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逆水行周》第46章 從撒馬爾乾到長安
?宇文溫看著面前這位胡人,鄴城西域番商多,其中的豪商巨賈也不少,所以有胡人上門到不覺得意外,他微笑著問道:“安伽之子安吐羅?令尊如今還好麽?”

  “回郡公,家父已病故四年~щww~~lā”安吐羅答道。

  “本公依稀記得,安薩保是葬在長安東郊外吧?”宇文溫忽然說道,安吐羅聞言略微一愣,隨即點點頭:“家父正是葬在長安東郊七裡處墓區。”

  “坐。”

  “謝郡公。”安吐羅又一禮,隨後坐下,他笑著對宇文溫說道:“家父名諱竟然能為郡公所知,安某不勝榮幸。”

  “昔年在長安,本公時常到東市走動,安薩保的名諱自然是知道的,未曾料安掌櫃竟然在鄴城,如今楊逆篡國,本公也不知何時才能回去看看,不過想來這難不住安郎君吧。”

  “郡公說笑了,安某經商為生,冒險穿梭各地習以為常,可不敢勾連敵國。”安吐羅即要展現自己的能力,又要避免對方懷疑自己是隋國細作。

  宇文溫笑了笑,這位粟特人安吐羅,果然是做生意的料,說起話來圓滑得緊,如此年紀就能上門談大買賣,想來在家族中地位也不低。

  安伽,字大伽,粟特人,周國同州薩保,於四年前也就是大象元年去世,卻未在同州本地下葬,而是葬於長安城近郊墓區,想來是朝廷給予的待遇。

  粟特人,中原又稱之為昭武九姓、九姓胡、粟特胡,是漢代至宋代時期活躍於絲綢之路的商業民族,以擅長經商聞名於歐亞大陸,多豪商巨賈,富可敵國。

  粟特本土位於中亞阿姆河與錫爾河(中原所稱為烏滸水和藥殺水,是為河中地區)之間,其主要范圍為後世的烏茲別克斯坦,還有部分地區在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

  在粟特地區大大小小的綠洲上,分布著一個個大小不同的邦國,其中以撒馬爾乾為中心的康國最大,它通常是粟特各城邦國家的代表。

  撒馬爾乾即為撒馬爾罕,意思是“肥沃的土地”,為中亞名城,亦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樞紐。

  又有以布哈拉為中心的安國,位於蘇對沙那的東曹國,劫布坦那的曹國,瑟底痕的西曹國,弭秣賀的米國,屈霜你迦的何國,羯霜那的史國,赭時的石國等。

  中原以其國數為九統稱“昭武九姓”,即康、安、曹、米、何、史、石、火尋、戊地,當然粟特城邦國家不止九個,而九姓亦未必都是粟特人。

  粟特人從未形成統一帝國,憑著經商的天賦,為一個個征服者帝國服務,隨著西域時局變亂,大量的粟特人沿著絲綢之路東行,經商貿易,許多粟特人就此移居中原,子子孫孫住了下來。

  每個粟特商隊少則數十人,多則上百人,他們一路向東定居,從撒馬爾乾開始,沿著絲綢之路進入中原,在疏於勒、龜茲、沙洲、涼州、並州、長安、洛陽、相州,甚至幽州都有粟特人的定居點。

  數百年不斷經營下來,從撒馬爾乾到長安,甚至到中原東北隅的幽州,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粟特人貿易鏈,中原的粟特人購買絲綢或者生絲,賣給西域的粟特人,而西域的粟特人亦帶來西域奇珍,賣給中原的粟特同胞。

  粟特人在草原上的定居點稱為部落,在中原的定居點稱為聚落,粟特商隊在行進途中,也吸納其他許多西域民族,如吐火羅人、突厥人,所以粟特聚落也被稱為胡人聚落。

  粟特商隊的首領稱為薩保,同時也引申為粟特聚落的統治者,而粟特人信仰襖教(拜火教),所以聚落裡大多立有襖祠,薩保亦是主持宗教儀式的祭司,算是政\教合一的首領。

  中原歷代朝廷為了加強管理,有效控制這些粟特聚落,把薩保納入傳統的官僚體系中,在各地設州一級的薩保,專門授予粟特聚落的首領。

  安吐羅之父安伽,為同州薩保,即為同州粟特人的首領,同州毗鄰長安,同州粟特人在長安的買賣很大,名氣也很大,所以在長安長大的宇文溫亦有耳聞。

  粟特人以康、石姓居多,當然安姓的也不少,自我介紹時喜歡用“某某之子某某”這種格式,深目高鼻又喜著白衣,基本上特征很明顯。

  方才安吐羅自我介紹“安伽之子安吐羅”,宇文溫知道安伽已去世,為防對方冒名使詐,便故意問“令尊安好”,若是對方說“家父安好”,那就沒有談下去的必要了。

  “郡公,安某此次前來,確有誠意收購琉璃鏡。”安吐羅開門見山,他知道鄴城各路豪商都在搶琉璃鏡的貨源,但若未得面前這位點頭,就算跑到南方的巴州上門去磨也沒有用。

  “安掌櫃有什麽東西能做貨款呢?”

  “不知郡公需要何種奇珍異寶?”

  “安掌櫃說呢?”

