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海圖志》第二百六十六章 進軍鐵山邑
  崔世庸覺得自己很冤枉,當他被五花大綁再次押至大帳內時,一個勁兒的跪地叫屈,口口聲聲說他是心向大明的,絕無背棄大明之心。

  崔世庸見面前的這位太監大人和將軍大人似乎不太相信自己的話,均是一臉嘲諷的望著自己,崔世庸不得不拚命磕頭泣血陳述事實,真是字字血淚,句句真誠,最後連額頭都磕破了。

  “在下雖是藩國小臣,但自幼熟讀中華經書,知道何為忠孝節義,大明與我國,恩如父子,血盟鐵誓,小臣決計不會像李廷彪這等奸佞之人,背信棄義,投向滿人的……”崔世庸說得很凌亂,但卻看得出是句句肺腑,只不過有些激動過頭了,從進帳以來就一直喋喋不休的表達忠心,卻都沒給兩位大人開口的機會。

  “好啦!”最後那太監大人似乎也聽煩了,厲聲打斷,崔世庸不敢再說,當即住口。他知道這位太監大人的來頭,天子近侍、東廠太監、軍前監軍、現掌皮島明軍帥位之人,他開口,崔世庸自然不敢再多說一個字。

  “嗯,我們也聽你說了許多,但說得再多,也是無用,如何教我們能相信你?”太監大人好整以暇,翹著二郎腿,品著香茗,口中緩緩說道。

  崔世庸急忙道:“不知公公如何才能相信小臣之言?”

  這時候太監大人身旁安坐的那位年輕將軍發話了,“很簡單,你做給我們看就行了!帳外那幾個建奴細作,你親手去將他們了結了,只要你殺了他們,我們就相信你的話。”

  殺人這種事被這年輕將軍輕描淡寫的說了出來,好似吃飯睡覺一樣平常,讓自幼學習儒家文化、心懷一顆仁心的崔世庸有些不寒而栗。

  “殺、殺人?”崔世庸顫聲說道:“小、小臣從未殺過人……”

  年輕將軍板起臉孔來怒道:“你不殺建奴細作以表心跡,讓我們如何信你?!”當下那年輕將軍也不給崔世庸辯解的機會,當即喝命帳下親衛進來,將崔世庸帶下去,喝命親衛監督,讓崔世庸將帳外幾個建奴奸細殺了!

  幾名如狼似虎的親衛擁上來,不由分說便將崔世庸押了下去。崔世庸雙腿發軟,是被幾名親衛夾著下去的。過了片刻,帳外傳來幾名建奴細作的喝罵之聲,跟著又是傳來慘叫之聲,那慘叫聲很是滲人,侯隆也不禁嚇了一跳。

  過了片刻後,親衛再次押著崔世庸進帳來,稟報道:“已按公子吩咐,請這位大人當著一眾朝鮮人面,將幾名建奴細作殺了。”跟著那親衛憋著笑意又補了一句:“只是這位大人似乎沒殺過人,下手生澀,多捅了幾刀,讓那幾個建奴細作死前吃了不少苦頭。”

  鄭衝揮退親衛後,望著如同一攤軟泥癱在地上的崔世庸,只見他呆呆的望著自己雙手的血汙,好似癡呆了一般。

  “崔大人,難道你不忍殺那幾個建奴細作?”鄭衝淡淡的問道。

  一言驚醒崔世庸,他連忙跪地磕頭不止道:“將軍,下邦小臣豈敢貳心?實在是小臣從未親手殺過人,是以有些懼怕而已。”

  鄭衝忍住笑,嗯了一聲後安慰道:“崔大人不必害怕,那些建奴在你們朝鮮土地上作威作福,燒殺搶掠,都是該殺之人,你殺了他們乃是為民除害,何懼之有?”

  鄭衝的話似乎寬了崔世庸的心,他漸漸直起身來,雖然面色還是有些那看,但至少身子已經漸漸不發抖了。

  “既然崔大人已經手刃了建奴細作,我們相信崔大人的話,這趟細作之事就此揭過,

我大明不再追究。”鄭衝淡淡的說道。  崔世庸聞言一愣,抬眼望了望侯隆,侯監軍笑了笑道:“這位鄭將軍的話,就是本監軍的意思,你聽他吩咐便是了。”

  崔世庸也是久在官場之人,這才明白過來,這位侯監軍不過是個幌子,真正做主的人卻是這位鄭將軍。

  當下崔世庸朝鄭衝一拜道:“多謝鄭將軍寬宏大量,小臣銘感五內。”

  鄭衝將他扶起,命人進來替他包扎了額頭的傷口,又命人給崔世庸淨手更衣。洗去血汙,換了身乾淨衣袍後,崔世庸心神更加凝定了許多。

  “崔大人既然心向我大明,眼下便有一事需要崔大人襄助。”鄭衝命人給崔世庸一杯熱茶暖身,口中說道。

  喝了熱茶之後,崔世庸心頭暖意融融,聽得這話,急忙放下茶杯道:“但有吩咐,敢不從命?”

