披鱗甲的士兵挺矛奔來,向高辰喝道。

  積石軍的軍鎮和軍戍都設在大唐邊境上,高辰是從內而入,不存在被軍鎮和軍戍發現。

  “久聞積石軍威名,特來從之。”

  高辰不慌不忙,拱手說道。

  “諸軍募兵,皆去治所。你怎麽會來此呢?”

  積石軍士兵打量了一下高辰,問道。

  “我自宋州而來,不知何時何地募兵,故直接來此從軍。”

  高辰回答道。

  身上沒有錢財了,條件也不允許他在城中等著隴右招兵。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