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是阿鬥,我不用人扶》第93章 狼煙
在我鎮定果斷的處置下,在父親和星彩的幫助下,武衛營對長安的騷擾被迅速平息了下去。此戰武衛營死於宮城者二百四十八名,死於城門者一百二十名,自城牆跳城而逃者不足二十名,而逃入各裡被百姓捕獲者有一百一十三名。看來混入長安的武衛營將士大約有五百人,佔到武衛營總數的十分之一了,這樣一支力量被幾乎全滅,不知曹丕會心疼到什麽樣。事後我重獎了李嚴和劉巴。李嚴守城有功,以不足三千兵馬力敵司馬望軍數萬人,保長安城安然無恙。劉巴理民,功勞更大,若非其人短期內安置流民,收擾人心,使長安城內民心歸附,則我那道宵禁令下,也起不到這麽明顯的作用,也不會這樣輕易將武衛營賊兵一網打盡。

 經此一戰,我信心倍增,民心可用,軍心可用,則司馬望必敗無疑。

 幫我處理了武衛營之後,父親再次回到自己的宮中,不複理事。

 城中的大臣們,又開始前來找我,要求令孔明回軍,甚至提出,就算孔明不回,哪怕是張飛和趙雲派回一個來也成。

 “殿下,難道說,前線就真的連一支人馬都抽不回來麽?”

 “此事不要再議了。你們都是好樣的,把家臣交了出來,共達六千余人,練加訓練,便可成軍。而劉巴大人征集了五千民失,配合持金吾,護衛,各府的差役,守城有余。這六千家將我準備送去渭南。由丞相使用。”

 “什麽?”眾大臣張大了口。大約誰也想不到,我不僅不要孔明回軍,反而要再給他支援。

 “殿下,就算要支援,也該給馬超。北線危機呀,現在南線孔明本來就集了大部人馬,又得魏延與馮習殘軍,此時殿下還要給丞相部隊,是何用意啊?”

 此事連李嚴都不同意:“殿下,這六千軍在我手中,不出十日,我必將城外敵軍擊潰,怎麽送走?”

 我搖頭不語。正因為南線我軍兵力並不算是吃緊,我才要派兵前去。只要南線打勝了,我們別的戰場全敗了都沒有關系。何況下邽有馬超在,沿河而守,與渭南隔河呼應。有水軍可用,則敵軍就算有驍騎營,也難以進攻。而長安。我更不用擔心。此前,吳班退軍時,我令他退向高陸,既免長安受潰兵之擾,又可威脅司馬望側翼。並護翼馬超王平的後軍,阻住魏軍東下之路:同時把所有的船隻擺到渭水南岸,便魏軍難以渡河南下;同時令扶風太守蔣婉引軍死守槐裡,防止魏軍西下;令扶夷護軍校尉吳懿向東出兵,幫護北地郡太守收復北地郡。至此。對司馬望地包圍之勢已悄悄形成。只不過司馬望此時兵鋒正盛,而我軍就算綜合數部之人,也沒有司馬望人多,故不宜與之交戰,待過些時日,其糧草不足,士氣低落時,我軍再出擊,則必勝無疑。所以此時,長安並不需要太多兵馬。而此時勝負不明,硬擊司馬望,我軍除持金吾外,多是新建部隊,必有折損。相反若待其亂生,孔明再戰勝,則長安城外軍馬,不戰自潰。

 匈奴、山賊、遼東軍,我最起碼也要召降一半吧。不過此語我未曾說出,否則必為諸臣所笑。

 武衛營被剿滅後,司馬望的氣勢明顯被打了下去,沒有內變,以他的這些人攻打長安那是困難重重,更何況匈奴與遼東軍馬不從調度,隻*那些訓練不足的山賊攻城簡直是做夢。可是他卻極狠,進不了長安,便每日在長安四周燒殺掄掠。雖然早在魏軍未來之前,我便堅壁清野,將百姓分別歸屬各城,但百姓卻一時難以撒淨。聽著城外恨聲遍地,哭呼動天,我此時兵力防守有余,進攻不足,咬碎牙根,卻沒有半點辦法。

 司馬望在城外叫號:“劉阿鬥,你父子不是號稱愛民如子麽?不是總想還天下以太平麽?可是你們的反叛,卻使得萬民遭秧,你不覺得有愧麽?若你當真愛民,你出來代這些人死。你死之後,我們便退兵,否則地話,這些人都會代你去死。”

 我眼角幾乎瞪裂:“司馬望,你與我一師之徒,所學皆為天下而計,你今為攻長安,不惜殘害黎民,可對得起先生當年的教導?!可對得起你自己的良心!自今日起,我劉禪不識得你、我必以誅殺你為念,不死不休!”

