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麽一折騰後,余穎真的開眼。
竟然有人為了錢財乾出如此卑鄙無恥的事情。
根本就是為了自己的私欲,無視倫理道德,也無視別人的心願。
這件事只怕不單單是盧氏的想法,她的夫君也會知道。
真的是垃圾,妄想拿到海氏的資產,想錢想瘋了。
但余穎根本就沒有打算動手對付盧氏。
她和她的夫君就是那種極度自私和沒腦子的人,必然出事。
她還是當個安靜的旁觀者就好。
就怕其他人也會來找她。
日子絕對是清淨不了。
一想到那些人打著看兩個孩子的旗號,沒完沒了地來個不停。
余穎就感覺有些頭痛。
她倒是不太在意,但孩子們不行。
好在沒有救錯人,唐王還是很給力的。
在知道有了一個縣主(就是一個頭銜,沒有封地)的爵位後,余穎很感謝唐王。
到了外面,可以糊弄一幫沒有見過什麽世面的人,有些地方是個秀才都是令人尊敬的。
那些官僚們也就不會拿官威來壓製余穎,這一點她是蠻喜歡的。
以她的實力來說,她不會畏懼這個世界的王侯將相,但能省事的話,她很樂意。
“鎮南侯府這段時間比較亂,顧不上我們娘三個,我可以趁機走人。”
唐王妃有心說,根本就不要怕他們,反正有唐王在。
就見余穎笑著微微搖頭,她並不願意離皇帝太近。
但說出理由是另外一條,“我之所以想要往外走,也是為了孩子們,他們應該是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余穎還是很滿意這個世界,沒有實施什麽類似八旗制度的東西。
那種制度直接就把旗民釘在一個地方。
不允許遠離那個地方。
而這個世界,有了路引,有了戶籍。
還是可以四處看。
余穎希望兩個孩子能夠看到更多的東西,看到更遠的地方。
他們兩個人要學會把自己眼光放大,擁有博大的胸懷,這樣子的孩子會活得快樂些。
“而且,等我定居下來後,就可以請你們夫妻過來做客的,你們也算是有個地方散散心。”余穎說。
唐王妃一聽,眼睛都亮了,對邀請十分感興趣,這樣挺好的。
她想起來自己還沒有出去過。
作為一個女人,在閨中時要緊守規矩。
這個社會根本就不允許閨中女兒出去浪一浪。
等到出嫁後,又要生孩子。
生下兒女后,要撫養孩子,就沒有出去過。
也好,等著找機會去看看妹妹就是。
“好!既然妹妹麽說,我明白了,你打算去哪裡?”
“先去南方,那是海家的故鄉,等到孩子長大後,可以去看看大海,看看高山,也可以去西南,去北方。“
“北方?”唐王妃有些吃驚地說。
“對!北方,即使那裡有蠻族人,但不等於那裡風光不好。”
“阿姐,孩子們總是要長大,也許有一天他們會面對北方的鐵蹄,在此之前,要知己知彼。”余穎說。
在大乾皇朝的北方,是蠻族人的地盤。
當年開國皇帝帶著人,把蠻族人趕出中原。
但蠻族人依舊是佔據北方肥美的草場。
他們一直是在虎視眈眈。
想要奪回繁華的中原。
是大乾皇朝的大敵。
這一點唐王妃也知道。
才會如此驚訝,竟然想要到北方去。
聽了余穎的回答後,唐王妃點點頭,因為蠻族的事情要注意一下。
“阿姐,你和王爺要多多鍛煉身體,想要好好活著,可以不冒頭,
但絕對不能沒有自保能力。”余穎說。唐王妃連連點頭,說:“好的,那要是你到了地方,定居下來後,一定要寫信回來。”
唐王夫妻在余穎南下後,幫著料理海家留在京城的產業,收益是專門存好。
而鎮南侯府的人,也終於知道海氏竟然成了唐王妃的義妹。
海氏竟然離開了京城。
這些人裡一個個心裡有鬼。
看到有人給海氏撐腰,是懊惱的。
想了一想,就沒有去找余穎他們幾個人。
他們並沒有知道皇帝還給了余穎一個縣主的爵位。
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想到,海氏會有這種殊榮,這不可能的。
大乾朝的郡主、縣主,是可以非皇室中人。
有些重臣的女兒,也會得到這種爵位。
雖然不如前朝那麽珍貴,但一般人也是拿不到。
事情就這樣過去,唐王夫妻連續接到余穎寄來的信件,知道海家買了一些田產,有好有壞。
余穎是打算好好教那些佃戶們種田,增加糧食產量。
此外,她還開了一家蒙學。
作為第一個上蒙學的南哥兒。
