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1621之大變革》四十六.協議,進發
  真武山上的會議結束後,譚良棟和第三營要前往大同鎮協防的消息傳遍整個柳林,頓時引起礦工群體的騷動。譚良棟在柳林一年多來,帶給柳林最大的改變是讓礦工佔有了煤礦的股份,獲得了分紅權,並在煤礦實行了新的班組管理制度,可以說讓絕大多數礦工獲了利。

  現在,譚良棟很有可能要走,這對於柳林的礦工們來說不是一個好消息,大家享受到了新制度下的好處,怎麽肯回到以前。因此,會議結束後的下午,一大批礦工聚集在真武山下,後面跟著駐扎在各大礦的小隊。

  也就在這個時候,盧象升得到了劉策的消息,也一並趕了過來,看到真武山下一群一群的礦工,心裡有些不好的預感。

  山下的動靜很大,李鶴軒第一時間把情況報告給譚良棟,在一旁的張應宸、劉文景、牛涼、屈華、康軍偉聽後神色嚴肅,他們五個小旗本身就有負責維持各煤礦生產秩序的職責,現在發生這種事,他們要負一定的責任。

  李鶴軒說完後,一直在礦工裡跑動的老謝和林把頭被山上的守衛人員帶了進來,林把頭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喘著粗氣道:“譚把總,聽說你要走,這是怎麽回事?弟兄們怕出事,都趕緊過來看看是怎麽回事?看能不能幫襯上什麽。”

  五個小旗聽完了林把頭的話,心裡松了一口氣,聽林把頭的話看來礦工們不是來鬧事的。

  譚良棟聽了後,原本緊繃的臉色舒展開來,當即道:“應宸、牛涼、軍偉,你們三人去山下協助維持秩序,文景、屈華,你二人在山上準備好糧食和清水,給山下的礦工兄弟們送上!”

  譚良棟的話音剛落,盧象升就跟著人進來,並問道:“良棟,發生了何事?”

  盧象升的到來讓呂梁營諸人有點不自在,剛好譚良棟安排了任務,五小旗先離開,緊接著老謝和林把頭也離開。

  譚良棟等屋子裡只剩下兩個人,回道:“柳林的礦工聽說呂梁營要被調走,都過來問是怎麽回事?建鬥,你跟我撂個底,劉巡撫到底是怎麽想的?”

  盧象升對劉策的命令也很不解,只能苦笑道:“具體的我也不清楚,但劉大人應該有他的苦衷。不過有一點,良棟,劉大人的意思是將你和你的第三營暫調大同鎮,等任務完成後還會回來。”盧象升對柳林的情況還是了解的,自然清楚譚良棟對柳林礦工的影響。

  譚良棟接著道:“建鬥,老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三營的補給劉巡撫準備了沒?”

  聽到譚良棟的話,盧象升回道:“準備好了,此去大同鎮,劉大人這邊準備了一處,在五寨堡,行都司那邊準備了一處,足夠兩千人使用。還有,這次去大同鎮,一千多人就可以,補充兵力少的堡壘。”

  說到最後,盧象升有些遲疑,“良棟,有個事,不知道你方不方便答應?”

  在聽到有兩千人的補給後,譚良棟決定征集一千五百人,本身此次去大同鎮協防,劉策是讓呂梁營三個營出大部分兵力,而現在譚良棟自己就可以拿出這麽多人。最後盧象升的問題也讓譚良棟好奇,便道:“什麽事情能讓建鬥你感到為難?”

  盧象升不理會譚良棟的打趣,嚴肅道:“此次去大同鎮,我也有一份。”

  譚良棟聽後,很認真的看了一眼盧象升,說道:“建鬥,你是認真的?”

  “我不會拿這種事開玩笑的,劉大人也答應我的要求了。”

  譚良棟沒說話,

盧象升這個縣令比較特殊,是劉策親自點的兵,直接上司永寧知府根本管不了他。更何況盧象升自己能文能武,這也是劉策看重他的原因。  “好,那建鬥是自己帶一路人還是……”

  “我隨軍,跟著呂梁營。”

  “這……”譚良棟沒法回應,盧象升跟著呂梁營,到時誰說了算。

  盧象升是聰明人,道:“良棟,我就負責幫你們和地方官聯絡,其他的我不管。”

  “好。建鬥,我還有一個要求,是關於礦工們的。山下的情況你也瞧見了,我若是一聲不吭的走了,礦工們絕對會鬧翻天,我想,在我不在的這段時間,柳林內的一切維持原狀。”

  譚良棟的這番話軟中帶硬,盧象升不好回答,現在的晉西北五縣整體都很混亂,柳林處於永寧府轄下,但現在基本被呂梁營控制了,緊鄰柳林的中陽、方山、嵐縣三縣,盧象升主管的中陽穩定了下來,方山還在亂,嵐縣呂梁營把總杜松和縣令鬥個不停。

