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陽光下的德意志》第200章 聖誕 6
  歡樂的平安夜自然少不了聖誕大餐,同為新教徒的德國,與英國和美國人聖誕大餐不同,德國人不吃火雞。

  因為有奧古斯塔皇后在,所以夏洛騰堡宮今晚的聖誕晚餐要比普通德國家庭要豐盛一些,除了每個德國家庭必備的土豆沙拉配香腸(Wiener und ),外加一杓勃艮第芥末醬之外,每個人的面前還擺著一盤叫九種(Neunerlei)的聖誕晚餐。

  九種是奧古斯塔皇后的故鄉薩克森南部流傳的一種聖誕美食,指的是一個盤子裡分開盛放著九種不同口味的美食,裡面有燒鵝肉、兔子肉、烤牛肉、烤豬、煮鹿肉、燉野豬肉、酸菜、蘑菇和烤腸。

  九種食物也各有含義,烤腸代表誠懇和力量、酸菜代表生活不會變壞、燒鵝代表幸運、豬肉代表富足、蘑菇代表著快樂、而兔子肉代表著繁衍後代,鹿肉則是代表著健康,每一樣的菜都寓意著大家,在來年會有一個好彩頭。

  吃完九種之後,一盤剛剛出爐的薑餅擺上了餐桌,薑餅的上桌也就意味著今晚的聖誕大餐到此結束。

  其實,平安夜吃什麽並不重要,關鍵是禮物,在德國,孩子們不是在聖誕節一早拆禮物,而是在24日晚上的平安夜裡拆禮物。

  禮物除了有指定送給誰的專屬聖誕禮物之外,大人們通常還會將一些神秘的包裹堆在聖誕樹下,讓家中的孩子們比賽拆禮物,孩子們拆到什麽驚喜,就是什麽驚喜。

  今夜,夏洛騰堡宮新翼的金色廳內,被不同顏色的玻璃球(Weihnachtskugeln)、聖誕星星(Weihnachtssterne)、金銀細絲帶(Lametta)等等點綴下的高大的北歐冷杉,樹下堆滿了各種顏色禮物盒。

  那怕是多次路過聖誕樹下的喬伊,都忍不住對包裹的嚴嚴實實的禮物多加猜測,更遑論其他的孩子們心中對禮物的渴望。

  一場簡單的聖誕晚餐之後,威廉一世皇帝帶著全家的老少們,徑直來到了被聖誕樹和其他聖誕物品裝飾一新的金色廳裡,準備在此全家一起度過1879年的平安夜。

  等待教堂午夜的聖誕鍾聲之前,除了派發禮物這件重要的事情外,大人們基本上都慵懶的或坐在沙發上,或倚靠著椅子,手舉著酒杯的同時,順手拿著各色聖誕小吃,三三兩兩聚在一起,看孩子們遊戲的同時,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著,聊一聊過去一年中的,那怕是小的不能再小的瑣事。

  或許這件事在旁人眼中是如此的無關輕重,卻總能得到自己家人的附和和讚同,這份感覺便是聖誕夜家庭聚會給人帶來輕松與愜意。

  對孩子們來說,最簡單的快樂的就是收到禮物。

  在拆聖誕樹下禮物之前,與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樣,喬伊也得到了一大堆專門送給他自己的禮物,大約能分成三大份,一大份是來自於爺爺奶奶和父母等長輩們的禮物,另一大份是喬伊熟識的德國科學家和實業家們的禮物,最後一大份,則是來自於喬伊死黨們。

  與那些大洋對岸一夜暴富的美國人不同,德國人在聖誕節送出的既不是漂亮別墅,也不是昂貴的珠寶,而是再簡單不過的賀卡、巧克力與書籍。

  有些高雅的人士,在給遠方親戚送上賀卡的同時,常常會附帶上一本家庭相冊,裡面放滿了他們近期拍攝的家庭生活照片,這是照相機問世以來,十九世紀最時髦的聖誕禮物。

  那怕是到了二十一世紀,

有些老派的歐洲人,還是用類似的方法為親朋好友們送上聖誕的祝福。  除了相冊以外,像樂譜、菜譜,甚至是自己親手繪製的畫作,也都可以做為聖誕禮物。

  三大份禮物中,最多就是賀卡,除去聖誕快樂祝賀語以外,大家還會在賀卡裡附上自己近期的生活或工作狀況,有的人寥寥數筆,有的人則詳細的多。

  多與少,都是心意,亦是祝福。

  做為最長者,首先由威廉皇帝送出的聖誕禮物很特別,人手一幅肖像油畫,在眾多半身肖像畫中,唯有奧古斯塔皇后與喬伊的油畫是全身肖像畫,按照老皇帝自得的話,這些都是他這大半年以來,自己個人創作的作品。

