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朱明》第三十七章崇禎5年雜談
  崇禎五年,大明局勢似乎往好的方向轉變。

  大明南方雖然地震、旱災,但繁華依舊,四處歌舞升平、醉生夢死。朝廷追加三餉讓老百姓的日子過得更加艱辛,但好歹還能活下去。

  鹽商依舊富得流油;海商銀子多得仍然放在庫房中發霉;江南大地主們忙著種桑種棉養蠶織布;漕運還是一樣繁忙,如同血管一樣將營養從南方這個心臟傳送的京師這個大腦。

  陝西的流寇在大將曹文詔的剿滅下,幾乎看不到蹤影,只能狼狽逃竄到山西、河南。

  關外建奴很久沒有入侵關內了。袁督師(袁崇煥)花大力氣修建的“大明馬奇諾防線”耗盡了大明的精血,起的作用卻微乎其微。要說作用,或許皇太極會高唱“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作為運輸大隊長,袁督師及其合格。

  沒有了關外的拖累,大明關上大門,不需要盡全國之力去保持進攻態勢,大明的國力得以一絲殘喘。

  年輕的崇禎皇帝要是能像朱順明一般沉得住氣,緩慢而堅定的改革政治、經濟、軍事,或許也不會像歷史上那樣在煤山吊死,身邊只有孤零零一個太監。

  ………………

  朱順明成為暗地裡的長沙王,連吉王都不敢太得罪他。這個二愣子,一言不合就敢殺人,一殺就是全家,誰敢輕易觸碰?

  吉王府與當今崇禎皇帝的親緣關系不近不遠,不是很受皇帝重視。如今亂世跡象已顯,萬一逼得朱順明造反,第一個拿來祭刀的可能就是吉王這個皇家龍脈。

  朱順明有著不同於他外表的政治智慧。對岷王,他敢於下手,直接控制岷王府一眾上下,讓岷王府成為他的傀儡。

  對待吉王,朱順明溫和得多。一來吉王懦弱開明,二來吉王同岷王相比,與崇禎皇帝的關系要親密一些。

  朱順明求見吉王,吉王朱由楝不得不接見。有些懦弱多病的吉王隻想好好過奢華的日子,對權勢爭鬥沒有奢望。

  朱順明完全不像外界傳說中那樣凶神惡煞,反倒文質彬彬。除了身材高大一些外,同飽讀詩書的學子沒得兩樣。

  朱順明開門見山道:“下官此次拜訪,隻為王爺而來。王爺在長沙府擁有良田無數,饑荒一至,王爺府必成眾矢之的。”

  吉王一聽就知朱順明的來意。朱順明為此曾大開殺戒,殺得長沙城幾大家族血流成河,至今都有士子為李學政鳴冤。

  吉王臉色難看,苦著臉道:“王府開銷太大,全靠田畝產出維持,若……實難以為繼。”

  朱順明笑道:“王府不若將田畝全都租賃給下官,下官給予合理的租金,保證王府旱澇保收,王爺也不必再在農事上操心。”

  吉王眼睛一亮,有些遲疑。

  “租金年初先付,一次性付清。租金按每畝三兩銀子,如何?”朱順明給了定心丸。

  “果真?”

  “當然。”

  ………………

  有了吉王的配合,朱順明推行的田畝勘察、按實收取田賦之事得以在長沙府推行。

  其中的明爭、暗鬥、暴力、非暴力不合作、上告、施壓、暗殺、下毒、自焚……等等對抗措施、手段不一而足。

  朱順明的手段很簡單。先發出通告,要求田地的擁有者前來衙門登記田契地契,過期沒有登記的土地,一律視為無主之地,收歸朝廷所有。

  期限一到,從武岡州調派來的大批能吏下到鄉村,實地測量田地,更有大批兵丁保護維持秩序,

敢於反抗的地主一律逮捕,嚴重者就地正法。  血腥高壓手段下,地主們噤若寒蟬,不敢再暴力對抗。

  他們冷靜下了一瞧,如果沒有瞞報,只是丈量一下田畝,暫時也沒有什麽損失呀。何苦同這個二愣子魔王硬抗?

  朱順明的通告中說的明明白白,從崇禎六年才開始收取田賦,崇禎五年的田賦一切照舊。

  到明年,這個肆無忌憚惹怒了大半個湖廣學子地主的武夫還能不能待在長沙府還不一定呢。

  高壓血腥手段、異地調派人員、給予足夠的緩衝時間,三管齊下,朱順明將整個長沙府土地情況摸了個底,重新編制了黃冊。

  發財了。朱順明看著黃冊,笑得嘴都合不攏。

  “撿到寶了,瞧你那高興勁。”李翠薇揶揄道:“誰家又送你嬌滴滴的大小姐?”

