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逆水行周》第47章 不安
 大概領略了當世豪商巨賈的冰山一隅,宇文溫覺得頗有意思,對方既然敢從隋國運糧食出來,那他就敢買,不過從上遊來的也許是糧船,當然也有可能是隋軍。

   他的側室楊麗華,是當年的周國太后,也是如今的隋國公主,宇文溫的便宜嶽父楊堅是隋國皇帝,也知道自己女兒楊麗華在‘此獠’手上。

   楊堅派來的幾撥人大部分被宇文溫解決,但又有漏網之魚在巴州地界潛伏,此為疥癩之疾不足為懼,但是被便宜嶽父整日裡惦記著,宇文溫也覺得有些心煩。

   他成日裡提防著上遊來船,就怕上面出現隋軍精銳若乾,個個都是刀槍不入肌肉男,衝入西陽城大開殺戒,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片名:《拯救大隋公主楊麗華》,導演:楊堅,男主角:關隴門閥某郎君,女主角:楊麗華,反派:宇文溫。結局:男主角救得女主角,攜美而歸成為駙馬,反派及其爪牙暴屍街頭。

   宇文溫絕不允許這種劇情上演,所以對長江上遊來船十分敏感,不過安吐羅的建議也很有誘惑力,不愧為經商世家,能撓到他的癢處。

   打仗,沒馬還可以用兔子蹬鷹般的‘以步製騎’,可沒了糧食隻有死,相對於馬來說,糧食對於他的重要性更高。

   山南缺馬,但朝廷今後怎麽著每年都能撥一些來,北地馬多,一年撥個萬余匹不成問題,鄴城的豪商們也有的是手段販馬。

   但糧食就有些難辦,陸路長距離運輸販賣糧食,馬車的載重量有限,而用船運糧就方便很多,一萬石(斛)載貨量的大船並不罕見,糧船從上遊蜀地到中遊巴州,花不了多少時間。

   鄴城的本地豪商可能沒那麽大神通,能把手伸到長江上遊地區,可安吐羅這些粟特人就未必,他的家族在關中耕耘數代,要和毗鄰關中的蜀地做買賣很方便,若是對方的關系網給力,蜀地的糧商還真就有可能發船運糧。

   糧商甚至連空船都可以不要,換成小船返程即可,按販賣的是較貴的精糧以一石售價一貫計,一艘大糧船裝載一萬石糧食,那就值一萬貫。

   一萬石糧食,按每個兵每月口糧二石計,是五千人一月的口糧,若是同時來十二艘船,虎林軍一年的口糧就解決了。

   這些糧食等價十二萬貫,抵得‘批發價’五千貫一面的琉璃鏡二十四面。

   宇文溫玻璃工坊如今的鏡子產量,大約是每月三十面左右,也就是說,若是安吐羅能一次發出十二萬石糧食,做完這一單就能保證虎林軍今後一年的口糧。

   就做買賣的角度來講,果然是種不如買!

   他不是沒想過外購糧食,借著賣鏡子的機會,也曾向陳國商人們詢價,結果對方也不知道是良心上過不去,還是覺得成本太高,都是說隻能販賣少量,多了無能為力。

   如果外購糧食成真,那宇文溫的心可就定許多了:打仗打的是什麽?後勤啊!

   但通過買賣解決軍糧問題,似乎有些理想化,所以宇文溫不會太過樂觀,他對安吐羅這邊的真正實力還不清楚,所以要大概摸摸底:“安掌櫃,糧食倒不錯,隻是不知能販來多少石?”

   “郡公,具體能販運多少糧食,安某還得與家中聯系,不過請郡公放心,今年的秋糧定能準備好。”

   “安掌櫃的把握看來很大啊,隻是秋糧每年一收,莫非安掌櫃一年隻販一次糧麽?”

   “郡公勿憂,安某保證,若是需要,每次買賣都會有足夠的糧食。”

   “粟米,麥子,麵粉,稻谷,能保存的期限不算太長,本公要的糧食不少,但不能是老鼠吃了都會拉肚子的那種陳糧爛谷。”

   “安某絕不會濫竽充數,至於金子,郡公為何不考慮黃金首飾,這些東西在南朝的銷路也是不錯。”安吐羅提出建議,同樣重量的黃金,做成黃金首飾後價格可是大幅上漲。

   “首飾之美,觀者各有所斷,安掌櫃覺得價值五百貫的金釵,本公也許覺得隻值四百貫,三百五十貫買來後轉售,也許買家覺得隻值三百貫,要等遇見開價四百貫買金釵的,也不知猴年馬月。”

   “安某知道了,方才所述,還請郡公考慮。”安吐羅說完起身告退,他瞥見宇文溫有些疲憊,故而識趣的離開,反正今日也不可能就定下來,他已經展示了自己的優勢,覺得把握還是很大的。