  喬伊很滿意油畫中,自己身穿普魯士藍軍服的形象,不得不說,從自己爺爺的作畫技法上,完全看不出是個業余畫師的手筆,或許,應該是專業畫家的水準?

  至少在自己奶奶的心中,老皇帝送給她的那幅全身肖像畫就屬於一幅傑作,不然怎麽會她笑的那麽開心。

  腓特烈皇儲夫婦送出的聖誕禮物是歐洲著名作家們的小說,其中送給小兒子喬伊的小說,今年11月剛剛在法國出版的,帶有讓-本內特大師親手繪製的插圖,科幻大師儒勒-凡爾納的最新作品《蓓根的五億法郎》,這本書可是皇儲夫婦特意讓人從法國帶來的聖誕禮物。

  做為一位深愛著法國的科幻小說大家,在1879年這個讓法國備感煎熬年代裡,凡爾納大師當然不能忘記在自己最新的作品中,去狠狠的黑一把煎熬著法國的德國人,所以小說裡的反派必須是一個德國人,而且還是一位德國的化學家,一位妄圖製造毒氣(冷氣彈)毀滅世界的狂人。

  儒勒-凡爾納大師還是位高產的作家,而《蓓根的五億法郎》這本小說只不過是他眾多作品中,算不上起眼的一部。

  但在喜歡凡爾納的喬伊眼中,卻不得不承認凡爾納大師極有可能也是一位穿越者,否則能麽能提前了近40年,準確的預測到是德國人在戰爭中第一個使用了毒氣,而且還是德國化學家牽的頭。

  喬伊用力的搔了搔下巴,貌似前面自己收到的貝耶爾教授的賀卡裡,教授先生提到了他的學生,除了正在做無機農藥的研究外,同時也在試圖做有機磷化合物在造紙和印染領域課題研究。

  “有機磷化合物.....,難不成,真的要點出塔崩(tabun)、沙林(sarin)、梭曼(soman)和維埃克斯(VX)?”喬伊用力的砸了咂嘴,覺得滿嘴都是苦杏仁味。

  細心的皇儲妃注意到喬伊有些苦澀的表情,忍不住低聲問道,“喬喬,你不喜歡這本小說麽?”

  “不!”喬伊趕緊搖搖頭,帶著一副遺憾的表情說道,“媽媽,我只是在想,為什麽在德國產生不了凡爾納先生這樣偉大的作家?”

  “畢竟,德國有領先於這個時代的科學家,還有思想家,比如康德、黑格爾、叔本華.....”喬伊悄悄瞄了一眼遠處的老皇帝,又低聲蹦出一個名字,“還有尼采。”

  聽到尼采這個名字,皇儲妃看了一眼身旁的丈夫,忍不住眉頭跳了下。

  雖說這個瘋子暫時還沒有喊出上帝已死,但是他發表的著作和在報紙上的文章,無一不是猛烈的抨擊普魯士的皇帝和貴族們所信奉的基督教精神,至於西方傳統社會所信奉的傳統美德,更是被他罵的體無完膚。

  在信奉新教,視傳統美德為圭臬的霍亨索倫家族眼裡,沒有什麽比這,更無法讓人接受的事了。

  “喬喬,對於他....”維多利亞皇儲妃稍稍醞釀了一下思路,“你父親和我的態度,當然是容忍他人的批評,那怕這個批評在你眼中再荒謬,再厭惡,你也要傾聽它,因為你是一個貴族,傾聽封地內所有人的意見,這是一個貴族應當遵守的傳統。”