  這次出兵,劉策是希望能把呂梁營趁機納入太原府衛所的體制內,但到現在這一希望也僅僅只能是希望了,劉策發現自己最大的對手是山西行都司和晉中的商人們,呂梁營根本不算啥,但是目前也不好處理。

  盧象升想到劉策給他的命令中“便宜行事”一話,便道:“現在最重要的事情便是維護地方安寧,不要出亂子就好。”這句話等於答應了譚良棟的要求。

  譚良棟繼續道:“建鬥,濤起在我這待了一段時間,咱兩離開後,你看,不如把他繼續留在柳林,覺得如何?”胡振江在柳林的這段時間,給譚良棟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他對刑名之學很精通,畢竟這是一個推崇法家的人。柳林目前急需這樣的人,有胡振江配合李鶴軒,譚良棟也能有個底。

  “那好啊,濤起身子骨不是很強,留在柳林正好。”

  之後,譚良棟和盧象升又講了一些細節上的事情後,盧象升便離開了,他需要跟劉策匯報自己同譚良棟協商的結果。

  譚良棟則下了真武山,跟礦工班組的負責人們聊了聊,刷了刷存在感,最後一起吃了頓飯。

  不得不說,這個時代的等級甚是森嚴,縱使譚良棟改革了班組制度,但原先煤礦裡的等級仍舊森嚴,吃飯的時候,班組們坐著吃,並且是先吃,一般礦工們都是站著吃,等班組們吃完後才開始吃。這裡面班組吃啥怎麽吃,普通礦工吃啥怎麽吃,都有規矩。

  譚良棟對於這種情況也不好做出什麽,嚴酷的等級觀念已經印入人們心裡,貿然破壞只會陷入混亂,這對現在靠煤來養的呂梁營而言是不可承受的。

  礦工們得到了譚良棟的肯定答覆,在吃飽喝足後離開真武山,後面跟著的駐扎在煤礦的各隊也撤走。

  其後,譚良棟把小旗、各隊隊正、各大礦領頭還有余生、胡振江等人全部召集到真武山上,安排去大同鎮協防的事情。

  首先是對留守在柳林的劉文景、李鶴軒和余生等人交待的,第一要務是確保柳林的煤炭生意照常進行,其次是保護好打鐵坊和磚廠這兩個地方,這些事情需要劉文景和李鶴軒配合,也需要胡振江的幫忙。余生要時刻關注著土豆,不能有一絲松懈,土豆可是譚良棟的王牌。

  然後就是選出要去大同鎮的一千五百人,按現在第三營和礦工的人數,一千五百人還是很容易辦到的。去邊鎮打仗,是會死的,面對死亡,沒有人會不害怕,即使是整天冒著死亡風險采煤的礦工。

  因此,此次去大同鎮的人,家中獨子不去,有家無子不去。為了這次出兵,譚良棟把以前真武觀搜刮的所有金銀都拿了出來,凡是被選中去大同鎮的,可以先拿三兩安家費,然後是每個月二兩銀子的津貼。

  銀子堆不出強軍,但沒銀子你連軍隊也組織不起,譚良棟對此深有感觸,此次去大同鎮的待遇比較豐厚,第三營的士兵和礦工們都很響應,七天的時間內,一千五百人全部到齊,並且留守柳林的還有八百人。此時,距離和盧象升約定的開撥時間還差三天。

  這一千五百人,譚良棟分成五個營,自己帶一個,其余四個由跟著去的四個小旗帶,並提拔了一批原先的隊正做小旗,搭起了一個框架。原先的第三營只能拿出三百把武器來支援新組建的部隊,因此,譚良棟在安排好自己的事後,就不斷催促盧象升,柳林養不起這麽多兵,要盡快出發,前往五寨堡領取一乾給養。

  盧象升做事也很迅速,在得到劉策的回應後,便帶著自己專用的大刀和弓箭來柳林和譚良棟會和,盧象升心裡還是很激動的,自己練了那麽多年的武,總算可以派上用場了。

  一千五百人的行軍只能算是小規模的行動,但這也很考驗譚良棟這個新兵蛋子。行軍需要做的準備很多,特別是在通訊不發達的時代,鼓點聲、旗語、號聲都是一支軍隊裡各部聯系的方式,在晉西北,譚良棟選擇了號聲為聯系方式,並確定了什麽樣的號聲代表什麽樣的命令。

  經過三日的簡單磨合後,這支準備北上協防的部隊上路了。在路過劉垣圪坮時,吳敏派人攔住譚良棟,把自己訓練的馬隊交給他,並對譚良棟說道:“邊鎮打仗,要學會利用堡子和城牆,不要硬拚。”

  譚良棟記下了吳敏的話,如何跟蒙古人作戰,吳敏經驗太豐富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