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荊楚帝國》第20章 假藥
曾瑕引發的插曲使會議延長了大半個時辰,最終的結果也未如他建議的那樣,勒令軍中勳貴子弟站於前三排,而是得到了早上的結果:各師司馬要把前三排士卒姓名上報於主將,師中勳貴子弟的姓名、職務也要上報於主將,兩份名冊由主將核實後一同遞送至郢都大司馬府。

 換句話說,是否列於陣前純屬自願,但聽大王的語氣,沒有這樣的履歷,寧願讓庶人做官也不願遴選勳貴子弟。熊荊年幼,也正是因為年幼,日後在位的時間會很長,而以他現在表現出來的英武和勇氣,只要他活著,眾將並不懷疑他所言有虛。

 眾將回營後,除了宣布上將軍明日撤退的將令,又召集軍中公族卿士子弟訓話。武將多數粗鄙,不少人略去那些文縐縐的言辭,直言相告日後想要做官為將,那就要列於陣前。只有魯地之師東野固等人,雖然也把勳貴子弟召集了,可愣了半天都沒說什麽話。

 大王此舉,在東野固看來是亂禮此舉,亂禮並不只是勳貴子弟和庶民子弟同列一行那麽簡單,而是楚國以後任官取士不再遴選文士而取武士,這才是亂禮之舉。武士尚力,文士重德,以力服人、以德服人乃文武之別。大王過度倚重武力,日後楚國必因此生亂。

 “都司馬……”東野固在想熊荊重武輕文的危害,似乎忘記了向勳貴子弟通告今日之事。

 “咳咳,”東野固咳嗽了一記,這才道:“今日與會,有佞臣言勳貴子弟當列於軍陣之前,你等以為如何?”

 魯地之師隸屬潘無命的左軍,並不知曉發生在中軍期思之師的事情。東野固一說,眾人面面相覷,一個文吏打扮的人天揖道:“軍陣前列素乃亡命之徒,怎可讓我等列於彼?”

 “正是、正是……”余者不斷附和,這群人其實少有著甲。“君子不立岩牆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列於軍陣之前,此非正命,非君子所為也。”

 孟子的話馬上被搬了出來,緊接著抬出來的還有孔子的:“子曰:危邦不入,亂邦不居。軍陣乃凶險之地,我等軍陣尚且不居,又豈能居於軍陣之前?”

 引經據典,一條條理由說的頭頭是道,正當大家取得共識時,東野固又一句咳嗽,道:“大王命:自明年起,文學侍從之試不再有……”

 “這,怎可不再有?”最先說軍陣前列乃亡命之徒的文吏張口結舌,他就是要參加明年春天文學侍從考試的。當然,參加考試的不只他一人,魯地詩書之鄉,應試者眾多。

 “……自明年起,選官取士隻從陣前三行中選取,庶人若能入學成業,也可為官為將。”東野固沒管這些人說什麽,他隻傳達會議精神。“所有列於陣前三行甲士之姓名,由司馬記於冊,所有勳貴子弟姓名、官職亦由司馬記於冊,兩冊由主將稽核後遞送至郢都大司馬府。”

 東野固一口氣把話說完了,在場之人皆有惶惶之色,更有人心中不甘,但命令來自大王,不甘又能如何?

 “大王定是被佞臣蒙騙了!”忍了半響,終於有人歎息了一聲。

 “正是,大王必是被佞臣蒙騙了!那武人粗鄙不堪,怎可治國?”洪水決口一般,眾人言語洶洶,一副咬牙切齒之狀,恨不得撕碎那個巧言令色的佞臣。

 “咳咳,”東野固對士子之狀宛若未見,畢竟他只是傳遞消息。“是否列於軍陣之前純屬自願,然本司馬必恪守王命將令,將你等姓名、官職報於上將軍,戰時前三行甲士姓名也將一同報於上將軍。你們……回去吧。”

 東野固話說完就讓人送客了,眾人離開,沒有生火的營帳裡更顯寒意。他未在意這嚴寒,而是在回想著剛才幕府裡熊荊之語:‘魯國如何?’從事實的角度說,大王說的並沒錯,可如果大王沒有沒錯,那難道是自己錯了?孔子所言禮樂大道怎麽有錯?

 *

 “哦。孔子弟子所習六藝並非古之六藝?”同樣是沒有生火的軍帳,熊荊正看著自己的右史——回營後右史就委婉的說今之君子所習六藝非古時之六藝,因而熊荊‘今之君子幾人可射、幾人能禦、幾人敢戰?’之語有些強人之所難。

 “敢問大王,大王可曾學射、可曾學禦?”右史反問道。“大傅大保可有教大王射與禦?”