  “那怕外面的雞鴨再吵雜,你也不能為了讓自己有個美夢,而去割斷它們的脖子,去封住它們的口,更何況這是活生生的人。”腓特烈皇儲接口道,“人的嘴除了吃喝外,天性就要發聲講話。”

  “同樣我們的耳朵,除了傾聽讚美外,還要聆聽批評。”

  “但聆聽批評,並不代表所有的批評你都要無條件的接受,帝國的民眾接受我們家族統治的基礎,源於我們信奉的宗教和遵守的美德,而那種要求我們對國民不分善惡,不受道德的製約,不信奉律法只相信強弱的言論。”腓特烈皇儲一臉蔑視的揮了揮手。

  “我們是貴族,不是隻論拳頭大小的強盜和罪犯。”

  “我是信奉民族主義和德意志優先的人,也就是尼采他所一直批判的小政治者(klinenpolitik),但是我還是願意庇護這個拋棄德國國籍的人,因為只要他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我們就有保護他的義務,包括捍衛他有批評我們的權力。”

  “可是有一點,喬喬,你千萬要記住!霍亨索倫家族尊重批評家,但不接受陰謀顛覆者,我和你的母親可以接受社會主義者的批評,但絕不接受那個借著宣揚烏托邦,實際上煽動德國人民去內鬥的陰謀家。”

  “父親,你是說,那位在英國既要享受中產階級生活快樂,又要消滅中產階級、資本家、貴族和君主的人?”喬伊眨眨眼,笑著問道。

  “就那是個德國猶太人中的敗類。”腓特烈皇儲有些厭惡的點點頭,“你要記住,每一個德國人,無論他是工人、農民、銀行家、土地主還是企業家,無論他出身高貴還是普通,無論他的財產是富有還是貧窮,無論他信仰什麽宗教,他們都是受法律保護的德意志人。”

  “這個國家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消滅貧窮、愚昧和不公,而不是在肉體消滅某一類人,某個階層,任何最昏庸的君主都做不出,簡單的畫條線,因為你的收入少於50馬克,所以我要把你驅離,不走就砍掉你的頭。”

  “因為,貧窮從來不是德國窮人自身的罪過,而是我們霍亨索倫家的錯誤,是我們這些統治者的過錯。”

  “同理,也不能因為你的合法收入高於50000馬克,就說你是罪人。”

  “因為善於創造財富,從來不是德國富裕者的原罪,只有允許非法的斂財暴富者的存在,才是我們霍亨索倫家的錯誤,是我們這些統治者的過錯。”

  “在德意志帝國內,故意激化不同對立面的矛盾,煽動民眾之間的貧富仇恨,以謀殺他人來製造國家分裂的人,這才是霍亨索倫家真正的敵人。”

  稍稍停頓了一下,腓特烈皇儲繼續說道,“一些在蘇格蘭場的朋友們告訴我,他居然滿臉愁容的表示,君主立憲製下的英國的工人階級是墮落的,內心是狹隘的,因為英國工人不能甘於接受自身的貧窮,而是一直在接受漲工資.....”

  “咳咳!親愛的,今天可是聖誕節。”皇儲妃笑著打斷腓特烈皇儲,這個在節日裡顯得不合時宜的講話,“不過,說到德國沒有愛幻想的作家,我並不讚同你的觀點,喬喬!”

  指了指那堆來自喬伊朋友們的聖誕禮中,一件還未被開封的禮物,皇儲妃笑道,“我想,那裡面有件禮物的作者,可是一位純粹的德國人,我看過他講的奇幻故事,很精彩。”

  “德國人?還很精彩?!”喬伊實在想不出在十九世紀的德國歷史上,有過那位出彩的科幻小說作家。

  “你的朋友也給我們送了一份與你相同的聖誕禮物,它是本還未出版的英文小說。”皇儲妃笑著與丈夫對視了一眼,“寫作者是一位我們熟悉的德國作家,他的筆名很有趣。”

  “只是,我們從來不認識那位叫喬安娜-凱瑟琳-羅琳的女士,喬喬你什麽時候,從她那裡聽到了這麽有趣的故事?”腓特烈皇儲在一旁,好奇的問道。

  “啊....”喬伊顧不得父親說什麽,手忙腳亂從禮物堆中抓出那件母親所說的禮物,匆忙撕開之後,一本硬質黑色封面的書和它的大大的燙金書名,躍入喬伊的眼睛。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我的天呀,還真是說到做到呀,真的把我的信變成小說.....”

