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1621之大變革》八十三.軍製,科學
  譚良棟的話讓隊正們放松下來,再說都是軍中的漢子,解決的又是關乎日後打仗的生死問題,討論的氣氛熱烈起來。

  有隊正說道:“千總,把總,每個士兵身上攜帶的乾糧最多只夠三天,再多了就承受不住了。”

  劉文景曾在譚良棟去邊鎮時主持過柳林的工作,對後勤有自己的一番見解,便道:“諸位,老話講,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我認為咱們應該單獨設一個負責後勤的機構。”

  張應宸在大同邊鎮時曾帶過輜重隊,讚同道:“後勤是重中之重,士兵打仗,最怕缺糧,應該單獨設一個機構負責。”

  屈華也讚同,說道:“沒啥也不能沒糧了,得弄個專門管糧的。”

  譚良棟點頭道:“此話在理,那麽就在呂梁營中設後勤司,專門負責各項事務。諸位,你們有沒有合適的人選來做這個後勤官?”譚良棟這話問的是五個把總。

  劉文景想做這個後勤官,但他現在已經是把總,帶部駐扎在嵐縣,後勤司所在地在柳林,他不能身兼二職。

  張應宸其他四人都沒什麽舉薦的人,後勤官主管一軍物資供應,最起碼的也需要一定的計算能力,呂梁營內部持續不斷的掃盲行動成果雖然豐碩,但一下子也培養不出能協調好一千多人物資供應的人才。

  “人才啊!”譚良棟現在最缺的就是人才,自己培養實在是太慢了,無論是呂梁營裡的掃盲,還是在柳林開設的學堂,都滿足不了呂梁營的要求。

  “既然你們沒有好的人選,我就任命余生為後勤官了,沒有什麽異議吧。”

  余生成功的培育出了土豆,在柳林和呂梁營有了一定的聲望,把總們沒有異議。軍中重要職位人選的確定,最好是能服眾,若是強提上去一個人,會有很多的麻煩。

  “老郭,把余先生請來。”

  “是。”

  余生也在真武山上,他正在校閱譚良棟從各地搗鼓來的一些書,自從活字印刷設備運進柳林後,譚良棟就沒讓它們閑過。先是學堂的課本和《土豆志》,然後是從外面收集的書。

  老郭找到余生,請道:“余先生,千總有請。”

  余生有些奇怪,譚良棟召集呂梁營的軍官們開會,叫他有什麽事。收拾好書本後,余生跟著老郭來到開會的地方。

  譚良棟看到余生,讓他坐下,然後道:“余生,你現在是呂梁營後勤司的後勤官了。”

  “啊?”余生愣了。

  劉文景拱手道:“恭喜余先生了。”

  余生回禮,苦笑道:“我都不知道怎麽回事?”

  譚良棟笑道:“余生,你就不要推辭了,以你的能力,後勤官沒問題的。”

  余生也不拒絕,道:“多謝千總。”余生在柳林可不是吃閑飯的,前有培育土豆,後有負責學堂,不是那種只會空談的酸書生,譚良棟對他還是很相信的。

  隊正們也紛紛祝賀余生,譚良棟開設學堂,優先招收軍中子弟,這些隊正的孩子就在學堂讀書,余生算得上他們孩子的老師,故對余生都很客氣。

  譚良棟繼續道:“後勤司主管物資供應,要在各部分派人手,及時匯報軍中所需的物資。各營、各隊、各班也要配合,缺什麽、補什麽、要什麽,須及時報給後勤司,統一供應。”

  “是!”

  後勤的問題暫時得到解決,剩下的就是隊正們指揮能力的問題。這個問題比較複雜,把總和隊正們都不敢開口。

  指揮能力的事情比較敏感,

只能由譚良棟來說。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古時將軍們出外作戰,要開府建衙,設立幕府,我的想法是,同解決後勤問題一樣,設立參謀司。”

  譚良棟站了起來,繼續道:“參謀司設在柳林,各營的隊正們輪流出任參謀,參與軍事調動,學習軍中事務,我擔任參謀司的司長。”

  余生的眼皮跳了跳,呂梁營擴展到永寧、岢嵐二州後,五個把總分散五縣,這對譚良棟掌控呂梁營其實是不利的,但參謀司的設立,保證了隊正這一呂梁營最重要的基層軍官隨時能和柳林保持溝通,也就讓譚良棟對呂梁營在任何時刻都有著絕對的掌控力。

  譚良棟不知道余生把參謀司想得這麽陰暗,他設立參謀司,是希望呂梁營的構架能從封建軍隊主將監軍互相製衡的模式進入近代軍隊,將官責任明確,兵種分工清晰,指揮嚴謹順暢。

  這次演練總結的會議,新增了後勤司和參謀司,這對於呂梁營來講,是一個巨大的跨越,編制更為完善,對譚良棟自身來講,他終於可以打破這個時代的限制,扇一扇蝴蝶的翅膀了。

  會議結束後,隊正們離開,把總們和余生被留下。

  自呂梁營建立以來,一直都沒有一個統一的建軍原則。在吳敏任千總期間,呂梁營三部比較獨立,基本上是各自為戰。譚良棟成為千總後,在呂梁做了一系列的事情,他覺得已經到了確立建軍原則的時機了。

