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陽光下的德意志》第201章 聖誕 7
  收完父母的禮物之後,喬伊從姑父腓特烈一世與姑母伊麗莎白手中得到的禮物是一本書,《哈加達》。

  這是一本充滿了猶太教的祈禱文、詩篇、民歌、寓言和民間故事的猶太教經書讀本,《哈加達》的猶太語本意就是“告訴”,源於摩西曾讓以色列人“告訴”自己的兒子出埃及的事,用以激發歷代猶太人對自由、對救贖的向往和想象。

  《哈加達》是猶太教最通俗的經典,不但猶太人的孩子,其實很多德國的孩子從小就熟悉和了解。

  偉大的德意志詩人海涅在皈依新教之後,依然給自己的孩子們誦讀《哈加達》,做為一個追求另外一種樂趣和榮譽的猶太人,在逾越節裡偶爾聽到那種古老而熟稔的誦讀聲,也會在內心深處感受到一種震撼的力量。

  十九世紀末,德國自由主義和君主立憲製主義者的口中,一直有個“兩個腓特烈愛自由”的典故,這兩個腓特烈中的一個是指喬伊的父親腓特烈皇儲,另一個則是喬伊的姑父,巴登大公腓特烈一世。

  兩個愛自由的腓特烈也稍有區別,腓特烈皇儲是共濟會成員,而腓特烈一世則是錫安主義的最重要支持者。

  1879年的歐洲,對於猶太教而言,只有英德兩國還是信仰上的樂土,而在俄羅斯、奧匈和法國的上空,早已開始彌漫著一層濃厚的反猶太主義陰雲。

  即使1879年的德國算是樂土,但仍有一個巴伐利亞的天主教徒,威廉-馬爾,在這個世界上第一次喊出了“反猶太主義”,甚至在德國創建了反猶太聯盟政黨,還好,直到1906年,威廉-馬爾慘死的時候,這個政黨依舊不成氣候。

  但是這股從奧地利傳來的危險的思潮,已經讓所有正直的德國人開始警惕起來。

  做為錫安主義最重要的支持者,腓特烈一世表明自己堅定立場態度的方法,就是在1879年聖誕節,將猶太教的經典著作,做為一份聖誕禮物送給所有親戚和熟悉朋友們,以示自己對猶太人的堅定支持。

  按照腓特烈一世的描述,送給喬伊的這本《哈加達》,曾被一位居住在奧地利的拉比帶到了耶路撒冷,在哭牆面前參加過正式的禱告。

  這大概是喬伊在聖誕節裡,收到的最有意義的一份禮物了。

  看著滿臉真誠笑意的喬伊,伊麗莎白大公妃不無得意的對著丈夫一笑,說道,“親愛的,就像我說的,放心吧,霍亨索倫家族的人,從來就不會反對猶太人。”

  “反猶太人?!”聽到這個想法,喬伊笑著搖了搖頭,“雖說自己所厭惡的民族自治、性的解放、貧富間階級鬥爭和腦體之爭,這些個思想都是猶太人率先發明的,但在喬伊看來,思想的本質就是思想,某些基督教徒的思想不也一樣的肮髒不堪,所以,思想從誰身上來並不可怕。”

  “可怕的在於,是誰在鼓吹和擴散!誰在從中謀利!”

