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工業霸主德意志》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京陷落
淞滬會戰標志著日軍從南北兩個方向夾擊華夏的戰略意圖已經開始實施,繼北部地區的熱河、北平、天津相繼淪陷後,通過三個多月的激戰,華夏政府軍最終撤出了上海。

南北夾擊的軍事策略獲得成功後,在華夏的北部疆土上,日軍開始大規模蹂躪當地居民和搜捕殘余的華夏抵抗勢力。

北平的西面,部署於熱河和察東的日軍控制著偽蒙軍8個師約4萬余人,東面,日本培植的偽冀東傀儡“自治政府”及其所統轄的17000人成為了當地張牙舞爪的偽保安隊。南面,日軍再次偷襲並強佔豐台,逼迫華夏軍隊妥協、撤離。

佔領北平是日軍逐步向華夏全境滲透的關鍵一步,天津、上海等港口城市的淪陷,等於同時敞開了華夏的海上門戶。日軍不顧死活地猛烈進攻,目的就是為了佔領這一系列戰略要地。尤其是控制豐台後,基本上截斷了北平與南方各地的往來,進而牢牢控制冀察地區,使華夏北部完全脫離了常凱申當局。

日軍的炮火和刺刀並沒有區別對待世界各國駐華夏辦事機構和旅居平民,引起了各國的強烈不滿,但是,因為畏懼日軍的殘暴與蠻橫,各國不敢正面與之發生衝突,卻反而將所有怒氣發泄在已是千瘡百孔的華夏身上。

8月5日,美、英、法、意、蘇五國駐德使、領館聯名發出請求,希望德國東亞艦隊從科威特前往華夏,建立上海各國僑民保護區。並聯手向日本政府施壓,確保人道主義不被踐踏。

內外事務纏身的埃裡克迫於無耐,隻得隨行就市,趁機向各國提出了高額“服務費”要求,並指示海寧將軍率領東亞艦隊從科威特返回華夏,以中立的姿態建立臨時安全區,以保護著各國僑民。

與此同時,外交部長牛賴特發表聲明,指責華夏政府收受了德國的好處卻沒有履行保護德國僑民的義務,要求當局對上海、北平、天津以外的各國使、領館加強安全警戒,甚至24小時派兵保護。

8月6日,迫於各國的施壓,日本駐柏林代表簽署了,日本政府、華夏政府也同時宣布允許德軍艦船在上海航行自由和臨時駐防,直到各國僑民悉數撤離華夏。

本身一灘爛泥的歐洲,同樣也是千鈞一發,西班牙的內戰牽扯著英、美、德、蘇的敏感神經,一旦失控,一場最大的人間災難就有可能降臨。

在各國還能從表面上維持外交關系的當前,德國南部的騷亂暫時得到了平息,但危險的火種依然在暗中燃燒。埃裡克隨時都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他要從蘇聯開始,樹立自己的國際威信,以此警示英、美、法等國不要插手德國的內部事務。

此時,英國正面臨著新一屆政府的重新組閣,而法國無疑頂替了英國在西班牙的危險角色。基於法、德之間微妙的關系,法國行事非常低調,以避免直接與德國發生正面衝突。

同年8月,德國新擴編的各大軍事集團繼續悄悄東移,並逐步完成了對蘇聯在波蘭佔領軍的戰略大包圍。

一場大戰在所難免,蘇聯人看得非常清楚,也在不斷地向這一地區積蓄力量,然而,由於戰線過長,蘇聯的補給成了最大的問題,不得不在波蘭加大了對當地民眾的壓榨與掠奪。波蘭人吃盡了國破家亡的苦頭,早就期盼著硝煙燃起,將這個災難深重的地方鬧騰個底朝天。

霍夫曼開始將工作重心向比亞維斯托克轉移,因為的起爆點就在這裡,他必須讓這驚天動地的第一炮將蘇聯人完全震垮,同時提升德國人的戰鬥意志。

在美國人看來,

德國人從來不打無準備之仗,但是,因為英國人內務纏身,無所作為,法國人又被西班牙戰爭拖累,美國人孤掌難鳴,隻得寄希望於外交斡旋。人類史上最密集、最繁忙的外交活動,也是最糟糕、最無信義的外交活動由此展開了。埃裡克一方面對英、法給予口頭承諾,一方面做好了全面戰爭的準備。