 “無。”熊荊緩緩點了點頭,他所知道的教學大綱裡沒有射、也沒有禦。

 “古之六藝,多為言傳身教,不需有書。然子路讓子羔做了費邑之宰,孔子說:‘賊夫人之子(這是害人子弟啊)!’子路則說:‘費邑有人民、有社稷,治民也好、事神也罷,皆可為政而學,何必讀書而學?’孔子因而不悅,說:‘正是你,讓我厭惡口辯之人’

 有言孔子弟子三千,這三千弟子皆讀書而學,非為政而學,所習之六藝,乃《詩》、《書》、《禮》、《易》、《樂》、《春秋》,又曰六經,而非禮、樂、射、禦、書、數古之六藝。大王今日問東野固‘君子幾人可射、幾人能禦、幾人敢戰?’,此言誤也。

 我楚國任官取士,數百年來皆考校《詩》、《書》、《禮》、《易》、《樂》、《春秋》六經,從未以射、禦兩藝擇士。大王言今後任官取士皆從軍陣前三行中遴選,此大謬也。請大王務必收回成命,不然,楚國亂矣。”

 右史之言乃是勸解,而非要教熊荊古之六藝和今之六藝的分別,但熊荊卻訝然失笑:“我今日才知,孔子就是個賣假藥的,難怪藥丸。”

 “大王……”右史本以為熊荊是在反省,沒想到一開口就抨擊孔子,他雖非儒家,也聽不過去。“大王何出此言?”

 “何處此言?”熊荊冷笑,他對儒家本就不怎麽待見,現在又抓住了證據,自然要嘲諷一番。“弟子拜孔子為師,送其十條束脩,為的是學古之六藝,孔子倒好,教的卻是他自己編撰的所謂新六藝,這不是賣假藥是何事?何謂賊夫人之子,這便是賊夫人之子。”

 右史進諫的是不可用大王所言之法於前陣前三行任官選士,沒想到大王不顧主題開始嘲諷孔子,他不得不被熊荊引到‘賣假藥’這個話題上。“大王,古之六藝,乃天子造士之用,孔子之時,禮崩樂壞,權臣當政,弑君之事不窮,教弟子古之六藝已是不妥,故極重禮樂,講求文治;而射、禦兩藝,射藝絕非三載五載可成,古之造士,十五歲學射,加冠也未必大成;禦藝則需車馬,馬貴則萬錢,賤者也需數千錢,一車雙馬,耗費甚多,豈是十條束脩可抵?”

 “那為何要言自己教的乃是六藝?右史不說,我還以為孔子教的是禮、樂、射、禦、書、數,誰知道教的乃是《詩》、《書》、《禮》、《易》、《樂》、《春秋》假六藝,以假亂真,真是賊夫人之子!”

 熊荊的較真讓右史錯愕,射與禦都是殺人的,春秋弑君者眾,怎能再教之古六藝?孔子新六藝之所以廣被列國接受,一是國君讚同,畢竟用文士比用武士安全,楚國的宮廷教育也是受此影響而更改的;二是百姓讚同,此前他們無以為學,新六藝差點就差點,最要緊是便宜,十條束脩而已,真要學射、禦,學費何止十條束脩,百條都不止。

 “我楚國昔年本是五十裡小邦,能成今日大國,可不是文士用嘴皮子說過來的,也非仁義禮教以德服人、讓他國主動投降過來的。今數千裡之地,全是戈戟殳矛打下來的。何人所打?我遍觀《檮杌》(楚國史書),皆為公族子弟,尤以若敖氏為甚,不以公族之中敢戰者為官為將……”

 “大王, 若敖氏乃叛亂之氏,”右史沒想到熊荊居然看遍了《檮杌》,再聽其提起若敖氏,不得不提醒出言提醒。

 “叛亂便可抹殺若敖氏先祖之功勳?”熊荊訝看著他,瞬間有了些明悟:若敖氏叛亂怕還有一個背景,那就是文士取代大宗族所出的武士。當然,史書是文士記的,未必有這樣的記錄。“我心已定,當今之世,治國當以鐵血,而非禮樂,你不必再勸了。”

 史官本只是記錄國君言行的官吏,隸屬天官系統。而這套天官系統完全來自周天子,甚至,按鶡冠子的說法,各諸侯國的史官皆由周天子親派,而不能由列國指定或自行培養。左史右史之所以密切記錄諸侯的言行,一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監視和進諫,防止諸侯叛亂,等於是天子的坐間,而且這個坐間還是世襲。

 楚國最早也有周天子所派的天官,但後來被走楚武王趕走,楚人擔任的史官雖秉承史官職守對國君也有勸解,但更多的任務是記錄。熊荊明言史官不要再勸,右史隻好閉口不言。而這越來越寒冷的營帳裡,熊荊正在膏燭下發呆,然發呆未久,大營某處便傳來大大小小的呼喊以及接連不斷的鼓聲:秦軍襲營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