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海圖志》第四百三十章 殿下書3信
龍須號與另一艘荷蘭戰船繼續揚帆出海,往福建而去。鄭衝麾下三艘繳獲的荷蘭戰船都已經有了新名字,分別是超武、揚勇、奮威。伴隨龍須號繼續南下的是奮威號,而超武號和揚勇號留在吳淞口等著接應柳如是及陳子龍等人南下福建。

臨行前,鄭衝和坤儀公主分頭做了幾件事。鄭衝給南京安平會的沈保單去了書信,交代他與高陽孫承宗合作推廣甘薯、土豆之事,同時交代他利用安平會在江南、東南日漸強盛的影響力開始為孫承宗造勢。其次鄭衝在松江府給柳如是留下了一封書信,讓她著手開始利用風聞堂在民間的影響力,為孫承宗造勢。

安平會往來結交的乃是富戶士紳、達官貴人、士林文人,安平會在這個層面上造勢便是替孫承宗在上層人士中提高名望。而風聞堂、白蓮教乃是下層人民為基礎,在這個層面宣揚孫承宗的名望,便是讓孫承宗在尋常百姓中博個好名聲。這樣一來,從上至下,整個大明朝不論貧富貴賤所有階層都可覆蓋,待得幾個月後,孫承宗的名望定然暴漲。

當然宣揚一個人的名望也是有講究的,鄭衝自然不會像複社那樣腦殘的去宣揚張溥如何厲害,如何能把持科場,他在士林文人中是如何受人敬仰的,這種做法極易遭到皇帝和朝臣們的猜忌。

宣揚孫承宗的名望,只需宣傳他致仕在家還心憂國家,為了替皇上分憂,所以大力推廣新良種的種植。在上下兩個階層中,反覆宣揚孫承宗的忠誠和賢才,緊扣住忠與賢來做文章,就能讓朝野評價孫承宗的聲音傳到皇帝和朝臣們的耳朵裡去,而不受太多猜忌。

同時,鄭衝也在給柳如是的書信中交代,讓她著手開始讓風聞堂盯緊複社的動作。複社要謀求起複周延儒,每一步、每一個舉動,鄭衝都需要清楚了解。雖然坤儀公主那裡有錦衣衛打探複社消息,但鄭衝覺得這種事還是上雙保險好一些,以免重要消息有所遺漏。

至於坤儀公主則分別給幾個人寫了書信,第一個自然是她的父皇崇禎。小蘿莉公主雖然離開了京城,但她知道該如何維系住與崇禎的關系,如何繼續讓崇禎感覺女兒時刻都在關心他。

給崇禎的書信在芝罘港的時候,坤儀公主就曾寫過一封,是讓芝罘港的人傳信至登州府,然後由登州府的錦衣衛送至京城。

在芝罘港寫書信時,坤儀公主還沒有和鄭衝、柳如是結盟,因此那封書信中多是小公主向崇禎訴說思父之情,也講述了一些沿途見聞,當然小公主倒也客觀的講述了所見災民、流民的慘況,以及鄭氏移民赴朝的仁善做法。

當時這第一封書信還算是不偏不倚,但在吳淞口寫下的第二封書信,就開始嚴重偏向鄭衝了。書信一開始,小公主照例對崇禎噓寒問暖,關心父皇的身體,勸說父皇多注意休息雲雲。

經過讀史書上什麽臥冰求鯉等一些孝道故事,小公主還是知道大明朝的人是如何關愛自己身邊親人的。雙月星人雖然沒有太多感情,但他們善於學習。

小公主在皇宮中生活了九年,雖然一開始對於自己身軀的父母是出於宮廷規矩而敬愛有加,其中做戲的成分居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人類軀體的影響,其實小公主自己都不知道,她對崇禎和周皇后已經產生了親情。自從七歲之後,公主對父皇母后的關愛之中,做戲的成分大大減少,很多時候都是出自內心的關懷,只是她自己還不知道罷了。

小公主還在書信中對崇禎說了,她知道崇禎長期失眠,於是在江南尋得幾個食療方子,

可安神補腦,讓人睡個好覺,便連同書信一同寄回,讓太醫院驗看無誤後,照此食療調理。當然這幾個食療方子乃是出自朝鮮醫女徐成衿之手,一路上小公主為了崇禎能睡個好覺,沒少花心思結交這個小毒女,向她討教食療方子。

囉嗦了一大堆關懷崇禎的瑣事後,小公主才筆鋒一轉,說起到了松江府後的見聞。重點就說了徐光啟推廣甘薯和土豆的事跡,小公主很聰明的用徐光啟這顆大樹作為旗幟,說明徐光啟乃是此趟善舉的主心骨,只是在敘述過程中,不經意的講了鄭衝創建的安平會和柳如是在這件事當中的作用和功績。

與崇禎相處九年,小公主太了解她這個父皇的心思了,崇禎向來對於一些奏報當中的細微末節會問得更加詳細,他喜歡自己去發掘奏折背後的故事。於是小公主用這種不經意的方式,開始讓父皇了解安平會以及安平會背後的鄭衝。

在江南的時間雖然短暫,但江南錦衣衛給公主帶來的信息則是非常龐大的。安平會如今在東南和江南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它那奇特的商業聯盟影子讓坤儀公主敏感的看到了一條賺錢的路子。雙月星人也有類似的星際商業聯盟運作,小公主覺得這是件好事,能賺錢的事自然都是好事。

於是小公主開始盤算起來,如同當年她盤算買下王恭廠那一片廢墟破院一樣,她打算賺錢,而且這次要拉著崇禎一起投資安平會!

