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布衣青雲》第51章 李衛公兵法
  “我竟然不識英雄的後代,真是失禮了。”

  高辰起身對李潭一禮。

  “唉!祖輩英雄已是過去。今人誰還記得將昔日揚威沙漠,喋血虜庭的名將?我家長安之宗廟,已為貴戚楊氏之馬廄矣!”

  說此,李潭一聲長歎。風輕雲淡,已為一臉憤慨。

  他歎世態炎涼,人情淡薄。

  身為後代子孫,即便是不求功名利祿的隱士,也不能容忍引以為傲的祖先宗廟,淪為放馬的地方。

  楊玉環封貴妃,楊釗雞犬升天而受寵,任度支員外郎,兼任侍禦史。自楊釗從蜀地入長安,不到一年時間,楊釗竟然身兼十五使職。

  楊釗年輕的時候不學無術,喝酒賭博,被當地人看不起,可以說是一個無賴混混。如此受恩寵,令人唏噓不已。

  大唐開國以來,何曾出現過這樣的事情?

  楊玉環三名同胞姐姐也日益受寵,長安權貴爭相巴結,駙馬、公主都不被他們放在眼中。更何況佔用一個過氣的功臣宗廟養馬?

  “楊釗國家社稷之蠹蟲也!天子狗尾續貂,用楊釗、安祿山之流,實為厝火積薪。昔日武丁用傅說,消除了鼎耳雉鳴的災禍,周宣王用仲山甫,解除夷王、厲王的荒亂,是以武丁、宣王皆迎來中興。然武丁善始善終,成為後世所景仰的聖明君主。周宣王前期體恤百姓,勵精圖治,中興西周;後期窮兵黷武,濫殺大臣,不聽勸諫,是以亡國之音顯,十余年後,周果亡……”

  高辰的話還沒有說完,還要說什麽,卻被李潭打斷,道:“郎君可比天子為武丁,然不可以比作周宣王,恐君以後上天無門路。”

  “我從來沒有對天子不敬過。天下盛世為天子引領開元宰相一手締造。我只是想將蒙蔽聖聽、妖言惑眾的人除去,使天寶如開元。正天子堯、舜之功績。”

  高辰開口向李潭解釋道。

  在高辰用歷史的角度看來,唐玄宗和周宣王真的很像。

  唐玄宗繼位之時,任用姚崇、宋璟、盧懷慎、源乾曜、張說、杜暹、王晙、韓休、張九齡等人為宰相,上行下效,使吏治清明。

  周宣王用召穆公、尹吉甫、仲山甫、程伯休父、虢文公、申伯、韓侯、顯父、仍叔、張仲等一乾賢臣,迎來了曇花一現的“宣王中興”。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同樣肯善始,同樣不肯善終。

  用一賢人,則賢人畢進;用一小人,則小人齊趨。

  當今天下,不正是這樣嗎?

  “天寒地凍,喝熱酒,暖暖身子。”

  話鋒一轉,李潭向高辰示以熱酒。

  唐代的習俗就是北酒南茶,在北方招待客人,很少會用茶。

  杯酒下肚,溫暖心脾。高辰向李潭承諾道:“十年之內,我若不死,我一定讓景武公宗廟重立長安。”

  “好!如此,你有什麽理由不接受這三部兵法呢?”

  李潭舉杯,向高辰敬道。

  “謝家主人之贈。在我看來,這比金銀珠寶更珍貴。”

  高辰不再推辭,回敬。

  如果是金銀珠寶等物,高辰一定不會取。但是高辰非常需要書籍,兵法更需要,出將入相,也是他的夢想。正如年初杜甫贈送他儒家書籍,他接受一樣。

  “郎君是真有雄心壯志哉!”

  李潭讚歎道。

  如果把一塊金子和一袋粟米給小孩選擇,小孩子一定是要粟米而不要金子。

  把貴重的和氏璧和一百兩金子給那些庸人去選擇,

那些庸人一定是要金子而不要和氏璧。  如果把和氏璧和深切中肯的道德至言送給那些賢智的人去選擇,那些賢智的人就一定是要那種深切中肯的道德至言了。

  人在面臨一些選擇的時候,最能彰顯大智慧。

  “家主人謬讚了。”

  高辰謙遜回應。

  “三部兵法,以《李衛公兵法》最為全面,記錄曾祖父的戎馬一生和大小戰役、安營扎寨、排兵布陣,以及曾祖父和唐初太宗皇帝和諸名將的兵法問對。曾祖父重視孫子、諸葛亮的兵法心得,曾祖父說過諸葛亮用兵過於守正,他用兵貴在出奇,所以才能完成三千鐵騎夜襲陰山的壯舉。曾祖父善於‘察將之材能’、‘審敵之強弱’、‘知己知彼’、‘斷敵之形勢,觀時之宜利’、‘重治兵之法,重視軍紀’,故而能戰無不勝。如果你為將,必須再精研兩本兵書。”

  李潭向高辰講述這三本兵馬,以及建議。

  “哪兩本兵書,請指教?”

  高辰連忙問道。

  “其一為兵聖孫武的《孫子兵法》,此兵家要領,虛實之道,知之,才能縱橫。其二為蜀漢丞相諸葛亮的《將苑》,此涵領為將之道,讀之,切之,才能受士兵愛戴,才是一個合格的將領。”

  李潭起身又拿出了兩本兵書,遞給高辰。

  這兩本兵書都很薄,可見記載的字並不多。

  這是沒有經過人注解的《孫子兵法》和《將苑》,全靠讀者貫通。

  “不過就算你將這五本兵法融會貫通,也不一定能成為本朝上將,更何況名留青史的名將。戰場形勢瞬息萬變,能隨機應變者,方為名將。不然,也只是紙上談兵罷了。”

  在高辰翻開《孫子兵法》的那一瞬間,李潭又向高辰提醒道。

  “我逃離家鄉在外,一路上又經風霜,極為落魄。寥寥幾語,家主人不僅對我饋贈寶物,又贈予良言。我真是感慨!”

  高辰感動的說道。

  “郎君少年離鄉,是為意志。穿著如此單薄而迎風雪,我迎你,你身不抖,是為毅力。在大雪紛飛中,你還能舉止有禮。你能一針見血的道出時勢。這是常人做不到的事情。你開口的話語更讓我感到投機。這些年來,我在此接待的客人足有數百,有遊俠,有遊士,也有入洛陽、長安科舉的學子。我都會請他們入堂談論。他們都比你年長,但是沒有人能做到你這樣。我對你真的是好奇。”

  李潭向高辰說出送高辰家傳兵法的原因,非常中肯。

  “是我遇到貴人了。”

  高辰舉杯相敬。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