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1621之大變革》七十八.鄉紳,鮮血(1)
  下河村,位於臨縣境內,是一個大村子。隨著呂梁營剿匪的推進,下河村駐進了呂梁營的一個班,在秩序穩定後,李鶴軒帶著人進入了村子。

  像下河村這樣的村子,組建的護村隊人數在三十人左右,由兩個呂梁營的退伍老兵帶領著,李鶴軒的任務就是幫助退伍老兵們建立護村隊。

  “活曹操”羅汝才曾經多次肆虐岢嵐州,臨縣、嵐縣、興縣三縣的村子深受其害,下河村也一樣。李鶴軒進駐下河村後,發現整個下河村的青壯村民都逃的差不多了,留下的都是一些老弱婦孺。

  類似下河村這樣的村子還有很多,因此呂梁營在各村建立的護村隊大頭暫時都由呂梁營墊付,這讓譚良棟很無奈,一眨眼的功夫,手裡的存銀就沒有了一半。

  下河村的護村隊建立起來後,李鶴軒把護村隊的名單登記在冊,然後就往下一個村子去。護村隊完備後,就是胡振江和他的宣傳隊進入村子。

  譚良棟給胡振江的權力很大,進入村子後可以節製村子裡駐扎的呂梁營和護村隊,必要時候甚至可以調遣已經剿完匪正在休整的牛涼等各部。

  下河村是胡振江走過的第十二個村子,也是進入臨縣境內的第一個村子,深入了這麽多鄉村,胡振江對大明的最基本組成單位有了很深刻的了解。

  從大的方面講,鄉村由兩個群體組成,一個是以士紳為代表的地主,一個是從土裡刨食的農民。在明初,天下剛剛抵定時,地多人少,地主和農民之間的身份是相互轉換的,分的並不是那麽清楚。

  兩百多年下來,人口越來越多,開荒新土地的速度跟不上人口增長的速度,再加上時不時的天災,土地兼並日益嚴重。並且,在越來越僵化的科舉制度下,以耕讀傳家的士紳們,家族供子弟讀書考科舉做官,子弟做了官以後利用權力又為家族謀取更多的土地,慢慢的,士紳就是地主,地主就是士紳,已經成了和農民完全不一樣的一個群體。

  而呂梁的情況更加複雜,士紳們除了掌握大量的土地資源,還掌握著不少煤礦。

  譚良棟半強迫礦主們組建了煤炭協會,推行了《生產條例》,打破了以往胡亂的管理模式,將礦主們對煤礦的影響降低。但譚良棟並沒有處理關於土地方面的問題,不論對誰而言,土地都是命根子,譚良棟想慢慢來,最好是能以和平的方式解決。

  下河村,胡振江進了村子,跟呂梁營和護村隊打了個招呼,便帶著宣傳隊在村民中間宣傳條例。

  在亂局逐漸被平定後,原本逃離村子出外討食的村民們回到村子,躲到府城的鄉紳地主們也回來。

  鄉紳地主們對呂梁營建立的護村隊很不友好,他們認為護村隊的建立,是在搶奪他們對村民的影響力,是在挖他們的牆角。趁著呂梁營立足未穩,鄉紳們聯合村老、族老大肆詆毀呂梁營,並借助這些老人的影響力把應經加入護村隊的青壯們叫回去。

  村民們不傻,護村隊管吃管穿,誰肯輕易放棄。然而,鄉紳們更狠,在“大義凜然”的宣揚下,威脅村民們誰要是和呂梁營合作,就直接加租或是不租地,早就在外吃夠討食的苦的村民們為了一口飯,只能把參加護村隊的青壯們叫回,並且對胡振江的宣傳隊也冷淡起來。

  護村隊的流失,村民態度的冷淡,很快便由大河村蔓延至整個岢嵐州,進而影響到永寧州兩縣,這些情況匯集到了譚良棟和盧象升那裡。

  盧象升不知道該怎麽解決,

只能退一步道:“良棟,護村隊必須要設立嗎?”  護村隊關乎到呂梁營的生存,譚良棟用很堅定的語氣道:“護村隊必須要設立!”

  “那你準備怎麽解決?”