從1934年開始,德國的軍工企業就在滿負荷運轉,為了使國家有能力打贏任何一場本土戰爭,從國家上層到普通民眾都堅定著一個信念,那就是強大!永無止境地強大。

為了平息德國的怒氣,美國人同樣也在東奔西走,甚至批評蘇聯有可能是壓垮歐洲和平共處的最後一根稻草,並要求蘇聯人撤出在斯拉夫地區的隱蔽戰士,恢復南部德國的安全與穩定。

埃裡克對美國的主張表示歡迎,趁機向這個大洋彼岸國家提出了資源要求。此時,美國已逐步走出了經濟危機的困境,為了獲得在歐洲的話語權,想都沒想,便同意了埃裡克提出的部份要求。

此時,德國進行了嚴格的分工,國防部長澤克特負責政府與各軍兵種之間的聯系,統一部署軍工生產、武裝配置和部隊的調動。內閣總理漢斯·路德負責國內的經濟發展,穩定國家的大後方,並隨時動員民眾積極參軍,以充實和保持前線各部隊的新生力量。

在外交方面,外交部長康斯坦丁·馮·牛賴特居中協調,西方有安德裡亞斯·馮·史密施,東面有暹羅的埃爾哈特·米爾希。在埃裡克的統一指揮下,全國提前進入了戰時狀態。

此時,東亞艦隊在華夏肩負著保護各國僑民的重任,也是德國漫天要價的基礎,只要各國僑民一天不撤出華夏,東亞艦隊就是維系各國感情的唯一紐帶。埃裡克樂得將這一行動偽裝成戰爭之前的煙幕彈,以迷惑各國對波蘭局勢的擔憂。

8月13日,日本軍隊從上海港口大規模登陸,以絕對優勢的兵力搶佔了上海虹橋軍用機場。

同一天,日軍開始大規模空襲南京城。因為南京是常凱申首腦機關所在地,日軍的行動激起了華夏政府軍的拚死反擊,雙方在南京上空多次展開激烈空戰。裝備著BF-10戰鬥機的華夏空軍以逸待勞,取得多次小勝,迫使日軍不得已重新調整計劃,改從地面展開攻勢。

已經有上海作為後方依托的日軍,解決了軍需補給的大問題,日本本土運送過來的大量武器彈藥從天津、上海等碼頭上岸,並源源不斷地發往前線。

南京城已經處於日軍的半包圍之中,常凱申一面調集各部隊拚死抵抗,一方面悄悄做好了大本營西遷的準備。

1937年12月1日是一個極其寒冷的日子,日軍大本營下達所謂的華夏第8號令,一時間,日本華夏中部方面軍與海軍陸戰隊戰術協同,兵分三路,準備大舉進攻南京。

常凱申即令心腹大將為首都衛戍部隊司令長官,部署南京保衛戰。

此時,各國開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連一向以世界霸主自居的英國也視而不見,讓日軍在華夏境內如入無人之境,長驅直入,最終兵臨南京城下。

此時,參加南京保衛戰的華夏軍隊總兵力約為15萬左右,剛從上海前線撤退下來的第36師、第87師和第88師,加上從他處抽調來的10個師,總共13個師,再加上由軍事學院學生組成的教導總隊1萬2千余人、憲兵部隊、江寧要塞部隊,滿編將有18萬人左右。

然而,除去第10軍的第41師及第48師是漢口開來的增援部隊外,其余均是由上海戰場撤出、受到重創後正在補充中的殘部。因此,華夏軍隊實際上並沒有滿編。按照政府軍統計的8萬人中,其中新兵就佔去了3萬余人。

戰鬥進行得十分殘酷,日軍本著毀滅後重建的理念,並沒有給南京城留下一絲存在的希望。密集的重火力傾泄而下,整個城區頓時變成了一片火海。

因為雙方力量對比懸殊,加上日軍的進攻近似於瘋狂,南京各城門先後被日軍攻陷,守軍節節抵抗,犧牲無數。

12日,常凱申匆忙下達了守軍撤退的命令。因為交通不便,通訊不暢,守軍各部在撤退中失去秩序,多數被滯留城內。

彈盡糧絕的守軍隻好赤手空拳地與日軍拚死搏鬥,被日軍大量殺害,隨著戰局的惡化,南京城已經完全失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