  把基督教世界的所有矛盾都歸咎於猶太人,甚至發布邪惡的心願要屠殺猶太人,不如說,是將你現在所經歷的迷茫和窘境,歸咎於過去你不願面對的改變,或多年來不肯根治的惡習。

  同樣,對於猶太人提出的多元化思想,喬伊也有所保留,喬伊隻願意在信奉一個耶和華的前提下,團結所有信奉上帝者,不管你信奉新約還是舊約。

  至於,耶穌或者彌賽亞,來過(來)了嗎?這在喬伊心中並不重要。

  那些安拉胡的子民,喬伊絲毫不感興趣。

  這是個弱肉強食,信奉叢林法則年代,只有德意志民族能團結最多的有共同信仰者,帝國才能從容面對腥風惡雨。

  信仰終究要比利益,更能團結真正的人心,一個國家若是因利聚,也必將因利散。

  而團結猶太人,從更加長遠的目的來看,就是為大德意志的統一過程去考慮,考慮這個統一過程中所面臨的宗教與民族衝突。

  無論是科技強國、經濟強國,還是軍事強國,它們的本質還是在於人的力量,那怕是十九世紀強國所需要的工業資源、原料地與貿易規則也需要人來掌握,從低端的殖民控制,到二十一世紀高端的文化與經濟控制,無一不需要高素質的人口來實現。

  自古以來,增加人口的辦法,無非是本民族的自我繁衍,或者引進高素質的外來人口兩個途徑。

  自我繁衍的增長模式實在太過緩慢,只有在現代醫學與現代糧食生產,這兩項科技的加持下,近代人口才有了較快增長,而且還是對農業國作用明顯,而對工業國長期效果一般。

  增加德國的人口數,又不能不考慮普魯士的立場,或者說必須要考慮普魯士在德意志中所處的地位,從普魯士的角度出發,信奉新教的威廉一世與俾斯麥大人所代表的普魯士貴族們是堅持小德意志的思想。

  普魯士反對信奉天主教奧地利提出的大德意志思想的原因,從跟本上講,就是擔心天主教的德意志人損害信奉新教的德意志人的利益。基督教內部天主教對新教的宗教迫害,絲毫不比天主教對猶太教的迫害差到那裡去,普魯士的新教徒們,對歷史上的胡格諾戰爭中新教徒的慘狀記憶猶新。

  普魯士要想實現大德意志的夢想,就必須在一個民族的內部解決可能的潛在宗教衝突。

  否則,那怕是同一個民族,也會因為宗教殺的血流成河。

  任何一個多元化的現代強國,即使再強調國家歸於世俗,宗教歸於個人信仰,依然都是建立在一個主體民族和主要信仰之上,美國、英國這些世界的霸主是以WASP(白人-盎格魯薩克遜-新教)為主,至於法國、俄羅斯和日本這些歷史上爭霸者,也無不如此。

  德國的世界之路需要多元化,但這個多元化在喬伊看來,必須是以信奉新教的普魯士人為主體下的多元化,或者說是,用德意志意義上的WASP來統治德意志帝國。

  強化新教力量的辦法,難道是再來一次宗教戰爭,消滅信奉天主教的德國人?

  最蠢、最蠢的德國人,想都不會想這個選項。

  又或者,通過人口的自然增長超過天主教徒?

  新教徒允許墮胎,而天主教徒不允許墮胎,同等社會條件下,由於這項宗教法典的存在,注定讓這個想法變得很難。

  再或,強迫改變宗教信仰?

  這無疑是人為的在破壞現有德意志帝國的團結,強迫南方邦國,尤其是巴伐利亞與柏林對立,德國不可能因為宗教信仰不同,來一場德國式的南北戰爭。

  最重要的一點,喬伊前世歷史上的1880-1890年,創紀錄的有134萬德國人移民美洲,尤其是美國,這時候是想盡一切辦法留住每一個德國人時刻,而不是想著搞什麽種族或者宗教歧視。

  所以,唯一可能的選項就是引進高素質的人口,來滿足德意志帝國對人口的需求。

  十九世紀的高素質人口,首選是英國人,教育、技能、宗教和素質最符合德意志帝國的需要,但是就如那位導師而言,英國人也是目前這個世界上生活的最腐朽(富足)、最墮落(快樂)一群人,想讓英國人大規模移民德國,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接下來是法國人,教育、技能和素質什麽都好,但是一想到到宗教的不同和與普魯士的仇恨,依舊還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那麽,奧地利的德意志人?

