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布衣青雲》第61章 積石軍副使
  “宋州人?宋州遠在中原,離此隔千山萬水,來之不易。軍營重地,本不招兵。念你有心,我等去通報將軍,你是留是走,為將軍定奪。”

  兩名士兵聽說高辰是不遠萬裡趕赴從軍的中原人後,頓時收起長矛,放下戒心。

  “多謝通融!”

  高辰心中一喜,拱手謝道。

  如果白來一趟,那他只能另想它法,或者走正規的入軍程序。

  但高辰不想那樣。唐代參軍者皆為丁,他連中男都不算,怕是走正規流程不會被選上。

  高辰跟著兩名士兵來到軍營門口。

  一名士兵離開,入軍營之中稟告上司。

  積石軍的營寨,作為成年累月駐扎的城寨,已經趨於城池化。

  駐扎在周圍的不是木欄,而是一丈左右的矮牆。

  寨內不是帳篷,而且木石建築的房屋。

  自高宗儀鳳年間便置積石軍,近百年來,駐地士兵自然會將原本的軍營一點一點改造。

  時間的沉澱,使積石軍不僅是一個邊防軍的名稱,也是一個地名。

  廓州的百姓如果言語中提及積石軍,一般都是指以積石軍營寨方圓數十裡范圍。

  不單單是積石軍如此,其余軍和守捉亦是如此。

  高辰站在營寨門前,最吸引他目光的是位於積石軍中央的一座高高聳立的佛塔。

  高辰一目望去,估計此佛塔有七層,應是大唐常見的七級浮屠。

  佛塔是常見,但是佛塔出現在軍營之中,聞所未聞。

  一刻鍾後。

  一名身披山文甲的中年將領從軍營中走出。

  其濃眉大眼,手扶腰間劍,身材並不是非常魁梧。

  但是一身華麗的山文甲,卻將他襯托的異常英武不凡。

  山文甲是唐十三甲之一。

  到了盛唐時代,冶鐵和經濟的提升,明光甲早已非常普遍。唐玄宗繼位之初,發兵二十萬,驪山講武之時,就有“戈鋋金甲,耀照天地”的華麗場景。明光甲也並不是對每一種兵種都適應的,多武裝於鐵騎。

  就如步兵方陣而言,士兵所穿戴的細鱗甲和鐵劄甲,絕對比明光甲更實用。

  輕騎兵中的騎射和步兵在突襲和偷襲的時候,皮甲,甚至布甲都會比沉重的鐵甲實用。

  所以唐十三甲之中,鐵甲有明光、光要、鎖子、山文、烏錘、細鱗甲六種。

  除此之外,劄甲、具裝、各式重甲也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雖然能看出鐵甲是唐代主流鎧甲,但不能忽略皂娟甲、木甲、皮甲、布甲的重要性。

  山文甲卻不一樣,只有將領才有資格穿戴。

  “山文”,原本只是附於明光甲之上的一種防禦品,唐代之時,山文成甲。

  山文,乃是一條一條的小甲片。

  山文甲除了胸前的護心鏡以外,製成甲不需要一個甲釘,一縷絲線。它是通過甲片與甲片之間互相枝杈咬錯,配搭成甲。這種扎法,被稱為“錯扎法”。

  將山文甲配以符合將領身份的裝飾,便是一個既有防禦力,又體現身份的上等鎧甲。

  “稟告將軍,這便是中原而來的從軍健兒。”

  出營寨後,士兵指著高辰向山文甲將領說道。

  將領聽聞,目光威嚴的掃視了高辰片刻。

  高辰的身高在唐人裡面算是出類拔萃的,但是其形象狼狽,精神也不太好,加之身材消瘦,讓將領眉頭一皺。

  高辰本不瘦弱,

他肩寬臂長,胸膛厚實。  主要是高辰變瘦的緣故,加之高辰長高了一截。讓他顯得有些消瘦。

  “你連胡須都沒有,必是還沒有成丁,我怎麽會用你?回去吧!”

  山文甲將領失望的搖了搖頭,轉身欲走。

  戰場不是兒戲,特別是對於邊防軍來說。

  單是他們積石軍,在吐蕃與大唐決裂之後,每年都會與吐蕃邊境騎兵發生摩擦。是皇甫惟明上任之後,與吐蕃發生數次大戰。衝突愈演愈烈。

  吐蕃也對邊境的騷擾加劇,隨時都會偷襲戍堡和戍鎮。

  “昔日霍去病從軍之時,亦隻十七歲,將軍怎麽能因為我年輕而小瞧我?”

  見山文甲將領不打算用自己,高辰連忙喊住將領。

  “霍去病從軍之時,善騎善射,勇猛果斷。我有弓馬,你給我表演一下,可,我便留你為押衙。”

  山文甲將領說著就要讓麾下去取弓牽馬。

  唐代並不是沒有不到二十歲不讓從軍的規定。

  那些將門世家的子弟大多都是不到二十歲就從軍了。

  主要是看你有沒有這個能力。

  將門子弟多強於騎射,這也是軍中最能服人的考核。

  只是高辰哪裡會騎馬?

  他平民百姓出身,根本接觸不到馬匹。

  弓箭,高辰用過。但遠遠沒有達到弓箭手的箭術。

  更別說需要一定難度的騎射了。

  以至於戰馬和弓箭放在高辰面前,高辰無動於衷。

  “將軍,某乃宋州人高辰,生於普通良家, 不習戰馬。”

  對此,高辰也只能拱手說道。

  “中原人不習戰馬。那你射幾支箭給我看看。”

  山文甲將領又向高辰說道。

  “也不精弓箭!”

  高辰慚愧的說道。

  “哪來的豎子,趕緊給我離開!”

  山文甲將領聽後,火冒三丈。輕蔑一笑,轉身就走。

  “將軍欲穩定邊疆,為何不用壯士?不會騎馬,可以習。不精箭術,可以練。我不能做騎兵,可以為步兵。我不能做弓箭手,可以持矛為一卒。狹路相逢勇者勝,這是古今的製勝之道。我離開家鄉,千裡迢迢從宋州來到隴右,難道還顯示不出我的毅力和決心嗎?”

  高辰再次一聲大喊,聲音洪亮。

  他的臉色一瞬間變得通紅,雙目堅定的盯著山文甲將領。

  機會,高辰一定會爭取。

  如果留下,他甘願為一小卒。

  “積石軍西南方向六十裡,有一戍堡,名為赤嶺戍堡。十日前赤令戍堡的的一隊士兵在巡邏時與吐蕃騎兵遇,戰死數十人。現赤嶺戍堡缺人,壯士可敢去?”

  山文甲將領猛然回身,向高辰說道。

  “壯士”這兩個字,被山文甲將領咬得很重。

  “謝將軍!”

  高辰毫不猶豫的拱手拜謝。

  山文甲將領輕哼了一聲,大步邁入營門。

  在判官為高辰登記身份,造冊之時,高辰也知道山文甲將領的身份。

  積石軍副使,張守瑜。

  積石軍之中,目前還沒有軍使,所以張守瑜暫統積石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