  譚良棟沒法回答,原先想和地主士紳們和平相處的計劃已經失敗。本來譚良棟以為,地主士紳們算是這個時代不多的讀書人,應該懂得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的道理,現在的呂梁能安穩下來,地主士紳們能保住自己的財產,完全是因為呂梁營的存在。

  但現實卻讓譚良棟很失望,也是,這些所謂的鄉紳,所謂的地方名流,在明朝廷覆滅之際,仍舊不肯掏出一分錢,隨後滿清入關,在異族人的屠刀下鄉紳們剃發留辮,交錢交糧,心安理得的和新的統治者繼續壓榨自己的同胞。

  並且,為了維護自己的特權地位,鄉紳們配合滿清朝廷禁錮人們的思想,大行愚民政策,讓整個中華民族在整整兩百年內原地踏步,甚至有些方面還退步了,終於全面落後於西方列強,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和侮辱,到了二十一世紀還在奮力追趕。論自私,論無恥,誰能比得上這一團體。

  在譚良棟還在為鄉紳的事情糾結的時候,很快,在下河村發生的事,讓他明白了,在土地這種根本性的問題上,是不存在妥協的,跟鄉紳妥協只會讓鄉紳們的胃口更大,只會讓村民們不信任呂梁營。

  胡振江在下河村的村民們對自己等人冷淡時,便明白出了問題,立刻把宣傳隊的人召回,和呂梁營那一個班的人待在一塊,並通知了離自己最近的牛涼部,讓他盡快趕來下河村。

  隨後,護村隊有一半人不來報道,另外一半人對呂梁營的態度若即若離。胡振江見狀後知道護村隊已經不能信任了,便讓兩名退伍老兵和自己等人待在一塊。

  很快,在士紳地主們的鼓動下,大批村民圍住呂梁營的駐地。呂梁營的一個班只有十二名士兵,在數百名村民的包圍下,班長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對胡振江道:“胡先生,待會出了事你先走。”

  胡振江搖了搖頭,冷靜道:“我們進村以來,並沒有做什麽對不起老百姓的事,他們多半是被脅迫的。接下來你們要冷靜,千萬不要動手!”

  班長苦笑著點點頭,把手中的刀抓緊,動不動手已經不是他們說了算了,現在只能是希望雙方克制一點。

  人群中走出一個胖乎乎的中年人,滿臉紅光,和周邊普通老百姓菜色的臉形成鮮明的對比。中年人伸出右手,指著胡振江道:“你就是胡振江?”

  胡振江站了出來,平靜道:“你是?”

  “胡振江,你真是太多事了。我們下河村自有自己的鄉規民約,你搞的那些條例是讓誰去守?”說罷又轉身對村民們道:“鄉親們,老祖宗給咱流傳下來的規矩才是規矩,這些人的條例,完全不用去管,大家說對不對?”

  村民們沒有發聲,反而一個個露出疑惑的表情,胡振江這段時間的宣傳沒有白費,條例的內容基本都讓村民們知道了。條例的內容不多,主要就是組建護村隊、維護村子治安,當初譚良棟為了避免碰到土地問題,任何跟土地有關的規定都沒出現在條例中。村民們並不覺得這樣有什麽不好,早先的亂局沒人想再一次承受了。

  中年人見沒人應和自己,連忙朝人群裡使眼色,早就被鄉紳們收買的在人群裡嘻嘻哈哈的青皮混混們連忙應道:“好!”

  “嗯,胡振江,你看看,民意如此!”

  胡振江被中年人的無恥氣笑了,冷冷的看了一眼剛剛叫好的人,厲聲道:“鄉規民約,哼!你口口聲聲鄉規民約,那民約中的愛護鄉裡、鄉規中的福澤鄉梓你做到了嗎?沒有!流匪作亂,拿鄉親給你做擋箭牌,災害禍患,提高租子,放高利貸,逼得人家賣身為奴!”

  “我看這鄉規民約只是你口中的鄉規民約, 是魚肉全村老百姓的惡約惡規!”

  “你,你……”中年人被氣著了,也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惡狠狠道:“動手!打死這些狗東西,打死一個老爺我免他一月的租子,全打死我免他全年的租子!”

  十二名士兵和宣傳隊的人立刻拿起武器,緊張的盯著面前的人們。

  隱藏在人群中的青皮混混們趁機鼓動村民,世間從不缺少目光短淺之人,或許他們以為法不責眾,呂梁營不會找他們秋後算帳,總之,人群開始湧向呂梁營和宣傳隊。

  中年人哈哈大笑,在這下河村,還是他們這些鄉紳說了算。至於會不會免去一年的租子,只有天知道。

  “住手!”人群外圍突然傳來一聲聲暴喝,然而,被鼓動起來的村民哪能聽得到,繼續朝胡振江等人湧去。

  人群外圍正是趕來的牛涼部,見人們不聽,牛涼大怒,拔出配刀,“殺!”

  “死人了,死人了。”

  當牛涼砍死一個跳得最歡的青皮混混後,四處飛濺的鮮血讓村民們冷靜了下來,靠在最前面的人已經越過班長靠近胡振江的身前了,再晚一步,胡振江就會出事。

  “想活命的給老子蹲下,想死的就站著!”

  人們紛紛蹲下,牛涼越過人群,找到胡振江,松了一口氣,道:“幸好先生沒事。”

  胡振江依舊很冷靜,對牛涼道:“牛把總,這些人你控制起來,我要去見一趟千總。”

  牛涼點頭應道:“好,有老牛我看著,誰也別想逃!”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