  譚良棟先講起呂梁營的發展過程:“諸位,我呂梁營起於礦工,在劉垣圪坮立足,先打散鎮西衛,又擊敗左衛,其後發展到柳林,之後又在大同邊鎮和蒙古人打過,回來後又剿了各地的流匪。”

  呂梁營一路走來,經過的戰鬥不少,除了和左衛是一場惡戰,其余的呂梁營受損不大。

  “到了現在,我們呂梁營已經有一千一百人,各村護村隊將近兩千人,各煤礦能隨時拉出來打的礦工四千多人,一共八千人,這股力量可不小。那麽,我們以後的路該怎麽走?”

  把總們和余生靜靜的聽著,呂梁營在呂梁根基已穩,確實該確定一些東西了。

  “早在劉垣圪坮的時候,當時還是第三隊,我就說過,做事情,要按科學的方法來。”

  譚良棟不是什麽軍事天才,呂梁營的發展壯大是他和將士們一同努力的結果。而發展到現在的呂梁營,譚良棟已經不能像以前那般什麽事都親力親為,有很多事他只需要把握一個大方向即可,這也是他覺得到了該確立建軍原則的時機。

  還有一個原因,呂梁營現在在呂梁無人能敵,但在以後呢?呂梁外呢?

  鄰近的陝北農民軍,以後可能會發生衝突的邊軍,日後終成大敵的滿清軍隊。還有,西班牙荷蘭的無敵艦隊,正在中亞擴張的俄羅斯哥薩克騎兵,西北還強大的準噶爾汗國……敵人只會越來越多,戰爭也會越來越多。

  “何謂科學?研究萬物的變化規律即為科學,遵照客觀規律辦事即為科學。我們呂梁營的人員、裝備、作戰都要科學的來。”

  張應宸對譚良棟的科學理論頗為熟悉,便問道:“千總,科學研究萬物,但軍中作戰士兵的悍勇尤為重要,如何科學?”

  譚良棟反問道:“那你說,該如何保持士兵的悍勇?”

  “這……”

  “這就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士兵的悍勇,一在食,二在氣。我們軍中平常要保證夥食,讓士兵們的身體強健,在作戰前要鼓勵士氣,並且要有一定的獎賞,這些都是我們要去做的。這其中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就是我所講的科學。”

  把總們聽得迷迷糊糊的,這怎麽和科學扯上關系了?

  “裝備科學,這個好理解,大同邊鎮我們見識過邊軍的火器營,他們手裡的火器有各種問題。若是我們呂梁營解決了這些問題,使用一種方便、快捷的火銃,戰鬥力提高得可不是一點半點。”

  裝備確實好理解,擲彈隊的手榴彈、炮隊的飛雷炮,都極大的增強了呂梁營的實力。

  “作戰的科學, 將來的戰鬥,火炮、火銃會更大規模的使用,我們需要摸索新的戰術,如步炮協同、步騎聯合,舊時的排兵布陣已經不適合現在的戰鬥。”

  軍隊是系統性的組織,它的強大,取決於方方面面。硬件方面,後勤的供應能力、士兵的裝備水平,軟件方面,軍隊內部的凝聚力、軍官的指揮能力、士兵的戰鬥經驗。軍隊以外,政治、經濟、文化也都影響著軍隊。

  十九世紀後半葉,一鴉、二鴉戰爭時期,清軍同西方列強的軍隊交戰,從悍勇方面講,清軍並不輸於列強的軍隊,但清軍卻從沒打贏過,並且戰損也遠高於西方軍隊。

  單純從軍隊的角度講,封建軍隊根本不是近代軍隊的對手,從裝備、指揮水平、人員配置全面落後。清軍的失敗,是整個封建軍事體系的失敗。

  譚良棟的目標很明確,以科學的方法,將呂梁營打造成一支近代化的軍隊,因此,他給呂梁營確立的大方向便是科學。

  把總們對譚良棟所說的科學還是迷迷糊糊的,譚良棟也不強求他們懂,呂梁營的大方向已經確立,在日後不斷實踐的過程中,把總們會慢慢認識到。

  沒有在工業化社會下生活過,根本就不會理解科學二字的含義。

  余生對譚良棟所說的科學有一個模糊的概念,從種植土豆和編纂《科學入門》,余生覺得譚良棟有著自己的一套理論,治軍、治民都和他所想的不一樣。

  譚良棟借著真武山上的這場演練總結,把自己的思想轉換為行動,正如那扇動翅膀的蝴蝶一樣,要在這個時代製造出風暴。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