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百年江山》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風水輪流轉,曾經被鳳翔以身家性命相脅的太原人,今日卻成了鳳翔重要的救命符之一,要陷鳳翔於敗地、要一報多年來的宿怨,在齊王攻城的這日,就是最好的時機。

 躲在城門後的太原軍旅,部隊中也不知是何人先出聲的,在一人倡議借此扳倒鳳翔,在有過自身的實例之後,他們不能眼睜睜的看著鳳翔日後入主皇宮,以嚴刑竣法統治更多楊國人後,眾人群起附和,甚至還有人殺了仍想助鳳翔之人。

 在玄玉詫異的目光下,城內太原軍停止一切防守,亦不再攻擊欲登城的軒轅營士兵,城門在眾目睽睽之下緩緩開啟,太原守軍放下兵械,站立在城門的兩旁,開門迎接軒轅營入城。

 玄玉做夢也想不到事情竟會是這樣,原本他還以為他得花一數日或更久的時間才能攻破長安,沒想到,太原之軍竟在他的面前叛離鳳翔,令他不需再多花力氣即可進城救駕。

 當宮裡的鳳翔氣急敗壞地得知此事時,已入城的玄玉,在兩軍的合作之下,一路直殺進皇城,在軒轅營收復長安城之時,被逼得不得不拿出最後一張保命符的鳳翔,在玄玉趕至朝殿時,已將建羽架至大殿之上。。

 鳳翔手中的陌刀就抵在建羽的頸間,率大軍包圍住皇城,領兵入宮的玄玉,手上之劍則是還沾著血跡,在兩位對峙的皇子之中,建羽不語地看著這一切。

 “誰若再前進一步,聖上即性命不保。”當玄玉的手下蠢蠢欲動之時,高站在殿階上的鳳翔將手中的陌刀再抵緊了些。

 將劍收回鞘中之後,玄玉往前走了數步,在鳳翔歷目的威脅之下,他才止住了腳步。

 “天下人容得下一個殺父的皇帝嗎?”

 鳳翔逸出冷笑,“歷史是人寫的,到時,我會命人寫出我要天下人所該相信的史實,”

 “可惜你沒那個機會了。”玄玉面無表情地應道,同時突然朝身後一彈指。

 自殿外遠處接連射來的箭矢,一箭先中鳳翔握刀的掌臂,另一箭的力道則又大上許多,強力釘穿過鳳翔右邊的肩頭將鳳翔釘射在鑾座之上。

 鳳翔不可置信地看著那個自遠處發箭,手上還拿著弓的余丹波,此刻正慢條斯理地自殿外遠處走進朝堂之上,在他後頭,還跟著一個樂浪。

 “將他們拿下!”在一旁的宮人將建羽救下之時,余丹波朝殿上包圍敵軍的軒轅營士兵大聲喝令。

 “都押下去待審。”樂浪則在鳳翔及一批批擁護鳳翔之人被押向殿門之時,開口對袁樞吩咐。

 驚魂未定的建羽,在宮人的攙扶之下緩緩坐回鑾座裡,眼前來得太快的一切,令他一時有些難以接受,但就在他稍稍定下心神之時,他眯著眼看向同樣也是帶兵入宮的玄玉。

 鳳翔帶兵入宮,美其名為救駕,實則欲躥位,那玄玉呢?手段與鳳翔如出一轍的玄玉,會不會是下一個鳳翔?

 “卸甲!”不待建羽開口,首先棄劍的玄玉,突對殿上所有兵將疾喝。

 在建羽錯愕的目光下,大殿之上軒轅營不分將員或是兵員,頓時全數放下了身上所有的刀械並脫去戰袍,在建羽尚未反應過來時,玄玉已跪立在地,雙掌高捧著兵符與印信,以跪姿一步步跪至階前。

 “兒臣救駕來遲,有罪!兒臣無父皇聖諭私自動兵,有罪!兒臣帶兵入宮陷父皇於危境之中,有罪!”玄玉每說一句便將額際重叩在地上一回,“此三大死罪兒臣皆伏首叩認,任憑父皇處置!”

 建羽訝然地瞠大眼,怔看著主動交出兵權,並自請死罪的玄玉。

 “臣等有罪,願一死以報聖上!”轉眼間軒轅營其余跪叩在地的兵將也皆隨主一同請罪。

 兩手撐在禦案上,建羽搖搖晃晃地站起後,默然地看著眼前的景況,在經歷喪子之痛,與生死一線之間的種種後,他的眼中,泛起薄薄的淚光。

 他曾問過自己,他已經實現他的心願了嗎?

