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墨子》卷6 節用上、節用中、節用下、節葬上、節葬中、節葬下
○節用上第二十

 聖人為政一國,一國可倍也;大之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

 地也,因其國家去其無用之費,足以倍之。聖王為政,其發令興事、使民用財也。

 無不加用而為者,是故用財不費,民德不勞,其興利多矣。

 其為衣裘何?以為冬以圉寒,夏以圉暑。凡為衣裳之道,冬加溫、夏加清者,

 芊不加者去之。其為宮室何?以為冬以圉風寒,夏以圉暑雨。有盜賊加固者,

 芊不加者去之。其為甲盾五兵何?以為以圉寇亂盜賊,若有寇亂盜賊,有甲

 盾五兵者勝,無者不勝,是故聖人作為甲盾五兵。凡為甲盾五兵,加輕以利堅而

 難折者,芊不加者去之。其為舟車何?以為車以行陵陸,舟以行川谷,以通

 四方之利。凡為舟車之道,加輕以利者,芊不加者去之。凡其為此物也,無

 不加用而為者。是故用財不費,民德不勞,其興利多矣。有去大人之好聚珠玉、

 鳥獸、犬馬,以益衣裳、宮室、甲盾、五兵、舟車之數,於數倍乎?若則不難。

 故孰為難倍?唯人為難倍。

 然人有可倍也。昔者聖王為法曰:“丈夫年二十,毋敢不處家。女子年十五,

 毋敢不事人。”此聖王之法也。聖王既沒,於民次也。其欲蚤處家者,有所二十

 年處家;其欲晚處家者,有所四十年處家。以其蚤與其晚相踐,後聖王之法十年,

 若純三年而字,子生可以二三年矣。此不惟使民蚤處家而可以倍與?且不然已。

 今天下為政者,其所以寡人之道多。其使民勞,其籍斂厚,民財不足,凍餓

 死者不可勝數也。且大人惟毋興師以攻伐鄰國,久者終年,速者數月,男女久不

 相見,此所以寡人之道也。與居處不安,飲食不時,作疾病死者,有與侵就亻爰

 橐、攻城野戰死者,不可勝數。此不令為政者所以寡人之道數術而起與?聖人為

 政特無此。不聖人為政、其所以眾人之道亦數術而起與?故子墨子曰:去無用之

 費,聖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

 ○節用中第二十一

 子墨子言曰:古者明王聖人所以王天下、正諸侯者,彼其愛民謹忠,利民謹

 厚,忠信相連,又示之以利,是以終身不饜,歿世而不卷,古者明王聖人,其所

 以王天下、正諸侯者,此也。

 是故古者聖王製為節用之法,曰:凡天下群百工,輪、車、W、匏、陶、

 冶、梓匠,使各從事其所能。曰:凡足以奉給民用,則止。諸加費不加於民利者,

 聖王弗為。

 古者聖王製為飲食之法,曰:足以充虛繼氣,強股肱,耳目聰明,則止。不

 極五味之調、芬香之和,不致遠國珍怪異物。何以知其然?古者堯治天下,南撫

 交n,北降幽都,東西至日所出入,莫不賓服。逮至其厚愛,黍稷不二,羹u不

 重,飯於土g,啜於土形,鬥以酌。俯仰周旋威儀之禮,聖王弗為。

 古者聖王製為衣服之法,曰:冬服紺j之衣,輕且暖,夏服之衣,輕

 且清,則止。諸加費不加於民利者,聖王弗為。

 古者聖人為猛禽狡獸暴人害民,於是教民以兵行。日帶劍,為刺則入,擊則

 斷,旁擊而不折,此劍之利也。甲為衣則輕且利,動則兵且從,此甲之利也。車

 為服重致遠,乘之則安,引之則利,安以不傷人,利以速至,此車之利也。

 古者聖王為大川廣谷之不可濟,於是利為舟楫,足以將之則止。雖上者三公

 諸侯至,舟楫不易,津人不飾,此舟之利也。

 古者聖王製為節葬之法,曰:衣三領,足以朽肉,棺三寸,足以朽骸,堀穴

 深不通於泉,流不發泄,則止。死者既葬,生者毋久喪用哀。

 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宮室之時,因陵丘堀穴而處焉。聖王慮之,以為堀穴,曰:

 冬可以辟風寒。逮夏,下潤濕,上熏A,恐傷民之氣,於是作為宮室而利。然則

 為宮室之法將奈何哉?子墨子言曰:其旁可以圉風寒,上可以圉雪霜雨露,其中

 蠲潔,可以祭祀,宮牆足以為男女之別,則止。諸加費不加民利者,聖王弗為。

 ○節用下第二十二

 (闕)

 ○節葬上第二十三

 (闕)

 ○節葬中第二十四

 (闕)

 ○節葬下第二十五

 子墨子言曰:仁者之為天下度也,辟之無以異乎孝子之為親度也。今孝子之

 為親度也,將奈何哉?曰:親貧則從事乎富之,人民寡則從事乎眾之,眾亂則從

 事乎治之。當其於此也,亦有力不足,財不贍,智不智,然後已矣。無敢舍餘力,

 隱謀遺利,而不為親為之者矣。若三務者,孝子之為親度也,既若此矣。雖仁者

 之為天下度,亦猶此也。曰:天下貧則從事乎富之,人民寡則從事乎眾之,眾而

 亂則從事乎治之。當其於此,亦有力不足,財不贍,智不智,然後已矣。無敢舍

 餘力,隱謀遺利,而不為天下為之者矣。若三務者,此仁者之為天下度也,既若

 此矣。

 今逮至昔者,三代聖王既沒,天下失義。後世之君子,或以厚葬久喪以為仁

 也義也,孝子之事也。或以厚葬久喪以為非仁義、非孝子之事也。曰二子者,言

 則相非,行即相反,皆曰:“吾上祖述堯、舜、禹、湯、文、武之道者也。”而

 言即相非,行即相反。於此乎後世之君子,皆疑惑乎二子者言也。若苟疑惑乎之

 二子者言,然則姑嘗傅而為政乎國家萬民而觀之。計厚葬久喪,奚當此三利者?