  或許是個選項,但是在解決大德意志還是小德意志的問題之前,這個選項永遠靠後,普魯士不可能為巴伐利亞找個新盟友,讓它在帝國內部更有力量的與自己作對。

  同樣的道理,波蘭人、沒文化的捷克人、好鬥的匈牙利人、天生小偷和騙子的羅馬尼亞人、虔誠的教徒克羅地亞人,都因為宗教原因,不在大規模移民的可選項上。

  至於信奉東正教的俄羅斯人、塞爾維亞人、保加利亞人和希臘人,除了在教育、技能和素質上沒有一點可以接受外,宗教上更是跟新教和天主教對立,肯定不在大規模移民選項上。

  至於移民信奉安拉胡的子民.....難道,讓他們再來殺一次喬伊自己?

  或許,有時候保留宗教歧視是對的。

  從遙遠的亞洲東方和黑非洲引進移民?

  拜托,就別開這種無腦的玩笑了,新移民奔赴美國,那是因為美國有大量未開墾的土地,有成熟的國家制度和完善的經濟後盾做保證,所以需要大量沒文化的勞工從事低端經濟活動。

  歷史證明,一旦經濟發展穩定了,針對從事低端經濟活動的某些少數族裔的排外也就開始了。

  1879年的德國,土地早就分配結束,社會結構成熟且穩定,經濟發展更加需要的是高素質技術工人,而非普通勞工,不同人種,不同信仰,不同生活習慣的人大規模引入德國,這就是作死的節奏,喬伊前世的德國,已經吃夠奧斯曼人和他的兄弟們的虧了。

  所以,綜合考慮下來,猶太人就成為最合適的人選,在德意志這片土地的血緣上,猶太人與德意志人,尤其是信奉新教的德國人,在血脈上早就融合在了一起,那怕是信奉天主教的南德地區,擁有1/4,甚至1/2以上猶太血統的人,也是比比皆是。

  以至於,那位致力於滅絕猶太人的小胡子也不得不頒布法令,規定只有3/4以上猶太血統的人才是真正的猶太人,而那些1/4、1/2血統的人,都被認定是德意志人,所以德國人的身體中早就流淌著猶太人的血液。

  除了血緣上,猶太人所受的教育,在科學、技術、金融和貿易的上技能,以及海量的財富,每一樣都是德意志帝國所急需的,這些財富不留在德國而去資助美國,這世上沒有比這更愚蠢的領導者了。

  天主教迫害新教和猶太教的歷史,注定讓新教和猶太教易於結成同盟,在喬伊前世,英美兩國盛行的新教-猶太教聯盟統治世界,就是最現實的例子。

  歷史上,1871年德意志帝國成立之初,是繼英國之後,成為歐洲第二個在憲法上賦予了猶太人全面平等權利的國家,德意志帝國的建國日被德國猶太人稱為本民族解放日,事實上信奉新教的普魯士,在威廉一世和俾斯麥的領導下,一直堅持團結猶太人以對抗德意志帝國內的天主教勢力。

  因此,從任何角度講,喬伊與自己的父輩們一樣,都是一個新教-猶太教聯盟的支持者。

  從所有長輩們的手裡收完禮物後,接下來喬伊要從已經成年的哥哥姐姐們的手中,接過新的禮物。

  威廉送給喬伊的一副馬球杆。

  馬球,是歐洲最近十年以來,流行於歐洲貴族們之間的頂級遊戲,一項比皇室間馬術比賽還要奢侈,還要私密的貴族運動。

  在喬伊前世,體育商業化極度發達的二十一世紀,馬球依然保留著自身的私密性,拒絕商業化,拒絕海外化,依然保留只有極少數人玩的起的貴族化特點。

  前世做為一個體育迷,喬伊大概隻記得一句話,世間有三大昂貴的私人活動,第三,是能在人前做個謙謙君子,而人後卻能穩妥的包養著多名情婦,第二,是擁有一艘,最少超過45英尺長的豪華私人遊艇。