  “說到馬匹,安某確實比不過前幾位,但西域馬和產出,安某均能提供。”安吐羅有備而來,他知道近日在鄴城一擲千金的宇文溫最需要馬,但他也確實比不過有本地門閥士族做靠山的商人。

  但也隻是略遜一籌,草原上的馬,涼州的馬,他們同樣能運來,隻是數量上就差一些,畢竟這些馬得穿過突厥、隋國地盤,數量太多就過於顯眼了。

  “西域馬倒不錯,隻是西域產出麽,於本公未必有太大吸引力,況且真要買,西域離中原相隔千山萬水,怕是今年下的訂單,要到三四年後才能運到吧。”

  “不知郡公所指西域為何處?”安吐羅問道,這個時代的西域,通常的概念已經確定,但他知道宇文溫所指西域,怕是西域以西,離中原萬裡之外了。

  “極西之地有波斯,又有拂H,也就是大秦,不知安掌櫃可知?”

  “波斯、拂H自然是知道的,安某不才,拂H未至,倒是去過波斯。”安吐羅答道,隨即從腰間解下一個錦囊,將錦囊打開後恭敬的奉上,囊中幾枚黃白之物躍入宇文溫眼簾。

  “白者為波斯銀幣,黃者為拂H金幣。”安吐羅介紹道,他的用意很明顯,如果宇文溫不需要什麽西域奇珍異寶來抵價,那麽他們可以直接用金銀來買。

  市面上流通的是銅錢,金銀極為少見,但金銀的價值卻是響當當的,拂H金幣亦是絲綢之路裡常見貨幣,粟特人從中原收購生絲,運到波斯甚至更遠的拂H,對方即是用金幣付帳。

  粟特人的貿易線路,有大量的拂H金幣流通,所以安吐羅願意用黃金來買琉璃鏡,宇文溫則是饒有趣味的打量起這些金幣來。

  金幣為不規則圓形,其正面有人物半身像,頭部略偏帶盔並飾有翎羽,腦後有兩條飄起的絛帶,身披戰甲,右手持標槍扛於右肩上,槍尖露於左耳上側,左手似手持盾牌護左肩。

  冠帶及盔甲均用聯珠紋來勾畫,銘文依順時針方向分布,被頭部翎羽分為兩部分,依次為“DNTHBODO”。

  背面為站立的側身帶翼女子,似乎站在一平板上,右手持一長柄十字架,左手自然下垂,衣服微微飄起蓋於左手之上。

  周邊銘文有些模糊不清,似為“VOYXXMVLTXXX”,底部銘文為“CONOB”。

  宇文溫掂了掂這枚金幣,份量十足想來含金量不錯,又看了看其余幾枚金幣,有的和此幣形製類似,而個別卻稍有不同,想來是不同時期所製。

  有了黃澄澄的金幣,宇文溫對於波斯銀幣便沒太多興趣,當然這不代表他嫌棄銀子,如果按著一兩金子約等於十兩銀子,一兩銀子約等於一貫銅錢來算,攜帶金銀可都比攜帶銅錢方便得多。

  但即便如此,一個‘批發價’五千貫的琉璃鏡,約合五千兩銀子,亦或是五百兩金子,按一斤十六兩換算約三十一斤多點,已是半石(斛)米還多的重量,買一面鏡子少說得用掉數千金幣。

  他本想問對方是否有很多金幣,不過還是沒說出口,若買賣真定下來,對方如何籌集金子他不管,反正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豪商巨賈做買賣的營業額,是以萬貫為單位衡量的,陳國豪商就有誇張的例子,一艘長江上販貨的普通貨船,就能滿載號稱價值十余萬貫的各類奇珍異寶,

  而琉璃鏡一轉手就是不小的利潤,這對於商業民族粟特來說不成問題,把這東西運到波斯、拂H,能賺回更多的金幣。

  相比大量金幣, 琉璃鏡重量輕、容易攜帶,最主要是賣價極高,簡直就是為超長距離經商準備的最佳商品,從遙遠的東方到遙遠的西方,這玩意的性價比是最高的。

  “郡公在巴州,要應對江南陳軍,想來會為糧食發愁吧?”安吐羅問道,宇文溫聞言心中一動,面上卻不動聲色,他看了看對方,隨即笑道:“安掌櫃的買賣都做到江南來了?”

  粟特商隊的活動范圍,大概是在黃河流域及以北,也就是北朝地區,不過山南荊襄這邊也有,想來是因著武關道的緣故,不過宇文溫聽安吐羅的意思,似乎對方在長江流域也有門路。

  “郡公若不嫌棄,安某亦能販來糧食。”

  “莫非是走海路麽?”

  “順流而下罷了。”

  宇文溫聞言眉毛一揚,對方的意思很明顯,他們能販來糧食,不是從北地千裡迢迢運來,而是從長江上遊用船來運,省時省力。

  巴州的上遊,江南一側是陳國的巴州、湘州等地,也算是產糧區,江北的梁國就免了,那麽在上遊一些,可就是蜀地,那裡是隋國的地盤。

  且不說蜀地的糧食是否豐收到能外銷的地步,光是賣糧食給敵國這一項,這個安掌櫃身後的能量,那可真是不小了。

  糧食都敢賣,這和賣國資敵沒什麽區別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