 我意若使法其言,用其謀,厚葬久喪實可以富貧眾寡、定危治亂乎?此仁也義也,

 孝子之事也,為人謀者不可不勸也。仁者將興之天下,誰賈而使民譽之,終勿廢

 也。意亦使法其言,用其謀,厚葬久喪實不可以富貧眾寡、定危理亂乎?此非仁

 非義、非孝子之事也,為人謀者不可不沮也。仁者將求除之天下,相廢而使人非

 之,終身勿為。

 且故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令國家百姓之不治也,自古及今,未嘗之有

 也。何以知其然也?今天下之士君子,將猶多皆疑惑厚葬久喪之為中是非利害也。

 故子墨子言曰:然則姑嘗稽之。今雖毋法執厚葬久喪者言,以為事乎國家。此存

 乎王公大人有喪者,曰棺槨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文繡必繁,丘隴必巨。

 存乎匹夫賤人死者,殆竭家室。乎諸侯死者,虛車府,然後金玉珠璣比乎身,綸

 組節約,車馬藏乎壙,又必多為屋幕,鼎鼓幾{壺濫,戈劍羽旄齒革,寢而埋

 之,滿意。若送從,曰天子殺殉,眾者數百,寡者數十。將軍、大夫殺殉,眾者

 數十,寡者數人。

 處喪之法將奈何哉?曰:哭泣不秩,聲翁\垂涕,處倚廬,寢苫枕S。

 又相率強不食而為饑,薄衣而為寒。使面目陷,顏色黧黑,耳目不聰明,手

 足不勁強,不可用也。又曰:上士之操喪也,必扶而能起,杖而能行,以此共三

 年。若法若言,行若道,使王公大人行此,則必不能蚤朝。五官六府,辟草木,

 實倉廩。使農夫行此,則必不能蚤出夜入,耕稼樹藝。使百工行此,則必不能修

 舟車,為器皿矣。使婦人行此,則必不能夙興夜寐,紡績織。細計厚葬,為多

 埋賦之財者也。計久喪,為久禁從事者也。財以成者,扶而埋之。後得生者,而

 久禁之。以此求富,此譬猶禁耕而求獲也,富之說無可得焉。是故求以富家而既

 已不可矣。

 欲以眾人民,意者可邪?其說又不可矣!今惟無以厚葬久喪者為政。君死喪

 之三年,父母死喪之三年,妻與後子死者,五皆喪之三年。然後伯父、叔父、兄

 弟、孽子其,族人五月,姑姊甥舅皆有月數,則毀瘠必有製矣。使面目陷,

 顏色黧黑,耳目不聰明,手足不勁強,不可用也。又曰:“上士操喪也,必扶而

 能起,杖而能行,以此共三年。”若法若言,行若道,苟其饑約又若此矣。是故

 百姓冬不仞寒,夏不仞暑,作疾病死者,不可勝計也。此其為敗男女之交多矣。

 以此求眾,譬猶使人負劍而求其壽也,眾之說無可得焉。是故求以眾人民,而既

 以不可矣。

 欲以治刑政,意者可乎?其說又不可矣。今唯無以厚葬久喪者為政。國家必

 貧,人民必寡,刑政必亂。若法若言,行若道,使為上者行此,則不能聽治,使

 為下者行此,則不能從事。上不聽治,刑政必亂。下不從事,衣食之財必不足。

 若苟不足,為人弟者求其兄而不得,不弟弟必將怨其兄矣。為人子者求其親而不

 得,不孝子必是怨其親矣。為人臣者求之君而不得,不忠臣必且亂其上矣。是以

 僻淫邪行之民,出則無衣也,入則無食也,內續奚吾,並為淫暴,而不可勝禁也。

 是故盜賊眾而治者寡。夫眾盜賊而寡治者,以此求治,譬猶使人三而毋負己也,

 治之說無可得焉。是故求以治刑政,而既已不可矣。

 欲以禁止大國之攻小國也,意者可邪?其說又不可矣。是故昔者聖王既沒,

 天下失義,諸侯力征,南有楚、越之王,而北有齊、晉之君,此皆砥礪其卒伍,

 以攻伐並兼為政於天下。是故凡大國之所以不攻小國者,積委多,城郭修,上下

 調和,是故大國不耆攻之。無積委,城郭不修,上下不調和。是故大國耆攻之。

 今唯無以厚葬久喪者為政,國家必貧,人民必寡,刑政必亂。若苟貧,是無以為

 積委也。若苟寡,是城郭溝渠者寡也。若苟亂,是出戰不克,入守不固。此求禁

 止大國之攻小國也,而既已不可矣。

 欲以乾上帝鬼神之福,意者可邪?其說又不可矣。今唯無以厚葬久喪者為政、

 國家必貧,人民必寡,刑政必亂。若苟貧,是粢盛酒醴不淨潔也;若苟寡,是事

 上帝鬼神者寡也。若苟亂,是祭祀不時度也。今又禁止事上帝鬼神,為政若此,

 上帝鬼神始得從上撫之曰:“我有是人也,與無是人也,孰愈?”曰:“我有是

 人也,與無是人也,無擇也。”則惟上帝鬼神降之罪厲之禍罰而棄之,則豈不亦

 乃其所哉!