 再次遭到益州大軍的攻擊,被迫率女媧營出羅郡城迎戰的辛渡,在與爾岱對壘之時,站在風中想著這個問題。

 鳳翔視他為手中大將,女媧營視他有若神明,余丹波視他為對手,這是他人眼中的辛渡。但他人從不明白他的過去,無人知道他為了今日曾付出了多少代價。

 從年少起,他就一直很想要天下人都記住辛渡這個名字

 自貧困中出身的他,無錢人私塾讀書識字,他知道自己沒有機會登科及第,而後入朝封官拜相,於是他從軍,改走這一條人人都有機會成功的蜿蜒崎路,企圖用這雙手在沙場上殺出功名與富貴,擺脫那艱困的過去,但,軍人這條路並不好走。

 雖然人人都說沙場可造英雄,可成千上萬個軍人中,又能出幾個霍天行與石寅?他無顯赫的身世背景,有的就只是一身的武藝,但在軍中又有多少個像他這股空有武藝卻始終都默默無聞,甚至終其一生都讓人記不住名字的武將?沙場上的沙,是可能塑出英雄的沙,但它同時也是可將更多的壯志豪情都掩埋在其下的流沙。

 他不甘只是一個小小的武將,他知道,他可以爬得更高,終有一旦他會成為比霍天行那些大將軍們更加威名遠播的大將。因此他執著他地捉住每一個上陣殺敵的機會,毫不保留地發揮他人生就優於他人的頭腦,以戰法和不留情的手段在上司的腦海中照下深刻的印象,一步步地在軍中榮晉,一步步地往上爬上他所想要的位置。

 為了保有得之不易的戰果,他學會了不計代價,即便在他人眼中看來殘忍。每回只要他率兵出征,他永遠都會是那個能在最短時限內奪下戰果的一方,即使是要他殲滅所有敵軍,他亦不會心軟。於是漸漸的,他成了今敵軍與我軍聞風喪膽的猛將,正與閔祿一般。

 他不過是想證明給天下人看而已。

 隆隆的戰鼓聲始終沒有停息過,翻身上馬的辛渡,遠眺著力報帥仇的爾岱領著益州大軍前來向他挑戰,一想到率兵親征的人是晉王爾岱,辛波的眼中有著壓抑不住的興奮。

 因齊王拿下了謀逆的宣王,長安城內的內亂已大抵平息,但長安城外則否,尤其是在羅郡城此處。

 辛渡是在遭受晉王派出一襲兵時,知曉閔祿已死之事,接下來軒轅營與叛變的太原之軍聯手拿下長安,分身無暇的他,面對這措手不及的種種,真恨不能趕快甩掉這黏人的晉王,前往長安救出鳳翔。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太子之所以敗,是因閔祿擊敗盤古營,而鳳翔會敗,起因也在閔祿。若是閔祿擋住了前來長安救聖的軒轅營,今日宣王與他們女媧營也不致因此而讓所有的心血都付諸流水。

 可當辛渡得知閔祿是如何死之後,辛渡很想為閔祿抱劇。

 他與閔祿雖稱不上是摯友,但他們一同出生入死多年,彼此相知相惜,閔祿與他一般,都是將人生寄托在手中的大刀與主上的身上,他們深信,他們將會以血肉寫出輝煌的一頁,日後,史官們會將他們的戰績寫在史冊之上。

 從戎以來打過大大小小無數戰役,也歷經過艱險的減南之戰,以身為軍人為豪的閔祿或許曾在敵軍手中受過無數的傷,但閔祿從未戰死在沙場之上,可這一回,閔祿雖依然沒死在敵軍之手,但卻死在一個內疚的自己人手上,這叫閔祿怎能甘心?

 那個殺了閔祿的殷泉,他有什麽資格贖罪?倘若戰士殺人得感到內疚,得接受道德上的譴責,那這世上還有人願從軍嗎?他們是軍人,軍人生來就是為了戰鬥,殺人不過是他們的天職,殷泉為了自己拚鬥不過的心魔,卻要閔祿也賠上性命,閔祿未免也死得太不值了。

 據聞巴陵已遭齊王之兵拿下,鳳翔已失退據之地,現下閔祿所屬另一半的女媧營兵士泰半被殺被俘,他得用另一半的女媧營為遭囚在長安的鳳翔殺出一線生機,盡速攻回長安解決掉軒轅營以救出風翔。

