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教育的時候牽扯到“美”,腦子裡立即聯系起現在的一個流行詞,“素質教育”。
隨即又跳出來一個詞,“才藝”。
何謂才藝?何謂素質?
私以為,感知“美”是一個必不能少的方面。
會彈鋼琴,吹薩克斯,撥撥琵琶古箏,嚎上幾句意大利語的《我的太陽》,算是有音樂才能了嗎?
勾勾素描,抹抹油彩,潑灑潑灑調過水的墨汁;知道調整一點光線,拍些特立獨行的照片,就算有藝術細胞了嗎?
學校運動隊的隊員成績允許落後於一般水平,招考的時候稱為“體育特招生”;因為基本繪畫、樂器演奏的技法而被錄取,稱“藝術特長生”——這樣的特長,真的跟“全面素質”的“素質”有關系麽?
大膽懷疑之。
“一流的技巧,可惜沒有靈魂”,“我要的是有樂感的音樂家,不是熟練敲鍵盤的彈奏者”,“基本配色交給電腦做就好,人的特長在於感受色彩傳達的感情,溫暖或者憂鬱等等”,“直接撞進心靈最深處的歌聲”……這類不論言情小說還是日常生活的言語表達,強調藝術感染力,根本是在說明人心的作用吧!
進而,單純說得好某一種外語,單純精熟於計算機等某一門技術,單純閱讀過某派所謂主義的作品……在缺乏基本人文關照的條件下,客體沒有真正和主體達到契合統一,這樣,都不能稱為一個人所具有的“素質”吧?
簡單說,就是“道”與“技”的差別。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學音樂不是單單為了能夠認識曲譜會演奏一種或多種樂曲,學繪畫不是僅僅停留在調和幾筆色彩摹寫景致人物,學說一國語言的時候能夠體會其獨有的音韻美形式美和文化內涵,體育競技能夠錘煉出堅強和拚搏,實驗培養出科學嚴謹和尊重事實尊重知識,設計的領導理念是藝術和實用的有效融合……讀一首詩,認得其中每一個字是基礎,了解整體的含義是第二步,體會作者情懷、把握形式之美、發掘其歷史大背景以下的人文意義則是更高的要求。如果隻做到第一步就說“真是非常有文學修養啊”,是不是可以認為是極其的可笑,或者,一種意味“含蓄”的反諷?
教育的目標,是培養“人”,完整的人。中正平和由內化外,兼具了優秀的素質,富有生機活力的人。
前面說過“文以載道”這個話題,將各種文學形式文學手段作為承載“道”,追求“道”的方式途徑。從道、器、體、用的角度,文以載道,琴棋書畫詩詞歌賦,也都在載道的范圍。而有“道”作為潛在的前提,修養,熏陶,基本明德之外養性怡情的種種雅趣,融會了理想追求,端莊嚴肅的生活也會變得不再單一,變得有情致起來。
音樂、繪畫、建築、雕塑、戲劇、文學……會合到一起,真正要教導的,其實就是“美”。
恢宏的、雄渾的、壯烈的、悲傷的、歡欣的、柔和的、精致的、細膩的、莊嚴的、崇高的、神聖的……一切形式與內涵的美。
比天空更廣闊的人類心靈,如果沒有這些,就太空寂了。
感受不到這些內在蘊涵的美,www.uukanshu.net 即使善於天下一切技術,人生依舊淺薄。
從感染力到感受力,對於各種外物內心的敏感覺察、善於接納和分析——“心的力量”,大致地,也可以稱為情商。
有情趣,生活才有滋味。
不一定要技藝方面的爐火純青,能感受愉悅,發現美好,體驗憐憫和同情,鑒別邪惡不德,提升完善自我就好。或者,更簡單一些,單純讓自己愉快和寧靜。
所以,文采風流精善曲樂的柳青梵,從來不強求風司冥在詩詞音樂方面達到自己一樣的水平。
讀書明理,能有更多才藝傍身錦上添花當然是最好,若沒有,也不是什麽遺憾。
但要會聽,會分析,會感受。應未東的詩,鍾無射的曲,秋原佩蘭小小一碟點心透露出來的心意……將心比心,體會言行舉止中的深意,並能給予合乎情理和一般規矩的回應,是作為一個有教養、通人情的人應有的品性。
這是我眼中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