 故古聖王製為葬埋之法,曰:“棺三寸足以朽體,衣衾三領足以覆惡。以及

 其葬也,下毋及泉,上毋通臭,壟若參耕之畝,則止矣。”死則既以葬矣,生者

 必無久哭,而疾而從事,人為其所能,以交相利也。此聖王之法也。

 今執厚葬久喪者之言曰:厚葬久喪,雖使不可以富貧、眾寡、定危、治亂,

 然此聖王之道也。子墨子曰:不然。昔者堯北教乎八狄,道死,葬蛩山之陰。衣

 衾三領,Y木之棺,葛以緘之,既氵犯而後哭,滿晌薹狻R言幔B遝酥

 舜西教乎七戎,道死,葬南己之市。衣衾三領,Y木之棺,葛以緘之。已葬,而

 市人乘之。禹東教乎九夷,道死,葬會稽之山,衣衾三領,桐棺三寸,葛以緘之,

 絞之不合,通之不傘M戀刂睿攣慵叭銜閫ǔ簟仍幔這湃榔瀋希

 壟若參耕之畝,則止矣。若以此若三聖王者觀之,則厚葬久喪果非聖王之道。故

 三王者,皆貴為天子,富有天下,豈憂財用之不足哉?以為如此葬埋之法。

 今王公大人之為葬埋,則異於此。必大棺、中棺,革_三操,璧玉即具,戈

 劍、鼎鼓、壺濫、文繡、素練、大鞅、萬領、輿馬、女樂皆具,曰:必捶差

 通,壟雖凡山陵。此為輟民之事,靡民之財,不可勝計也。其為毋用若此矣。

 是故子墨子曰:鄉者吾本言曰,意亦使法其言,用其謀,計厚葬久喪,請可

 以富貧、眾寡、定危、治亂乎?則仁也,義也,孝子之事也。為人謀者,不可不

 勸也。意亦使法其言,用其謀,若人厚葬久喪,實不可以富貧、眾寡、定危、治

 亂乎?則非仁也,非義也,非孝子之事也。為人謀者,不可不沮也。是故求以富

 國家,甚得貧焉。欲以眾人民,甚得寡焉。欲以治刑政,甚得亂焉。求以禁止大

 國之攻小國也,而既已不可矣。欲以乾上帝鬼神之福,又得禍焉。上稽之堯、舜、

 禹、湯、文、武之道,而政逆之。下稽之桀、紂、幽、厲之事,猶合節也。若以

 此觀,則厚葬久喪,其非聖王之道也。

 今執厚葬久喪者言曰:厚葬久喪,果非聖王之道,夫胡說中國之君子為而不

 已、操而不擇哉?子墨子曰:此所謂便其習而義其俗者也。昔者越之東,有a

 沐之國者,其長子生,則解而食之,謂之宜弟。其大父死,負其大母而棄之,曰

 鬼妻不可與居處。此上以為政,下以為俗,為而不已,操而不擇。則此豈實仁義

 之道哉?此所謂便其習而義其俗者也。楚之南,有炎人國者,其親戚死,朽其肉

 而棄之,然後埋其骨,乃成為孝子。秦之西,有儀渠之國者,其親戚死,聚柴薪

 而焚之,熏上謂之登遐,然後成為孝子。此上以為政, 下以為俗,為而不已,操

 而不擇,則此豈實仁義之道哉?此所謂便其習而義其俗者也。若以此若三國者觀

 之,則亦猶薄矣。若以中國之君子觀之,則亦猶厚矣。如彼則大厚,如此則大薄,

 然則葬埋之有節矣。故衣食者,人之生利也,然且猶尚有節;葬埋者,人之死利

 也,夫何獨無節於此乎?子墨子製為葬埋之法,曰:棺三寸,足以朽骨;衣三領,

 足以朽肉。掘地之深,下無菹漏,氣無發泄於上,壟足以期其所,則止矣。哭往

 哭來,反從事乎衣食之財,佴乎祭祀,以致孝於親。故曰子墨子之法不失死生之

 利者,此也。

 故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中請將欲為仁義,求為上士,上欲中聖王

 之道,下欲中國家百姓之利,故當若節喪之為政,而不可不察此者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