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1621之大變革》六十.無奈,準備
  玉林衛,戰堡前,已經有六家商隊了。王家商隊,商隊負責人這幾天心情很差,經常衝手底下的人發火,也就王振江能和他好好說上幾句話。

  “三少爺,這都已經五天了,大同府怎麽搞的,還沒解決!”

  王振江這五天來也沒閑著,他憑借著王家三少爺的身份,動用了不少關系,拿到了呂梁營的情報,包括呂梁營的來歷和行都司欠餉的事情。聽了負責人的牢騷後,王振江給他遞過一封信,道:“你先看看。”

  商隊負責人看完了信,有些驚訝道:“這呂梁營怎麽會是客軍?還有這行都司,竟敢扣這些丘八們的餉,這不是要鬧出亂子,難怪大同府沒辦法。”負責人做生意這麽多年,深知欠夥計工資是一件犯忌諱的事,更別說欠當兵的餉,這已經是要命的事了。

  “這事情很麻煩,我的意思是再等兩天,若大同府還解決不了,咱就自己出塞,出點血就出點血。”王振江道。

  負責人遲疑了一下,但最後也只能無奈道:“好吧。”繼續拖下去,等天氣更冷了,就別想著出塞了。

  大同府,行都司,指揮使送走代王府劉管事後,手裡直接簽了一份命令,是關於結束呂梁營協防返回永寧的命令,但現在呂梁營受張遠節製,命令必須通過張遠才能執行,更何況看譚良棟現在的架勢,把命令強行下達,他也不見得會執行。

  總兵府,張遠接到行都司關於結束呂梁營協防的命令,笑了笑,直接叫來自己的親兵,道:“你把這份命令給了張珪,就說我說了,讓他把這份命令等過了年再給譚良棟。”

  “是!”

  兩天后,知府和行都司仍舊沒有實質性的行動,王家商隊決定出塞。譚良棟按貨物抽稅,一輛車抽八兩銀子,王家商隊一共十五輛車,呂梁營一共收了一百二十兩銀子。

  王振江交了銀子後,見到譚良棟後,問了一句:“聽說把總大人是來自呂梁?”

  對於配合自己的商隊,譚良棟還是很和善的,點點頭道:“是的。”

  “哈哈,譚把總,呂梁是個好地方啊,盛產煤炭,說不定以後大家還會有合作的地方。”王振江笑了一聲後道,還給譚良棟留下了一句有些莫名其妙的話。

  王家商隊出了塞後,其余各家商隊眼見耗下去也不是個事,都紛紛排著隊出塞。

  敢在冬天出塞的商隊不多,玉林衛這過了九家以後,後續就再也沒有商隊。譚良棟從這九家商隊一共收了九百八十四兩銀子,再加上從蒙古人老營那裡繳獲的一百多兩銀子,基本把呂梁營的獎賞虧空給抹平了。

  銀子收齊了,譚良棟在戰堡前擺了個大桌子,把六百兩銀子擺在桌子上,根據各隊正統計的功勞發賞銀。

  各隊按預先安排的順序依次來領賞銀,譚良棟親自給發。拿上銀子後,士兵還會來上一句:“多謝把總大人賞賜!”

  譚良棟則回道:“遵守軍紀,奮勇殺敵。!”

  九百多人依次而過,譚良棟說得口乾舌燥,但也基本摸清了各隊大致的戰鬥力。有戰鬥力強的小隊,平均每人就能拿五錢銀子,而有的小隊,一隊整體下來就能拿個一兩銀子,之間的戰鬥力差距很大。

  戰堡這邊的賞銀發完後,譚良棟帶著剩下的四百兩銀子到傷兵營,戰死受傷的都有撫恤銀,這是譚良棟在柳林就承諾過的事。

  除了這事,譚良棟把在蒙古老營俘虜的郭世貴、李阿信等人也帶上,讓他們在戰堡安心待了半個月,

該乾點活了。  譚良棟不是傻子,這次他強硬對抗行都司和大商隊,眼下來看他是贏了,但後續肯定會有很多事情在等著他,無論有沒有事,他都要做好準備,未雨綢繆。

  傷兵營,康軍偉正安排人巡邏,在見到譚良棟後,報道:“把總,這兩天傷兵營外有幾撥可疑的人出沒。”

  “嗯,知道了。這次我要在傷兵營待一段時間,你把兄弟們都召集起來,拖了那麽久,該給兄弟們發點好東西。”

  康軍偉早就看到譚良棟後面的人背著的小麻袋,裡面發出銀子碰撞特有的“嘩嘩”聲,當即道:“是!”

