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布衣青雲》第65章 巡察邊疆
  隨著天漸漸亮,太陽緩緩升。

  一名一名衛戍士兵走出戍堡。

  一縷炊煙升起,夥夫也開始忙活。為士兵們準備早飯。

  不論是新兵還是老兵,都驚奇在戍堡外一遍一遍練習刺殺的少年士兵。

  雙臂一挺一收,一叱一吒,長矛向空氣中刺去。

  長矛收回之後,再次挺刺,異常凌厲。

  又不是去打仗,用得著這麽拚命嗎?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百姓如此,士兵也如此。

  除了一些特殊的兵種以外,大部分士兵都是數日才集中訓練一次。平時都是自己訓練,或者去執行任務。

  “昔晉之大將祖逖、劉琨少年立志,聞雞鳴而動,拔劍起舞,刻苦鍛煉。沒想到今日卻看到這樣的人。”

  荔非守瑜感慨說道。

  “如果本領高強,何用臨陣苦練?讓我試探一下他有幾分本領。”

  荔非元禮雙手持橫刀,衝向高辰。

  橫刀,是唐代在戰場上最實用的一種刀。

  它是直刀形狀,窄刃厚脊,長約兩尺半。

  這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長刀,也是殺傷力非常強大的武器,唐代已經完全成熟的灌鋼法取代百煉鋼。

  很少有鐵甲能擋住橫刀的劈砍和穿刺。

  感受到背後的戰意,高辰並沒有退縮。

  倒回長矛,一擊刺向荔非元禮。

  簡單而又乾脆,矛鋒寒光閃閃,攝人心魄。

  荔非元禮顯然有實戰經驗,他不躲閃,雙手緊握橫刀,攔向刺來的長矛。

  “當……”

  一聲金鐵之音,高辰的長矛被荔非元禮攔下。

  刺擊的軌道走空,意味著高辰身體即將暴露在橫刀之下。

  長矛的優勢在於長,能對敵人形成強有力的突刺。

  一旦被橫刀近身,多半都會殞命。

  長是優勢,也是劣勢。

  長矛太過笨重,多用於軍團作戰。

  荔非元禮越過長矛向高辰砍去。

  在這一瞬間,高辰用絕眾的臂力,雙手緊緊抓住矛杆。

  笨重的長矛迅速被高辰抓起,他將長矛橫起,用極有韌性的矛杆將荔非元禮的橫刀擋在頭頂。

  高辰緊接著雙臂一震,荔非元禮的橫刀被彈開。

  巨大的力量順著橫刀傳向荔非元禮,荔非元禮忍不住後退兩步。

  “這小子看起來挺瘦弱的,怎麽會有這麽大的力氣。”

  荔非元禮收起輕視,暗暗心驚。

  剛才他挑開高辰長矛的一刻,認為必定能將刀橫在高辰脖頸前。

  然而高辰卻能將笨重的長矛瞬間架起防禦,並且用臂力震退他兩步。

  可見高辰的不同凡響!

  一擊之後,高辰雖然佔據優勢,但高辰並沒有沾沾自喜。

  這只是一場比試,如果在戰場上被數名敵人圍攻,一矛刺出,即便是瞬間拉回來防禦,也難免會被刀矛加身。

  “住手!如有氣力,奮在戰場之上。一時逞勇而鬥,為莽夫也。”

  就在這時,李耳總出現在荔非元禮和高辰面前,厲聲向荔非元禮說道。

  荔非元禮本還想和高辰一爭長短,聽到戍主的訓斥聲,只能不甘心的收刀。

  他挑釁的看了高辰一眼,羌人的好勇鬥狠在他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你很不錯!這一次新兵中竟有幾個我自愧不如的人。如果你們能立功,我必在校尉面前推薦你們。”

  李耳總來到高辰的面前,

看著俊朗不凡的高辰,點頭咂嘴。  “謝戍主。”

  高辰雙手握矛一禮。昂首說道。

  高辰的火長葛軒也來到高辰面前,拍了拍高辰的肩膀,示意高辰準備吃早飯。

  今日就要巡察邊疆了,不能耽誤。

  赤嶺,由於文成公主入藏之時,經過這裡,不知留下了多少傳說?

  後世赤嶺被稱為日月山,就來源於文成公主入藏時的神話傳說。

  赤嶺東面適於農耕,赤嶺西面,適於遊牧。環境迥然不同。

  十名赤嶺戍堡中的士兵手持弓箭、武器,身披盔甲,順著山路下山。

  赤德祖讚的兒子三年前剛被王難得陣斬。多年以來,摩擦重重。

  吐蕃和大唐隨時都可能發生大戰。

  吐蕃士兵拿到唐兵的首級能領賞,唐兵拿到吐蕃士兵的首級亦有軍功。

  戍堡主要是監視敵軍的動向,防止敵軍在邊境屯兵。

  戍堡士兵陣亡是常有的事情,吐蕃的騎兵遇到漢軍的步兵之後,結局一般都是不死不休。

  “我們的任務是從赤嶺西南的丘陵,巡至黃河旁。再遠就是草原了,如果到了草原上,一定會遇到吐蕃騎兵。諸位謹記,如果遇到大規模集結的吐蕃士兵,我等立刻回戍堡傳達消息。如果吐蕃兵追來,我等就分散撤離。”

  在出發之前,葛軒慎重的向高辰等人說道。

  “我等聽從火長的吩咐。 ”

  眾人齊聲回道。

  特別是新兵,心中打鼓,如果在空曠的地方遇見吐蕃騎兵,他們怕是想跑都跑不掉。

  “諸位也不必太過緊張,我來赤嶺戍堡已經五年了,巡視邊疆數百次,也隻遇見過吐蕃士兵十余次,真正戰在一起的,只有三次。吐蕃人沒什麽好怕的,如果手持白刃,不能以一敵二,便不是壯漢,不是大唐好兒郎。”

  葛軒看了一眼荔非守瑜、高辰以及兩名新兵,緩緩的說道。

  高辰聽到葛軒的話後,心底有些不平靜。

  不是畏懼,是躍躍欲試。

  危機伴隨著機遇。如果坐等機會,只會老死在赤嶺戍堡。

  他要獲得吐蕃士兵的頭顱,吐蕃的將弓箭和戰馬都是他的戰利品。

  他要證明自己!

  眾士兵頭頂天色蔚藍,風將白雲吹成一團,又迅速吹散。雲卷雲舒,在蔚藍的天空的襯托下,異常壯麗。

  眾人邊走邊說,談家鄉、談趣事、談經歷。

  讓眾人更加相互熟知。

  偶爾分散開來,站在高地和山頭上觀察四周。

  巡察邊疆多次的葛軒對這一帶了如指掌。

  知曉如果吐蕃向赤嶺進軍會走哪條路線,如果吐蕃在邊境屯兵哪裡最有可能。

  自從吐蕃攻佔石堡城後,從積石軍的防區裡面寇掠隴右的次數越來越少。

  只有麥子成熟的時候,吐蕃騎兵才會來到積石軍搶奪“吐蕃麥莊”。

  有石堡城作為橋頭堡,吐蕃寇掠河西、隴右,都會從石堡城出,滿載而歸後,再歸石堡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