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國崛起1900》第87節 練兵
  第八十七節練兵  其實不止德國人這樣,法國人,甚至包括俄國人,但凡是在中國劃分了勢力范圍的國家,都在加強他們的特權,利用鐵路圈佔了大量礦產,他們可以開,可以掠奪,就算他們不開,也不允許中國人開。

  英國人其實最為可恨,過去沒有深深研究過哪些國際條約,楊潮以前還不太在意,總以為是文明國家簽訂的,總得顧忌基本的臉面,可是英國人已經是臉都不要了。

  通過貸款竊取了中國海關大權,英國人就想盡辦法擴大海關權力。

  清政府此時依然是一個制度十分粗放的舊時代政府,缺乏很多的政府機構,社會管理中有許多欠缺。

  比如對開辦工廠,清政府沒有什麽管理辦法。因此很早,英國人就通過海關,竊取了清政府很多的權力,比如在上海等口岸的洋人工廠,都交給海關管理,讓海關向他們收取一種出廠稅。

  當時清政府根本不懂這些,而且工廠也都是洋人所辦,清政府懶得跟洋人打交道,就放任海關奪取了這部分稅收權力。

  可是八國聯軍之後,英國人開始要求更多的權力,他要求中國人在內地自辦的工廠,也必須向口岸的工廠一樣,向海關納稅,而不是向清政府納稅。

  英國人的要求也送到了楊潮這裡,要求萊蕪兵工廠向海關提交生產資料,以備稅務核查。

  “洋人的特權確實是一根絞索啊。”

  楊潮已經深切的體會到了他脖子上那根絞索,感覺那根絞索深深的勒緊了他的脖子,讓他呼吸困難,不隔斷這根絞索,民族工業根本就無法自主發展。

  難怪日俄戰爭後,日本人突然就發達起來,不但是因為國際地位提升,還因為打贏了俄國人之後,列強都不得不取消了加在日本人身上的不平等條約,讓日本人徹底掙脫了枷鎖,而中國人帶著枷鎖跟日本人競爭,能贏才怪呢。

  一個是國家意志堅定推動的工業化,一個是背著十幾個吸血的列強往前爬的衰朽國度,能跑的贏才怪了。

  但是楊潮偏偏對此沒有辦法,那一根根絞索,是通過條約確定的,沒有實力的情況下,洋人不可能答應修改條約,除非是清軍打贏了這場戰爭,否則就無法阻止日本人卸去包袱,也無法阻止洋人繼續吸自己的血。

  “訓練,實彈訓練,手槍、步槍,機槍、大炮,能學會盡量學會。瞄不準也得會開炮,從今天開始,沒有休假!”

  晚上計劃了一晚上的楊潮,一大早起來,就向大石房外的士兵們訓話,要求開始進入戰爭狀態。

  這些人已經被馬豁瓦訓練了三年了,如果加上他們以前在青島華勇連中練的,已經是五年了,一個個各種技能其實已經十分純熟,而且經過五年的掃盲教育,大多數人都能認識簡單的字了,應該說文化水平是有很大提高的。

  “朝廷允許本官組建一鎮新軍,一萬兩千人,你們就是軍官,如果不好好練,老子就換人!”

  楊潮一手胡蘿卜,一手大棒子。

  士兵們一聽,臉上各有表情,有的竊喜,有的木訥,有的在悄悄算著數字。

  “一萬兩千人,你們才六十五,不六十四個人。”

  馬騰飛被楊潮派去了北京,這裡只有六十四人。

  “所以你們每人至少都是連長,看看你們有個連長的樣子嗎,在給你們一年時間,第一必須識字,第二必須學會所有武器,否則就給老子滾蛋!”

  狠狠罵了這些士兵一頓之後,

楊潮一個人躲進房子中發悶。  楊潮有個大膽到瘋狂的計劃。

  這次日俄戰爭中,他必須掘取最大的利益,光是兵工廠那點利潤簡直不值一提。

  他要讓日本人無法通過這次戰爭進入列強之列,要讓俄國人一蹶不振,必須通過自己的力量,把關東拿回來,借這次機會將民心民氣一下子鼓動起來,最大程度的激發中國老百姓的愛國熱情。

  中國人性格中有一種浪漫,當激情來的時候,可以不惜一切的犧牲和奉獻,可是一旦激情退去,對國家失望的時候,又會變得極端的自私自利,甚至自卑。

  所以楊潮今天突然加緊了對這些士兵的訓練,要在日本和俄國分出勝負之前,將中國的利益打出來。

  單靠自己一個人肯定不行,自己手下就大貓小貓兩三隻,最強的力量還是袁世凱手裡的幾萬北洋軍。

  “送他兩百挺機槍!”

  楊潮暗自想著,必須拉攏袁世凱,關鍵時刻能說服袁世凱跟自己一起行動才能成事。

  失去了這次機會,在想稍減身上的壓力,就不知道要到什麽時候了。

  “小張,記下了嗎?”

  “記下了!”

