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布衣青雲》第64章 衛戍士兵的職責
  高辰等人來到赤嶺戍堡之下後,戍主總親自率領戍兵前來迎接。

  “日前遭遇吐蕃騎兵,損失二十名兄弟。我赤嶺戍堡責任重大,人手一直不足。現在你們終於來了。我是赤嶺戍堡戍主李耳總,望諸位能與我勠力同心,抵禦吐蕃的侵入。”

  戍主李耳總身披鐵甲,伸手向高辰等人說道。

  他身材不高,隻相當於後世一米七左右,但是膀大腰圓。他耳朵小,眼睛小,看人的時候一副笑眯眯的表情,讓人覺得他不是一個武夫這麽簡單。

  “拜見戍主!”

  在赤嶺戍堡,戍主就是最高長官,戍堡中的士兵和後勤人員都要聽從戍中的命令。

  高辰等人皆向李耳總行軍禮。昨日之時,他們就將軍規了解大概。

  在國家大義之下,就是軍規。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在赤嶺戍堡,李耳總有權處置他們。

  “不必多禮。”

  李耳總示意讓高辰等人正身,然後道:“諸位初來乍到,不能深入一名衛戍士兵的職責。赤嶺戍堡共五個小隊,小隊的頭目為火長。我將你們分配於各個小隊之中。衣食住行、以及巡防任務,火長都會安排。”

  “遵命!”

  一眾士兵拱手領命。

  隨後,高辰等人登上山頂,來到赤嶺戍堡前。

  李耳總為眾人分隊,高辰被分刀第二火。

  新兵之中,除了高辰以外,荔非守瑜和兩名新兵和高辰分到同一組。

  高辰是長矛手,荔非元禮是弓箭手。

  他們的火長名字叫葛軒,並且他還兼任戍副,是整個火中唯一一個擁有強弩的人。

  葛軒身材高大,長得又黑又粗糙,是一個資格很老的士兵,葛軒三十歲左右,從軍已經十年了,他在赤嶺戍堡待的時間,即便是戍主李耳總也遠遠比不上。

  雖然資歷老,但葛軒從不恃資歷欺人。對高辰、荔非守瑜等新兵非常和氣。

  交代高辰等人規矩時也非常有耐心。

  葛軒將他們引入戍堡內。

  戍堡內除了他們五十名士兵以外,還有一名夥夫、一名馬夫、五名雜役。

  一樓是他們平時吃飯和存放武器的地方。

  高辰等人登上木梯,來到二樓,二樓是他們的住處。

  十人共住一處,住處很寬大,並不擁擠。

  被褥之下,都是乾草,即便是冬天,待在這城堡之中,也有很好的禦寒效果。

  日落之時,眾人吃完香噴噴的胡餅之後,回到住處休息。

  “諸位早些休息吧!明日輪到我們當值,要一直巡邏到赤嶺西南的黃河旁。”

  戍堡二層的住處,葛軒向眾人叮囑一聲,然後就將盔甲脫掉,準備入睡。

  “冒昧問火長一句,我等巡查的時候是否會遇見吐蕃士兵。”

  荔非守瑜向葛軒問道。

  “哦?汝懼怕吐蕃人?”

  正準備將燈打滅的葛軒停止動作,轉身向荔非守瑜反問。

  “吐蕃有什麽好怕?弱則依附我大唐,強則挑釁天威。不見翁婿之禮,實在小人。我來從軍,就是想我的箭下能積累軍功,為我晉升之機。”

  荔非守瑜輕笑一聲,義正言辭的說道。

  荔非守瑜是漢化羌人。

  羌人和吐蕃人雖然都出自古羌族,但是羌人對吐蕃人卻異常仇視。

  吐蕃人在擴張的過程中,征服了許多羌族部落。

  吐蕃沒有大唐的那種兼並和包容之心,

對羌人壓榨、剝削,燒殺搶掠,使得羌人對吐蕃人恨之入骨。  “你叫荔非守瑜是吧!很不錯,會有機會的!”

  葛軒向荔非守瑜誇讚了一句,然後吹滅蠟燭。

  躺下之後的高辰翻來覆去,難以入眠。

  他能感受到荔非守瑜和那兩名新兵也是一樣。

  一個陌生地方,讓人產生激動和那種迷茫的恐懼。是誰也無法倒頭就睡。

  今日新來戍堡,明日就要跟著火長出戍堡巡查,做一名衛戍士兵應盡的職責。

  荔非守瑜想著用功勞作為晉升的機會,他高辰何嘗不是一樣?

  如果想要受王忠嗣賞識,就必先讓自己在積石軍中聞名。

  用赫赫軍功引起王忠嗣的注意。

  漢家君臣歡宴終,高議雲台論戰功。

  天子臨軒賜侯印,將軍佩出明光宮。

  高辰可不希望“功成無賞”這種悲劇在他身上發生。

  士兵們拚死作戰,領功者卻是將軍,誰心能平?

  直到四更天,高辰困得不能再困的時候,才悠悠睡去。

  時光流逝,天蒙蒙亮,高辰便睜開雙眼。

  這個時代士兵不需要起早貪黑的訓練,所以都還在睡夢之中。

  但是高辰不會貪睡。

  想要出人頭地,就要比別人更努力。不僅是為了引起長官的注意。最重要的提升自己在戰場上的存活率。

  他現在就如過河小卒,只能衝鋒在前,不能後退半步。

  他讀過霍去病封狼居胥的神話,讀過竇憲燕然勒石的威名,感於馬援馬革裹屍的精神, 振於班超投筆從戎的豪邁。

  李靖夜襲陰山,薛仁貴三箭定天山……

  每每讀之,熱血沸騰。

  昨夜高辰想了許多。

  或許他不應該一直想著拜相。

  如果連一名士兵都做不好,談何入長安拜相?

  高辰為自己定下目標,在天寶八載之前,一定要聞名河、隴,以軍使、兵馬使的身份,出現在大唐軍界的舞台上。

  天寶十載之前,一定要擔任一鎮節度使,然後再尋找拜相的契機。

  這樣才能有機會扶大廈將傾。

  大唐並非病入膏肓,並非無藥可救。只是掌握唐船舵手的人,將唐船帶偏了方向。

  雖然很困難,但並不可能。

  歷史上的哥舒翰就是短短幾年,從一個小兵,成為隴右節度使。聞名天下。

  一個熟知歷史的人,他會為自己創造許多機會。

  一個穿越者,就是先知。他能化不可能,為可能。

  高辰來到戍堡外面的練武場地,他身披鐵甲,手握長矛。

  沉重的細麟甲對高辰來說輕若無物。

  長矛長度足足有七尺,精鋼矛頭,木製矛杆,共有十斤重。

  唐代一斤有十六兩,一兩為後世的四十二克半,故而唐代一斤相當於後世的六百八十克。

  高辰沒有用過長矛,但他知道,長矛最常用的一種攻擊方式就是刺過去。

  利用一寸長,一寸強的優勢刺穿敵人鎧甲,刺入敵人肉體。

  所以高辰在戍堡外面一遍一遍的練習刺矛的招式,不知疲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