 他不能再讓鳳翔失望。

 爾岱同樣也不能再讓石寅失望。

 連日來派出數批部隊前襲羅都城,爾岱意在探敵虛實,在大抵已掌握敵況之後,針對羅郡城不利大軍作戰,爾岱命襲兵將女媧營引出羅郡城,有意與辛渡來場復仇之戰。

 自石寅以身作諫,從此面對辛渡皆小心翼翼的爾岱,為了能一報師仇,在日日派出襲兵的同時,亦不斷在行轅中與眾將軍商議如何破辛渡之計,因玄玉已入長安並且成功地救出聖上,他們這支遠比軒轅營早到的益州大軍,可不能在此戰中再拖下去。

 左翼將軍的目光,自石寅戰死的那日起,就一直停留在他的身上,觀察著他的一舉一動。

 爾岱很明白左翼將軍眼中針對他而來的仇痛是什麽,在接受左翼將軍目光鞭笞的同時,他也無時無刻不在心中自責與痛悔著。

 他為自己初時的盲目與自大而感到懊悔,為石寅滿腔不被明白的愛護之心感到心痛,只是人們總是在事情發生,來不及挽回之後才會懂得清醒,任由他再如何悲傷後悔,也不能令百寅一如既往地再重新站在他的身旁,再多的歉意,也換不回石寅為他犧牲的性命。

 但在痛過之後,已成長的他知道他還是能為石寅做些什麽的,他必須向石寅證明,石寅並沒有為他白死,石寅將會以他為榮,而不再是失望。

 排列成十十縱橫的箭兵,在爾岱下令進攻之時,先以攜著火種與油的勁遠弩強射向羅郡城,企圖以火攻逼出藏在羅郡城裡的辛渡,不久,羅郡城中辦處躥出熊熊烈火,衝天不散的黑煙亦遮蔽了羅郡城的天空,等在城外的爾岱,果然等到了為鳳翔扼守最後生機的辛渡率軍衝出城來。

 再次面對益州大軍,辛渡同上回一樣,也很滿意此次的對手。

 趙奔與狄萬歲這對師徒,稱雄楊國之東,楊國以西,則有著石寅與晉王這對赫赫有名的師徒。一想到又能與此等對手交戰,天生戰士的血液就開始在辛渡的體內沸騰。

 兩軍初時的攻守,就如以往其他戰役一般,都照著前人所走出的路子來走,先是箭襲,再是騎兵伍上前強攻,最後才是步兵們的肉搏。但辛渡卻在外戰後不再照著前人所給的路子走,他不打這種墨守成規又耗時費力的愚蠢之戰。

 一匹匹全身覆以鐵甲,鐵甲外裝上一根根利刃與戰矛的馬匹,在益州大軍箭襲過後,自盾伍的後頭衝了出來,直衝向正欲強襲的益州大軍,馬兒因馬尾遭點了火,因此不顧一切地朝敵軍橫衝直撞,在馬兒將敵軍的前行軍陣式衝遣,並讓敵軍的箭兵因此而死傷無數時,女媧營隨即派箭上天,一根根從天而降的箭矢如密兩直下,硬生生地再削減無數來不及躲避至眉下的敵軍。

 跟在馬兒後頭失了馬的騎兵,在箭雨方停時已來到敵軍的面前,手持陌刀的步兵也聯抉殺至,幾乎將益州大軍的前部給全數殲滅。

 幾乎,就不代表全部。

 有過石寅的生死教訓,因此爾岱格外謹慎地而對總有讓人意想不到戰術的辛渡,不惜犧牲前部的爾岱,運用厚盾將大軍的主力中軍重重防護得滴水不漏,在前部一潰敵軍已衝至面前時,所有的厚盾頓時齊開,一根根戰矛在同一時刻朝前疚刺,後頭已躍上戰駒的騎兵更持著大連陌刀躍過蹲踞在前頭的盾兵,開始往前掃蕩敵軍,因敵軍已無戰馬與騎兵可抗衡,戰況頓時急轉直下,益州大軍開始全面反擊女媧營。

 因深明爾岱急欲為師復仇的心情,益州大軍刻意在戰場上製造出爾岱與辛渡獨處的戰場,讓他倆在此決一死戰。

 沒想到爾岱會用此種方法還以顏色,辛渡在戰場上找到爾岱時,也不管女媧營是否會因敵軍的反擊而陷入苦戰,依舊神情愉快地迎向爾岱。

 “石寅將你調教得不錯。”將陌刀重重架上爾岱的後,辛渡掩不住眼中的激賞,定瞧著爾岱。

 “叫他大將軍。”爾岱在手中的陌力上使力,重重朝他一擊,“你不配提他的名字!”

 辛渡笑笑地問,“聽說你們這對師徒不是為了個女人翻了臉嗎?怎麽你還急著為他報仇?”

