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逆水行周》第506章 日新月異
.. ,逆水行周

 洪州南昌,驛館內鍋爐房煙囪濃煙滾滾,以此驅動蒸汽機讓其帶動“水冷空調”,為入住驛館的客人帶來些許清涼,鍋爐工在鍋爐旁忙碌著,一旁監督的“司爐”不住大喊:

 “加煤,加煤!”

 光著膀子的鍋爐工揮汗如雨,奮力揮舞著鐵鏟,將煤送入爐膛之中,“司爐”則在一旁盯著壓力表,把握加煤量。

 看著壓力表指針轉到某個區域,司爐大喊“停!”,隨後讓人將爐門關上。

 一旁,由蒸汽機帶動的風扇“呼啦啦”轉動著,為悶熱的鍋爐房帶來些許清涼,但這種清涼很快便被鍋爐散發的熱氣驅散。

 鍋爐工們帶來的水壺,壺裡的淡鹽水很快就喝光,再次滿上之後,沒過多久又被喝光。

 高溫的鍋爐房,讓鍋爐工喝進肚子裡的鹽水很快變成汗水流出去,而鍋爐裡的水,被燃燒的煤炭加熱至沸騰,變成蒸汽沿著管路進入汽缸推動活塞。

 活塞的往複運動被各種傳動裝置加以利用,將清涼的井水提上來,又驅動風扇和“水冷空調”,讓裝有“水冷空調”的房間降溫。

 “水冷空調”如今在南昌比比皆是,南昌的夏天一直以悶熱如火爐般著稱,有了“水冷空調”再加上冰塊,足以讓有錢人家平安度過炎炎夏日。

 但身處鍋爐房內的鍋爐工們卻不那麽愜意,本來天氣就熱,鍋爐房裡又比外面更熱,所以鍋爐工們幾人一組,隔一定時間就輪換著值班,給鍋爐加煤燒水。

 值班時,當鍋爐的火燒旺之後,有一個短暫的時間間隔不需要加煤,於是除了看壓力表的人,其他爐工們可以走到鍋爐房外乘涼。

 雖然外面烈日當空,但比起更熱的鍋爐房而言卻有些“涼爽”,鍋爐工們坐在樹蔭下喝著淡鹽水,搖著大蒲扇,抓緊時間恢復體力。

 他們的辛苦,別人不知道,即便別人知道了,也一樣要讓他們乾活。

 驛館如今有貴客入住,若招待不周,譬如讓貴客熱得夜裡睡不著覺,那麽驛館上上下下都要倒霉。

 鍋爐工們在燒鍋爐,驛館一隅,歸國的王世充正在清涼房間裡消暑,他面前書案上兩份紙,一張是電報,一張是報紙。

 出使西域有一年半的王世充,如今平安歸來,同行的還有羅馬國、波斯國的使者。

 船隊在春末抵達廣州番禹,然後乘船走湞水北上,轉陸路翻越大庾嶺,在夏天到來時抵達悶熱的洪州南昌,這兩日在南昌驛館暫居,然後繼續趕往長安。

 來到南昌後,王世充得知這裡已和長安通了電報,所以今日一早,他便請人擬了“電牘”發往長安,向天子簡要說明自己這邊的情況。

 沒過多久,長安有“電牘”傳來,內容也十分簡要,記載著天子的指示。

 一來一回,不過兩個多小時,而長安和南昌,相距上千裡。

 王世充對於這便捷的電報有些不敢相信,因為他離開中原時,電報據說毛病多多,無法普及,而現在,卻大不一樣了。

 此外,還有另一件事讓他覺得不可思議,那就是今日的報紙“頭條新聞”。

 報紙的頭條新聞說了,“火車”在夏口公開“試行”,拉著十節滿載乘客的客車車廂,從夏口出發,沿著鐵路走到武昌。

 平均時速,達到每小時四十裡。

 聚集在武昌車站內外的官員、百姓逾萬人,大家都親眼見證了這一重大事件。

 王世充看了報紙,有些不敢相信,他奉命出使極西之地,作為皇朝使節,調停波斯國、羅馬國的紛爭,一來一回一年半,結果在這期間,中原又“日新月異”了。

 首先是螺旋槳推進的火輪船已經普及,其次是神奇的電報。