  鄭衝緩緩說道:“聽聞崔大人乃是鹽州郡守,統管鹽州軍政大事,我軍打算攻取鐵山邑,義州、宣川建奴援兵必然從鹽州借道進兵鐵山邑。”

  說到這裡,崔世庸哦了一聲,連忙道:“小臣明白了,小臣回去後,定然統領軍馬,緊閉關隘城門,不讓建奴援兵通過。”

  鄭衝搖搖頭笑道:“不,恰恰相反,我要你讓開路,放建奴援兵通過!”崔世庸啊了一聲,神色很是疑惑,鄭衝便附耳低聲與他仔細說了。

  崔世庸聽完後,又驚又喜道:“鄭將軍妙計,這般那建奴援軍便死無葬身之地!我鹽州軍民也出了口惡氣!”

  侯隆奇道:“鹽州的朝鮮百姓過得很不好麽?”崔世庸歎口氣道:“簡直牛馬不如!”

  當下崔世庸便緩緩說起鹽州情形來,原來鹽州之地位於鐵山、義州、宣川三處交角,雖然是朝鮮管制,但自從大明東江鎮所部被後金驅逐之後,後金軍便佔據了義州、宣川、鐵山三地。而鹽州出於三處夾縫之中,後金軍每次往來,都喜歡劫掠鹽州的朝鮮百姓。

  後金軍不但劫掠,還強逼鹽州朝鮮百姓向他們繳納錢糧,並且隨意抓人做役夫,隨意打罵殺害鹽州朝鮮百姓,而且隨意搶奪鹽州朝鮮女子,鹽州的朝鮮百姓這些年早就受夠了。

  最後崔世庸目光含淚道:“早就盼著天國大軍能驅趕這些胡奴軍馬,解救我等軍民百姓,終於盼到這一天了。”

  鄭衝聽完崔世庸訴苦後,點點頭道:“你放心,我大明天兵這趟佔住了地方,就不會再走,一直會將建奴徹底擊敗為止。”頓了頓鄭衝又道:“至於你上司平安北道李廷彪那裡,也不用擔心,我遲早也要收拾了他!”

  崔世庸聞言一陣愕然,急忙道:“難道上朝天兵要興師問罪於我朝鮮?”

  鄭衝微微笑道:“不是興師問罪,而是吊民伐罪!你們國主李琿,自登位以來,殺弟幽母,背棄盟約,倒行逆施,我大明已經與綾陽君約定,助他奉朝歸政,廢掉李琿,撥亂反正!李廷彪既然是李琿心腹,早晚定要除之!”

  李廷彪乃是平安北道從三品都護府使,他統領的安平北道與義州、宣川、鐵山等地相鄰,此人乃是李琿心腹,又倒向了後金,待得擊敗後金軍,收復義州、鐵山、宣川等地後,這李廷彪定然是要除掉的!否則李廷彪繼續與後金勾結,定然會給東江鎮明軍造成威脅!

  聽了這話後,崔世庸更是大喜過望:“什麽?上朝已經決定幫綾陽君復出?這真是天大喜訊!我國累受建奴欺壓,早已經不堪忍受,若能得上國幫扶,小臣定當竭力效死!”

  當下說定後,鄭衝便與崔世庸商議了一些細節,隨後便請崔世庸下去歇息。

  崔世庸走後,侯隆道:“博文,這人可信麽?”鄭衝點點頭道:“可信,早知道他鹽州朝鮮百姓如此多的血淚之事,也不必費功夫讓他殺人納投名狀了。”

  侯隆點點頭, 跟著說道:“此趟報捷文書之內,我也密折陳奏了綾陽君之事,也不知朝廷會不會答允我等計策。”

  鄭衝淡淡一笑道:“不管朝廷如何安排,我等先做了再說!”侯隆重重點頭道:“此事雖有先斬後奏的嫌疑,但我支持你,要是等朝中那些文官爭吵出個結果來,只怕黃花菜都涼了!”

  鄭衝朝侯隆點點頭,兩人相視一笑,這一刻兩人似乎已經是親密無間的戰友了。

  當夜,鄭衝統領僧兵營、親衛隊兩百余人,與皮島明軍沈志祥所部三千人,便冒著嚴寒連夜出兵,舉火為前隊,直撲鐵山邑。次日天明之後,侯隆親自統領中軍,與金日觀等諸將領軍五千余人跟進,其後乃是陳平朝與傅青主統領的後軍兩千並八千輔兵,攜帶糧草輜重隨後掩進。

  明軍浩浩蕩蕩來到鐵山邑城下,這鐵山邑嚴格來說不是一座城池,只是當年毛有見等駐守此處時,在地勢險要的山間,依山修建了木柵牆壕,建成一個堅固的營盤,其內可駐兵數千人,鐵山邑城寨居高臨下,控厄通往義州、鹽州、宣川的幾條道路,又是鐵山郡的郡治,因此頗為重要。

  到得鐵山邑後,沿途只見各處朝鮮村落破敗,明軍與後金軍在這裡反覆拉鋸,戰亂不斷,朝鮮百姓都逃散了,是以方圓百裡之內,竟無一處有人煙的村落。

  見得明軍大舉來犯,大大出乎鐵山邑後金軍的意料,後金軍哨探見得明軍大隊後,當即回城稟報。當鄭衝和沈志祥領軍來到城下時,只見鐵山邑已經緊閉寨門,上山的幾處隘口也是戒備森嚴,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