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國崛起1900》第551節 我回來了,來解決問題
第150票。

 ————————————

 日本經濟在美國經濟危機之後,就開始走低,出口美國的絲織品大幅度降低,然而最大的打擊則來自中國市場,米青上台後,出台了最低工資製和八小時工作製等制度之後,第三項法案就是保護農民利益的法案。

 《農業保護法案》,主要對經濟作物的進口加征了平均40%的關稅,目的是促進中國農村經濟作物的種植,但這個法案讓日本受到了極大的打擊。

 與此同時,美國人也提高了各項工業製成品的關稅,日本40%的蠶農當即破產,紡織工業產值下降三分之二。

 以絲織工業為龍頭的日本經濟,瞬間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危機之中。

 日本經濟危機,讓亞洲經濟危機從中國這個發源地,發展到了第二根鏈條,接著是只有航運產業的琉球大受打擊,朝鮮緊接著陷入危機,南洋地區產生危機,就像中國工人回鄉一樣,南洋華人大量返回故鄉。

 中國市場的蕭條,還引發了巴西咖啡的滯銷,由巴西開始,南美洲開始進入經濟危機。

 整個亞洲陷入經濟危機之中,大大影響了中國鋼鐵、機械製品和輕紡織品的出口。

 企業倒閉浪潮擴大,大批資本家關閉了自己的工廠,退出了工業生產領域,將工廠拋給銀行拍賣,將工人扔到了一邊。

 量變引發質變,中國經濟終於開始出現深度危機,失業率飛速飆升。

 經濟危機進入第三個年頭,中國工業開工率下降到了60%,失業率瞬間突破30%,這已經不是高失業率,而是社會崩潰了。

 農村可以容納丟了飯碗的孩子,但他不能將所有的城裡人都接回農村,因為已經有一億人徹底融入了城市之中,他們已經回不去了。

 即便那些能夠回到鄉下的人。也不是每個人家中都有土地,有些人在城裡賺了錢,確實願意回農村買一塊土地,大小不限。也許就一兩畝,純粹是處於農業民族的戀土情結,這些人現在自然可以回家種地,發不了財,總能種出夠自己吃的糧食。

 可是對於絕大多數在鄉下沒有土地。過去是佃農,放棄了租佃的土地去城裡發財反而失業的農民,簡直就是滅頂之災,他們也回到了農村,不是回去種地,隻圖農村糧食便宜,靠著積攢的微薄繼續,希望餓不死罷了。

 農民辛苦點,餓不死,就不會亂。

 留在城裡的。無依無靠,沒有收入,坐吃山空的無產者,卻到了絕境。

 工人的心理開始變化,他們感情上承認米青政府是向著工人的,但是他們慢慢開始接受一些組織暗中散步的傳言,那就是米青政府能力不足,被資本家給坑害了,他們開始認為,這場經濟危機。讓他們失去工作,丟了飯碗,唯一的原因,是資本家不想讓工人增加工資。不想讓工人減少工作時間,不想讓工人有休息時間。

 只有一個原因,資本家沒有把工人當人,要想過得好,那就要打到資本家。

 多地出現了工人佔領工廠,搶奪工廠物資。甚至出現了包圍資本家豪宅,要求資本家開工,還有勞資糾紛,而將已經破產的資本家拖到街上打死的情況。

 而資本家也不容易,據最新統計,已經有超過10萬家工廠倒閉,佔中國50萬工廠總數的20%,因為破產而自殺的資本家超過千人。

 工人活不下去,資本家也活不下去,地主家也沒有余糧。

 經濟危機在中國製造出了數以千萬計的赤貧階層,這些人心中的怒氣正越來越盛,正在壓過理智,正在繼續暴虐,正在醞釀陳勝吳廣、朱元璋!

 米青終於害怕了,他不得不承認,她控制不住局面了。

 她想找楊潮問計,但想找楊潮的人多了,誰都找不到。

 對米青失望的謝冠輝這樣的地方官員,張謇這樣的社會精英,都希望找到楊潮,趕緊扭轉目前不合理的法律,進款恢復國家經濟,很多人都敏銳的感覺到,這一次的經濟危機似乎與以前完全不同,以前的經濟危機多則兩三年,少則一兩年,甚至幾個月就會過去。

 可這次經濟危機已經經歷了三年,卻一點回穩的跡象都沒有,不但中國沒有,全世界都沒有,好像遙遙無期一般。所有人都不知道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世界上唯二的經濟比較穩定的國家,一個是蘇俄,一個是意大利,一個搞gong主義,一個搞法西斯主義,全世界都在關注,中國該何去何從。

 不但中國人想找到楊潮,外國人也想找到楊潮。

 日本人在中國政府中得不到支持,央行的張家傲倒是幫了不少忙,幫助日本政府通過緊縮政策穩定住了貨幣,可是經濟危機卻無法解決,中國的關稅政策,正在讓日本蠶農走向毀滅。

 俄國人也想找到楊潮,尼古拉大公已經認定他被楊潮給耍了,什麽狗屁石油管道項目,狗屁化纖基地、煉油基地,完全是扯淡,是給他尼古拉畫了一張大大的畫餅,現在跑的人都沒影了。