  而第一昂貴的私人活動,就是能從事奢侈的馬球比賽。

  一場馬球比賽,需要至少4匹昂貴的溫血比賽馬,而4匹比賽馬按照成材率,至少需要從12匹馬中培養起,考慮到馬匹的傷病與不適,沒有人將將好就為馬球比賽準備4匹馬,所以馬廄裡有幾十匹,甚至上百匹馬,在富有的大貴族家中並不少見。

  就如喬伊前世,那部著名的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中,菲茨傑拉德在描繪湯姆的富有時,說的那句話,“他運來了整整一群用於打馬球的馬匹,在我這一輩人中竟然有人能闊綽到這個地步,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當然,除了要擁有大量的馬匹以外,你還要準備一間有足夠面積的農場,更要配上頂級的馴馬師和足夠的馬工。

  至於說比賽的個人裝備,例如頭盔、馬鞍、服裝、長靴和馬球杆,與上述馬匹和場地要求相比,只不過是些價位寒酸的奢侈品。

  威廉送給喬伊的馬球杆,它由兩部分組成,握在手裡的球杆是由來自亞洲熱帶雨林多年生的藤條製成,球杆上的杆頭是由阿根廷百年以上的紅硬木製成,黃色柔和的燈光下,它不但是一把精良的競技工具,更是一件優美的奢侈品。

  輕輕的揮動了一下手中馬球杆後,喬伊頗有些自嘲的對自己笑道,看來不知不覺中,自己也步入年薪超過2000萬美元的境界了。

  不過,在自己的內心中,似乎更喜歡來自工人階層的足球。

  喬伊的二姐,夏洛特公主夫婦兩人送給喬伊的是一張,未注明任何期限的邁寧根公爵國家宮廷劇院的門票。

  自普奧戰爭,薩克森-邁寧根公國被普魯士打敗並入北德聯盟後,博恩哈德二世,也就是伯恩哈特王子的祖父,將所有的精力與金錢,統統都投入到無限的藝術創新事業上去了。

  從1870年起,邁寧根市成為德國,乃至整個歐洲最著名的歌劇聖地之一。

  在邁寧根市眾多的劇院中,邁寧根公爵國家宮廷劇院無疑是最為耀眼的一座,它以與歷史精確吻合的布景和接近現實的演出風格聞名歐洲,除了在歌劇上,宮廷劇院被冠以自然主義與批判現實主義的發源地之外,劇院的樂團也因為有一批偉大指揮家的存在,而成為與維也納愛樂樂團齊名的樂團。

  一票難求是它另一個綽號,甚至像瓦格納這樣的大師想要來看場表演,也需要動用到上層關系才行。

  這是個沒有互聯網、電視、電影和流行音樂的年代,劇院幾乎就代表所有的娛樂方式。

  戲劇可是日後風靡全球的電影業的起源地,好演員、好劇本、好導演和好場景無一不是借鑒戲劇,立志讓小金熊打敗小金人成為電影業最高榮譽的喬伊,早就想看看十九世紀的戲劇了,想知道它到底是如何的吸引人。

  僅僅一張無期限門票,這可滿足不了喬伊。

  喬伊一臉誠懇的看著自己的姐夫伯恩哈特王子,“親愛的姐夫,對於一出精彩的戲劇,你總不能讓我一個人孤單的欣賞吧?”