 司馬望明顯的怔了一下,我轉身下城,再不回頭。那個幼時的朋友,那個偷桔子的阿望,就在這一刻死去了,死在了我的記憶之中。

 此後司馬望明顯收斂的破壞的行為,一則是城外沒什麽人可供他禍害了,二則是我的話給他巨大地影響,使他也不由自思自慮。不過他卻開始組織人挖河道,說他要水淹長安。

 司馬望的行動激怒軍兵和百姓,秦人自古急於公義,勇而好戰,不畏死,不懼死,聽得城外百姓號哭,各裡紛紛組織人馬,前來請戰。我讓李嚴安排人進行訓練。同時悄悄讓李晟出城,混入匈奴營中,去見他的族兄呼和昂。呼和昂說道:“渭南之會,我銘記於心。轉告太子,若漢軍勝,則匈奴軍願為前鋒。若漢軍敗,則匈奴軍亦無可奈何。”

 這並不出乎我的意料,也堅定了我打勝這一仗地信心,匈奴人其實是司馬望手下最強的一部,只要形勢有變,例如孔明戰勝,則他們必會反戈一擊。到時,我看你司馬望還往哪裡逃。

 不過,丞相一定能勝麽?

 孔明畢竟也是人,而他面對的是曹丕傾國大軍。眼下退守渭南,拉長了魏軍地補濟線,使魏軍糧草供應出現緊張,但曹軍自來對糧道管理極嚴,督糧者必為大將。況曹軍結陣緊密,信息快捷,劫糧極難。而且營中謀士如雲,更有司馬懿在,若用起一個拖字決,勝負如何還很難講。

 未幾,前線分別傳來信息。對於我所說“長安無事,前軍放心”的話,馬超說:“知道了。”孔明說:“在長安城中點起烽煙。”

 我精神一震,燃起烽煙,那是戰事吃緊,招軍回防的意思?先生要製作混亂的樣子,引曹丕出動麽?孔明要出手了麽?

 曹丕看到了長安城的狼煙,也得到了武衛營入城和司馬望集合匈奴人、遼東精騎圍攻長安地消息,他心頭燃起了熊熊的大火。破魏延,得河西,已將漢軍壓縮到一個小小的***裡了、眼下長安亂生,孔明之軍必然大亂,則其肯定要退兵,那麽,就算不退兵,其軍心不穩,亦無法對自己產生多大的危脅了。此時,自己可謂天時,地利,人和件件俱全,只要自己集中優勢兵力,進行狠狠的打擊,則漢軍必敗。但是,長安若真地有失,漢軍有無數傳遞消息的方法可用,何必要點上狼煙呢,這分明是故意讓自己看到。難道說,長安的軍情,並不緊急?

 曹丕用兵很小心,特別是當對上名動天下的諸葛亮的時候。雖然賈詡沒有隨軍,但是司馬懿、陳群、毛介、董昭……各大謀臣俱在軍中,長安內應,河東誘敵,河西伏兵,皆出自他們的謀略,眼見得漢軍已經無可招架了。或許,過不了多久,自己便可以收復長安,將劉備全軍一舉擊潰,平定天下,指日可待了。

 不過,各種計策對付漢軍的偏師尚可,但對諸葛亮,曹丕卻完全按照司馬懿的辦法,那就是以眾凌寡,以強擊弱,層層設防,分進合擊,各部之間保持距離,隨時策應,絕不貪功冒進,絕不給諸葛亮任何的可乘之機。所以不論孔明如何誘敵,如何示弱,如何出兵,曹丕都咬牙堅持,不去理會,只等大軍合圍,全力一擊。

 對上這樣一隻巨大的無處下口的烏龜,諸葛亮也是無可奈何,隻得閉門不出,與魏軍對峙。

 這一次的狼煙,是真,是假?還是諸葛亮的計策?

 曹丕於是擊鼓聚將,謀臣們聚到一起,商議對策,問長安是否真的有失。

 司馬懿道:“漢軍點狼煙傳警, 表面看是長安軍情緊,召集人馬回援,但若當真緊急,漢軍有飛鳥傳書之法,其速不下於狼煙,其保密性,又遠勝於狼煙,何以棄而不用呢?”

 陳群道:“仲達之意,是長安無事,漢軍弄詭?”

 “不,這恰恰說明,長安真的有事,虛者實之,實者虛之,孔明深得其法。以長安烽火來看,則孔明必然回軍,我軍需準備迎接漢軍進攻。”

 曹丕道:“長安有失,諸葛亮還敢進攻麽?”

 司馬懿道:“若是旁人,長安有失,定會引軍逃走,但諸葛亮卻不會,他必會強攻我軍,若敗,他則會固守渭南,若勝,他反而會悄悄回軍,去解長安之圍。”

 眾人盡皆歎服。

 曹丕點頭讚道:“非卿,誰可為諸葛亮之敵手。然則依卿之議,是要故意敗給諸葛亮一場了?”

 “那卻不必,若是故意,必為諸葛亮察覺,隻消中軍做好準備,隨機應變既可。”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