余穎親自教學。
當然佃戶家的孩子要是願意跟著讀書,也可以。
余穎雖然穿越好多次,不能參加科舉。
但穿越過好多次古代後,對儒家典籍還是很了解的。
在她的主持下,這個蒙學來念的人,越來越多。
最後變成了私塾。
甚至還有不少女孩也跟著念書。
余穎鼓勵女孩子念書。
就是大字不識幾個的大人也可以讀書。
在她看來,一天認識一個字,也是一種進步。
還別說,在余穎附近的人家,識字已經成為潮流。
就算是沒有紙張,余穎讓他們用水在石頭上練字,在沙石上練字。
就是南哥兒也是如此,即使家裡有錢,但還是不要太特殊。
在這個時候,紙張是要花費不少錢的。
就算是余穎給兒子用。
但對其他孩子來說,就不行,必須減輕學生家的負擔。
好在因為余穎教他們種田很成功,讓不少人知道讀書識字有好處。
有更多的人,慕名來到這個私塾。
私塾出來的不少孩子,紛紛考中秀才。
後來,海家私塾被改名為百味書院。
原本的小鎮經過發展,竟然成為一個縣城。
百味書院和那些老書院比,剛開始並不怎麽太出名。
來上學的人還太年輕,沒有好的成績拿出來。
但書院佔地的面積不少。
教授君子六藝,每一項都是實打實的。
雖然不要求每一個學生門門精通,但最起碼知道。
令很多讀書人最為驚喜的是,書院裡的藏書閣裡有不少藏書,有很多是孤本抄出來的。
這多虧有唐王在,他四處幫著收羅,讓書院的書籍追上老牌書院的藏書量。
因為這個原因,陸續招來不少好老師。
另外,余穎的縣主身份也是讓學院少了不少麻煩。
大家都無視了這位創始人是女性的問題,好在余穎並不怎麽管書院的事情。
她專門聘請了人當書院的山長。
當然要經過余穎的面試。
她不希望這位山長是一心隻言聖人言的人。
說句不客氣的話,人活在世上,以為只要按聖人言,就可以活得很好,那是做白日夢。
好在找到的那位山長,倒是很有開闊的胸懷。
和余穎的理念比較合拍。
學子們念書時,也要他們鍛煉身體。
甚至還有專門的遊學。
在這種情況下,培養出來的孩子真的很不錯。
一個個根本就不是死讀書的書呆子,甚至十年後,書院裡陸陸續續出現一些進士。
而當余穎開辦書院後,唐王夫妻也是吃驚,想不到她還這樣厲害。
後來他們夫妻乾脆就離開京城,帶著兒女,來看余穎。
唐王饒有興致地做了一個先生,開了一門藝術鑒賞課。
他感覺這個很適合。
以至於他根本就無意回京城。
每年就在過年那段時間回京,參加一下皇家宴會。
皇帝知道後,讓人看看是怎麽一回事?才發現唐王當先生,當的是一個爽字。
至於唐王妃則去了女學,教授的是禮儀。
他和唐王妃兩個人在課余,還是分別開始寫書,一個寫怎麽辨別古物,一個寫各種禮儀。
可以說,兩個人是夫唱婦隨,活得是那個自在。
唐王之所以逃走,就是因為皇帝的年紀變大之後,各個皇子們的心很急。
作為一個不惦記皇位的鹹魚王爺,自然是不願意摻和進去。
乾脆是包袱款款,帶著老婆兒女走人。
皇帝是默許的,這個兒子不在也好,這樣子兄弟之間的爭鬥,就不會牽扯到他。
後來老皇帝還是壽終正寢,在死前留下遺囑,新皇登基。
在此之前,唐王知道父皇不怎麽好,就急急帶著一家人回京。
只是見了最後一面,老皇帝就薨了。
新皇登基後,大赦天下。
唐王一家人,一個個活得很好。
他們一家人都跑到南方去,根本就沒有爭鬥過。
但那些兄弟們就很難說,一個個都是經過一番搏鬥,家裡少了不少人。
而新皇對唐王也是很滿意的,這種上道的王爺是很不錯的,不爭不搶,多好。
唐王在給父皇守靈後,也是老老實實留在唐王府裡,夫妻兩個人接著著書,根本就不理會其他的事情。
老皇帝為了讓這個年紀比較小的皇子,能名正言順的登基,在自己臨死之前立了皇后。
那麽新帝就算是唯一活著的嫡子。
這也是給那些年長於新帝的皇子們一條活路。
因為嫡子的地位高於其他皇子。
余穎在知道皇帝駕崩後,給他上了一炷香。
畢竟他還是給了一個縣主爵位,讓余穎有了一定的底氣。
後來唐王出了孝期後,就和新皇談了一下。
接著跑去教書。
事實上,新皇對於百位書院是很感興趣的。
因為書院裡,不單單是教授儒家學說,其他也有涉及。
那裡出來的學生即使是參加科考,也是會點別的東西,而不是只會讀書。
他就派唐王,去盯著百味書院,看看書院裡會有別的問題嗎?