  “看吧,我就說喬喬有心上人了,完全懂的不能一個人去劇院欣賞節目了。”夏洛特公主瞪了一眼有些尷尬的丈夫,語音清脆的說道。

  “喬喬,我太喜歡歐仁妮皇后與瑪麗送給我的聖誕禮物了,它們實在太美妙了,我想等小恩斯特稍稍大點的時候,我要好好的逛逛巴黎的路易威登、嬌蘭、卡地亞,噢...天呀,實在太讓人興奮了…”

  一談到包包、化妝品和珠寶,喬伊的二姐,夏洛特公主立刻變身為購物狂人。

  伯恩哈特王子一邊認真的附和妻子的想法,一邊低聲向喬伊解釋到,其實他們送給瑪麗的聖誕禮物中,也有一張與喬伊相同的門票。

  “啊…其實我只是想說,未來會有一種可以記錄影像的技術,能讓更多人欣賞到邁寧根的戲劇,讓它傳播的更快、更廣……可是,現在這叫什麽事…”

  這個禮物,讓喬伊覺得有些頭大。

  海因裡希送給喬伊的是一個貝殼,一個長度超過10cm的大貝殼,它擁有精致而獨特的螺層結構,螺層就像在走一條從山頂盤繞而下的盤山公路,各螺層之間完全遊離而沒有縫合,遊離的螺層全靠延伸的肋片將它們連接在一起。

  看起來就像東方寺廟裡供奉的塔香。

  “英國人喜歡把它叫做珍貴的旋梯螺,它的拉丁名叫綺螄螺。”海因裡希看著不停翻看貝殼的喬伊,笑著解釋道,“這是大艦隊路過菲律賓的時候,我從一位當地漁民的手中買到的。”

  “喬喬,你知道麽,弗朗茨一世陛下,曾經收購過一個同樣的綺螄螺,現在就放在美泉宮裡。”

  “我知道,亨利。”喬伊兩眼放光的看著手中的這件珍品,腦海中閃過前世自己在美泉宮裡所見所聞,不由自主的說道,“當年,弗朗茨一世陛下用了4000荷蘭盾換的,天呀,它要4000個金幣。”

  說罷,喬伊趕緊將手中的綺螄螺推還給海因裡希,搖著頭解釋道,“亨利,這東西實在太貴重了,我不能收。”

  “嘿嘿,收下吧喬喬,這東西不過是我用50芬尼收的,很多人都收到了我的這個聖誕禮物。”海因裡希一臉笑意的重新將禮物塞給了喬伊。

  “真的?”喬伊有些難以置信看著自己的哥哥。

  “當然,最初到菲律賓的時候,我也驚訝於到那裡有那麽多這樣的貝殼,價格低到就跟白送一樣。”即使此時,海因裡希回想起來,仍然覺得不可思議的聳了聳肩膀,“大艦隊中的不少人,都花錢買這東西,我算是買的早的,據後面買的家夥講,這東西的價格最後被抬高到5馬克一個。”

  “看來,我們要想辦法,從西班牙人手裡獲得菲律賓,綺螄螺那怕它在歐洲賣400金幣一個,注定都是一筆龐大的收入。”喬伊兩眼閃著光。

  “嗯,沒錯,畢竟它們可都是真的,我打聽過了,在阿姆斯特丹有些商人販賣的清國人用米糊做的假貨,都能賣出上千金幣。”海因裡希點點頭。

  聽到這裡,喬伊看了看自己的哥哥,又摸了摸下巴,最終忍不住用手指蘸著口水,用力擦了擦手中的貝殼。

  “喬喬你這個笨蛋,我用水已經洗過它們了!”海因裡希忍不住笑罵道。

  看著厚著臉皮,嘿嘿直笑的喬伊,海因裡希忽然變得一臉嚴肅,“喬喬,我送你的這個綺螄螺,只是希望你記住,沒有大艦隊的存在,我就無法送你這個聖誕禮物。”

  “我知道,亨利。”喬伊用力的點點頭。

  “所以,你欠海軍一艘與清國一樣的巨艦,哦,不,是一個艦隊!”海因裡希用力的點點頭,示意喬伊這筆交易沒的商量。

  “嗯,亨利,我想是欠你一個海軍,一個強大的海軍。”喬伊向自己的哥哥伸出了手,應承下了諾言。

  一個海軍的夢,就在握手之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