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明略》第四百一十四章 紛紛登場
江浙、沿海一帶,戚繼光部駐軍之地。

 連日以來,朝廷大軍派出多路人馬打探倭賊動向,裡海與沿岸山林一帶殘留的倭賊,大多也被清理。

 自從上次一把大火燒了石碣山後,雖有小股倭賊偶有來犯,但無論兵力、攻勢,皆與之前不可同日而語,抗倭將士不免有些心浮氣躁。

 倭賊所用攻勢與以往不同,登岸入侵的兵力雖不多,但時有攻勢,登岸地點常有變化,戚繼光隻得命人嚴守海岸線,以防大股倭賊來犯。

 只是如此一來,兵力無法集中,久拖不戰,軍心難免松懈。

 但凡用兵之人都能看的出來:倭賊此舉定是包藏禍心,一旦拖得時間久了,必出禍端。

 那個禍端,就是倭賊真正的目的所在。

 這日午後,宗武正與幾個隨從在海邊巡視,路過一處平地,見景色不錯,便吩咐眾人暫時休整,順便看看這難得一見的海景。

 清風拂過,岸邊層層薄浪滾來,碩大的礁石被拍的啪啪響,不遠處,一群海鳥掠過,又是一陣規律而又動聽的鳴叫聲。

 久在京城,這番景象確實有些看頭。

 一塊大青石上,宗武重重躺了下來,他仰面朝天,目視雲天,心事重重:除了石碣山那窩賊寇,南下浙江以來,還並未遇到一場真正的大仗。

 作為從京城而來的英勇千戶所,宗武屬下的兵馬,無須日夜守在海岸巡視。待發現倭賊再去剿滅即可,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助戰。

 為保弟兄們養精蓄銳,宗武也並未將屬下派到海岸線上,大多留在軍中待命,以便能以最佳狀態與倭賊決戰。

 身為千戶所的正千戶,宗武卻閑不住,不時到海岸一帶巡視,此舉是為了解地形,熟悉倭賊作戰習性。

 此外,還有一件更為重要的事要去做。

 “千戶大人,你說說看,若是在這裡搭建一座炮台,這裡,還有那裡……形成相互犄角之勢,那邊……再建瞭望台,在高處可視范圍之內,都可見炮台……”。

 平日裡言語不多的周百戶,或是因抗倭戰事所觸。今日,在這海岸邊,他竟一番感慨:“若真能如此,可還有倭賊來犯?”。

 宗武依舊仰面朝天而不為所動,聽周百戶之言,他不由笑道:“照你這樣部署,先不說可行與否,單說這綿延數千裡的海岸,都這樣搭建炮台,銀子從何而來?

 這麽多銀子,怕是要飄起銀浪了”。

 哦,需要這麽多銀子?倒把這事給忘了,周百戶搖搖頭,苦笑道:“那就當我沒說,籌銀子是戶部尚書、侍郎的事兒,我操的什麽心?”。

 宗武也無心算計銀子,他緩緩坐了起來,指著遠處的海面問道:“周百戶,你看看,若是前方海上有賊寇前來,我大明的火炮有多少射程呢?命準率呢?”。

 那誰知道?周百戶撇撇嘴,擰開水袋口,‘咕咚咚’喝了起來,對他而言,這樣的問題,與修建炮台需要多少銀子,沒有什麽區別,反正,這不是他這個小小的百戶所考慮的。

 林宗武微微歎口氣,他也無心繼續這個話題,與周百戶談這些事,簡直浪費時間。

 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眼下的戰事,才是最為當緊的。

 “以我看,這樣下去不是個辦法,倭賊隔三差五騷擾一通,經不住幾番攻打,又退了回去,其中必定有詐”。

 林宗武乾脆站了起來,他環視四周,突然轉而說道:“不行,咱們得要想個辦法”。

 周百戶立刻湊上前來,等待領命,林宗武所說也正是他心中所想,這仗打的太憋屈了。

 “你回軍營後,從咱們千戶所挑選兩名可靠的兄弟,去京城送一封書信,要快”。

 宗武向周百戶叮囑道:“同時,再向朝廷專門留給我們的信使去信京城,我要將眼下戰事詳細稟明聖上”。

 “好的,我這就去了……”,周百戶似乎看到了戰機,不由的跑朝軍營走去。

 林宗武再次躺在那塊大青石上,心中不由歎道:“師弟啊,在翰林院還好嗎?若是你能來就好了……”。

 ……

 眼下,雖沒有大股倭賊來犯,但江浙一帶,早就鬧成一鍋粥了。

 石成所率的北鎮撫司,正在緊鑼密鼓的追查通倭之人,如今雖有那個王姓縣丞招供認罪,但他心中的目的,顯然不止一個縣丞可罷休。

 久在京城,又是錦衣衛北鎮撫司這樣的衙門,近水樓台先得月,平日裡石成的話雖不多,但他對皇帝心思的把握卻從不敢松懈。

 如此做法,倒也不全是為了揣摩聖意,身為錦衣衛的千戶,總要為自己留條後路,這是人之常情。

 此次,江浙抗倭一事,皇帝先後派出了英勇千戶所,錦衣衛北鎮撫司,左軍都督府、兵部的人,也來到浙江,各路人馬很難相互節製,每人所領的差事也不盡相同。

 很明顯,此舉絕非單單為剿倭之事,萬歲必有大的部署。

 多年前,錦衣衛經歷沈煉被嚴氏父子陷害,作為他的心腹屬下,錦衣衛不少人對嚴氏父子懷恨在心,只是嚴氏把持朝政多年,難有下手機會。

 此次聖上有心查辦通倭之人,石成打定主意:要借此機會收集罪證,做一筆好文章。

 眼下嚴嵩年邁,皇帝對嚴氏父子似乎有意冷落,正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奈何查來查去,除了那個王縣丞,還有他所招供的一個知府衙門的同知外,再無下文,那五品同知後來竟飲毒酒而亡,下邊的線索一下子就斷了。

 ……

 左軍都督府和兵部, 派來的都督僉事、兵部侍郎,專司查辦兵器裝備、軍需糧草之事。來到浙江,這些人也似乎忙的不可開交。

 此事,大家心知肚明,讓這兩個衙門去查自己份內之事,如何能查出結果呢?

 景淵和王侍郎來浙江已有數日,大多時間都是由都督府經歷司的劉經歷、兵部郎中嚴磬在軍中核查,查來查去,最終也沒有一個結果。

 嘉靖皇帝朱厚熜向來擅長製衡之術,部署也極為周密,為何這次要都督府和兵部來查兵器軍需之事呢?

 此事,都督府、兵部的人知道,戚繼光也知道,林宗武知道,就連身在翰林院的仲逸,也知道。

 皇帝到底為何如此安排?眾人心中各有所想,只是不言明罷了。所有人拭目以待,等著看接下來的戲要怎麽唱了。

 ……

 抗倭將士駐軍大營中,戚繼光正向皇帝上書,除了稟明眼下的戰事詳情外,他另有單獨奏折呈上。

 作為一名良將,他要盡快擺脫這種困境。

 眼下的江浙一帶,倭賊鬧得沸沸揚揚,各路人馬紛紛登場,好戲還遠遠沒有開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