這絕對不是坤儀公主的一時衝動和好奇,而是她時刻在想著如何替父皇和母后分擔一些憂愁。大明朝缺錢,周皇后已經幾次在宮中下懿旨,削減宮中開支了。

而作為堂堂大明皇后,坤儀公主每次在母親身邊的時候,總是見周皇后在那裡紡紗織布,為的只是盡可能的貼補一些宮中所用!每每看到母后如此辛勞,坤儀公主心裡總不是滋味。

何其諷刺的是,坤儀公主從錦衣衛那裡得知的卻是那些貪贓枉法、屍位素餐的大臣們,正在不遺余力的蠶食和貪汙著大明朝的骨髓!軍隊裡吃空餉已經成了常例,每年地方官吏孝敬京官們的冰炭敬也成了常例,各地士林文人打著不可與民爭利的幌子,拒絕繳納商稅。

所以,小公主七歲時就打算自己賺錢,這趟通過購買王恭廠那片廢墟破院,她給崇禎和母后賺了幾十萬兩銀子。雖然銀子不多,但聊勝於無。

當坤儀公主和鄭衝結盟後,又發覺鄭衝搞的安平會這個商業聯盟絕對有錢賺時,自然而然的她便動了投資入股的心思!若是能讓崇禎將大明皇家內努的錢投資到安平會裡來,那將是多麽美妙的一件事。

小蘿莉去信之前曾和鄭衝討論過安平會的事,鄭衝也聽出小公主的弦外之音,自然是大力讚同小公主的投資想法。鄭衝的野心並不在大明朝,而在海外更廣闊的大海之上!是想若能拉著皇室入股安平會,那安平會將來有了皇家二字作為保障,是問天下間還能有誰能阻擋安平會這隻龐然巨獸?

而縱觀荷蘭、西班牙、英國等海權國家在大海上崛起的經歷來看,無不都是得到了各國王室的大力支持!荷蘭國王在東印度公司有投資股份,西班牙國王通過劫掠美洲,豐富了他王室的藏品,而英國女王養了一批替她搶錢的海盜船長。有了利益和皇家的支持,安平會才能真正像一個驅動器,驅動著整個國家朝海洋發展!這是鄭衝樂得所見的!

大明乃至整個中華並不缺乏航海的人才,缺乏的只是海權意識,長期的陸權大國思維禁錮了這個國家從皇帝到平民百姓向海外開拓的意識,鄭衝希望能通過安平會來改變這個局面。而當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引誘皇家入夥、上賊船!

本來鄭衝還以為安平會引起皇帝的注意還需要幾年時間,但現在坤儀公主的出現大大加速了這個進程。崇禎缺錢缺的厲害,坤儀公主又是個銳意進取的皇家公主,而鄭衝又有意拉攏,這件事似乎就像水到渠成一般,兩邊一拍即合。

於是坤儀公主策劃拉崇禎上船的計劃,首先她開始在書信中開始提及安平會,給崇禎留下第一個印象, 安平會能賺錢,而且是真正在為國為民辦實事的!接下來就等她回京之後,再詳細布置了。

至於為何提起柳如是,當然是為了給錢謙益下點眼藥,坤儀公主在說完柳如是的功績後,隨口在信上提了一句:“前禮部侍郎錢謙益也多仰慕柳氏之名,常流連忘返於秦淮。”

上眼藥隻說這麽一句便可,點到即止,崇禎自會感興趣的讓錦衣衛報知錢謙益的動向。然後崇禎便會知道錢謙益為博紅顏一笑,在虞山花重金建樓的事。然後崇禎會覺得錢謙益是何等的惡心,那便是可想而知的事了。

當然坤儀公主也沒忘了孫承宗的事,說到推廣甘薯和土豆種植,自然而然的便會提及一句:“聞高陽孫氏響應徐閣老倡議,也在北方推廣,乃北方首行此事之人。”

雖然沒提孫承宗的名字,但坤儀公主料定崇禎會讓人去查證,高陽孫氏自然是孫承宗做主,然後崇禎便會知道這位前任東閣大學士雖然罷官在家,卻還在為皇帝分憂,為國為民鞠躬盡瘁。

最後坤儀公主開始為扳倒溫體仁謀算起來,她在書信中也隻提了一句:“兒臣在江南聞得,江南士林於此趟科舉頗有物議,俱言朝中有溫黨把持科場。”

同樣的坤儀公主這略略一提,定然會讓多疑的崇禎開始心裡出現一根刺!溫黨!江南士林都開始這般非議了,難道體仁有黨?

坤儀公主知道崇禎看了自己這份書信後,接下來會有什麽樣的動作,當然這只是她的第一步。

坤儀公主的第二封信是寫給她母后周皇后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