  一個文質彬彬帶著一副近視眼鏡的青年回答道。

  他是電報員,是梁金榮等人從天津電報局挖來的,不過本人是上海人。

  他叫做張念,是一個文質彬彬的孩子,今年才十五歲。

  梁金榮挖了很多電報局的發報員,因為凡是鐵路都需要用到電報,而且楊潮還打算通過鐵路來經營一個電報局呢,相信肯定比盛宣懷搞的那種官辦電報局掙錢。

  鐵路通到哪裡,電報線路就拉到哪裡,電報業務就開展到哪裡。

  同時楊潮也要了一個電報員,把點保險拉到了大石房,算是有了私人電報了。

  “在給謝冠輝發過電報了?”

  楊潮問道。此前他已經讓小張給謝冠輝發電報,讓他找上海所有的報紙,大量報道煙濟鐵路運營的消息。再找些人謝謝詹天佑這些人,包括修鐵路的工人,盡量寫的光輝一些,不要怕誇人。

  還怕謝冠輝放不開,專門叮囑他不要怕花錢,讓他從銀行裡支十萬兩銀子運作,一定要在煙濟鐵路正式運營之前,讓全中國人都知道這條鐵路。

  “大人,已經辦妥了,謝先生那裡讓放心。”

  張念扶了扶眼睛,小聲答應道。

  楊潮點點頭:“辦完事,跟我去大生廠哪裡看看,張謇也要投產了。”

  “好的先生。”

  張念,不但是楊潮的私人電報員,還是楊潮的專屬秘書,因為他受過比較系統的教育,從小在洋人辦的學校上過學,文化程度大概在高中水平,數學幾何、物理化學都懂一些。

  經過十三個月的施工,張謇設在東營村附近的大生紗廠二廠完工了。

  張謇的手下經過測繪,最後在大石房往東三裡處建了一條綿長十多裡的堤壩,一直修到南邊的小清河邊,用來防止海潮倒流,基本上每年都有兩次海水會漫過大石房這裡,修了這條堤壩之後,等於將三角洲這一代近萬畝土地保護了起來。

  在大石房和東營村之間,張謇圈佔了兩百多畝土地,蓋起了成片的場房,純粹的場房,而且還建有學校,幾百個孩子在裡面上學。

  張謇還打算以紗廠為中心,將這一代近萬畝土地開墾出來,租給東營村的百姓。

  “狀元公,恭喜恭喜。”

  “楊大人,同喜同喜。”

  跟張謇已經很熟悉了,說起話來隨意了很多。

  “狀元公開工,不打算辦個典禮嗎?”

  “呵呵,已在籌備了,還沒來及通知楊大人,十二月二十九是個好日子!”

  “好,我一定來。”

  張謇的開工儀式定在了年關跟前。

  “楊大人,老朽有一個不情之請。”

  “狀元公,請說。”

  “此處荒僻,又無港口碼頭,老朽打算修碼頭通煙台。還想修鐵路到濰縣。碼頭老夫倒是能修,這鐵路嗎,就一竅不通了。”

  “鐵路交給在下,保證在明年這個時候通車。”

  提前來張謇這裡看看,是因為楊潮打算立刻離開,去一趟煙台,因為煙濟鐵路運營啟動儀式也快要到了,詹天佑沒有心思挑日子,他準備好之後,就立刻開始運營,就在十二月二十五,也就是三天之後。

  如果有事情耽擱了,楊潮很可能不能來參加張謇的開工儀式,因此提前來打個招呼。

  “楊大人貴人多事。”

  張謇一聽,果然有些不高興。

  楊潮忙道歉:“哎呀,要是狀元公這樣說,在下就不走了。”

  張謇冷哼道:“不用裝了,鐵路確實比紗廠重要, 這可是中國人自己修的鐵路,不但你要去,老夫還要去呢。老夫也想見一見這個詹天佑。”

  楊潮不由有些尷尬,原來張謇早就想到了,而且決定好了,枉費自己還提前來打預防。

  “那狀元公就隨在下起走吧。在下約了福建會館的船,今天午時就到。”

  小清河外的水文條件還算不錯,後世東營市在這裡修建有港口,楊潮還沒有修,但是用木樁子和木板搭建了一個簡易碼頭,百噸以下的小船可以停靠。

  張謇笑道:“也好,省的老夫這一把年紀還要來回奔波了。”

  如果不坐船去煙台,張謇就得坐馬車沿著萊州灣走一圈了,坐馬車確實不如坐船舒服。

  下午坐上龔照清派來的小船,傍晚就踏上了煙台的碼頭。

  煙台碼頭依然在忙碌的施工,張謇看的嘖嘖讚歎。

  “港口碼頭、鐵路、兵工廠,老夫弗如你遠矣!”

  張謇不知道想到了什麽,竟然有些哀歎的說道。

  “狀元公說笑了。辦實業,狀元公才是前輩啊。”

  張謇歎道:“老夫到底格局小了太多了。吾觀你那鹽鹼開廠,必還有大手筆!”

  楊潮笑了起來,沒想到被張謇覺察到了,楊潮確實還有後手,而且還要跟張謇商量呢。

  “楊大人,來了!”

  一群人匆匆趕來碼頭,竟然是詹天佑等人,楊潮不及多言,跟張謇一道,迎了上去。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