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海圖志》第二百六十五章 料敵必先機
  “鄭守備,這幾人犯了何事?”還不知道情由的侯隆停下杯盞,奇怪的問道,打破了筵席上的寧靜。

  當鄭衝帶人押著幾名建奴細作來到筵席上時,原本熱鬧的宴席頓時沉寂了下來,諸將都望著鄭衝,不知他要做什麽。

  “侯公公,這幾人都是建奴細作,趁我軍葬儀酒宴,意欲刺探軍情,對我軍不利,被我手下擒捉!”鄭衝淡淡的說著,最後目光停在崔世庸身上,大聲喝道:“崔郡守!這些細作都是跟著你來到我皮島之上的,你有何話說?!”崔世庸官職乃是平安北道鹽州從四品郡守,因此鄭衝喚他崔郡守。

  此言一出,皮島諸將皆是一陣驚呼,跟著怒目而視!崔世庸頓時面如土色,口中連忙道:“我、我,我不知道……”

  沈志祥勃然大怒,起身來揪住崔世庸,其余親衛也立刻上前,將筵席上安坐的其余幾名朝鮮人也拿下。

  沈志祥揪住崔世庸,怒喝道:“王八犢子,我叔父葬儀,你們居然假意吊唁,其實是來刺探軍情的?!真是欺人太甚!”

  侯隆想不到事情居然會變成這樣,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麽辦,詢問的目光望向鄭衝。鄭衝抱拳道:“侯公公,此事不可善罷甘休,先散了筵席,將平安北道來人都拿下,好生查問清楚才是!”

  侯隆當即照辦,便喝命將所有朝鮮人都拿下,隨後撤了筵席,領諸將回到軍帳內,親自升帳查問崔世庸等一乾人等。

  升帳後,侯隆自坐了帥位,鄭衝、傅青主分坐左右,其余諸將左右兩班也都坐了,隨後帳下刀斧手凶神惡煞的將崔世庸押了上來。

  崔世庸被五花大綁,臉上青紫了一塊,看來是捆綁的時候不知何人揍了幾下。也許是崔世庸自覺背鍋不甘,也許是他還心向大明,是以進帳後,不等侯隆開口詢問,便如竹筒倒豆子一般,將前因後果都說了。

  最後崔世庸跪在地上,大聲哭號道:“侯公公、諸位明鑒,小人是心向大明的,奈何李廷彪以官職壓人,小人不得已才讓幾人混了進來,實則是冤枉啊。”

  沈志祥跳起身來怒喝道:“胡說八道,你要真是心向我大明,何以到了這裡,你不主動告知我等?!”

  崔世庸訥訥的道:“我、我是身不由己,家中老小皆在平安道,若主動出首,勢必連累家人……”崔世庸苦苦哀求著,說得聲淚俱下,還說了許多平素被後金欺壓之事,顯得對後金軍很是痛恨。

  “好啦,別嚎喪了,來人先將他帶下去,好生看管起來!”侯隆在得到鄭衝眼神示意後,吩咐人先將崔世庸帶了下去。

  崔世庸被帶下去後,沈志祥第一個破口大罵道:“這些高麗狗賊,忘恩負義,難道他們忘了當年我們是如何助他們抗擊倭寇的了麽?現下居然與建奴勾結,連我叔父葬儀吊唁都算計上了,真是豬狗不如!”

  國人講究人死為大,平安道的人借吊唁之名,讓後金細作混入其中,明顯就是有辱死者,是以沈志祥這般大的火氣。

  金日觀勸道:“沈遊擊稍安勿躁,聽侯公公吩咐。”諸將都勸了幾句後,沈志祥才怏怏坐下,諸將一起望向侯隆。

  侯隆哪裡知道該怎麽辦?當下先詢問的目光看向鄭衝,不想鄭衝卻低頭沉吟不語,反倒是一旁傅青主先開口了。

  “既然建奴派細作混入大營查探,定然是想知道我軍眼下情形。自我軍收復鐵山大營後,建奴在鐵山邑、義州、宣川三處,只剩下蒙古八旗數千兵將。

他們極怕我軍趁勝追擊,攻打三處,是以不惜冒險派人混入我軍中查探。”傅青主緩緩說了幾句後,接著續道:“既然建奴那裡如此害怕我們進兵,不如趁勢發兵,拿下鐵山邑、義州、宣川三處!分兵固守,以為犄角之勢!”  這回倒是沈志祥第一個跳出來,厲聲喝道:“乾!咱們幹了!最好連平安道也全都掃平,出口惡氣!”

  金日觀等諸將卻沉吟不語,最後金日觀首先道:“傅先生,現下天寒地凍,進兵不易,要攻取義州、宣川等地,必先出鐵山,要出鐵山,當先取鐵山邑。而鐵山邑在山巒之上,易守難攻,若是我軍久攻不下,義州、宣川兩處建奴援軍趕到,我軍便有潰敗之憂。”

  這時候鄭衝才開口說道:“此趟進兵,雖然困難重重,但若是錯過這個機會,待得開春後,建奴必定會大舉引兵前來,到時候便沒有機會。所以,此趟我軍該趁著建奴援兵不至之前,先拿下鐵山邑、義州、宣川等地,方才能佔得先機!”