  顧不得深究,屏住氣,喬伊繼續往下看,封面下部有一行同樣燙金的小字:故事創造者:喬安娜-凱瑟琳-羅琳,作者:JO

  看到此,喬伊長呼一口氣,放下懸起的心道,“還好,自己過往的那些信,她總算是看進去了,那些信中自己一直強調作者應該是羅琳女士,而我自己僅僅是講述者,現在看起來,這本書雖說與自己有些前世不符,但終究署上了真正所有者的名字。”

  過去的8個多月裡,喬伊堅持在寫給瑪麗的信中,都附上一節關於哈利-波特的故事,大約是到了今年的9月中,魔法石這部小說,通過喬伊日日不斷的通信終於講完了。

  與寫在喬伊私人秘密筆記上的很多前世知識一樣,穿越後的喬伊,發現自己擁有一項特殊的技能,前世看過或者讀過的東西,總是能清晰的在腦海中浮現,自己在寫這些東西的時候,仿佛就是一台精密的複寫機在複製資料。

  寫給瑪麗的信後附上一段故事,對喬伊來說,根本就不是在創作而是一次輕松的複寫,所以每次絞盡腦汁的與瑪麗寫上一些或長,或短的生活點滴後,快樂的複寫上一大段偉大的小說段落,這是喬伊感覺最愜意的時刻。

  喬伊覺得輕松愉快,而瑪麗也同樣快樂,一群同齡的閨蜜之間,開始瘋狂的傳看這個手抄本的小說。

  直到有一日,朗曼出版公司的老板,托馬斯-朗曼先生親自拜訪了奇斯爾赫斯特的卡姆登宮,直言不諱的告訴尊敬的阿爾巴公爵家的繼承人碧翠絲公主殿下,也就是喬伊一直保持通信的瑪麗。

  朗曼出版社非常願意出版瑪麗手中的手抄本小說,並且希望與這本小說的作者聯系,以簽訂一份長期的出版合約。

  托祖輩是西班牙商業巨頭精通商業規則的福,對商業談判技巧從小就耳濡目染的瑪麗,儼然以喬伊的經紀人自居,一邊熟練的與世界上最古老的出版社朗曼公司進行周旋,爭取拿到最大的商業利益, 一邊發動喬伊的妹妹們,強力說服不願意出版此書的喬伊。

  經過個把月的努力,喬伊最先屈服下來,將小說的全權委托聲明交給了瑪麗,隨後托馬斯-朗曼先生也敗下陣來,創紀錄的答應瑪麗,將支付35%的版稅給作者。

  最終,未來世界出版史上歷史赫赫有名的瑪麗、索菲和瑪格麗特姐妹三人組一戰成名,順利的將哈利-波特這個少年形象,提前了118年送到的世界面前。

  雖說喬伊敗下陣來,終究還是堅持了一絲底線,沒有厚顏無恥的抹去真正故事所有者的名字,同樣值得慶幸的是羅琳女士的昵稱是JO,與喬伊名字的發音相同,喬伊也就默許的瑪麗一定要加上作者的要求,送上了羅琳女士的昵稱。

  所以這本書才有了個古怪的創造者與作者的頭銜。

  大概除了喬伊之外,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知道,此JO非彼喬伊。

  翻開封面,扉頁上夾著一張賀卡,在瑪麗娟秀的花體字中,告訴喬伊,在此書正式出版之前,她特地將這本書的小樣做為聖誕禮物送給喬伊和一些至親之人,雲雲,最後在祝願喬伊聖誕快樂同時,還頗為羞澀的邀請喬伊用空來卡姆登宮做客。

  “喬喬,你畢竟是德國人,所以,我覺這本小說的原著應該是德文,因此,我建議英文版中應該加上瑪麗這位譯者的名字。”瞄過兒子手中的賀卡,腓特烈皇儲眨眨眼睛,決定幫喬伊出個好主意。

  看著手中這本,由瑪麗一手操辦的精美圖書,喬伊用力的點點頭,衝著父親舉起了大拇指。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