  傷兵營的傷兵領取的是兩份銀子,一份是戰功的賞銀,一份是撫恤銀,但傷兵們由於受傷提前撤出戰鬥,戰功賞銀並沒有多少,主要還是撫恤銀。這也是譚良棟的平衡手段,讓傷兵和戰兵能拿到的賞銀差不多,避免呂梁營內部出現過大的懸殊。

  五百兩銀子發了二百八十兩,剩下的二百二十兩是戰死士兵的撫恤銀,這些全部被記錄在案,等回了柳林就交給戰死士兵的家屬。

  解決完賞銀的事,接下來就是怎麽應對行都司和大商人們的後續行動。對於譚良棟來講,他是呂梁營把總,手頭掌握著兵力,按照這個時代的習慣,能動刀子就不動嘴巴。

  郭世貴、李阿信等人在戰堡待了半個月,見譚良棟沒有把他們怎麽樣,就都安下心來。此次譚良棟帶著他們來傷兵營,眾人也都很合作,沒有鬧出什麽不愉快。

  傷兵營所在地是在玉林衛的郊外,譚良棟找了塊平坦的開闊地,對李阿信道:“李阿信,你原先在京城的火藥局做過,如果有原料的話,你和你手下的人能不能配出火藥來。”

  這是李阿信的看家本領,點點頭道:“可以。”

  “好,你把需要的原料給我列個清單。”

  李阿信寫下了所需要的原料,除了老三樣木炭、硝石、硫磺,還有其他的一些東西。看著手頭的原料清單,譚良棟皺了皺眉頭,木炭好講,大同府也是產煤之地,木炭或者木炭的代替品還是很好找的,難的是硝石和硫磺,這兩樣屬於管制物品,市面上很難找到大量現貨。

  不得已,譚良棟只能再去找一趟糧官。上次和糧官合作,雙方很愉快,臨走前,糧官讓譚良棟以後若是還有好生意就去找他,到時保證不讓譚兄弟失望。

  這次,譚良棟沒有親自去找,他得罪行都司和商家們那麽深,譚良棟敢保證自己一進大同府,絕對會出事,因此讓認識糧官的親衛去找。

  大同府,糧官見到譚良棟的親衛,也是嚇了一跳,這段時間譚良棟和行都司、商隊們硬剛的事已經傳開,糧官佩服譚良棟的膽大,但害怕譚良棟的事情牽連到他,對親衛就一句話,他這人膽子小,怕被譚良棟得罪的人給盯上。

  親衛也知道自己眼前糧官的德性,直接說道:“我家把總大人說了,有一筆大生意找大人,絕不會讓大人失望了。”

  糧官挪不動腳步了,大生意啊,他也聽說譚良棟從商隊身上拿了不少錢,猶豫了半天后,咬咬牙道:“好,那我就去見你家大人一趟。”

  傷兵營,譚良棟親自接待了糧官,並給遞上一個小荷包。糧官打開看了看,裡面有兩分銀子,當即眉開眼笑,就算什麽事也沒做,這兩分銀子也值得讓他跑一回腿。

  “兄弟,弟弟我這缺點東西,不知……”譚良棟倒也不客氣,直接開口。

  剛收了銀子,糧官心情正好,很豪氣的道:“老譚,你說,缺啥東西?”

  “火藥。”

  “噗”,糧官直接把喝在嘴裡的水噴了出來,“什麽!”糧官被嚇著了,“火藥,兄弟啊,你要這玩意幹啥?”

  譚良棟不動聲色道:“搞點新玩意,怎麽,弄不到?”

  “有點難啊,這玩意在總兵府那裡都是有數的。”糧官站起來走了兩圈,不知想到了什麽,道:“老譚,若是你真想要,也舍得出錢,要得量也不多,我能給你搞到。”

  這下輪到譚良棟把嘴裡的水噴出了, 這糧官膽子也太大了吧,火藥都敢往出弄,譚良棟真正想要的是做火藥的原料,一開始跟糧官要火藥只是為了方便討價還價。

  “怎麽了?”糧官問道。

  譚良棟擦了擦嘴道:“沒事沒事,這火藥兄弟你擔的乾系太大了,要不這樣吧,我不要火藥了,我要這些東西。”說完把李阿信寫的原料清單遞過去。

  糧官看完後,問道:“你要多少?”

  譚良棟伸出了一個指頭,道:“這個數,主要的三樣各來一百公斤,其余的各來十公斤。”

  糧官想了想道:“好,不過價格要高一些,所有的東西我要二十兩銀子。”

  原料裡木炭不值錢,硝石收集起來麻煩,硫磺在大同不好找,剩下的那些輔料雖然譚良棟也不知道在哪找,但二十兩銀子絕對是個高價了,不過這種事就沒有討價還價的說法,譚良棟點頭道:“只要兄弟把東西運到我這,到時銀子奉上。”

  “好,一言為定!”

  早在劉垣圪坮的時候,譚良棟就曾想搞過火器,但呂梁那地方,一沒有火藥,二沒有合適的人才,想法再多也乾不成什麽。這次來大同鎮,原料有了,人才也有了,譚良棟決定做點什麽。

  此時的明軍中,主要使用的火器是火炮和火銃,以現在的冶煉水平,火炮的鑄造需要大量的銅,火銃的打造需要經驗豐富的鐵匠,兩樣都很耗費人力物力,譚良棟還弄不起,因此他把目光放在風靡後世遊擊戰場上的一個武器,相比較火炮和火銃,它的製造要省時省力得多。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