余穎自然是知道,她根本就沒有在意。
她依舊主要是關注著糧食的增產,收留了不少孤兒。
當然她沒有讓他們去當死士,而是讓他們都有一技之長,可以養活自己。
至於南哥兒、寧姐兒兩個人也開始長大。
南哥兒考取了舉人,剛剛是及冠之年。
說起來南哥兒並不是那種天縱奇材,也就是比一般人的資質好一些。
在余穎的教導下,他成長起來,小小年紀已經走到不少地方。
等南哥兒中了舉人後,她帶著他們兄妹兩個人去了海家的祖墳那裡。
她親手給原主的父母親墳墓整理了一番後,就讓兩個孩子給亡者行禮。
過後,余穎帶著他們找到一個地方坐下。
這個地方屬於高處,沒有人可以偷聽。
“坐吧,南哥兒、寧姐兒。”
余穎看了他們兄妹一眼。
兄妹兩個人知道娘親一定是有事要說,就乖乖坐下。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你們都大了,有些事情你們也就應該知道。”
兄妹兩個人相互對視一眼,難道家裡還有什麽秘密嗎?
但兩個人都沒有什麽印象。
余穎看了一眼兄妹兩個人,活得很好。
也算是完成了原主的心願吧?
當然,也許這件事一說,他們會有別的想法也沒準。
“其實,你們親爹並沒有死,他還活著。”余穎最終說出這句話。
“還活著?”
兄妹兩個人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這些年娘可是說他已經死了。
怎麽又活了?
“之所以說他死了,是因為在為娘心裡,他已經死掉。”
余穎並沒有藏著對靳侯爺的不滿。
她拿出來不少資料,讓兄妹兩個人看看鎮南侯府的人,是怎麽樣的人。
他們兄妹兩個人都會去京城。
那麽說不定會遇到鎮南侯府的人。
還是早有準備的好。
這些年過去,他們也有了不少變化。
蕭氏被其他幾房攻擊為窮光蛋。
因為這一次再嫁進侯府時, 她的嫁妝不多。
蕭氏被氣得是背過氣去。
靳侯爺知道後大怒,把那幾房的人叫到一處,準備分家。
余穎知道後,哈哈大笑,該啊!
其實人想要過上好日子,首先就要有錢。
沒有錢,就意味著吃不飽穿不暖,還有啥好日子過?
有句話說:貧賤夫妻百事哀。
他們夫妻兩個人在經歷過一連串打擊後,算是對錢比較上心。
唐王妃就曾經有些好笑地說:“哎!你是不知道,他們兩個人變了,可見的日子是比較苦。”
余穎就是一笑。
她在穿過來後就想過,原主的有些仇怨。
其實原主自己已經報了。
只是她不知道。
她的順從讓靳家一家人習慣了富裕的生活。
一個個都是根本就不用擔心沒有銀子,可勁花就是。
這種情況讓他們習慣了大手大腳,最終讓他們好逸惡勞。
一旦去過那種沒有錢的日子,根本就不會受的了。
那一大家人在分家時,打打鬧鬧的。
各房都把自家親戚請來,想要多分財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錢鬧的。
要是原主死掉,把嫁妝留在侯府裡,說不定還會很好。
但余穎的到來,抽走海氏的資產。
讓過慣奢華日子的人受不了。
最終侯府的人鬧翻。
為了家產,相互拆台。
在分家的過程中,其他幾房的妯娌紛紛給蕭氏臉子看。
甚至盧氏指責當然嫁進來的海氏,之所以動了胎氣,就是因為蕭氏的原因。
蕭氏決口否認,這一點她真的是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