  朱順明成為暗地裡的長沙王,想要給他送錢送美人的地主商人官僚不知有多少。

  “比美人還令人高興,”朱順明高興道:“你知道長沙府有多少良田?近兩千萬畝,都是高產的水田。一畝地只收取兩鬥田賦,就是四百萬石,折銀一千多萬兩。”

  “這麽多?”李翠薇也不禁咂舌:“我爹腦袋別在褲腰帶上,一年下來也就弄個四五十萬兩,你輕輕松松,光田賦就上千萬兩,真是……竊鉤者誅,竊國者侯……哎哎哎,別亂來……嗚……”

  “待為夫竊國成功,你就是皇后。”朱順明咬著李翠薇的耳垂,喘息道:“來,朕好好伺候一下朕的皇后……”

  ………………

  朱順明在長沙府明爭暗鬥、開拓地盤勢力時,他的大本營,城步縣玖安鎮農業大豐收了。

  朱順明指導過後的朱家農場真正的高產豐產。水源豐富、肥料充足、布局合理、種子秧苗健康高產、管理得當……種種有利條件綜合起來,朱家農場的產出驚呆了所有人。

  朱家一千多畝水田,早稻收成近三千石,平均畝產兩石七八(五百斤),比一般的田畝多出近一石。

  一石糧食足夠養活一口人。在這個缺衣少食的年代,一石糧食不是個小數目。

  除開水稻,朱家農場的牲畜也長勢喜人。雞、鴨長到四五斤重,幾乎每天一個蛋。每天幾千個蛋,能給農莊帶來幾十兩銀子的收入,還不算成年雞鴨的產值。

  大頭是養豬場。一千多頭肥豬,經過大半年的喂養,已經有近兩百斤重,還在育肥中。

  這個時代的豬肉,瘦肉不招人待見,白花花的肥肉才是人們的最愛。

  平常人家一頭豬養一年,能有兩百斤就是超級大肥豬。朱家農場這些豬養到年底,至少三百斤,而且肥膘很厚。這些大肥豬就是行走的銀元寶。

  肥豬還為種植業提供了充足的肥料。沒有這些肥豬,朱家農場的水稻也不可能達到如此高產。

  保守估計,朱家農場一年能帶來至少兩萬兩銀子的純收入。

  朱老爺子感慨萬千。沒想到自己種了一輩子地,兩輩人辛辛苦苦幾十年,才積累下來幾千兩的家當。現在就這一個農場,頭一年的產出就超過自己一輩子的奮鬥積累。人還是要學習呀。明兒從哪裡學到的這些農業學問?

  除了朱家農場,城步縣、武岡州其他地方的農業也大豐收。

  朱順明在這些地方推行按田畝面積收取田賦,也得給地主們一個甜棗。他投入重金,大力修複修建水利設施,開挖溝渠、設立水車、疏通河道。這些水利設施的修建,給農業高產豐產提供了保障。

  地主們見田地產出比以前高出不少,就算繳納一成稅賦,也不比以前收入少,對抗拒絕的心思逐漸熄滅。

  畢竟朱魔王勢力越來與龐大,不僅受巡撫大人青睞,更是入駐長沙府,官居二品,普通地主那什麽去與他對抗?

  倒是在朱魔王的統治下,市面上的商品一下多出很多,各種各樣,各種檔次,應有盡有。

  以前的苦哈哈居然也有錢消費。看他們扯布買衣、稱肉買魚,一點都不吝嗇。

  農莊的產出也更容易脫手。不像以前,必須運到寶慶府、長沙府等地才能賣掉換錢。

  ………………

  長沙府還在整合,武岡州卻已經在蓬勃發展。

  經過近一年的發展,武岡州的工商業出現井噴。

  朱順明控制的岷王府將城裡的大部分鋪面出售,準許民間商人進入岷王府以前控制的行當。

  跟隨朱順明吃到甜頭的城步縣商人信賴朱順明,一下吃進了大部分商鋪。等武岡州商人回過神來,當街的商鋪已經易主。隨後的行情更是令這些遲疑觀望的武岡州商人腸子都悔青了。

  武岡州的體量比城步縣城大十倍不止,輻射的范圍更是廣闊得多。

  有了巡檢司管理治安,有了順風鏢局負責押運貨物,有了水師保證水路運輸,武岡這些商人們膽子越來越大。

  一個以武岡州為核心和中轉站,輻射西南幾省的商品流通和製造中心逐漸形成。廣西、貴州、雲南、四川,到處是武岡商人和順風鏢局的身影。

  武岡州的繁榮以肉眼看得到的速度一日勝過一日。商人地主們當初對朱順明收取稅賦的怨言也煙消雲散。

  雖然朱順明收取稅賦,但市場一日比一日繁榮,各種見不得光的苛捐雜稅全都不見蹤影。

  很多商人去到外地,雖然不用繳納商稅,但各種關卡、索拿卡要、孝敬不少,算起來比朱順明的稅賦還要高,而且囉嗦繁瑣、低頭哈腰做盡小人。他們不禁懷戀朱順明的“殘暴”統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