  頓了頓鄭衝續道:“雖然鐵山邑乃是一座山城,易守難攻,但我們也可先佯攻鐵山邑,待得義州、宣川建奴援兵到來,先伏擊建奴援兵,此乃圍城打援之策。”

  諸將聞言,皆是低聲議論起來,看來鄭衝的這個主意的確打動了他們。金日觀也低頭思索起來,盤算鄭衝所言是否可行。

  隨後鄭衝長身而起,命孫澤沛取出一副地圖來高高掛起,這幅地圖卻是這幾天鄭衝命孫澤沛根據夜不收偵查得知所繪製,這幅地圖也根據皮島明軍的地圖進行了完善和修正。

  “自古打援,必要預先料知敵方行進路線,方能設伏!”鄭衝指著地圖道:“先說義州,這義州離鐵山邑八十余裡,沿途多山,建奴蒙古八旗多是騎兵,山路難走,而平坦之路只有兩條,一條便是從義州向南,沿鴨綠江南岸而行,到達海岸後折向東南,經多獅裡方才到達鐵山邑。這條路繞了許多路程,要多走將近五十裡路程,若是義州八旗兵來援,定然不會走這條路。他們一定會選這條!”

  鄭衝的手指向了地圖之上的鹽州,口中續道:“從義州出發一路向東南,借道鹽州,便可迅速趕到鐵山邑!鹽州雖是平安道朝鮮人控制,但建奴借道,想必李廷彪定然會答應!”

  諸將聽了後皆是頷首,讚同鄭衝的分析,金日觀歎口氣道:“鄭守備當真是知兵之人,雖然才至遼東不久,但遼東地利卻已經是了如指掌。”

  鄭衝微微一笑道:“為將者,天時、地利、人和當盡知,方才能決勝千裡。”頓了頓他接著說道:“不說這些客套話了,咱們接著說。建奴過了鹽州之後,要經過鹽州南面、鐵山邑北面一處山谷,此處兩邊山高林密,正好可伏下軍馬!我打算便在此地伏擊從義州來的建奴軍馬!”

  金日觀點點頭又跟著搖搖頭道:“鄭公子,那裡乃是朝鮮人地盤,只怕我等伏軍那裡,會被朝鮮人查知,若是他們告知建奴,那我等伏兵便無用了。”

  鄭衝頷首道:“此前的確有這個風險,不過既然今趟揭破了崔世庸帶著細作混入我大營之事,鹽州那裡的事便由他前去遮掩了!諸位別忘了,崔世庸乃是鹽州郡守!”

  諸將恍然大悟,金日觀喜道:“若是有崔世庸幫忙遮掩,我等伏兵那裡倒是可行!只是不知如何讓崔世庸為我等效力?”

  鄭衝淡淡的說道:“此事稍後再說,還有一路宣川的建奴援軍。這路援軍可選擇的進兵路線雖然不少,宣川可沿海岸進兵,也可從陸路至鹽州。但我推想,建奴只會選擇這一條路!便是取道東北方向,到達鹽州之後,與義州建奴援兵匯合,一同趕往鐵山邑!是以我們雖然要面對兩路援兵,但實則只在一處設伏便可!”

  金日觀奇道:“這是為何?宣川沿岸地勢平坦,而且路程也不算遠,足可建奴蒙古八旗進兵之用啊。”

  鄭衝尚未開口,傅青主卻撚著胡須笑道:“此事不難推想, 一則兩路援兵合兵一處,兵力更多,也易於統屬指揮,二則若是宣川建奴兵馬沿海岸而來,我皮島有水師,此刻雖然海岸封凍,但建奴也怕被我水師哨船偵知行蹤,走路風聲,在前面布置兵馬攔截,是以建奴只會走鹽州與義州援兵匯合後,方才南下。”

  聽完鄭衝與傅青主的分析之後,諸將皆是恍然大悟。沈志祥捏緊拳頭重重打在自己手心裡,口中道:“好!咱們幹了!再痛擊一回建奴,以告慰叔父在天之靈!”

  金日觀也不再猶豫,當下起身道:“鄭公子,此時天氣已經連續放晴十余天,估摸再有十余天時光,風雪又再重來,只有趕在風雪之前迅速擊破鐵山邑,方才能避開惡劣天氣!咱們明天一早便進兵如何?”

  鄭衝卻搖搖頭道:“兵貴神速!今晚便可出兵!”當下鄭衝大聲道:“今夜我便與沈遊擊領軍先行開拔北上,金將軍與侯公公並其余諸位明天一早領中軍大隊起行,陳平朝陳將軍與傅先生率部領一萬輔兵押運糧草為後軍,隨後跟進!”

  諸將一時間都忘了鄭衝可不是主帥,居然一起站起身來,抱拳大聲領命。話都出口後,諸將才發現帥位上那位侯公公還沒開口,帳內氣氛有些尷尬起來。

  “全軍照鄭守備之策行事!我自為監軍隨中軍開進!諸部當奮勇向前,若有不尊軍令者,軍法從事!絕不姑息!”好在侯隆反應也不慢,急忙起身,拿起將令來大聲說道,諸將這回也是一起領命,隨後便各自分頭準備去了。

  鄭衝卻先留了下來,他還有崔世庸的事要先解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