 “我要拿你的人頭祭他!”

 身在辛渡近處的前將軍宋天養,在見辛渡與爾岱纏鬥得難分勝負之時,清清楚楚看見爾岱眼底忿恨的他,不禁為辛渡感到擔心。

 同樣在戰場上覺得心底有愧的宋天養,雖是自疚於當年石守那一戰任憑辛渡燒死石守城所有百姓,但他與殷泉不同,不悖於忠字的他,從沒忘記身為一個軍人的責任,他更是自始至終都沒有忘懷過,若無辛渡,他們女媧營絕不會有今日的大恩。

 因此當原本從容以對的辛渡,因受了復仇甚切的爾岱連番猛攻而顯頹勢之時,他的心中當下一緊。

 一邊留心著女媧營戰況,一邊又要接招的辛渡,臉上的笑意漸漸不再,尤其是當女媧營的箭兵全都遭敵軍的騎兵掃盡,急著想自與爾岱的交手中脫身,好重新指揮女媧營再戰的他,卻始終無法自纏人的爾岱面前脫身。

 心憂與分神,使得辛渡露出破綻。

 爾岱手中的刀,去勢又快又急,不偏不倚地捅向辛渡,在那間不容發的一刻,宋天養突自一旁躥出,急擋在辛渡的身前,硬生生地代辛渡受了這一刀。

 當宋天養嘔著鮮血怔看著爾岱時,站在宋天養身後的辛渡,不惜再拿宋天養當作人盾,先將自己手中的陌刀用力刺透宋天養的身體,直刺在爾岱的右胸上,再一把奪來宋天養手中之刀,在來不及退開的爾岱身上再補一刀。

 宋天養幾乎是僵站著身子立即死去。

 因透過宋天養身軀再刺的關系,爾岱所受的刀傷並未傷及要害,他一手掩著胸口,勉強退開了數步,難以置信地看著還僵站在原地的宋天養,他不明白,為何宋天養竟願意為為辛渡而死,而毫發無傷的辛渡,臉上的神情則像是沒發生過什麽事似的。不帶任何感情地推開前頭已死的宋天養後,辛渡將手上的刀柄翻轉了一圈,隨之握緊又再度衝向爾岱。

 緊咬著牙關吃力地接下這一刀的爾岱,在見宋天養遭辛渡棄之不理,猶如利用完就扔棄、再無用處的東西後,霎時想起石寅淒慘死狀的他,心火劇烈翻湧,不顧身上所受之傷,像頭髮狂的獅子般撲向辛渡。

 這是辛渡從軍以來析打過最刺激,也是最能讓他竭盡全力盡情大顯身手的—戰,一種甜酣的滿足感泛滿了辛渡的心頭,在這一刻,他有種自從登上高處後,就已許久不曾再有過的感覺,那種終於找到了個好對手,得償所願的感覺。

 無論是年紀或是精力都勝過辛渡一籌的爾岱,將石寅親自教授的刀法在此刻發揮得淋漓盡致,而本身精於戰術並非戰技的辛渡,在休悟到自己將逐漸敗退之時,當下想放棄與爾岱這場私人仇怨,並改由借整體大軍的攻勢來擊敗爾岱,但爾岱並不肯放他走,在煩不勝煩的辛渡體力即將耗盡之時,辛渡一手緊緊握住爾岱差點砍中他的陌刀。就在此時,爾岱忽地詭異地漾出一笑,飛快地自被握住的刀柄中再抽出另一柄短刃。

 子母刀?

 “乒不厭詐。”在辛渡愕然之時,爾岱低聲在他耳邊說著,並用力地將短刃刺進他的胸口。

 “石寅教得好……”使勁抬腳將爾岱踹開之後,辛渡掩著胸口,拔出那柄足以致命的短刀後,踉踉蹌蹌地往後退了幾步。

 鳳翔轉過身背對他的身影,在辛渡的腦海中一閃而逝,當他回過神,定眼往前一看,又再次跟上前來的爾岱已朝他頸間橫劃過一刀,辛渡顫抖著身子,再也支撐不住地往後倒下。

 躺在地上仰首望著晴朗無垠的天際,辛渡沒有回避直射眼底的陽光,

 到頭來,他還是讓鳳翔失望了,只是他從不後悔他所做過的一切,至少,他曾在人們的心中,深深地留下他的名字。

 身下汨汨不斷冒出的鮮血,像潭深沉的水,直拉他往下沉淪,躺在其中,心滿意足的辛渡卻覺得很溫暖。

 很溫暖。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