 他在南昌,可以和千裡之外的長安通消息,消息一個來回,不過兩個多小時,天子對他的匯報給予了指示,仿佛自己身處長安、入宮聆聽聖訓,然後出宮,來回兩個多小時。

 這就是電報的神通,令人匪夷所思。

 現在,又有了“火車”。

 這種燒煤就能動、還拉著十節車廂一起動的“火車”,以平均時速四十裡的速度連續走上一天一夜,就能走九百六裡,差不多千裡距離(中途靠站加煤、加水耽誤的時間暫時忽略不計)。

 這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士兵不騎馬、乘坐火車移動,每日的進攻距離大幅超過騎兵的進攻距離。

 騎兵一日的攻擊距離(包括來回),大概是百裡,單程晝夜兼程突襲(隻去不回)的距離是三百裡,而且這種晝夜兼程三百裡突襲的戰法,隻有精銳騎兵才能做到。

 然而有了火車後,由普通士兵組成的軍隊,悠哉悠哉坐火車“晝夜兼程一千裡”,在火車上吃喝拉撒兼休息,到達目的地後就能立刻投入作戰。

 十節車廂,至少可以搭乘六百名裝備精良並且攜帶數日乾糧的士兵,考慮到如今官軍普遍裝備火器,這樣的軍隊乘車沿著鐵路進軍,其每日的攻擊距離最少都有四百裡。

 水、陸都有了能夠日行千裡的交通工具,再加上最近出現的電報,朝廷對天下各地的控制會空前未有的牢固,地頭蛇想造反,很快就會被乘坐火車或者火輪船出擊的官軍鎮壓。

 與此同時,水、陸結合的交通運輸線路一旦成形,各地的人員和物資流通會越來越頻繁,這樣的後果以及影響是什麽,王世充都不敢想。

 也無法想。

 按照報紙所說,今年年內,現有的鐵路會以火車替代馬,拖曳長長的車廂,進行人員、物資的運輸,然後朝廷會開始規劃、籌集資金修建新鐵路。

 也許再過得十來二十年,橫貫東西、南北的鐵路主乾線路建成,水、陸交通運輸線路“枝繁葉茂”,又有四通八達的電報線路,屆時,天下又是一番新面貌。

 值此“日新月異”之際,王世充覺得自己升官發財的機會多多。

 首先,煤炭的需求量會暴漲,因為無論是水裡的火輪船,還是地上的火車,以及各類蒸汽機械,加上日常生活中燒水做飯、取暖,都要燒煤,那麽開辦煤礦,必然大賺。

 其次,皇權會越來越鞏固,隻要不出什麽亂子,大周江山只會越來越穩,他想要往上爬,要麽討好皇帝,要麽討好太子。

 討好皇帝是為了現在,討好太子是為了將來,但阿諛逢迎若不得要領反倒會畫蛇添足。

 所以, 最要緊的還是得認真做事,做出政績。

 王世充想著想著,想到了目前的使命,他此次出使,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讓互相敵視的波斯國和羅馬國暫時握手言和,遣使和他一起來中原。

 這樣的和平,實際上很脆弱,所以,若能想辦法鞏固這個和約,讓皇朝可以穩穩地與兩國開展貿易,他王世充就會給天子加深“能吏”的印象。

 現在,就要趁著兩國使節再入中原,適當向對方展示周國卓越不凡的實力,如此一來,兩國使節回國後,才會極力各自君主說明和平的“珍貴”。

 之前,兩國使節北上時已經體驗了火輪船,現在,也該體驗一下火車了。

 但火車如今是新事物,不相乾的人想要體驗,必須獲得允許。

 想到這裡,王世充主意已定,招呼吏員進來:“來人,擬電文!本官要往長安發電牘!”
 (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