 俄羅斯帝國的地理位置,一面是蘇俄,一面是中國,另一面是北冰洋,注定他們只能跟中國保持經濟聯系,經濟基本上完全依靠中國,但是經濟危機到來之後,中國鋼鐵工業產量下降了45%,進口俄羅斯帝國的鐵礦石相應降低了50%;汽車、機車產量下降70%,鐵路貨運下降60%,最總要的是化纖產品生產大幅度下降,導致石油需求大大減少,中國削減了3成的進口石油,一下子就讓俄羅斯陷入了危機之中。

 很多人都想找到楊潮,報紙上甚至公開呼籲楊潮出山,記性好的人已經翻出了十年前,歐洲戰爭剛剛結束,中國也遇到了市面不景氣的情況,當時也是米青當總統,楊潮出任經濟應急委員會主席,調動一切力量,最重要的是捐獻了1萬噸黃金,才將經濟恢復了過來。

 現在他們想起了楊潮,盼望楊潮出來,不好意思說讓楊潮再次捐錢,但是卻希望楊潮能夠主持大局。

 不知不覺之間,楊潮的形象在人民心中浮現,他仿佛成了所有人的主心骨。哪怕那些時候對權威充滿敵意的社會批評家們,也暗暗認定,此時除了楊潮這樣的人物出山,已經難以控制局面了。

 可是楊潮在哪裡?

 東北,漠河。

 這裡有中國最豐富的金礦礦藏,也有楊潮建立的煉金工廠,收購從東北,甚至西伯利亞來的金礦、金沙,也練成標準金磚。

 楊潮的煉金工廠已經是東方最大的金礦沙買主,因為這座煉金工廠的冶煉能力巨大,可是每年只能從東北地區和西伯利亞大大小小300多家金礦收購到200多噸黃金含量的金礦,而這個煉金工廠的冶煉能力,卻高達每年3000噸黃金。

 只是沒有人知道到底這座工廠每年能冶煉多少黃金,因為這裡十分隱秘,工廠四周都拉了鐵絲網,有上千全副武裝的士兵把守這裡,進出都要經過嚴格的檢查。西方人根據東北和西伯利亞地區的金礦產能,曾經做過推算,他們認定這裡的黃金產量不可能超過每年500噸,但讓他們失望的是,這座工廠,其實一直都近乎飽和生產,每年生產2000噸以上的黃金。

 現在,工廠倉庫中,已經堆積了小山一樣的金山。

 足足,兩萬噸!

 楊潮看著一直堆到屋頂,裝滿了一個地下室的黃金,心中充滿了信心。

 有兩萬噸黃金,還愁不能穩定經濟。

 該到這些黃金物盡其用的時候了,雖然楊潮行蹤不定,這兩年甚少露面,多是在貝加爾宮撫養女兒,偶爾去看看楊子實驗室進行的有趣試驗,但對國內的情況他還是了如指掌的。

 知道現在的工廠開工率,和工人失業率,都接近50%,經濟危機的巨大能量,基本上已經釋放乾淨,該倒閉的工廠早就倒閉了。

 現在還能存活下來,在抬高工資,降低工人工作時間的各項法令下,還能堅持沒有倒閉的企業,至少說明兩點,第一他們的企業主社會責任感強烈,多半是在賠錢養工人,第二他們的管理能力絕對超強,生產效率絕對一流。

 話說回來,如果這樣的企業,都無法活過這個寒冬,那麽中國經濟也就完了。

 經濟危機已經徹底打亂了經濟體系,完成了經濟危機最大的作用,就是狼群對羚羊的優勝劣汰作用,接下來就該讓這些健康的羚羊,更好的活下去,奔馳在大草原之上,茁壯成長繁殖族群。

 “給米青發封電報,告訴他我馬上回國。告訴尼古拉大公,邀請他到南京會面。還有日本人、朝鮮人、琉球人,以及南洋資本家。”

 楊潮一口氣報出了自己要見的客人。

 接著又道:“立刻調集軍車, 將這些黃金統統裝車,發往上海!”

 說完楊潮大踏步走出金庫,坐上自己的專車,驅車到附近的機場,然後坐上一架飛機,王助研發的四發動機新型轟炸機改裝的專機,以最大速度400公裡時速往南京飛去。

 一下飛機,米青親自秘密迎接。

 楊潮不要秘密:“給我召集各界記者,我要在國會發言!”

 自潘訓上台之後,楊潮一改淡出政壇的印象,第一次表現出了極強的干涉政治的態度。

 國會議員都到了,記者來了三百多。

 然後楊潮卻隻說了一句話。

 “我回來了,我來解決問題!”

 語氣鏗鏘,充滿自信。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