   劉掌櫃送走安吐羅之後轉回來,今日的會見總算結束,宇文溫揉了揉太陽穴,開始和劉掌櫃商討接下來如何處理這些豪商們的購貨。

   每家都是實力雄厚,具體就是體現在不用宇文溫操心:他要的東西,對方能自己運到巴州,買了琉璃鏡後自己就走了,不需要他幫什麽忙。

   簡而言之,宇文溫隻要安心坐在巴州西陽城,把琉璃鏡準備好,對方帶著抵價的貨物過來,雙方交接完畢,對方自行離開,他只需要在家裡開心的數錢就行了。

   方便,真的很方便,方便得讓宇文溫有些不安。

   豪商們對琉璃鏡勢在必得,每家話裡話外的意思,都是要全包,他們的心情如此迫切,想來其後的靠山們心情更加迫切。

   這些豪商們有自己的人脈,關系網,可以拿到馬匹,糧食,能自己打點沿途各國州郡官員,保得一路平安,又有自己的商隊,能夠南來北往,去到他們想去的地方做買賣。

   大宗貨物從北方啟運,走陸路到長江北岸的巴州不方便,沒問題,我們從青州發貨走海路,入長江口溯江而上,陳國邊防將領都是老朋友了,你不用擔心。

   要糧食?沒問題,上遊隋國的糧食多得是,船隊一路南下通行無阻,你只需要在西陽準備好倉庫就行。

   豪商們有如此強悍的渠道,會甘心放著大財不發發小財?宇文溫可不信,人家出來做買賣是要發財的,不是做慈善的。

   利之所在,無所不往,為了殺頭的買賣,他們可以不遠千裡趕來,為的就是那琉璃鏡,現在做的是買賣,可若是沒有父親宇文亮護著,宇文溫怕是要完蛋了。

   琉璃鏡,是玻璃鏡的美化稱呼,而這個世界上,迄今為止全世界就隻有宇文溫能做出來,正常歷史中,是歐洲的威尼斯率先摸索出玻璃鏡的製作工藝,用的是錫箔法。

   玻璃鏡一問世就成為最熱門的奢侈品,威尼斯政府為了守住製作工藝,將工匠們遷到一座島上生產玻璃鏡,其他國家為了刺探製作工藝的秘密,絞盡腦汁想了許多辦法還是無功而返。

   也虧得當時的威尼斯是一方霸主,許多想動用武力來搶秘密的國家,沒敢將想法付諸實施,後來法國總算是籠絡到幾名威尼斯工匠,悄悄帶回國後,玻璃鏡的製作工藝才大白於天下,那時已是十七世紀,威尼斯人把秘密守了數百年。

   現在,一面玻璃鏡以五千貫的“批發價”,能買到萬貫左右,一面小小的鏡子就能賺四五千貫,比什麽買賣都劃算,而若是順著絲綢之路,到達西面的波斯、拂H,那時的售價恐怕要以黃金計。

   如此高利潤的商品,如同一只會下金蛋的雞,要是拿在手裡,源源不斷的財富就會湧來,宇文溫憑著琉璃鏡,在地少人稀的巴州養活了五千募兵,而眼紅的人只會越來越多。

   先前還能靠著父親的蔭庇,打消山南土豪們的妄想,而江南的商人,也沒辦法強奪他的寶貝,如今形勢變化,周國國境連成一片,鄴城的豪商巨賈們已經聞風而動,接下來環繞他身邊的,已不再是禿尾巴瘸腿狼,而是吃人的猛虎。

   對於外人派細作刺探機密,宇文溫不在乎,掌握玻璃鏡製作工藝的人,除他之外依舊是三個,全都牢牢控制著,雖然沒有小島,但也是足不出戶,外界絕對沒可能接觸到。

   可若是豪商們換種辦法來要秘密,就麻煩許多,先前山南州郡自成一體,遙尊鄴城朝廷為正統,實際當家人是大行台宇文亮,所以沒人敢打琉璃鏡的主意,可如今就不一樣了。

   如今朝廷裡權勢明顯比宇文行台大的臣子,就隻有尉遲丞相,要是丞相尉遲迥因為某些原因,對琉璃鏡這下金蛋的雞起了興趣,那事情就有些棘手。

   今日上門的豪商們,背後的靠山少不得有朝廷權貴,這些權貴大多是丞相尉遲迥手下的乾將,要是這幫人成日裡在丞相耳邊扇陰風點鬼火,那各種狀況就會層出不窮。

   要麽以“合理”的條件,交換琉璃鏡的製作工藝,亦或是明裡暗裡敲打,逼宇文亮父子就范,尉遲丞相手上的資源很多,由此造成的壓力可不小。

   宇文溫有信心說服父親硬扛下來,畢竟他賣鏡子也讓父兄‘利益均沾’,實在不行就以‘優惠價’批發鏡子,讓朝廷權貴們快快樂樂的賺錢,但是製作工藝決不能泄露。

   如果丞相受了攛掇,不依不饒一定要製作工藝,面對層出不窮的要挾,宇文亮又能扛多久?

   圍繞在宇文亮身邊的追隨者們,也有各自的利益,其中就涉及到權力博弈,一旦尉遲迥用各種手段施壓,那麽宇文亮的壓力就會大到要做二選一。

   是犧牲追隨者們的權益,保次子的財路,還是犧牲次子的財路,為追隨者們換得上升空間?山南集團的集體利益重要,還是次子的個人利益重要?

   宇文溫最初的判斷, 即便是丞相尉遲迥都要顧及吃相,他也可以退讓,以優惠價出貨,可萬一老丞相經不起身邊的攛掇,使出所有手段來“要”,那真就是要割肉。

   製作工藝依舊不能給,無非是成本價吐血發貨了!

   帶玻璃鏡到鄴城變賣,換成錢財大采購,宇文溫不是沒想過會引來群狼環繞,不過如今見著圍上來的是一群老虎,說不擔心是不可能的。

   他可以敞開了賣鏡子,可僧多粥少,各路豪商與其急匆匆趕來巴州,為那少得可憐的份額搶得頭破血流,還真不如掌握製作工藝,自家生產多少就賣多少。

   魚不如“漁”,要魚得到巴州買,有“漁”就能自己撈魚,宇文溫是唯一有“漁”的人,他是想賣魚,奈何圍上來的老虎們,搞不好看中的是“漁”。

   老虎還能勉強應付,要是時來運轉,小皇帝名副其實,萬一至高無上的龍開口要製作工藝,宇文溫給還是不給,那是個問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